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2

开豪华车惹议? 柴静澄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3-02 14:40:27 联合晚报 记者黄国梁/台北报导


photo (7).jpg
央视前记者柴静与纪录片「穹顶之下」。 视频截图


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让大陆网民热议,引发各种回响,有人批评她开4000cc的大车、还说她抽菸多年。但柴静过去在央视期间拍摄「看见」节目时开的微博,今天引述纪录片中的说法表示,柴静家的车子,「除了载小孩老人,到医院机场以外,基本不开」,而且她也不吸菸。

微博编辑特别注明柴静在纪录片中谈到自家的情况,「我们家有辆车,但有了宝宝之后我们约定除了老人、小孩、机场、医院,基本不开,我先生每天要上班,他骑自行车…」

至于网友批评柴静是资深菸民,小编也澄清,柴静不是不抽菸,就是戒菸已30多年了。微博引述许多柴静朋友的说法,说认识她十几年了,从未看过柴静吸烟。

今天也有更多人声援柴静;网友邓玉婷说,「今天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觉得中国有救了。但在微博热门上看评论的时候,又觉得中国没救了。柴静在呼吁大众一起对抗雾霾。微博里面那群段子手却在各种挖柴静的花边新闻。另一位「此生若水」网友也为柴静叫屈,他说,有的人不愿正视这些问题,做一个愚昧的麻木的人已经成为习惯。不仅自己无知,还要指责别人的良苦用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震撼中国


2015-03-02 04:03:27 联合报 特派记者汪莉绢、记者赖锦宏/北京、台北报导


photo (11).jpg
大陆雾霾严重,图为上海市的雾霾,整个城市雾茫茫一片。 图/新华社资料照片


大陆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柴静前天发表「穹顶之下」雾霾调查纪录片,引发大陆民众震撼与共鸣,不到一天时间播放次数超过五千万,成为民众热烈讨论话题。

中共环保部长陈吉宁昨天看后给柴静发了简讯,表示感谢。他说,柴静从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健康的视角,唤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敬佩。

陈吉宁表示,该片已成为热议话题。从中让人看到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体会到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维护身体健康的热切期盼,对唤起全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境自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这部长达一百分钟的纪录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雾霾的成因、危害、因应之策以及他国经验。二月廿八日在大陆各大网站播出后,在大陆微信、微博等社群网络,引发疯狂的转载和讨论。

柴静在片中一开场就说,「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她透露,当年会辞职,离开央视,是因女儿在她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才辞职专程陪伴女儿。她说,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里儿来?该怎么办?」因此,她展开对雾霾的调查。

柴静利用一年时间,拜访国内外很多专家和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走访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查雾霾背后的执法困境、同时接触大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与经验。这部纪录片揭露,大陆燃煤和燃油存在「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管」四大问题。

柴静在纪录片向大陆民众发出号召,要求民众行动起来,共同参与雾霾治理,并提供民众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手做的事,包括尽量搭乘大众运输交通工具和对污染源的随手拍检举。她表示,世界再强大的政府也无法独立治理好污染,雾霾治理仅靠政府是不行,仅靠环保部门更不行,一定需要公民个体和民间组织的参与。

柴静的调查纪录片,与美国前副总统高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很有些类似,包括以演讲方式呈现、运用大量数据说明等,可以说是大陆版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大陆媒体认为,柴静在大陆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前夕,发表这纪录片,显然是用心布局,雾霾治理也将会在大陆全国两会成为热门话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orth to watch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 08:31 AM , Processed in 0.0779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