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1

诺奖得主格拉斯逝世 代表作《铁皮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3 06: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格拉斯逝世 代表作《铁皮鼓》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04-13 18:38:43

凤凰网13日消息,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德国城市吕贝克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7岁,Steidl出版社的发言人Matthias Wegner证实了这一消息。据CNN报道,格拉斯是在上周末被送进这家医院的。格拉斯的大部分作品都聚焦在童年时代居住过的城市波兰但泽(现名格但斯克),并从中探究战争的恐怖。

诺奖委员会在1999年的授奖词中写道,格拉斯笔下的人物是都是些被遗忘的和被欺辱的小人物,就像在《铁皮鼓》中的男孩奥斯卡一样,他们富有超现实的色彩。

君特·格拉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因其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他除了在文学界享有盛名,格拉斯还活跃在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格拉斯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格拉斯更致力于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

a439.jpg

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资料图)

君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铁皮鼓》梗概

本书是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一部现代流浪汉的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格拉斯的时事讽刺辛辣刁钻,让你不由得想起诗人海涅。

1980年,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99年10月瑞士文学院在授予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时,称“《铁皮鼓》是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小说中穿插讲述了但泽的多灾多难的历史。俄、奥、普第三次瓜分波兰时,这个海港城市划归普鲁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泽成为自由市,由国际联盟代管。希特勒以但泽走廊问题为借口,入侵波兰,燃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战后但泽划归波兰。

a440.jpg

《铁皮鼓》还曾被搬上荧幕,图为电影海报


第一篇,故事发生地点是但泽,时间从1899年到1939年,主要以1933年纳粹党魁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纳粹 势力在但泽抬头为背景。故事由主人公奥斯卡·马采拉特来叙述。奥斯卡的祖父耶茨切克结婚前原是一个纵火犯,迫于宪兵追击,慌不择路钻进了后来成为奥斯卡祖母的裙子底下,结果两人喜剧性地成了亲,生下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奈斯。阿格奈斯长大后嫁给了莱茵州的青年阿尔弗莱德·马采拉特,但她又与她的表哥杨·布朗斯基保持着私情,并与之怀上丁奥斯卡。1924年奥斯卡降生后变成马采拉特婚生子。而奥斯卡对其表舅布朗斯基却天生亲近,与马采拉特保持距离。三岁生日,他妈妈送他一面儿童玩的铁皮鼓。他不想加入成年人的世界而自我伤残,一跤摔成患果小症的侏儒,身高九十四公分,不再长个儿,但智力却比成年人高三倍,而且意外地获得了唱碎玻璃的本领。他常用尖锐的歌声来表达他对某种事态的愤怒,甚至用这种声音在商店的橱窗上穿孔,以便让别人伸进去偷拿东西。但有时也遇到过失灵的尴尬。除了他父母的日用品商店以外。他也常在邻家的烤面包店和蔬菜店跑动。他因品行不好被学校开除,他就跟着面包店的太太学知识。他母亲则是一位较传统的女性,因与表兄的婚外情常感内疚。怀奥斯卡时她一见鲤鱼使呕吐,后来物极必反,竟猛吃生鱼,后因此中毒而死。父亲雇了个十七岁姑娘当帮手,奥斯卡16岁那年与之发生性关系。但同时他发现养父也与这位叫玛丽娅的女子私通,他便用鼓槌拼命在床上敲打以示愤怒,他几次劝玛丽娅打胎,均遭拒绝。玛丽娅生下库尔特后,奥斯卡拒绝去教堂参加“弟弟”的洗礼,因为他自己清楚这是他的儿子。奥斯卡虽身为侏儒,却艳福不小,先后跟好多个女人有染。

第二篇,地点仍是但泽,时间从1939年到1946年,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军事行动,纳粹党的安乐死计划(把精神病患者、痴呆儿童等病人作为“不值得活的生命”予以消灭),集中营煤气室屠杀犹太人,1944年军官暗杀希特勒的“七.二”事件,以及战后划归他国的原德国领土上的德国人被驱逐。养父马采拉特经不起盅惑,很快加入了纳粹,当上冲锋队小队长,他的生父布朗斯基在波德战争期因参加过保卫一所波兰邮电局的战斗,后来被纳粹处死。奥斯卡先后有过好多朋友,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大多一个个死去,只有一个名叫贝布拉的上尉,据说跟上层有关系混得不错。奥斯卡参加厂由他负责的前线剧团.并去巴黎演出,还与一位叫罗斯维塔的旧女友度过一段美好时光,不想在盟军登陆诺曼底时,女友中弹身亡。他离开剧团,回到家乡。参加他的亲生儿子库尔特三岁生日,送他—只铁皮鼓,儿子却毫无兴趣。奥斯卡很失望,遂与玛丽娅来到教堂,将铁皮鼓挂在耶酥像的身上。他觉得自己是耶稣的继承人,开始收门徒,于是成了一个青年团伙的头目,屡对教堂进行骚扰,导致警察抓捕,他因“年小”被警察放过。这时反攻的苏军到。马采拉特为了掩盖身份,急忙将帽徽扔掉,却被奥斯卡拣起,重新递到他手里。他总忙塞进嘴里,却被别针卡住了喉咙,最终被苏军击毙。葬礼上奥斯卡将铁皮鼓扔到他的身上,决心让自己的身体长高,达到一点二一米。但不得不忍受着身体生长过程个的疼痛,结果变成胸凸背驼的矮人。

第三篇,地点是杜塞尔多夫,背景是战后美、英、法占领区即西德的物资匮乏时期,老百姓的黑市交易,帝国马克贬值和以美军香烟为商品交换计值单位,西德货币改革,通过基本法和联邦德国成立后的经济复苏,时间从1946年到1954年。这些是小说发表时三十岁以上的德国人都亲身经历过的、想忘也忘不了的往事,而作者偏要勾起人们对这些往事、尤其是个人在这段既往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回忆。而以但泽为故事发生地本身,就涉及到当时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玛丽娅和库尔特大做黑市生意。奥斯卡先当石匠帮工刻墓碑,后当模特儿。1949年,西德通过基本法,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阿登纳出任总理。身高一米七八的女模特儿乌拉当裸体圣母,大腿上坐着身高一米二三、鸡胸驼背的裸体奥斯卡充当圣婴耶稣,把灵感灌输给新潮画家,创作了一幅《四九年圣母》。奥斯卡向玛丽娅求婚遭拒绝后复又追求,单恋未曾见过一面的护士道罗泰娅姆姆,性压抑驱使他干出荒唐事。他组织三人爵士乐队,在洋葱地窖目睹战后精神压抑的群体,在这无泪的世纪靠切洋葱辣出圆滚滚的泪珠,得到感情宣泄。“西方”演出公司把他捧成鼓手明星,公司老板原来是善于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侏儒贝布拉。贝布拉死后留给他大笔财产。奥斯卡富了但心中空虚。他牵狗散步拣到一个戴戒指的无名指,便把它浸在盛酒精的大口瓶里对之朝拜忏悔,原来这是被情敌谋杀的道罗泰娅姆姆的无名指。奥斯卡让想出风头的维特拉到警察局去报案。他被捕时自称“耶稣”,他的意图就是为了得到一片净土--护理和疗养院里白漆栏杆的病床,以便回忆和思考往事。奥斯卡过了他的三十岁生日,但他对这种富裕的市民生活感到厌倦,遂投案自首,被警察抓入疯人院同时也是疗养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4-13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3 04:19 PM , Processed in 0.0742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