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美军官员称中国试图在南海诱捕“全球鹰”无人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5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5-25 07:47 AM 编辑

美军官员称中国试图在南海诱捕“全球鹰”无人机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5-05-25 16:40:00

a8.jpg 核心提示:美国官员称,中国对美国飞越他们在南海兴建的军事设施的无人机进行了干扰。美国专家称,这种干扰的目的可能是引诱无人机坠海随后将其捕获。

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新媒称,美军官员透露,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在中国南沙群岛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遭到中国地面发射的无线电干扰。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5日援引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报道,美国专家称,这种干扰的目的可能是引诱无人机坠海随后将其捕获。

报道说,这是继几天前美国P-8A反潜巡逻机对中国南沙岛礁进行挑衅活动后双方的再次“交锋”,不过关于这次干扰事件的细节目前尚未有更详细报道。

美国官员称,中国对美国飞越他们在南中国海兴建的军事设施的无人机进行了干扰。多架美国全球鹰无人成为干扰的目标,其中至少有一次事件是发生在南沙群岛永暑礁附近。

报道说,这位官员是在20日曝光这一消息的,同日,美国公布称P-8巡逻机在一次飞行中遭到中国军方8次警告,两件事发生在同一空域。

五角大楼发言人斯蒂夫·沃伦陆军上校说,美国承认美国P-8飞机和海军舰艇都没有进入这些岛屿周围12海里范围。“那将是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沃伦对记者说。同时他说:“我们没有做出任何宣称要进行下一步行动。我们将继续我们的例行飞行。”

报道称,关于无人机干扰的详细情况目前尚属秘密。夏威夷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的发言人拒绝评论干扰事件。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克里斯·希姆斯海军上校说,目前中国尚未对美国在争议海域上空飞行的无人机进行空中拦截。希姆斯说他不能确认中国对无人机进行干扰的报道。

太平洋空军发言人瑞贝卡·克拉克拒绝评论全球鹰无人机在南沙群岛的活动情况,他给出的理由是“保护军事行动安全”。

a7.jpg

资料图片:“全球鹰”无人机


【延伸阅读】美媒报道:美称“全球鹰”在南海遭中方干扰

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美媒近日称,中国试图对在南中国海上空的美国无人机进行电子干扰,以挫败其对有争议岛屿的侦察行动。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5月22日报道,美国官员称,“全球鹰”无人侦察机至少有一次在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中国南沙群岛)附近被定位为干扰目标。

20日,美国海军一架P-8A侦察机在南海上空飞行时,中国海军发出了8次警告。

报道称,出于“行动安全”的考虑,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发言人丽贝卡·克拉克拒绝就“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在斯普拉特利群岛附近的飞行发表评论。

这批高空无人机驻扎在位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克拉克说:“以关岛为基地,‘全球鹰’无人机支持美国在整个太平洋战场的情报、监视及侦察等重点工作、作战计划以及应急行动。”

美国国防部负责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戴维·希尔说,将“全球鹰”无人机部署到亚洲是美国在南中国海增强军力的措施之一。

《航天电子对抗》杂志2013年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详细披露了中国军方是如何计划发现和对抗“全球鹰”无人机的侦察飞行的,以及如何发现和对抗RQ-170无人机的行动。这2种飞机均是可规避雷达的隐形无人侦察机。该文章说,“全球鹰”无人机具有七大弱点,包括易受电子干扰的影响。

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里克·费希尔说,中国可能通过开始攻击无人机飞行行动来向美国施压,以迫使其停止在亚洲的侦察飞行。

“尽管像‘全球鹰’这样的无人机成本高昂,可因为是无人驾驶,所以它们被认为是更可被牺牲的。”费希尔说,“但是如果不能保护这些无人机,将可能让中国把它们视为无论何时都可以肆意击落的可射杀的合法猎物。”
报道称,北京也许还会试图通过令一架“全球鹰”无人机在浅海坠机来俘获它,或者通过一架有人驾驶的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抢夺它。

报道称,费希尔认为,美国应该考虑用有人驾驶的高空飞机来平衡高空无人侦察系统。有人驾驶的飞机具备更强的规避机动性,还可以使用防御系统。

【延伸阅读】美国军机南海挑衅 专家称中国有多种应对方案

a10.jpg 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外媒称,一架美国军机搭载CNN摄制组飞越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岛屿,北京很快对此提出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国家应该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和权益。

据奥地利《新闻报》网站5月21日报道,中国多年来就和邻国在该地区存在主权争议,中国反对美国的干涉。虽然中国多年来大幅扩充军备,但中国的军舰还远远赶不上美国海军的水平。美国军方早就多次飞越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地区。北京一直试图淡化这种骚扰。但这次美国飞机搭载了CNN摄制组,北京就不可能再淡化此事——对中国来说,这是真正的挑衅。

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2日报道,21日,中国空军在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首次派出一组战略轰炸机飞越冲绳以南的宫古海峡。

海军专家李杰表示:“中国应当对美国军机在南海的挑衅行动做出一些回应,在宫古海峡举行训练是明智之举,这避免与美军直接对抗。宫古海峡是中国军队和民用船只进入西太平洋的主要水道。”

军事专家倪乐雄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对美国军机的快速反应表明,如果美国在南沙群岛的“挑衅行动”升级,中国军队可有多种方案应对。

英国《金融时报》5月21日报道,美军机飞越了南中国海有争议岛屿的上空,令该地区紧张局势急剧升温。美军侦察飞机也在定期沿中国海岸线巡逻,而解放军往往会出动战斗机尾随这些飞机。

据日本《读卖新闻》5月22日报道,中国强调在南沙群岛长年实施气象观测等进行和平利用的成绩,加强了宣传战力度。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报道,中国海军15日宣布,自1988年在永署礁设立中国最南端的“海洋气象观测站”后,中国在27年间收集了500多万组数据。这些数据分为气温、风速、潮位、降水量等大约20个项目。

报道称,中国政府和主流媒体过去几乎不公开谈论实际控制的详情,但此次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等的网站都刊登了观测站的牌子、建筑和士兵集体合影等。分析人士说,“中国此前都是悄悄地加强实际控制,但在其南海行动受到更多监视的情况下,开始主张对南沙控制的正当性”。

另外,中国农业部16日就“中国管辖的南海海域”下发通知说,截至8月1日的两个半月是“休渔期”。

(2015-05-23 11:52:13)

【延伸阅读】美国或向南海派遣军舰 外媒:中国坚决不退让

考消息网5月19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克里,表达了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信心,但美国客人与中国官员关于南中国海领土问题的对话却陷入僵局。华盛顿威胁向南中国海地区派遣舰艇和飞机。中国以准备捍卫主权作为回应。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迅速更新核力量。

据俄罗斯《独立报》5月18日报道,正如一些媒体在克里访华前警告的那样,他此行试图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捆住“中国龙”。

报道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克里会谈后没有表达任何让步的意愿。他表示,中国政府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如磐石。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专家本·施里尔说:“对话结果并不令人惊讶。由于赌注太大,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让步。美国押上的是威望和地区领导地位,中国押上的则是国内声望。”

日本《产经新闻》5月18日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克里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大目的在于直接向习近平主席传达美方对于中方在南中国海行动的担忧。但是目前已经到了无法通过外交努力阻止中国的阶段,奥巴马政府是否会向南中国海空域派遣舰船和飞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继克里访华之后,奥巴马政府还计划通过6月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9月的习主席访美遏制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

报道称,美中围绕南中国海的主张始终处于平行线状态,中国的行动也没有得到遏制。这一现实在此次的克里之行中再次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已经建议海军,就是否派遣舰船或侦察机进行研究。

但是这样的示威行动潜藏着一触即发的风险,奥巴马总统最终是否会作出决断尚难以预测。

据北京的美国问题专家透露,中国认为奥巴马政府较之外交和安保更为重视内政。一方面宣称“重返亚太”,一方面几乎没有对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行动的中国采取任何有效对策。在尚无法解读下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期间,中国至少希望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权益。

专家对于克里的中国之行给出了这样的解读:“中国认为,考虑到9月的习主席访美,美国眼下也想避免与中方的真正对立。”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18日报道,南中国海上原本紧张而危险的局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最新形势发展是,有报道说美国正在考虑动用军舰和军机对这个动荡地区展开系统性巡逻。北京甚至不等上述报道得到证实,就对此举表示极为不满。

报道称,如果这真的成为现实,华盛顿将进一步卷入一场激烈的多边领土争端。

报道称,美国不应该更深地卷入南中国海争端,而应该后退一步。向北京明确表示华盛顿绝不支持中国把80%的南中国海变成中国领海是一回事,暗中支持其对手并成为潜在纷争的军事参与者是另一回事。不过,美国已经采取了前一种举动,如今似乎正准备采取后一种举动。这样的行为方式很可能会使原本危险的安全环境继续恶化,或许会变得更令人忧心,导致美国与中国有可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这样的结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a9.jpg

资料图片:中国南海舰队舰艇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巡航。


(2015-05-19 09:44: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3:27 AM , Processed in 0.1028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