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0

日媒:日本"战争孤儿"离华后苦苦挣扎 在日遭冷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媒:日本"战争孤儿"离华后苦苦挣扎 在日遭冷遇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5-06-02 09:47:00
核心提示:铃木觉得哪儿都不是自己的家,无论中国还是日本。


a249.jpg 考消息网6月2日报道 日媒称,在2015年早些时候为“战争孤儿”开设的语言课上,铃木艳子突然想到,她回到父母的国家已经整整29年了。

共同社6月1日报道,71岁的铃木生于1944年,父母是移民到中国东北的日本人。1945年8月日本向盟军投降以后,像其他许多日本移民者一样,她和父母进入黑龙江省宁安的一个难民营。

母亲死后,父亲认定不能把铃木带回日本,就把她留给一对没有孩子的中国夫妇。他给了他们一张纸条,写下她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等信息。

被取名杨艳华(音)的铃木说,养父母很穷,她只读到小学四年级。

她五六岁时从邻居的闲谈中首次得知自己是日本人。她开始想象日本是什么样子,希望见到亲生父亲,但有时也怨恨他。去日本的梦想使她的生活变得可以容忍。她的养母后来生了三个男孩,铃木不得不干很多家务。最难过的是冬天,她每天早上五点就得起床,那时气温降到零下30度。她的一项任务是用从附近发电站捡来的煤生炉子。如果捡不到足够的煤,她就会挨踢。

29岁那年,铃木嫁给了养父母介绍的一个亲戚。让她宽慰的是,与养父不同,丈夫善良勤劳。当铃木告诉丈夫她有朝一日希望回到日本,他说他愿意跟她在日本度过余生。铃木42岁那年与丈夫和两个女儿回到了日本。尽管回国的梦想变成现实,她却因为语言障碍以及没能找到亲人而继续苦苦挣扎。

铃木觉得哪儿都不是自己的家,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在中国,人们会在她背后议论她是个日本姑娘。在日本,她有时感觉到作为中国人面对的冰冷目光。

大概28年前,她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找了一份工作,但因被工友当成中国人而遭冷遇。

铃木忙于学习日语,两个女儿却很快掌握了这门语言。她丈夫在去日本之前就开始学日语,比她说得好。她苦笑着说:“我很伤心,因为全家就我日语最差。”

铃木的女儿很听话,努力学习。但小女儿身体一直很弱,在他们举家迁居日本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了脑癌,在21岁时去世。铃木的丈夫在2005年前后患了帕金森症,2010年11月去世。出于对他的感激,铃木按他所希望的在家里悉心照顾他,直至他去世。铃木接受女儿和丈夫的死亡,称这是“命”。

铃木的丈夫和女儿葬在黑龙江,她希望自己死后骨灰撒在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大海里。

【延伸阅读】忆百团大战:阻日军掠夺资源 救日本战争孤儿

中新社石家庄9月2日电 题:忆百团大战:阻日军掠夺资源 救日本战争孤儿

作者 李茜 陈林 倶凝搏

回忆起70多年前的“百团大战”,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胜佛村的耄耋老人王林寿难掩激动,谈及一次次胜利他竟如孩童般开心大笑,说到在抗战中离去的战友他又久久凝噎无语。

王林寿说,1938年前后侵华日军占领县城后大肆烧杀抢掠,欺负老百姓,“坏事算是干尽了”。次年年仅13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勤务兵。“只想为消灭鬼子出点力,早点把他们赶出中国去。”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强制推行“囚笼政策”。1940年8月起八路军以破袭日军重要运输线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大规模战役打响。

这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因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光辉一页。作为正太铁路起点的石家庄,也成为见证百团大战的重要主战场。

“参军前很多人看到日军会害怕,之前我们和日军正面交战少,主要打游击战。”王林寿坦言日军不好打,有些战斗打得很残酷。忆起一些战斗的惨烈情景,老人声音几近哽咽。

“这场胜利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那时起我们坚信抗战必会胜利。”说到此,老人的声音一下子高出许多。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开始称为正太破袭战。”平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宋紫峰说,这场胜利极大鼓舞了国人士气,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交通要路上,到处是百姓赴前线为抗日部队送物资的场景,仅全县出动的毛驴就有数万头之多。

与平山相邻的井陉矿区,地处晋冀交通要塞,紧临正太铁路又有依附铁路的两条运煤支线,是这场战役的首战首捷之地。被聂荣臻视为晋察冀军区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取得的突出战果之一。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馆长田宏生说,日军垂涎矿区煤炭资源,1937年10月10日在石家庄沦陷第二天就侵占了矿区,强掳各地劳工数千人在井下干繁重劳役,开始疯狂的罪恶掠夺。“这也是矿区万人坑形成的根本原因”。

“矿上死人死多了,死后会被直接扔掉。”曾在日军侵占煤矿期间在井下挖煤的87岁老人李玉和,不愿再谈起那段“痛苦”的记忆。

田宏生说,在破袭战发起当晚,八路军中央纵队冲入矿区内,将新井矿彻底破坏。朱德总司令高度评价这次战斗:“在经济战中,井陉煤矿的破坏,是中国一个大胜利,在经济战中尤其有它特别的意义。”

如今的新井,早已不再产煤,变为焦化工基地。曾是日本疯狂掠夺中国煤资源运回本国重要通道的新井车站,也已是一片寂静。在那次激战中,八路军战士冒炮火从这里救出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后被聂荣臻精心照料并派人护送到仍在交战中的日本兵营。60年后美穗子重返中国井陉矿区,成为一段佳话。

受百团大战胜利的鼓舞,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张水来随后参加了129师进行抗日,后为邓小平的马夫。得知记者前来采访,这位91岁的老人特意穿了一身当地拍摄抗日剧的八路军服装,以表达对那段历史的怀念。

张水来第一次执行任务是和4名战友一起去炸日军塔楼,不料对方发现后随即用机枪对其扫射,“只有我活着回来了”。张水来说,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华北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行动,战争更残酷。“但那次战役让我们坚信,抗战一定会胜利。”(完)
(2014-09-02 09:41: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8:24 AM , Processed in 0.0737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