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抢小孩? 微信公号造谣「吸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7-07 17:41:56 世界日报 北京7日电


通州孩子被抢、母亲为保护孩子被捅了一刀…,连日来,「抢孩子」等网络谣言「搭乘」上微信公众平台。警方表示,增加粉丝数,透过吸引广告投放来牟利,是一些微信公号转发谣言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福建漳州青年吴某带领团队运营80余个公众号,每天生产各种惊悚社会新闻及谣言。他表示,靠运营这些帐号他月入人民币20万(约3万美元)。

北京青年报报导,针对近期「抢孩子」谣言频发,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抢孩子谣言通用模版」:「近日,小区/学校有人冒充卖冰棍、修理工、护士/偷抢孩子。 他们开著一辆xx车,车牌号为xxxx。已经得到110证实,这群『犯罪嫌疑人』已被通缉。昨天,这个作案汽车又出现在 校门口抢小孩,多亏接小孩的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孩子紧紧抱著,自己被人贩子打伤也没有松手,直到警察赶来。这是学校老师/小区家长在微信/微博里发的真实事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小心,转发提醒。」

谣言背后 利益驱动

在平安北京近日发布的「一图告诉你抢孩子谣言里的那点猫腻」中,有关哪里些人在发布这些谣言的疑问中,位列第一的便明确写明:「互联网从业人员,微信、微博大号发布虚假信息,以博取点击量、转载量,完成工作指标,增加粉丝数。」

随著各地「抢孩子谣言」的大肆泛滥,不少网友都表示,此类谣言背后的利益驱动也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据报导,除了部分网友是个人传播抢孩子的谣言外,在警方已经闢谣的此类事件中,也不乏团队化运作的运营帐户。

来自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先生,运营一个拥有4万粉丝的公众号。他介绍公众平台的广告盈利方式:「公号的广告收入是透过广告投放平台实现的,它在公号运营者和广告商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两边会根据一个公号的用户数量、阅读率等情况各自『出价』。在这个平台上,什么级别的公号能赚取什么级别的广告收入,是有一个『指导价』的,但具体数额还要双方再去协商。」

公号火爆 坐等广告

程先生表示,拥有4万粉丝的一个公号,接一个头条图文(公号每日最多可发8条图文)的广告,收费标准是800元。而记者调查发现,福建漳州吴某运营的公众号也是按照粉丝数量定广告的价格。报导说,所不同的是,他的广告投放并没经过上述广告投放系统,而是在线下与广告商商议。这样不仅议价的余地更大,还省去广告投放平台收取的费用。由于手中公号太过火爆,吴某和他的团队成员每天几乎坐在家中等广告商电话即可。

发布谣言 四类为最

报导说,针对近期网上有关「抢孩子」谣言信息的传播者,平安北京在分析后发现大致存在四种不同的情况。

有的谣言制造传播者本身是某些社交平台帐号的创建者或管理者,为吸引眼球引起更多人对自己帐号的关注,不惜转发明显的谣言甚至编改信息予以发布。

有的谣言传播者纯粹是抱著恶作剧的心理。

据报导,还有的谣言发布者,未经核实便将之想象成为「抢孩子」事件,在网上传播。

还有更多网友是在看到这些谣言后,出于对好友的信任和对其它朋友的提醒,将这些谣言信息进行转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7:26 PM , Processed in 0.0496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