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1

海军作战部长:美不会被挤出南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09: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8-12 03:19:37 世界日报 中国新闻组/综合10日电


photo (8).jpg
美国新一任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上将7月30日在国会听证,强调不会「被挤出南中国海」。 (美联社)


即将走马上任的美国新海军作战部长表示,美国海军会继续在南海活动,确保航行自由得到维护,不会「被挤出南中国海」。但他没有明确示意美国军舰是否会进入中国新建岛礁12海里以内。

据「美国之音」报导,国会参院5日核准潜舰指挥官出身的理查森上将(Admiral John Richardson)出任新的海军作战部长(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接替今年9月退役的格林纳特上将。这是近日内又一位美国军方高级官员表明美国在南海的强硬立场。

在7月30日参院军事委员会为核准这项提名举行的听证上,理查森上将说,「南中国海将继续是美国海军一个重要的活动区域」。他问答参议员的提问说:「我想,基于多种原因,我们海军要继续在那里活动,在国际水域正常活动,这一点绝对重要。」

中国视几乎整个南海为自己主权范围,过去一年多来在那里大规模快速填海造地,并建造军事设施,以强化它的主权主张。

参院军委会共和党参议员柯通(Tom Cotton)就直截了当的问:「上将,中国是敌手吗?」理查森上将避重就轻的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造岛行动显然是有敌对的本质」。

参院军委会参议员苏利文(Dan Sullivan)又质问理查森上将,美军会不会将军舰开进中国这些人造岛礁的12海里以内,以显示不承认中国对这些人造岛礁拥有主权。对此,理查森上将没有做出明确回应,躲避此一问题。

他表示,「我要先看看他们的哪里些主权主张是合法的。那里的状况变化很快,主权归属存在争执。但是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去那里,去了解事实,并表明我们会在那里活动,这样我们不会被挤出南中国海」。

苏利文参议员显然对这一回答不满意。他表示会就这一问题向白宫和五角大楼提出书面质询。另外一些参议员也表示支持他的这一行动。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今年5月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防务对话时说,中国不能因为将水下礁石变成机场而获得主权,或者因此对国际空中交通和航海实施限制。他还说,美军会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区域飞行、航海和执行任务。

不过,迄今为止,美军还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已经或者将来会进入中国这些人造岛礁的12海里以内。

中国视美军的抵近侦查为挑衅行为,并誓言会决心保卫它所说的领土领海。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南海通航自由 不等于可侵主权


2015-08-12 03:19:38 世界日报 中国新闻组/综合10日电


photo (9).jpg
中国海岸巡逻船在海域巡逻。 (欧新社)


中国10日对美国批评其限制南海的航行和飞行自由作出回应称,通航自由不等于外国军机、军舰可以有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


据「德国之声」报导,上周美国国务卿柯瑞在东协峰会的一次会晤上,曾批评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地并建设「军用目的」的设施,可能提升区域内的紧张局势。他批评中国近月来对该地区作出限制,强调美方是不会接受任何对航行和飞行自由的限制。

中国外交部在发给英文通讯社路透的一份声明中写道,飞行和航行自由并不意味著允许外国军舰和军机侵犯其它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中国外交部还称,南海是贸易和天然资源的重要通道,中方也非常重视通航自由。

数名菲律宾军官表示,中国不断警告菲律宾军机不得靠近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称南沙群岛)海域内的人造岛。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中国海军5月曾向飞越该空域的美国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发出八次驱逐警告。

今年6月中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陆域吹填完成后,下阶段我们将开展满足相关功能的设施建设」。

菲律宾国会议员阿塞迪略(Francisco Acedillo)10日称,据他取得的消息,中国海岸巡逻船一个月前在第二托马斯礁(中方称仁爱礁)一艘生锈的菲律宾运输船附近下锚。

阿塞迪略指出:「我认为中国没有离开该海域的打算,他们正在等待我方船舰沉没,或防止我们向其增援」。

阿塞迪略表示,中国船舰出现在第二托马斯礁是对菲律宾的严重威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08:49 AM , Processed in 0.0786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