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7

[好摄之徒] 【图话】成都慢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0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话】成都慢生活
2014-03-29 07:24 | 腾讯图片

1.jpg
美总统夫人米歇尔访华最后一站选择了成都,她在这里学习打太极拳,看大熊猫,在著名的宽窄巷品尝四川火锅。成都处处飘洒着安逸气息,那里仿佛时钟松开了发条,老街、茶室、麻将馆、荷塘边……千百年来,在川西平原温润气候的滋养之下,生活在这里人慢条斯理打发着一天的时光。四川本土摄影师一组街拍照片,巧妙地用四川方言诠释了成都人乐观的天性和休闲的生活节奏。图:“雀欺头”--指划算、便宜。骑电瓶车的男青年因追着看模特不小心和警摩追了尾。摄影:华西都市报 谭曦/编辑:田野




2.jpg
“跟你扯不称头”--成都话意思就是我跟你这样的说不清楚,有指责对方不讲理的意思。朱建国/摄




3.jpg
“鼓捣”--强迫,某日一老外美女出于好奇到人民公园参观坝坝舞会,不料却遭一热情市民强扭,要求美女加入一起共舞。




4.jpg
“打瞌睡”--就是睡觉。成都碧云路上这位胖哥在两把椅子搭建的临时小床酣然入睡,他的超绝睡姿让每个路人看了都忍俊不禁。旁边一位师傅说,胖哥是路边餐馆的老板,中午招呼完客人后,抓紧空闲时间打个盹。中国有句俗话“春困秋乏”,进入3月以后,天气转暖,不少市民为春困所困,许多人在中午过后的睡意像海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谭曦/摄




5.jpg
“资格”--80年代成都岷山饭店附近有很多贩卖古玩的地摊,这里成了很多外国人的必逛地点之一。一名摊贩将2块银元敲得叮叮作响,以示银元货真价实。成都人爱用“资格”来指某种物品货真价实,或指某人从事某种活动时间长短所形成的身分摆老资格。喜欢用“真资格”、“老资格”来加重语气,让人更信任。刘陈平/摄




6.jpg
“看欺头”——不看白不看。几位美女在街头参加商业走秀,现场男子“大饱眼福”,他的表情很复杂。




7.jpg
“无事包经”——做的事很无聊,浪费时间。一拨保安在执勤时,却无精打采地坐在街头椅子上打瞌睡。




8.jpg
“龟儿子”--骂人的话。太升路常有电马儿被盗,便衣民警当场擒获贼人,众人怒骂:“龟儿子”太可恶了!朱建国/摄




9.jpg
“非冷把冷”--冷得很,冷得遭不住。朱建国/摄




10.jpg
“雀欺头”--成都话意思就是指一些不应该看见的地方让你看了。一对情侣参加接吻大赛,周围看客围观。谭曦/摄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弹三花”--喝茶、聊天。早些年,在成都中山街这种街边简陋的老茶铺一家挨一家,每天都会聚集不少市民来此喝茶、摆龙门阵。“三花”即以前成都人最爱喝的一种价廉物美大众化的花茶。




12.jpg
“钉图钉”--一位刚拔了火罐的小伙子在一家苍蝇馆子里吃饭,拔火罐留下的痕迹如同图钉一样钉在他的背上。成都夏天湿热,许多成都人都通过把火罐这一传统理疗方式来祛除体内的湿气。谭曦/摄




13.jpg
“鼓丁暴涨”--衣服穿得紧绷,每到夏季成都街头如同模特秀台,涌现不少类似着装性感的美女。




14.jpg
“油爆爆”--火爆、热辣,指一些事情夸大其词。街头一位身穿红色肚兜的美女摇曳着最东方的风姿招摇过市。红肚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炎热的盛夏潮女们身上的肚兜也不再是不伦不类的背心装,那块小小的菱形红缎让中国元素成为全球时尚,拉开了中国内衣外穿的流行序幕。谭曦/摄




15.jpg
“墩嘟”--壮实。以前,但凡炼过几年哑铃、杠铃的成都小伙,常会聚在一起比试看哪位最“墩嘟”(肌肉发达)。




16.jpg
“妖艳儿”--爱打扮,爱展示。同意的词还有妖艳儿死八怪。朱建国/摄




17.jpg
“打平伙”--消费AA制。城东一家“苍蝇馆子”每天聚集建筑工人吃饭,七八人拼凑一起,哪怕点上10多样菜品,吃得舒舒服服的,而摊到每人头上不过10多元。朱建国/摄




18.jpg
“脒到脑壳”--形容做事情很投入。一日,天气晴好。大慈寺露天茶铺,当众人都在慵懒地聊天嗮太阳时,唯独这老者却“脒到脑壳”聚精会神地玩电脑。




19.jpg
“耙活”或“ 稀溜耙”--食物煮得很软,成都黄龙溪卖烧饼的武大郎为招揽生意,不住地向游客炫耀自己的烧饼烤得如何鲜香柔软。




20.jpg
“腮边打网”--不务正业。某寺庙一所谓的“大师”边打手机边在给游客解签算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走人户”——串门,意为走亲访友。不论以前走人户,还是今天的走人户;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里的走人户;形式一样,不能两手空空,得提点“礼信”。“礼信”,也是方言俚语。可以理解为礼节性的礼物,如一只鸡、一束花等等。




22.jpg
“黢麻打黑”--漆黑一片。一老者坐在一老屋,为了省电他借助电视光亮,一边吃饭一边看节目。房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23.jpg
“吃嘎嘎”--就是吃肉,但凡肉类成都人都称为“嘎嘎”。张磊/摄




24.jpg
“鬼迷日眼”——装扮怪异、人模鬼样。某日一位着装怪异的骑士出现成都街头,遭惹路人悄声调侃:“鬼迷日眼的”。




25.jpg
“啃兔儿脑壳”--就是和意中人接吻,这是从成都人好吃兔头中引申出来的一个言子,幸福之情不言而喻。“豁哟,你不晓得,我昨天看到老李和贾素芬在河边上啃兔儿脑壳的嘛。”朱建国/摄




26.jpg
“扭搔”--纠缠不休。朱建国/摄




27.jpg
“掺牛牛儿”--抽陀螺,原来是成都小孩的最爱,家家户户都有,现在多是老年人来健身用了。朱建国/摄




28.jpg
“扑爬跟斗儿” ——快速奔跑,一家美国学校的儿童上体育课比赛跑步,洋娃娃们的奔跑速度如同孙悟空翻筋斗。




29.jpg
“腻洼洼”--男女耍朋友时黏在一起,秀恩爱。 本报记者 朱建国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0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亲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urdamm 发表于 2016-10-30 04:47 PM
好亲切

成都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0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0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源济 发表于 2016-10-30 05:11 PM
成都人?

看这帖,还挺想家的,出来太久了。感觉照片时间是90年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07: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1 03:49 PM , Processed in 0.0573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