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电脑数码] 花式测评出炉,这些是最有趣的iPhone X刷脸大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4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式测评出炉,这些是最有趣的iPhone X刷脸大法 

 2017-11-03 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技术面世的有趣之处之一,就是看人们如何反应,以及怎样使用。


谁曾想到,智能手机出现会导致手机通话减少?谁又能想象到,伴随着联网移动设备普及,印刷需求会随之增长?谁能预计到,社交媒体会成为媒介消费的主要形式?


新技术发布以前在实验室可以尽情测试,设想各种使用情境。但如果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就难未雨绸缪。


所以,看看iPhone X引起怎样的反响应该会很有趣。苹果公司新出的这款智能手机增加了面部识别功能Face ID。用户可以通过刷脸解锁手机,不再需要输入密码或按指纹。


不少测评人士已经抢先一步,全方位尝试了Face ID的功能。测试结果啊,怎么说呢,真是挺有意思的。以下是一些最好玩的例子:



可能难以辨别双胞胎


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和Business Insider 分别请了三胞胎和双胞胎测试Face ID能否准确辨别用户。结果并不一致。《华尔街日报》的测试中,8岁三胞胎骗过了Face ID,Business Insider的测试中,双胞胎没能蒙混过关。 


记者乔安娜·斯特恩在测试报道中写道:“骗过面部识别系统后,三胞胎感觉更多是兴奋,倒没怎么担心兄弟可能打开自己的手机。”斯特恩认为:“Face ID仍然安全、快速、可靠,而且使用很方便。” 



强光照射下识别效果可能不好


《财富》杂志的科技与商业报道记者丹·雷辛格指出,iPhone X各种先期测评显示,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Face ID的识别效果看来比预期好,但阳光直射或者光线变化的时候可能出错。 


生物识别技术专家凯文·鲍耶尔对雷辛格说,没什么可担心的。“当然,有些特殊环境下可能出问题,比如大中午的(美国加州东部)死亡谷或者什么地方。但如果正常日照下识别也能出错,才会让我惊讶。”鲍耶尔这样解释。 



光线极差时表现良好


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面部识别技术在几乎漆黑的环境下还能识别。但要是知道Face ID识别的原理是红外线,就会感觉正常了。 


美国科技媒体CNET高级编辑斯科特·斯特恩在测评文章中写道:“在接近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仅凭iPhone屏幕发出的光线,Face ID也可以准确识别。”而后他又加了一句:“我们还需要做更多测试,看看Face ID的极限。” 



可能无法识别戴着围巾或者帽子的用户


跟美国机动车辆管理局对驾照相片的要求差不多,异物遮脸后Face ID就认不大出来了。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的博主亚历克斯·克兰茨在文章中写道:“要顺利用Face ID解锁,就得把围巾拉到鼻子下,帽沿要高过眉毛。”他指出,冬天用户可能(对这种硬性要求)感到不便。 



对戴眼镜用户的识别效果不稳定


CNET和Gizmodo都对Face ID测试了戴眼镜用户的识别效果。结果有好有坏:Gizmodo的克兰茨说,系统只花了几小时就让“Face ID的模式适应了我脸上的大眼镜”。他认为,Face ID需要时间学习。CNET的斯特恩说得更简练:“我戴墨镜不影响Face ID识别。” 



不能自动解锁手机


别指望Face ID会像之前的指纹识别功能Touch ID一样自动解锁手机,那样跨越力度有点大。CNET的斯特恩指出,为了避免误用,“识别我的面部以后,手机只是‘准备好解锁’。我还得用手指划过屏幕才能完成解锁。多花不了什么时间,但多出来的步骤意味着不会立刻解锁。” 



有时可能因为面部识别失败,无法再使用Face ID功能


和Touch ID一样,Face ID如果未能识别面部,就会需要密码解锁,影响新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CNET的斯特恩写道:“尝试Face ID解锁失败后,iPhone X有时会要求我重新输入密码,输入正确的密码前都无法使用Face ID。如果你用过Touch ID就明白,这就像手指沾水的时候解锁失败一样。” 



先期测评仍得到正面评价


虽然测评者只能使用一天iPhone X,但大多数人都认为,Face ID几乎适合现实世界中所有场景。 


亲自做了先期测评后,《时代》杂志记者丽莎·艾迪西克在文章中写道:“无论我是在明亮的办公室,在漆黑的屋里,还是戴上墨镜,Face ID都很快认出了我。三星的智能手机Galaxy S8+可没这么厉害。”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的记者尼雷·帕特尔则换了一种方式:“好消息是大部分情况下Face ID很好用,坏消息是也会有失灵的时候。” 



作者:Andrew Nusca

译者:Pessy

审稿:夏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3 05:35 AM , Processed in 0.0305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