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0

[军事] 《校场》2020-12-10:美国国防部真的是波音公司的傀儡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2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美国国防部真的是波音公司的傀儡吗?
新浪军事  2020年12月10日 09:06


1.png
(友情提示,本文部分内容可能不适合某飞机公司PTSD患者观看,如遇不适请立即就医)最近一直有网友留言问我,说校老师你是怎么招惹隔壁友商了?他们怎么老指名道姓的抓着你怼?当时其实我也觉得有些奇怪,毕竟隔壁友商的东西,我连看都没看过,还能怎么招惹他们?也就一直没放在心上。直到昨天,又有一个好朋友直接给我发了一篇文章链接,说:这人到底在说啥?我打开链接一看,也是一脸黑人问号,对方连最基础的概念还没搞清楚,也好意思堂而皇之的挂着别家招牌画个靶子给自己打?还好意思口口声声问别人“中国电科哪个部门的”?但这也迫使笔者不得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澄清,不然口耳相传之下,恐怕这一问题会越传越离谱。



2.png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校场》栏目从来没有将美军的F-15X和歼-16两型战斗机做过类比,仅有网友在留言评论中表示“因为为了某些厂子的利益,都生产20了,某厂未来十几年都没产品,不得饿死。这跟美军被迫订购f-15x如出一辙”。而笔者在下面提醒了一下“不要老觉得自己比美国国防部聪明”。而这就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理解成了笔者是在用F-15X类比歼-16,说明其用途是什么“炸弹卡车”,还以此为靶子说什么:F-15X压根不是“炸弹卡车”,而是什么“防空战斗机”,美国国防部代理部长是从波音退休的,所以国防部做的决定都是为了维护波音公司的利益。



3.png
实际上,我们很少提到F-15X因为这其实是一个过时的称呼,现在这架飞机已经改名叫做了F-15EX。同时,F-15EX也并非一种“防空战斗机”。F-15EX的新挂架全称Advanced Missile and Bomb Ejection Racks,AMBER,即高级导弹炸弹弹射挂架,这已经说明了其用途。此外,F-15EX与卡塔尔定制的F-15QA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卡塔尔之所以要买F-15QA本身就有相当强烈的对地任务需求。硬要说两架几乎一样的飞机一个是“炸弹卡车”一个不是,实在牵强。



4.png
再者,《校场》栏目也很少使用“炸弹卡车”这种笼统的称呼来对飞机进行定位。因为仅美国空军中攻击类型的任务就分为SEAD、OCA、Strike、Deep Strike、CAS、On-Call CAS、Pre-Plan CAS、Anti-ship、Interdiction等。虽然都是对面攻击任务,但对飞机的性能需求并不相同。此外一款战斗机是“防空战斗机”还是“炸弹卡车”也并非是某个人的意志决定的。号称“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的F-15A, 1976年其服役时编制的标准航空器品质中就编入了挂载4枚AIM-7导弹和2枚Mk84炸弹的制空模式(CA对应现在的OCA)。后来的F-15C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挂载16枚Mk82的CAS模式。



5.png
仅就友商提到的CAS和Interdiction任务来说,没错,现有三代机确实可以完成此类任务。可问题是,美国空军在其采购清单中明确说明了“现有三代机”出现的问题,原文是:大量F-15C/D已经超出了其使用寿命,有严重的结构隐患、线缆损伤问题和过时的零件。由于要进行连续的结构检查,费事的维修以及现代化工作,这些飞机在妥善率上无法达到要求。目前F-15C/D的平均机龄为36年,平均飞行时间超过8400小时。最老的F-15C于1979年交付。F-15EX的后勤、维护和培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F-15的基础。言下之意是,F-15EX是保持现有F-15机队在勤率的最好方法——因为从F-15改装F-35,所有这一切都要推倒重来,等接装F-35的部队形成战斗力,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6.png
至于其提到的所谓“新飞机的性价比在纵深打击任务(学名叫Deep Strike)”,就显得非常匪夷所思了。或许在他们眼里,Deep Strike就只是低空突防到敌军纵深去丢炸弹吧。目前,第四代隐身战机最大的设计矛盾就是载弹量与隐身性之间的矛盾。美国的制空战机F-22A自不必说,以“联合攻击”为卖点的F-35弹舱内也只能装下无动力的滑翔制导炸弹JSOW。在使用这种炸弹时,如果想要保证投放的成功率而选择低空突防低空投掷,射程不过只有区区十几二十公里,而就算是采用风险更高的高空投掷,最大射程也不过只有100公里出头。相比之下,F-35在放弃隐身后,可以使用外挂架挂载JASSM-ER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超过900公里,远在现役任何防空导弹系统的射程之外。而在投放这种武器时,F-35并不能展现出什么强于F-15EX的地方,性价比自也无从谈起。



7.png
接下来就到了各位喜闻乐见的环节了:美国国防部真的是波音公司的傀儡吗?隔壁友商论证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仅仅当了5个月零22天国防部代理部长的沙纳汉是波音的人。这也是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逻辑。更有趣的是,美国空军采购F-15EX的事项是今年7月份定下来的,那个时候沙纳汉已经让特朗普炒了一年多了。时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又跟波音没有任何关系。



8-compressed.jpg
至于“空军部和空军参谋部反抗这个决策,反抗了好几年,最后是被国防部强行压下去的”更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多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采购F-15X/EX的意愿和其背后的理由。2019年2月,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指挥官詹姆斯·霍姆斯曾公开表示:在F-35时代采购F-15X,采购成本并非唯一要考虑的因素。在操作飞机、运营支持设施、对人员进行再培训等成本方面,F-15X具有决定性的优势。而为了保证空军的作战能力,每年要采购72架新飞机。我们非常有信心,如果混合购买四代机和五代机(均为美国标准,下同),可以在更低的成本下满足空军的换装需求。后来霍姆斯又直球表示:F-15EX是更换老旧的F-15C/D最廉价、最直接的方式,而且F-15EX下线就能战斗。



9.png
2019年4月,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歌德芬也曾说过:美国空军对F-35的每小时飞行成本持谨慎态度,其数字大概为35000美元,远高于F-15EX的27000美元。此外空军最希望获得的F-35版本是F-35 block 4,而这个版本目前尚未开始生产。在戴维·歌德芬退休后,继任的美国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表示:虽然我们仍重视F-35,但F-15EX是一个机遇,因为外国客户为F-15的现代化改造投入了大量资金,美国空军可以完全不用负担开发费用,却能采购一型最先进的第四代飞机。可能在某些PTSD患者眼中,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武将也是波音利益的代言人吧。



10.png
之前《校场》栏目的原话如上图所示。而在别有用心的人那里,F-35被偷换成了歼-20;F-35做不到战场的单向透明被偷换成了“歼-16搭配我们的电子战能力,冲台湾地区和韩国的美国防空网(打起来的时候美国肯定还会进行软件升级),能获得比海湾战争还要强得多的防空压制能力”;空战被偷换成了“冲防空网”。对此,个人觉得,与其问上一句别人是中国电科哪个部门的,不如常去看看自己的语文老师。



11.png
最后,隔壁友商强行把隐身性与“电子战能力”、防空压制效能挂钩的伟论也是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目前,战术飞机的隐身性均是靠被动手段达成的,并不涉及“电子战”领域。而防空系统的电子战能力倒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这里边的“被动”指的主要是隐藏自身的射频信号、提升自身的抗干扰能力等。毕竟干扰源干啥你也管不着,只能提升自身的实力强行面对。而主动方式却并不是指你也用相同的干扰方式去干扰干扰源(不然伤敌800自损8000)。而是指,部分防空系统在检测到强烈的干扰源后,会朝着干扰源乱射导弹,以期能够对干扰源实施硬摧毁。但不用想也知道,这种手段并不靠谱。在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天,美军就差点因为爱国者系统的主动抗干扰功能而击落一架自己的空中加油机。



12.png
诚如隔壁友商所言,防空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增强的。但这同样是以偏概全的说法。因为在任何时候,射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决定的。在这之中,硬件占的比例甚至还更高。毕竟,CPU的核显再升级显驱也不可能跟3090相提并论。而在防空系统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上,雷达的收发功率、占空比、波形特征等与抗干扰能力息息相关的基本特征,都很难通过“软件升级”来进行改变。想在所谓“三个月准备时间”内通过“软件升级”让防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什么质的变化完全不切实际。



13.png
此外,电子对抗也并非防空压制作战(SEAD)的主要内容,因为其目的仅仅是自保而已。在SEAD作战中,更重要的目的是完全摧毁敌方的防空系统。因此才需要类似美军“野鼬鼠”一样的专业防空压制部队。而迄今为止,所有的专业防空压制部队,都还没有用过隐身飞机。其原因也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航空兵SEAD作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勾引敌军的防空系统对自己进行火控锁定,而此时隐身反而是个劣势;其次是现有的隐身战机如歼-20、F-22、F-35,并不能很好的兼容巨大的反辐射和对地攻击弹药。



14-compressed.jpg
在某些“隐身机万能神教”教众那里经常被作例子来讲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的进攻机群都大量配置了F-16C block50/52、F-4G、EF-111这样的专业防空压制飞机。这些飞机往往是攻击波中最早起飞、最晚降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武器的批判”而非“批判的武器”来对友军机群进行掩护。比如他们提到的F-117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轰炸,就是在EF-111的掩护下进行的。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F-117对伊拉克重要防空节点(而非很多人吹嘘的“巴格达附近”)的突袭的重要性自毋庸赘言,然而这本身是建立在伊拉克老旧的防空系统无法对隐身目标做出反应的基础之上的。然而30年后的今天,在面对类似的目标时,隐身机贴脸丢炸弹早已不是唯一的选择。



15.png
至于隔壁友商提到的对台作战,确实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我们更不能坐而论道,天天兜售一些不切实际的论调。比如:把采购歼-16的钱挪给成飞,歼-20的换装速度能变得更快么?自2017年正式列装以来,歼-20的换装速度大家都看在眼里,实在算不上快,这本质上是成飞的产能限制的。难道在一些人眼里工厂的产能是游戏里的IC,停了这个就能挪去搞另一个?难道在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时,我们要用账单上的数字来应敌?再如:目前出现的歼-20都没有过任何对地武器配置,限于弹舱深度,其在隐身配置下也基本没有多少对地潜力(人家F-117还实打实能内挂两枚2000磅)。就算给了钱成飞就能变出来歼-20,难道对台作战的时候我们要让这些歼-20挂着对空武器去“神风”台匪军的防空节点吗?只能说还好这些人并不负责装备采购,不然那真是要误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5 11:57 PM , Processed in 0.0316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