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0

[我爱我家] 设计师的家,没有装饰,只剩灵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师的家,没有装饰,只剩灵魂!

 DesignBon 邦哥看豪宅  2021-12-01 22:30
"

IMG_8221.JPG


"



设计师的自住豪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位、轻描、上色......当墙壁、地面上大幅度的留白逐渐氤氲消散,当空荡逐渐丰盈,居住者的情感与热忱也悉数呈现,设计师们有如画家般写意空间,为客户筑就每一处理想家境。今天我们选取了5个非常有特点的家,其中也蕴含着其设计师对美学与家的独特见解。


IMG_8222.JPG



Koonya Pavilion


Koonya Pavilion是一个专为作家完成他的小说而设计的小房子,由设计工作室Room11打造,建筑整体与Philip Johnson的玻璃屋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们身在其中,心却向外部景致展开,设计师对简约的执着追求也随视野延伸而逐渐清晰。


IMG_8223.JPG  

IMG_8224.JPG  

IMG_8225.JPG


天花板采用隔热材料,墙面也铺设了保护釉,这令玻璃屋可以更加轻松的抵御自然天气。


IMG_8226.JPG


在玻璃墙的加持下,室内外界限逐渐模糊,玻璃门外的甲板上随意摆置着类似于鹅卵石形状的休闲椅,丰盈了纯粹的户外空间。


IMG_8227.JPG  

IMG_8228.JPG  

IMG_8229.JPG


空间中部的木墙上根据日常所需,打造了不规则的壁龛,既是书柜,也是厨房与卧室的隔断。


IMG_8230.JPG


厨房采用烹饪区和岛台合一的方式,体现出设计团队对功能性的重视。


IMG_8231.JPG  

IMG_8232.JPG


Koonya Pavilion成功地演绎了围绕生活本身而展开的设计美学,这里没有矫饰的色彩、故作玄虚的纹理,更没有所谓的理想奢华。你只需伫立窗边,眼界向前,越过高山流水,便能到达心中的生活理想。


IMG_8233.JPG  

IMG_8234.JPG  

IMG_8235.JPG  

IMG_8236.JPG



Kew Residence


这次翻修是Kew Residence 25年来的第三次翻新。室内采用温暖的木色调,营造身心舒适的生活情境,置身其中,哪怕无事可做,也愿意循着阳光走过这一片柔软的天地。


IMG_8237.JPG  

IMG_8238.JPG  

IMG_8239.JPG


娜塔莎·约翰斯(Natasha Johns)的“信使”利用镜面反射,在城市与家中相互“通讯”,虚虚实实的视觉效果中,共享景色与私属生活合二为一,吸引着每一位家庭成员。


IMG_8240.JPG


书房角落里打造出一个靠窗的座位,从视野观感到风格上向路易斯·卡恩(Louis Kahn)的费舍尔庄园致敬。


IMG_8241.JPG  

IMG_8242.JPG  

IMG_8244.JPG



「#3」号房

 

「#3」号房是Studio2 Architects创始人Paul Clarke 的私宅,妻子、孩子和他,三个家庭中不可缺失的绝俗共同诠释了房屋名称。

 

IMG_8245.JPG


「#3」坐落于公路旁,混凝土墙浇筑的外立面给人一种神秘感,只有走到正面,才会发现它正张开怀抱迎接着到访者。

 

IMG_8246.JPG  

IMG_8247.JPG  

IMG_8248.JPG


房屋窗前铺设可推拉的木饰格栅,推开格栅可以随时拥抱阳光,拉上则保证了住户隐私。

 

IMG_8249.JPG


入户大门采用旋转门,赋予归家专属仪式感。入口处的墙面营造出“点线面”的延伸特效。

 

入口的彩色玻璃为纯粹的自然光线“涂色”,形成彩色的光影,这块玻璃灵感来源于1975年由格雷姆·默里(Graeme Murray)设计改造的前一栋房子。

 

IMG_8250.JPG


主建筑边上的走廊被改造成艺术画廊,行走其中,便能感受到艺术的碰撞。玻璃墙壁让户外草坪上蔓延的自然气息与艺术气息合二为一。

 

IMG_8251.JPG  

IMG_8252.JPG  

IMG_8253.JPG


细木材、雪松天花板、再生木材以及黑板漆磁墙构筑起建筑一层的公区部分,厨房成为了重心——这里被划分为烹饪区、咖啡区、烘焙区,同时满足家庭生活所需以及娱乐消遣。

 

IMG_8254.JPG  

IMG_8255.JPG


楼梯扶手内嵌与墙壁内,并在中部镂空区域布满灯带,无形中指引着一家人走入上部区域。

 

“玻璃屋”镶嵌在黑色墙壁中,像极了悬浮状态的“泡泡”,玻璃窗为这里创造了清透的视野,从这里可以远眺至建筑外的景色,孩子们聚在这里读书、玩耍,让心随视野自由荡漾。

 

IMG_8256.JPG


对于一家来说,舒适与艺术,便能唤醒生活的所有热情,很显然,这座暗藏玄机的小屋做到了。

 

IMG_8257.JPG



J Balvin  house


这座房子是哥伦比亚嘻哈巨星J Balvin的私宅,由5 Sólidos设计。

 

IMG_8258.JPG


房屋背靠哥伦比亚山脉,日式静雅在空间内外蔓延,避世情怀循环于山野之中。

 

IMG_8259.JPG


房屋前侧有两座游泳池,高低不一的水面上垂直铺设浮桥。行走水面,踏过流动荡漾的“树木”与“白云”,随心所欲感受轻盈与自由。

 

IMG_8260.JPG  

IMG_8261.JPG  

IMG_8262.JPG


泳池两侧分别利用高低差打造出两座下沉式休息区,大大扩充了生活空间。

 

IMG_8263.JPG  

IMG_8264.JPG


室内采用木色与白色营造出日式的禅意与雅致,也在客厅及卧室应用了传统的网格障子窗。

 

IMG_8265.JPG  

IMG_8266.JPG


内饰也迎合了Balvin的极致品位——vibia灯照亮了整个空间房子,thonet餐椅和ronan和osso凳子组成了就餐区。

 

IMG_8267.JPG


拉开客厅后侧的障子窗,一条走廊映入眼帘。卧室位于走廊尽头,隐藏在木墙中。

 

IMG_8268.JPG  

IMG_8269.JPG  

IMG_8270.JPG  

IMG_8271.JPG


空间内外各个区域都能欣赏到山麓的景致,整个房屋也不再是平地而起的外来者,而是由自然与人文交融而衍生出的野奢雅居。

 

IMG_8272.JPG



Art Barn


Art Barn由Thomas Randall-Page打造,设计师在外观设计上遵循农民建造谷仓一贯采用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IMG_8273.JPG


谷仓的外观下,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功能性,设计师将部分区域抬高,间接扩大生活空间——大门左侧工作区底部可以作为下沉式活动区,二者互不打扰,一同构画生活与工作合一的温馨图景。

 

IMG_8275.JPG  

IMG_8276.JPG  

IMG_8277.JPG  

IMG_8278.JPG


下沉式空间周围砌有石墙,赋予室内多种纹理。

 

IMG_8279.JPG


部分外墙可折叠,与可变性的栏杆一同构成阳台,把拓展空间这件事儿做到了极限。

 

IMG_8280.JPG  

IMG_8281.JPG


极致的通透与自由、历久弥新的温纯、山野的灵气、功能至上的百变、足够有趣的舒适......设计师延展空间,“引爆”理性手法与感性思维,家也因此有了更多内涵。


IMG_8282.JPG  

IMG_8283.JPG  

IMG_8284.JPG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策划 Producer :DesignBon

文 Writer :Michiyo     排版 Editor:Fin

图片权 Copyright :Inter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0 12:00 AM , Processed in 0.045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