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转贴] 日本华族的“公、侯、伯、子、男”怎么制定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4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华族的“公、侯、伯、子、男”怎么制定的?

小田部雄次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2-04 13:00

0.png
本 文 约 544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日本“华族制度”创立于明治维新不久后的1869年,华族则属于特权上流阶层。该制度存续了78年,最终于1947年被废止。什么是“华族”呢?当时的说法是“皇室之藩屏”。但实际上,日本一度连“什么人可以成为华族”都没有一个定论,而“华族”间的所谓等级划分,也是跟古代中国学的。

华族的起源


华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9 年6月17日这一天。

此时,日本将首都迁至东京还不满一年,也是原幕府军同新政府军之间进行的戊辰战争中最后的战役——箱馆战争结束后的第二个月。

行政官达第543号规定“废止公卿、诸侯之称,改称华族”。此后,公卿和诸侯均改称华族,这一“同族集团”正式诞生。

所谓的“公卿”,严格来说应该分为“公”(太政大臣及左、右大臣)和“卿”(大、中纳言,参议,以及三位以上的朝廷官员),其中大多数人要么是“殿上人”,要么是“堂上”,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有资格进入禁中清凉殿的人物。

所谓的诸侯,指的则是藩主(大名),但并非所有的藩主都可以称为诸侯,这需要他们的俸禄达到一定标准才行。按照德川幕藩时代的标准,俸禄达到一万石以上的藩主才可以称为诸侯。

虽然这些人在幕末维新的动荡之中舍弃了原有的身份地位,但在这一以天皇为顶点的时代中,他们又重新获得了高于士族和平民的社会地位,成了新设立的贵族集团中的一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幕藩时代,公卿的地位原本并不算高,随着幕末尊王论的兴起以及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国家的诞生,他们获得了同原藩主同等的地位。

6月17日同时也是接受萨摩、长州等藩版籍奉还的日子,曾经的大名将领土和人民奉还于天皇,自己则成了藩的知事。

设置华族的意义在于将曾经的公卿和诸侯,即朝廷的公家与版籍奉还后的藩知事做同等对待。宣布设立华族当天的行政官达之中还出现了“官武一途”的字样,这就需要从前一年发布的“五条承诺”说起。为了贯彻王政复古的思想,首先需要废止“官武”之别。

6 月17日这天,有427个家族获得了华族的身份,其中公卿142家,诸侯285家。虽然名义上要同等对待,但华族中公卿出身的人被称为“公家华族”,诸侯出身的人则被称为“武家华族”(后文中如需表明出身,原公卿称为公家,原诸侯称为武家)
 
“华族”其实是当时有着公卿家系的清华家的别称。据说“华族”这个称谓直到平安时代末期为止,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家系美称,一直与“英雄”“清华”“英华”“公达”等称谓通用(用例可见平安末期藤原宗忠日记《中右记》以及九条兼实日记《玉叶》等)

1.jpg
摄影/THATREE,来源/图虫创意

后来由于出现了公卿家格,“华族”便成了地位仅次于摄政、关白等摄家的清华家的别称。所谓“清华”,意思是“优秀家系”,即可成为摄政、关白之次的“三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的家系,亦称“花族”。“华族”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词语在明治维新后成了公卿和诸侯的总称,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皇室之藩屏”


1871年(明治四年)7月,华族接到了“必须定居东京”的命令。10月10日,天皇降旨华族,曰:“华族立于四民之上,应为众人之表率。”随后,从10月22 日开始,天皇用三天时间在小御所代(同京都御所中的小御所相同的房间,位于赤坂临时御所中)分批召见了所有华族的家族长,并再次向他们传下“华族在国民中地位尊贵且重要”的御旨。这样一来,等于公开阐明了华族作为皇族近臣,位列国民阶层之上这一事实。

华族一般被称为“皇室之藩屏”。“藩屏”者,“外郭”也,也就是守护天皇的特殊集团的意思。皇族有时候也被称为“皇室之藩屏”。所谓“皇族”,顾名思义就是“有资格继承皇统的家系”,与此相对的“华族”,也就是“没有资格成为天皇的家系”。

据说“皇室之藩屏”一语产生于明治初期,使用于王政复古之后。华族之中的公家华族,自古以来便为皇室效力,尽守护之职。相反,武家华族在明治维新之前则属于皇室的敌对势力。因此,把除公卿外的诸侯也编入华族之中,实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又规定了“华族为皇室之藩屏”,使其得以成为天皇之近臣,获得了超越曾经的士族和平民的上流阶层的地位。

另外,华族通过联姻的方式强化了同皇室的关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有皇族或五摄家等上流华族出身的女性才有资格成为皇后。这是从律令制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幕末的习惯做法。

奈良时代的律令中规定了天皇的配偶有皇后一人、妃二人、夫人三人、嫔四人等,这些人必须为皇家女子或势力强大家族出身的女子。到了平安时代摄关政治时期,又增加了“女御”、“更衣”和“御息所”等,其中皇后将从出身于摄关家并成为女御的女子中选取。这种天皇家的婚姻习惯在维新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1889 年(明治二十二年)的《皇室典范》中规定,只有“同族或通过圣上旨意特别许可的华族”才有资格成为皇后。

此外,只有公爵和侯爵家的女子才可成为皇族妃。皇室与公爵、侯爵家族通过联姻的方式成为一体。另外,公爵、侯爵家同伯爵、子爵、男爵家也会联姻,家族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化。由此,皇室同华族也成了姻亲关系的集合体。

叙爵内规的确立


在华族设立后的1869年,并没有公、侯、伯、子、男五爵位制度。五爵位制度的制定,要等到1884年《华族令》实施之时。

说起来,“五爵”的概念还是由中国的官制衍变而来的。五经中的《礼记》在《王制》篇开头写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孟子》中关于周朝爵禄也出现了有“公、侯、伯、子、男”之别的记载。由于当时人们对中国古典十分熟悉,因此在他们看来这“公、侯、伯、子、男”五爵位的概念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

早在制定“五爵位制度”之前,相关人士已就“应当如何分配公、侯、伯、子、男”这一“叙爵内规”问题展开讨论,并做出了决定。此内规将曾经的公卿和诸侯纳入了新的序列之中。这个所谓的叙爵内规的作用,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再现各家的社会地位。在1883 年八九月的时候,首先由宫内省将位列华族之家族(公卿142 家,诸侯285 家,1869 年至1884 年5 月新增加旁支及僧侣等76 家,共计503 家。此后,一家辞爵,一家地位被剥夺,总数变为501 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分类。

此方法首先将公卿和诸侯一分为二。其中公卿前要注明“摄家”“清华家”等出身家族,还设置了“原俸禄额”、“实际俸禄额”、“家俸”、“赏典禄”(支付给戊辰战争以及王政复古过程中有功劳者的俸禄米)、“第十五国立银行(以华族为中心创设的银行)股票”以及“职业”等项目栏,根据各自情况填写。诸侯方面则分为“德川宗家”、“御三家”(尾张、纪伊、水户)、“御三卿”(田安、一桥、清水)、“国主”以及“十万石以上诸侯”,明确记录俸禄多寡以及藩的所在地等信息。这一分类方法被称作“叙爵调查书”,此后被提交给上局,最终将公卿、诸侯分为五个等级。

此后,太政大臣三条实美下令进行讨论,由柳原前光负责公卿,诸侯方面则由大给恒负责,最终于1884年5月前后确定了最终的叙爵内规。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属于一等的琉球藩王被降格为相当于二等的侯爵,而前面一至五等中均未出现的“有功勋于国家者”,则按照其功劳大小,分别分配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

最终,原本应分为六个等级的公卿被分成了“原摄家”、“原清华家”、“多次被任命为大纳言以上职位的原堂上”以及“维新前起家的原堂上”这四个等级。

因此,若按照明治维新前的公卿家地位,原本应该同摄家和清华家一样,以上流公卿的地位而拥有特殊待遇的“大臣家”却被列入了“多次被任命为大纳言以上职位的原堂上”这一组,只能获得同下级公卿同等的地位。

不仅如此,原本应该按照家族地位分为四个等级的大臣家以下的公卿家族,却只分为“多次被任命为大纳言以上职位的原堂上”和“维新前起家的原堂上”两个等级。这些地位在大臣家以下的公卿家族,时至幕末已有123家(明治维新后新增5 家,变为128家),他们中很多人对这种粗线条的序列化方法感到不满。

另外,诸侯则被分为七个等级。其中,依照他们各自与德川家的关系,分为“宗家”、“御三家”和“御三卿”;藩知事则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最后再加上一个琉球藩王。这种分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处理藩知事的分类时,并没有因其是否为国主(又称国主大名或国持大名,领有藩地在一个以上,家族地位特殊,包括加贺前田、越前松平及萨摩岛津等在内共18 个至20 个家族,具体情况因时而异,又称“国持十八家”或“国持二十家”)而区别对待,而是依照其实际俸禄的多寡,设置了大、中、小藩各自的标准。此外,同公卿一样,虽然各诸侯家族地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在分类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这一点。

按道理应按照叙爵内规来授予爵位,但实际上最终决定爵位的是时任太政大臣的三条实美和时任参议兼宫内卿的伊藤博文两人,而且可以说伊藤博文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这样一来,在设立华族的过程中,看上去尊重了各家原有的社会地位,实则无论是公卿还是诸侯,都按照规则被重新进行了排列。

伊藤博文的烦恼


时任宫内卿的伊藤博文在依照叙爵内规考察和决定叙爵对象之时,十分注重“资格与平衡”。特别是在处理功勋华族问题的时候,必定“调查其阅历及功勋,以期无丝毫不公”。具体的选考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3.jpg
伊藤博文。摄影/shashamaru,来源/图虫创意

宫内省通过叙爵调查书将公卿和诸侯分为一至五等,其中作为功臣的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广泽(真臣)、新田、名和、菊池、岛津(久光)这七个家族享受了特殊待遇。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以及广泽真臣虽为维新事业之功臣,但已离世。此外,新田、名和以及菊池这三家在南北朝时代曾有功于天皇家,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文会详细说明。岛津家的家族地位可与萨摩藩岛津本家相匹敌,岛津久光虽有功于维新事业,但此时的他已不问政事。

总之,这些功臣家族并没有被分为一至五等,而是受到了与神官、僧侣、公卿旁支和诸侯旁支同等的待遇。换句话说,所谓功勋华族的概念并非来自叙爵调查书中的规定,而是顾及了先辈大久保、木户以及广泽等家族的名望。

当时并没有一个类似公卿或诸侯的选定标准,来决定谁有资格以功勋人物的身份加入华族。伊藤博文作为负责选考的核心人物,为维持各藩阀之间势力平衡可谓煞费苦心。他曾与各参议员一同负责确定人选,但1884 年就在最终方案即将确定之时,相当数量的“萨长土肥”出身的军人及官僚的名字也被列入其中。

这一方案拟授山县有朋和黑田清隆等人伯爵爵位,旁栏处写着伊藤博文的名字,应是伊藤博文起草无疑。上面没有出现他自己的名字,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的确有些不妥。

然而,其中却出现了对维新事业贡献巨大的井上馨的名字,伊藤博文应该是预料到了一定会有人来推举他。

伊藤博文又将公卿和诸侯中有伟大功绩和功勋的家族地位提升了一个爵位。其中,对公卿中的岩仓具纲(其父岩仓具视于1883 年7 月去世,岩仓具纲本人也于《华族令》颁布之前隐居)拟授公爵爵位,对中山忠能和中御门经明拟授侯爵爵位,对东久世通禧拟授伯爵爵位;诸侯方面,对萨摩的岛津忠义和岛津久光及长州的毛利元德均拟授公爵爵位。

按照中御门的家族地位,原当授子爵爵位,但因其家族在王政复古运动中同岩仓具视等人鞠躬尽瘁,在制订叙爵方案时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因此颁布《华族令》时授予其伯爵爵位。中御门经之的嗣子中御门经明在1888 年又晋升为侯爵。此外,东久世家原本也是只配授予子爵的羽林家之一,但考虑到东久世通禧随长州藩一同推进尊王攘夷运动,同三条实美等人制造了著名的“七卿落难”事件,且在维新后新政府中担任要职继续做出贡献等功劳,最终授予其伯爵爵位。
 
下级武士出身的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等人也获得了爵位,摇身一变成为华族之一。这件事给那些公卿、诸侯出身的旧华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抵触。

1884年12 月,旧摄家出身的九条道孝(公爵)、公卿出身的中山忠能(侯爵)以及旧藩主出身的毛利元德(公爵)、岛津忠义(公爵)等25 人,联名向太政大臣三条实美提交了《华族会馆改革建议》。华族会馆为十年前建立的教学场所,旨在将已成年的华族打造成国民之模范。这份关于会馆改革的意见书中,处处流露着对新华族诞生的焦虑和不满。

问题的焦点在于,意见书中要求在会馆内设置社交性娱乐设施。九条道孝等人的用意在于,通过将华族会馆改造为供旧华族专用的沙龙,排斥新华族。时任华族会馆干部的大给恒(子爵)则以“财政基础不稳”为理由,对这一做法表示强烈反对。

大给恒等华族会馆的干部属子爵等级的旧华族,他们对于伊藤博文让华族担任上议院议员这一设想非常期待,因此才会对上述旧华族的做法表示反对。这样一来,在新旧华族间的对立出现前,旧华族集团内部已经出现了矛盾。三条实美对这一问题颇感头痛,最终只好拜托伊藤博文解决。

 

本文摘编自《华族:日本近代贵族兴衰史》——

4.png

《华族:日本近代贵族兴衰史》
作者:[日] 小田部雄次
译者:霍东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
已获出版社授权


5.png END

作者 | 桃崎有一郎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彦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23 10:10 AM , Processed in 0.0416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