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百家杂谈] 菩提祖师传了孙悟空长生不老之术,为何地府还要拘拿于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6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提祖师传了孙悟空长生不老之术,为何地府还要拘拿于他

 风林秀 历史学堂君 2023-03-22 05:58 Posted on 广东

作者:风林秀
编辑:莉莉丝

正所谓:上功者听声,中功者望气,下功者观相。

关于“相由心生”,风林秀已经说过多次。这里依然要说,谓之循序渐进。

看一个人的性格、人品、节操、担当,看哪里呢?当然是看相。

看相,乃是观人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识人之法。做为普通人来说,学会从相看人,已实属不易。因为看相需要智慧,许多人的智慧,被功名利禄蒙尘之后,其识人能力已经大打折扣了。

初等看相,要从“好相”、“坏相”观起。然后可以识“妙相”,即算登堂入室了。

当然,能识“妙相”之后,即有了“望气”的资格。经常我们一见面就会说一句,你今天气色不错啊。对了,这就是“望气”。

懂得“观相”与“望气”之法后,就可以“听声”了。

“观相”、“望气”、“听声”,乃是“识人”三部曲。一会我们再讲其中的原理。首先我们要先讲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菩提祖师与孙悟空的故事。

0.jpeg

1.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可是谁能说一下,菩提祖师那么多弟子,为什么单传孙悟空长生不老之法呢?

答案就是书中。

《西游记》第二回,祖师登坛,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听得入神了,所以才手舞足蹈。

那他听到什么入神了呢?

悟空是这样说的。“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大家看这个词——妙音。

马上,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能识“妙音”已经认可。所以才有了后面一大段关于“术字门”、“流字门”、“动字门”、“静字门”的对话。

那么“妙音”是什么,其“妙”在何处?为什么孙悟空能懂妙音就能被菩提祖师传授长生之法?而事实上,学会了长生之术的孙悟空,后来还是被地狱的黑白无常给捉去了呀。他是靠自己的能力强销死籍才取得的长生之术。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何玄妙?

1.jpeg


说“妙音”之前,咱们不妨先说说“妙相”。

毕竟说,大家都很重视自己的皮囊,因此有一副“妙相”还是很重要的。

关于“妙相”,佛祖解释得最好,也最清楚。佛说有三十二相好,能得其中一项即属“妙相”。比如说,眉间白毫相,是指两眉之间有白毫,以其常放光,所以称为毫光、眉间光。

史书中记载孔子的相貌就很妙。《孝经·钩命诀》记载,仲尼斗唇,舌理七重,龟脊、辅喉、骈齿,面如蒙倛。在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这样看起来,其实孔子的相貌并不好看。常人眼中的“不好看”,却不代表不是“妙相”。所以我们理解“相由心生”的前提,是你一定要知道什么样的相貌才是“好相”、“妙相”。

那么,相貌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于是,咱们的课题就要进入相貌起源了。

2.jpeg

2.
《心经》早就说过了世界的本质,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接受,世界能量论。一切的物质本相,其实都是能量。

能量通过不同的运动,才形成物质的相。能量运动的快与慢、强与弱,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属性。于是有的成为石头,有的成为植物,有的成为动物,有的成为了人。

广义的人,其实包括各种仙人。

智慧超越普通人的,又有了圣人,至人,神人,最终极的是真人。

能量之初,即是混沌。所谓的能量,其实就是混沌之元,我们简称“混元”。

在《庄子·应帝王》中,记载了混沌与南海大帝、北海大帝开七窍的故事。而所谓的南海大帝与北海大帝,其实就是混沌心中生出的“阴阳”属性。这就是“无中生有”。

阴阳一分,先有阳动,而后阴动。混沌一死,万物丛生。所以在《西游记》第一回,就引用了邵雍的一首诗: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混沌的意识。

至此,我们要继续小结加深理解。物质的本质是能量流,能量的本质是意识流。

所以,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或者世界,其实就是混沌未开之时的意识衍生而来。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同一种意识,即:混沌意识。这也是现代量子物理学说——量子纠缠的本质所在。不但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非生物之间,甚至天体星辰之间,都存在着量子纠缠。所以才会有虫洞、黑洞、平行宇宙等超级星际现象存在。

3.jpeg

混沌意识在演变过程中,不断相互作用,膨胀、坍缩、分解、吞噬等等,形成形形色色的大小意识,于是以不同的能量形态,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可以这样说,不但人具有意识,山川树木河流都具有意识。所不同的就是意识能量的强弱与存在状态。我们不能说,人的智慧就比那些大山石头高。事实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才是真正的高量能体和高智慧体。因为他们的能量基本是对外供给,而不是索取。这与人类、动物等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在供给链中,日月星辰相对是比较高层级的。所以日月星辰比人类来说,就是高级智慧能量体。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有星宿来下凡了。

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导致了物质之间的相爱相杀。这点人类体会得最为明显。

因为自从有了人类,就始终生活在一种打打杀杀的环境中。这也是能量的本质决定的。

一种能量侵犯了另一种能量,必然遭到反击。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

佛教之所以大兴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对世界贡献了“因果学说”。而道教之所以暂时退避后台了,也正是为了要还佛教这个“因果”。

4.jpeg

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会导致其外在物质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人一生气马上就会变得相貌非常狰狞丑陋,是因能量发生变化的缘故。

生气只是一个小方面。让相貌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依然还是“因果”。你的言行举止,你的善恶美丑,一切都会作用在你的外貌上。所以杨澜说得对,以貌取人是很科学的。

难道说,相貌丑的人就一定不是好人,这算给丑人定性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相”,是能量变化的外在;“气”,是能量变化的内在。那么还有,“音”,则是能量变化的本质。

前面反复说了,外在相貌固然重要,但气质更加重要。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人乍一看,不好看,可看时间长了,发现其实还是挺不错的。这就是“气”发挥了作用。

那么有没有“相”不好而“气”很好的人呢?当然有了。只不过不是很多罢了。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人,名叫管辂,就是这样一个人。当然,还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是如此。而且孙悟空更高一层,除了“气质”佳,还能识“妙音”。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孙悟空为什么那么丑,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了。

孙悟空到底有多丑呢?

5.jpeg
 
3.
有一个词“尖嘴猴腮”,说的就是孙悟空。这种相貌如果放在人身上,显然是一种奸诈之相。但前面我们说了,“相”、“气”、“音”的作用是依次递进的。孙悟空如果不识“妙音”,那他跟其他猴子没有什么区别。可恰恰他是懂“妙音”的。

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他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按照人类自己的理解,首先人类有语言。

语言,正是最低一级的“音”。还到不了“妙音”的程度。

语言的分类又很精细,要想深入研究可以参考一下邵雍的《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

本来说,按照人类的能量运动构成,是不足以识别妙音的。可是悟空却可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本体是石头。

我们再也不要觉得,人类比石头聪明多了。事实上,石头是构成硅基人的基本元素;比人类的基本组成碳基要高一个维度。

这就是说,孙悟空其实是降维进入人类世界的高级人类。他来到这个世界,带着一个任务,就是对接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那么在此之前,他要先跟菩提祖师学会本领。

前面我们说了有四种超智慧人,圣人,至人,神人,真人。前面三种是碳基人的高级体,而真人则是硅基人的高级体。

6.jpeg

作为孙悟空来说,他已经降维,所以他的身份是至人。这点菩提祖师已经证明过了。正所谓: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大家倒也不必对碳基人与硅基人分得太清楚,其实还有许多智慧生命,是二者的结合体。

菩提祖师就在犀牛贺州,可是佛道两教的至圣先贤却从来没有发现过他。这就是因为维度不同。孙悟空之所以能找到菩提祖师,恰恰是因为他能在两个维度间自由穿梭。这样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孙悟空学习了长生不老之术,地府还要拘拿于他呢?因为维度不同。孙悟空的长生不老之术,适用于另一个高维世界,但对于人类这个世界来说,地府并不认可。

那么孙悟空穿梭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因果转换”。让佛教的“因果”走向前台,这就是西天取经;然后让道教的“因果”退居后台,这就是“混元道果”。

在这期间,为了更好的让人类接受和实现归化,还要有儒教的辅佐。这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三教并存的体系。

参考资料:《西游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8 09:37 AM , Processed in 0.0334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