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7|回复: 0

清朝立储密诏藏正大光明匾 为何不怕被偷?2关键揭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7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08/27 网推 李佩妘


20230827002130.jpg
为了避免「九龙夺嫡」的悲剧重演,雍正一手催生秘密立储制,将传位诏书藏在正大光明匾后。(示意图/达志影像)


建立储君和皇位继承问题,一直是中原王朝歷代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斗争的焦点,清朝一开始也沿用了各王朝「立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的做法,但由于康熙几次废太子,导致「九龙夺嫡」的惨剧发生,因此雍正上位后便开启了清代的「秘密立储制」,将立储遗诏藏在「正大光明」匾后。之所以不怕诏书被掉包,除了有重兵把守之外,更重要的是密诏「一式两份」,待皇帝驾崩后,两份密诏经确认无误,才会正式宣布皇位继承人选。


根据《搜狐网》报导,雍正即位之前,经歷了刀光血影的「九子夺嫡」事件,他深知立储制度弊端重重,也亲眼看见许多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前仆后继倒在血泊之中,因此决心建立「秘密立储制」,意即先秘密写好继位的皇子姓名,然后藏在正大光明匾后方,待死后再将诏书取出,即可得知继位人选。

然而立储密诏公然存放在一块牌匾后头,难道不怕被掉包吗?事实上背后有两道防护机制,首先,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清朝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批阅奏折,日夜都有重兵把守,有心人士若想潜入涂改立储密诏,几乎不可能得逞。

其次是密诏为一式两份,一份藏在正大光明匾后的「建储匣」内;另一份由皇帝亲自保管。待皇帝驾崩后,会由顾命大臣们一同取下匾额后的建储匣,与皇帝保管的那一份作对比,确认无误后才会正式宣布皇位继承人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0 06:47 PM , Processed in 0.0493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