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2|回复: 0

[哲史艺丛] 唐诡2《降魔变》原来有故事原型:“画圣”吴道子曾因嫉妒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1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诡2《降魔变》原来有故事原型:“画圣”吴道子曾因嫉妒杀人?

 瑶华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08月01日 06:07



IMG_3233.PNG


本 文 约 5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分 钟 


近期热映的古装单元剧《唐朝诡事录2》中,开局第一案《降魔变》不负众望,以大唐著名画师秦孝白尚未完成的同名壁画为线索,引出了阴森诡异的“魔王脱壁杀人”事件,逐步揭开看似荒诞不经的案件背后的真相。剧中秦孝白误杀师弟后,悟出“魔就在人心”,画出令人生畏的地狱魔王后自毁双目,堪称此案的点睛之笔。


IMG_3234.JPG


这一案件的灵感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里记载的一件“杀人事件”,而秦孝白的原型,竟是千年来名声赫赫的“画圣”吴道子。《酉阳杂俎》里的叙述虽然仅有寥寥数语,却比剧里的“误杀”更为可怕!


究竟是绘画国手,还是杀人凶手?


《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信奉佛教,在自己的这部著作里,留下了不少关于唐代长安著名寺院的记载。作为“怪力乱神爱好者”,见多识广的段成式却在常乐坊赵景公寺体验到了究极恐怖的滋味。令他毛骨悚然的,正是南中三门里东壁上的吴道子白描画作《地狱变》(又名《地狱变相图》)

“笔力劲怒,变状阴怪,睹之不觉毛戴。”
“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云将逼人,鬼神如脱壁。”

据说,这幅《地狱变》和后世寺庙里常见的画作并不一样,没有故作血腥的刀山油锅、呲牙咧嘴的牛头马面,只有看似俗世官衙里常见的典狱场景,但画中呈现出的“变状阴惨”,却带给观画者最深层的恐惧,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不寒而栗。就连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也在画中一视同仁,身处桎梏。甚至很多屠户、渔夫在看过这幅画后,都因为担心死后遭到报应而不再杀生,纷纷改行。

为何这幅《地狱变》如此恐怖?段成式在另一段笔记中揭开了背后的真相:因为画中展现的是作者内心的贪痴嗔毒,比虚无缥缈的鬼神更为可怕。据段成式所述,当时吴道子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第一画师,长安却又出现了一位叫皇甫轸(zhěn)的后起之秀。吴道子嫉妒他的才华,担心他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雇人将皇甫轸暗杀了,之后在复杂的心情中,画出了这幅惊世之作。《唐朝诡事录》的原著小说里,知晓原委的禅师对以吴道子为原型的画师说:“没有在心中下过地狱的人,是不会画出这样的杰作的,对吗?”

《酉阳杂俎》里对皇甫轸仅有寥寥数语的介绍:在静域寺西廊万菩萨院门里南壁,有皇甫轸画的鬼神和大雕,活灵活现,仿佛要从墙壁上飞下。后世关于皇甫轸其人的相关信息,基本全来自这部书。

那么,到底是否真有其事?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竟会杀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吗?

成为画圣之前


根据《唐代名画录》《历代名画记》等记载,吴道子是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生活在唐代最为繁荣的“开元盛世”,本名吴道玄,字道子,自幼孤贫。他年轻时就展现出对书画的热忱,“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

IMG_3235.PNG

现在已经无从确定,吴道子在身份低微时,是否已经向张旭、贺知章当面请教书法的奥妙,还是在他有一定知名度后才向两位大师学习,但位列“饮中八仙”的贺知章与张旭的豪迈气概,深深地影响了吴道子。后来他在作画之前,常常酣饮美酒,方能下笔如有神。尽管吴道子自谦“学书不成”,后世却评价他“其书迹似薛少保,亦甚便利”,可见所谓的“不成”主要是未能在书界开宗立派,笔力还是很可观的。

年方二十的吴道子已有“穷丹青之妙”的美誉,也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经历过“打工人”生涯。根据只言片语的记载,他曾在逍遥公韦嗣立幕下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吏,可能在这期间去四川画过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形成了早期的细致运笔风格。

后来,吴道子担任了兖州瑕丘县尉,承担县域内司法、财政等各种琐碎的事务。虽然这份工作似乎没有做多久,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对典狱有所了解,才能画出《地狱变》里十殿阎罗审判亡魂的场景。辞官后,吴道子“浪迹东洛”,在画界声名鹊起,寺庙、道观都成为他展示艺术才能的最佳舞台,《历代名画记》载,洛阳福先寺三阶院曾有吴道子画的《地狱变》,其中的病龙尤其高妙;天宫寺三门的《除灾患变》、长寿寺门里东西两壁鬼神、佛殿两轩行僧、弘道观东封图、城北老君庙壁画……都是吴道子画的。

吴道子的画工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唐玄宗李隆基将吴道子召入宫中,授予从九品的“内教博士”官衔,成为“非有诏不得画”的宫廷画师,时人尊称“吴生”。后来,吴道子又迁从五品下“宁王友”。这个头衔听起来比较独特,和宁王的特殊地位有关。宁王李宪主动向李隆基让出了储君之位,颇得圣眷,死后被封为“让皇帝”。“宁王友”实际上是陪伴宁王的闲散官职,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作画。

吴道子的一生,堪称绘画全才,“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后人不吝赞美:“六法俱全,万象毕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用笔线条极其完美流畅,“早岁精微细润,无异春蚕吐丝。中岁磊落雄伟,则又挥霍如莼菜条”。“莼菜条”的特点是在一条线上分出粗细变化,适宜表现动势和力量感。

IMG_3236.JPG

吴道子笔下的人物宛如雕塑一般有立体感,虽处于平面,却仿佛“四面可意会”。画像设色简淡的风格,也自吴道子始,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称为“吴装”。成语“吴带当风”,同样来自吴道子的画作,因他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有风吹拂,笔下的菩萨“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和北齐曹仲达的风格形成对照,曹画笔法稠迭,衣带紧窄,被后世形容为“曹衣出水”。

在吴道子生活的时代,仅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中,就有三百余幅他绘制的壁画。但遗憾的是,会昌五年(845)唐武宗发起灭佛,损毁寺塔,长安、洛阳诸寺在劫难逃,“名画在寺壁者,唯存一二”。朝代更迭里,书画卷轴往往难以保全,今天已经几乎没有看到吴道子真迹的可能了。这位著名的画家也没有画像传世,只是唐长安千福寺西塔院曾有《传法二十四弟子》,相传画中菩萨的面容是吴道子自己的容貌,但此画也已亡佚。

37.jpg

画家何其多,为何只有吴道子“称圣”


苏轼曾作总结:“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在吴道子之前,曾有西晋时的卫协、张墨,北齐杨子华被称为“画圣”,但他们的影响力都不如吴道子那般深远广泛。而吴道子死后,一千余年里再无“画圣”问世。

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绘画界有吴道子,就像美食界有了乾隆,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都与他相关,大到寺中巨画,小到随笔涂鸦。在他生活的年代,就已经几乎人尽皆知。

唐人记载,吴道子画丈余高的人像,并无一定之规,或从手臂开始画,或从脚开始画,画出的佛像双眸如在转动,天女似能与人交谈,蛟龙似在云里矫健飞翔;画弯弧或直线不需圆规、直尺辅助,随手便可画出。人们猜测他可能有秘密的绘画口诀,只是无人能知道。吴道子在长安兴善寺中门内画佛像圆光,一笔而成,势若旋风,长安的男女老幼竞相围观,赞叹不已,喧哗声传数里,惊动坊邑。又在洛阳玄元庙画五圣千官,“势倾云龙”,杜甫在诗中咏道: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38.jpg

吴道子还有一些类似“神笔马良”的故事,相传,他有一次去寺庙拜访,僧人对他不太客气,吴道子离开前,随手在寺庙墙上画了一头驴。结果画中驴在夜里居然活了,跳出来踏碎了僧房用具。僧人赶紧找到吴道子道歉,请他把驴涂掉,这才能睡个安稳觉。还有笔记故事讲述,吴道子画的龙每逢天将下雨,便会生出烟雾。

流传至今的捉鬼钟馗形象,相传也出于吴道子笔下。唐玄宗曾梦见有小鬼侵扰,盗走杨贵妃的香囊和玉笛,忽有一个面目可怖的大鬼将小鬼捉住,挖出眼珠吃了,自称是进士钟馗,因武举不第触阶自杀,死后愿除尽天下妖孽。唐玄宗醒来后将梦境告诉了吴道子,让他画出来。吴道子一挥而就,堪称“史上最牛乙方”。画中的钟馗身穿蓝衣,跛一只脚、瞎一只眼睛,栩栩如生,唐玄宗看到画像,不禁惊讶地问:“你和我做了同一个梦吗?”

天宝年间,唐玄宗还曾给吴道子布置过一个重量级任务,让他画出四川的嘉陵江水。吴道子去四川游览后回来,唐玄宗问他是否打了草稿,吴道子回答:“臣无粉本,并记在心。”随后在大同殿画了一天,完成了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景观。在相关的传奇里,同样擅长山水的李思训在大同殿画了几个月才完工,唐玄宗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而实际上,李思训去世时间较早,不可能和吴道子同殿竞技。

吴道子还与张旭、裴旻共同留下了“三绝”的故事,将军裴旻赠送吴道子大量金帛,请他在东都天宫寺为去世的母亲绘画祈福。吴道子退回金帛,对裴旻说:“闻裴将军旧矣,为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就挥毫。”裴旻便为之舞剑,气势慷慨,如电光下射。吴道子感其剑意,奋笔作画,有若神助。张旭也在寺中书一壁,洛阳人都说:“一日之中,获睹三绝。”意为吴道子的画、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都是人间绝顶。

IMG_3239.PNG

吴道子的神佛画像,更是被视为具有神异之力。在他的一生中,画的地狱变相图为数不少,有净土变、地狱变、降魔变、维摩变等不同类型,赵景公寺壁画只是其中之一。《扬州府志》记载,天王寺内有吴道子画的一幅观音像,极其庄严。有盗贼将它偷走,渡江后便生病了,梦见观音对他斥责:“你赶紧送我回去,才能留住性命。”盗贼遂赶紧将画像送回。元代流传,湖北江陵有官员骑马过桥,马嘶鸣伏地,不肯前行,官员命人查看,发现桥底砌石中有吴道子画的孔子像碑刻,便将它起出,供奉在崇文阁中。

不难看出,诸多故事或真实或虚构,但都与吴道子的“通神”画工息息相关。人们认为他的画作可以连通起虚无缥缈的神鬼世界与真实的人间,称其为“吴家样”。

宋代以来,文人士大夫的绘画题材逐渐偏重山水花鸟,人物画相对式微,但仍不乏师法吴道子的画家。特别是民间的油漆彩绘、雕塑工匠,大多奉吴道子为祖师。尽管吴道子的真迹世间难觅,但当我们行走于各地的古刹名观之中,仰望壁画里的天人法相、衣袂飘举,仿佛又能感受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盛唐之美,这正是吴道子传承至今的艺术精魂。

IMG_3240.JPG

吴道子是否会因嫉妒而杀人?


回到最初的问题:皇甫轸被吴道子暗杀是否确有其事?

尽管同处于唐代,但约在吴道子去世40年后,段成式方才出生,已经不是同时代的人。《酉阳杂俎》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并不是纪实文学,作者段成式本人也并未保证过记载的真实性。虽然吴道子极有名望,但在开元、天宝年间,长安的艺术界堪称群英荟萃,与他声望相近的画家并不少,实在没必要针对皇甫轸。另外,关于皇甫轸的画艺记载很少,仅有《酉阳杂俎》里举的两个例子,因此甚至有人怀疑过皇甫轸其人的真实性。如果吴道子仅仅因为此人能将大雕画得很逼真,就觉得地位受到了威胁,似乎有点低估了吴道子的眼界和自信。

IMG_3241.JPG

今天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吴道子与皇甫轸的“恩怨情仇”比《酉阳杂俎》中写的还丰富,如吴道子每日大醉却无法画出壁画、因为年过半百而感到力不从心等等,但这其实都是现代小说家发挥想象演绎的。《历代名画记》里,讲述了吴道子弟子卢棱伽的故事,可以与之对照来看。卢棱伽画技与吴道子相似,擅长精细描绘,但才华不如老师。即使这样,在唐玄宗逃亡四川时,跟随入蜀的卢棱伽还得到了“嘉名高誉,播诸蜀川,当代名流,咸伏其妙”的评价。吴道子曾经在长安画总持寺三门,报酬很高,卢棱伽于是自己偷偷画了庄严寺三门,“颇臻其妙”。如果按照《酉阳杂俎》故事的逻辑,吴道子偶然看到庄严寺壁画后,不仅会深感嫉妒,还会觉得卢棱伽抢了自己的生意,合该将卢棱伽也杀了才是,但吴道子只是为之感叹:“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后来卢棱伽也确实因为心血耗尽而早逝。

所以,尽管相关的信息非常欠缺,但综合同时代的史料推断,吴道子杀皇甫轸其事很大可能是作家的臆测。

参考资料:
叶康宁.千秋画圣吴道子[J].文史知识,2015,(第2期).
赵农.中国美术史上的吴道子崇拜[J].艺术百家,2016,(第4期).
孙湘明,袁慧霞.吴道子“浪迹东洛”述论[J].中州学刊,2002,(第3期).
李永文.吴道子其人其画[J].北方美术,1999,(第2期).
华农.论“百代画圣”吴道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第3期).
程大利.吴道子绘画风貌浅析[J].艺苑,1983,(第3期).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IMG_3242.PNG
END
作者 | 瑶华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韩其娟(实习)
校对 | 李栋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23 10:50 PM , Processed in 0.0822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