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1

[风味小吃] 去了十几次的顶流网红城市,这次才终于吃到它的宝藏滋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9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了十几次的顶流网红城市,这次才终于吃到它的宝藏滋味。

 Sun Sun LAW 企鹅吃喝指南
 2025年05月16日 00:43

很少有热门城市,像厦门一样值得反复来吃,反复来写。

从壮观的海鲜市场到神奇好吃的小街区,我们加起来已经写过八九期厦门指南,但这次来,被一位会吃懂吃的厦门人,带着领略了她从小成长的吃逛路线,才终于发现:

厦门原来有那么多低调的老字号,藏着那么多老派细腻与怀旧手艺。

IMG_1899.JPG

例如已经去过很多次的八市,原来只要往后面一绕,就藏着老厦门人的老饼铺、老粿店、蜜饯、调料与小吃,作为游客,差那一步就是没有吃上。

原来离八市不远还有一个七市,才是真正厦门人买菜的市场,从这里出发,能抵达一众挑剔厦门人的私藏吃喝清单。

即便是几块钱一个的炸枣,遍地皆是的姜母鸭,厦门老饕也有自己的清单,一脚油门开出岛外买到最古朴的味道,嘴刁得很!

IMG_1901.JPG

这一篇内容,是深入到市井间的好吃指南,也是老派闽南生活方式。

只记录一条真实的、老厦门人逛吃路线——没有滤镜、没有网红打卡点,带你挖掘厦门古早味的素颜

IMG_1902.JPG

P.S:有些店还探到了网购方法!文中提取哦~

一堆老派糕饼

藏着不动声色的老手艺

◎汪记馅饼店

一想到厦门的糕饼,首先想到的也许是一些糯叽叽,还有各种以米为主料的糕粿。其实,厦门的馅饼类小店众多,其中不乏年近半百的老字号以及百年老店,做的都是越发式微的手艺。

IMG_1903.JPG


例如这家「汪记馅饼店」的「辇宝饼」,是一种非常传统的馅饼,原料有绿豆、面粉、猪油和蔗糖。看着很朴实的一块立方体,制作工序却不少。

首先须将绿豆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7~8小时左右,一股走晚上10 时滴后开始漫泡,隔天清及捞起,然后用磨去绿豆表皮而不损及绿豆心,碾磨后将绿豆皮冲洗干净,取绿豆心磨碎煮熟煮烂,搅拌蔗糖成馅。又取面粉加水加糖,掺入适量猪油搅拌均匀成糨糊状做饼皮,大约每10斤饼料配上5斤蔗糖,成型后再烤制,而在过去还没有烤箱的年代,这一工序需要放置在平底煎盘上,用木炭文火煎熟呈暗棕色。

IMG_1904.JPG

经过细致处理的绿豆蓉,使这辇宝饼吃起来香甜、油润、酥松,满口温柔细腻,保质期有一星期,很适合在家囤少量配茶。

IMG_1905.JPG

肉饼也是这里的招牌,可一起购买。
IMG_1906.JPG
IMG_1907.JPG

这家汪记馅饼店同时还有其它厦门在地特产,例如鱼皮花生、花生酥、芝麻酥等,有需要可当手信店买齐。也可网购,微信+15306922308

◎黄则和

而紧挨着这家汪记旁边,还有一家开业于1945年的老字号「黄则和」,很多人都知道这家出名的是花生汤,但对于从小被大人带着来采购的资深厦门人来说,黄则和还有一道外人鲜知的美味:米老鼠

愿称之为最清雅的糯叽叽。

IMG_1908.JPG

首先是搭配极简,外皮是偏薄的糯米,内里是满馅的绿豆蓉,调味轻盈干净,是粉糯的绿豆清香,入口的软绵由表及里,一点都不腻,喜欢这种风格糯叽叽的一定狂喜。

IMG_1909.JPG

5.5元就能买到三个,啊啊啊这物价!

虽然如今已经换了精包装,但米老鼠的保质期只有三天,个人认为是最佳机上(或高铁上)小吃,吃起来方便,也不会传出扰人的味道。

IMG_1910.JPG

厦门版的蒸糕这家也能吃到,风味古早。
IMG_1911.JPG

则和有许多家分店,我们去的是豆仔尾这家,除了米老鼠,也出很多在地风味的馅饼,可网购,微信+18030238540


◎金宝油葱粿

说到糯叽叽,来厦门总会吃上几颗麻糍,推荐来这家老字号「金宝油葱粿」一试。

IMG_1912.JPG

麻糍是现包的,比起很多地方用炸脆片作馅,这里依然是传统用料,将米团拉拉扯扯便裹进芝麻、白糖与花生碎,入口柔糯中带韧劲,甜度适中,且花生碎一定要现炒现拌,带着微微油香才是讲究。

除此外,这家sku丰富,有超过30个品类可选,可以想到的古早零嘴担当都有。

例如蒜蓉枝就很推荐,也是很有代表的闽南小吃之一,将面粉加蒜泥、酥油、糖搅拌后拉成条状油炸,炸至金黄酥脆,再洒上一层薄糖霜,做得酥而不硬,它家有咸口的,也有半咸甜加葱的不同风味可选,不错吃。

IMG_1914.JPG
IMG_1915.JPG

其余像芝麻酥、花生酥等传统闽南小吃也有,其中有不少还坚持手工制作,是厦门人日常依赖的老饼铺。

IMG_1916.JPG
IMG_1917.JPG

除了麻糍只能现做现吃外,大部分酥饼都可网购,微信+15359358236

◎一级棒饼家

仅是馅饼这个品类,厦门人就有多家心头好,例如这家开业超过30年的「一级棒饼家」,主营多种自制糕饼,门头灰灰旧旧的,不争抢关注,是老铺的气质。

IMG_1918.JPG

大家就为了它家的海苔饼而来。

外皮是用海苔制作,内馅则是豆蓉,入口松软细腻,有淡淡猪油香,属咸甜适中的风味。

IMG_1919.JPG

椰子饼也可以一试,这是带着厦门历史感的“南洋系”点心,源自闽南与南洋贸易往来的饮食影响,当地的椰子椰糖便进入了厦门人的生活。

IMG_1920.JPG

外观与椰挞类似,但外层不是酥皮,内部填满椰蓉与麦芽糖拌炒出的馅料,吃起来椰香足且带有油润感。但有个问题是摆得久后会泄油,口感就会腻,还是适合现买现吃。

IMG_1921.JPG

IMG_1922.JPG

◎茯苓糕

在思明北路的小巷里,还有一对老夫妇经营许久的小摊,只卖一样茯苓糕,是以茯苓粉为主料,融合了糯米粉、糖粉制作的一种传统糕点。

这个小摊,每天都会蒸上热腾腾的一大坨,当日做当日卖。

IMG_1923.JPG

要说茯苓糕绝不是什么顶级小吃,主要是贪那一口细腻绵软,入口有回弹,带着淡淡的清甜香气,既是点心,也能养生之食。如此吃了大半辈,是不少厦门人成长中的味道。

IMG_1924.JPG

◎双鹿老铺

接下来说到的这一家店,有一丢丢距离,要去到岛外的同安区。虽然外人对老厦门的认知,主要是以思明区为首的岛内区域,但其实在小吃这一块,同安称得上厦门的起点,文中许多糕饼小吃,要溯源起来很多都出自同安

IMG_1925.JPG

而同安这家经营了132年的「双鹿老铺」可以说是厦门大部分糕饼的祖师爷,后来某知名品牌出的糕饼,其原型也出自这里。

IMG_1926.JPG

IMG_1927.JPG

而这里主打是素馅饼,尤其素马蹄酥是延续了百年的手艺,之所以叫马蹄酥是因外形得名,原料其实只有麦芽糖与面粉,用麻油代替猪油制作。

IMG_1928.JPG

其实植物油制饼,很难达到很好的起酥口感,但双鹿依然能做到酥松带脆,可说是一门看家本领。老一辈厦门人喜欢用来做成泡饼吃,也不影响风味。

IMG_1929.JPG

要专程来买,就因为「双鹿老铺」这一份老派坚持,不预制、不添加,手作现烤,用简单食材撑起一口酥香。对老厦门人来说,这是值得长久支持的手艺。

顺便也多说一嘴,在距离「双鹿老铺」不远的同安市场,有一家叫「水根行」的小店,这里卖的就是老派闽南肉脯,很多本地人觉得这家比美珍香便宜,也比美珍香好吃。

IMG_1930.JPG

◎琼头老手艺炸枣

接下来这道传统糕点,也要去距离远一点的地方——翔安琼头村。作为一条海滨村落,抵达就能看到街道两旁全是开蚝的村民,开的是一种当地盛产的小海蛎,也是厦门炸枣的9种馅料里的其中一味。

IMG_1931.JPG
IMG_1932.JPG

而这家「琼头老手艺炸枣」老店,就开在这些海蛎摊中间,原材料垂手可得,纯手工新鲜制作。

要专程来这家店,全因为这2-4块一个的炸枣,用料过于实在。外皮是新鲜的番薯蓉与糯米粉混合,没有特别精确的比例,全凭经验手感,然后打成面团。

IMG_1933.JPG

IMG_1934.JPG

展开面团,包住海蛎、茭白、红萝卜、猪肉、香菇、腐竹、韭菜、洋葱、青蒜,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是人手制作。


而包出来的炸枣仍能大小均一,经油炸后一个个鼓成拳头大,金黄诱人,咬开软糯带薯香的皮层,馅料热乎乎地带着菜汁,海蛎与蔬菜的香气组成脆爽香甜的口感,这只需要4块钱……

IMG_1936.JPG

因为炸枣是厦门人婚嫁和拜拜时重要的食物。过去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从厦门本岛来到这里要花2个小时(现在开车只需要半小时就到啦),但老厦门依然愿意为这样的炸枣专门前往。

IMG_1937.JPG

IMG_1938.JPG



一堆地道碳水

量大、实惠且古早

◎双宏小吃

解读厦门的古早味,不可错过这一碗超过30年的面线糊。

IMG_1939.JPG

面线糊虽遍布闽南,但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解读与演绎。

例如泉州的面线糊偏向「米浆面糊汤」的风格,芡汁较厚重,面线熬得绵软,吃起来更像羹。而厦门的面线糊,尤其如「双宏」这种老派做法,多以猪骨高汤为底,汤头偏轻柔清亮,面线细白分明,入口软顺却不糊烂。

IMG_1940.JPG

厦门人喜欢这家除了风味传统,更因为搭配面线糊的食材也细致新鲜,小巧食材柜种类该有的都有,还能看出选货的高度:

蛏子虽时令短,但仍挑出个头大的供应;常见的海蛎,这家选的特别饱满;连鲜虾都有三种选择,整虾,腌虾、也有手剥去壳去头的虾;从细节就令人放心,所见即所得,直接盲点即可。

IMG_1941.JPG

老饕推荐的吃法是,分成两条风味来点:一份面线糊,加猪血、肥肠、醋肉还有魟鱼肉(也就是魔鬼鱼,属于厦门常吃的鱼类,这个会事先以煮过,香气更突出),以卤煮食材的香气为汤头加深风味。

IMG_1942.JPG

IMG_1943.JPG

少不了一份油条泡着吃,吸饱汤汁依然有点韧劲。

另外再要一份鲜笋汤,加入蛏子等贝类,以海鲜保有汤头的清甜,如此一浓一淡两种风味交织,更立体地吃到厦门面线糊的清而不淡,食材新鲜丰富,是10元级早餐里的顶配。

IMG_1944.JPG

接下来写的许多店,都与此店相邻,可作为一条逛吃路线的起点。
IMG_1945.JPG
◎美邻扁食拌面

而厦门另一传统面食,自然也少不了扁食,可以来这家老厦门大多都知道的「美邻」。

这里要点的是四件套:扁食、拌面、拌猪肝和削骨肉

IMG_1946.JPG

说到扁食,全国各地都有同类的食物,例如北方的馄饨、广东的云吞、四川的抄手。而相比之下,厦门的扁食不走花哨多样的馅料与汤头路线,倒是非常朴素节制,皮薄且略带筋道,裹上以猪肉剁成的肉糜,别无其它。

IMG_1947.JPG

上桌时肉汤清亮,飘着几颗葱花,吃的是一口新鲜顺滑,这也是「美邻」这种老牌扁食店的坚持——现包现煮、原味上桌。

IMG_1948.JPG

老派吃法是一碗扁食配一碗拌面,这里选用的是本地宽面,面条汆熟后直接拌上酱油、芝麻酱等酱汁,上桌就要争分夺秒地拌匀开吃,面条有厚度,咬下滑弹适中。

IMG_1949.JPG

搭配一份削骨肉和拌猪肝,以蒜泥、酱油膏和少量的醋调味,入口咸鲜,说不上惊艳的味道,胜在实惠新鲜。如此算下来9块一碗的扁食,5块一碗的拌面,拌猪肝和削骨肉分别也不过7块钱,想吃啥都不心疼,老厦门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满足。

IMG_1950.JPG

◎吴再添小吃店

如果要把厦门的一众碳水一网打尽,可以来试试这间开业于1980年的「吴再添小吃店」。

IMG_1951.JPG

从早晨起就开始排起队点单,食客很多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全店只听到道地的闽南话,在地感非常具体。

这家特点是选择丰富,仅是面就有沙茶面、卤面、清汤面、虾面、拌面、扁食面,囊括了一众地道面食,除此外还能吃到一些传统小吃,非常「老厦门味」。

IMG_1953.JPG

首先是沙茶面,厦门沙茶在风味上,不像台式沙茶偏甜口,也不像马拉沙茶偏辛辣,更注重平衡与厚道。

吴再添的这碗用的大骨高汤,加入手炒沙茶酱,香气温厚、咸香中带点微辣。面条是油面,软硬适中,至于浇头,老店不搞弯弯绕绕。

IMG_1954.JPG

在定价与搭配就可看出,沙茶面只分9元(1样料)/13元(2样料)两档价位,只选了简单的肥肠配猪肉,已经大碗管饱,真是实惠又纯粹。

回想起当年第一次吃厦门顶流乌糖沙茶面,一兴奋点了一堆浇头,一碗面要价过百块,一边觉得被刺了,一边又分明知道是自己点出来的那种矛盾感,谁懂🥲。

传统面食中,还有较低调的虾面卤面,虾面的精髓在于用虾壳熬出的高汤,汤色橘亮,入口比东南亚版本的要清爽,最重要的一味是要加入厦门狗虾,个头小但肉嫩鲜美。

IMG_1955.JPG

卤面则是属于老一辈的「厚味」,厦门派的卤面除了用卤汤煮面,还加入了红糟使色泽偏红,味带咸香,最后勾芡时会打入蛋花、猪油渣,是带汤带汁的软糯。

浇头一定会加上厦门的叉烧与灌肠,尤其是灌肠颇特别,与扎蹄类似,用的是猪的前蹄与瘦肉制作,吃前会用卤汁煮过,入口肥瘦适中。

IMG_1956.JPG

在这里还能吃到买少见少的油葱粿,是一种地方咸粿,外层是Q弹的米浆,内馅有肉末、香菇丁等,上桌时再撒一小撮油葱酥,点缀本地特色的土芥末和甜辣酱,滋味颇为丰富。

IMG_1957.JPG

总而言之,吴再添不算是精细独到风味,但胜在实惠丰富,手法传统。到了过年的时候,老厦门人还认准吴再添的手工年糕,是必备年货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鸭子有多少种吃法

老厦门才懂

◎利友盐水鸭店(百家村店)

接着就是厦门以鸭肉为主的肉肉暴击。

如果不是老饕带路,根本不知道厦门也有自己的盐水鸭,而这家「利友盐水鸭店」就是经营了超过半世纪的老店,不做多样化,只专心做鸭,还是颇有特色的「闽南做派」。

IMG_1958.JPG

卤水底味是偏向清丽的白卤水,香料用得克制,整体不复杂,更纯粹。

IMG_1959.JPG

非常欣赏这一家的风味,咸淡适中、毫无膻味,肉质清润,皮薄而不油,鸭肉纤维细致带微微韧劲,咀嚼间能吃到清汤般的温润鲜味。

这家自调的蘸酱是大亮点,买的时候记得多要几包,更添食味。

IMG_1960.JPG

在厦门人的食谱里,盐水鸭是最朴实的一道冷盘。它不上灶明火,胜在滋味清润,在餐桌可以是白粥的良伴,也可以是便饭中的主角。

IMG_1961.JPG
IMG_1962.JPG

这家也可网购!+V:15306006352

◎英味咸香鸭

而主营鸭子的老店里,还有这家「英味」,主营两种风味的鸭子:咸香鸭和熏鸭。

IMG_1963.JPG

从外观上来看,两种做法长相极似,都是以酱油卤制过,所以表面有橘红色的诱人色泽,但相比之下,咸香鸭有更重的酱香,而熏鸭则有更厚重的烟熏香气,两者各具风味,肉质偏干,所以更有嚼头,吃起来香气此起彼伏,非常适合下酒。

IMG_1964.JPG

◎真真厦港卤味

厦门的卤味铺不少,但「真真厦港」是其中的老行尊,不同于北方酱卤的厚重,或潮汕卤味的偏甜,「真真厦港」的卤水鸭咸香温和,很有火候,卤香入骨但不压喉。

IMG_1965.JPG

打包后,店员还会现浇上一勺老卤,鸭肉便从皮脂至纹理间都挂着卤汁,过于诱人。而肉质也较往常吃到的软嫩,皮下微微带油,属于下饭型卤鸭。

IMG_1966.JPG

还很欣赏这家卤鸭不冷藏也不过热,只保持常温,能还原肉香状态。另外还有一整柜卤味“伴侣”,诸如卤豆干、鸭翅、鸭胗、鸭舌等,都不错吃。

IMG_1967.JPG

◎阿呆盐鸭店

而要说闽南最特色的鸭馔,那姜母鸭才是头部。尽管在岛内有众多姜母鸭店,但老饕还是要去到岛外,来吃同安的这家「阿呆盐鸭店」。

小小的店面,没有堂食,却有数十只砂锅并排焖着鸭,可见订单之多。

IMG_1968.JPG

这家所选用的是福建本地约两斤多的番鸭,搭配老姜母切片,姜母要切得厚薄适中,在经麻油煸炒时才不易焦,同时炒出金黄释出香气,随后再加入鸭肉翻炒,麻油与鸭脂交融乳化,使鸭肉裹上了淡淡琥珀色之后便小火慢炖至收汁。

IMG_1969.JPG

整个过程中还要盯着时间,定时掀盖、翻姜、转鸭,才能让鸭肉酥烂入味。

因为没有堂食,很多人直接打包回家,但老饕就要现买现吃,把姜母鸭带到斜对面的「二哥四果汤」坐下来,每人点一份四果汤搭着吃,老板对此也不会介意。

IMG_1971.JPG

IMG_1972.JPG

新鲜起锅、刚刚剪好、香气横冲直撞的姜母鸭就是香!

皮脂偏低,肉质软嫩入味,通体被姜油包覆,吃起来却一点都不腻,独留下与鸭肉交织的醇厚香气。

吃完之后,剩下的姜片姜油也不要浪费,打包回家炒个包菜,物尽其用,风味独到。

IMG_1973.JPG

记住,吃完把属于自己的垃圾都带走!

请认准在同安的这一家「阿呆盐鸭店」才是真正的老字号,和其它阿呆姜母鸭没有关系。这里现做的姜母鸭还能抽真空包装发快递呢!

IMG_1974.JPG

网购可加微信:13950063188购买。


老厦门逛市场

打开方式就是不一样

📍八市

想必每一个游客去到厦门,八市都是不可绕开的地点,在这个拥挤热闹的菜市场里既有丰富的本港水产,还夹杂着众多小吃,空气里混杂着鱼腥、香料和炊烟的味道,是最直观的厦门「味觉档案馆」。

IMG_1975.JPG

IMG_1976.JPG

然而本地人逛这里,倒不为了买菜(毕竟过去八市是批发市场,从来主要客群都不是普通民众),而是绕过沿街摆卖的摊档,钻进后方的店铺,买更日常的食物与用品。

IMG_1977.JPG

先来买点构建出厦门基础风味酱料,在自家也能复刻地道的闽南味。

藏在八市不起眼处的「陈有香调味品店」,这是属于厦门知名的酱料品牌,也是受认证的中华老字号。

IMG_1978.JPG

IMG_1979.JPG

其中口碑最好的是「咖喱粉」和「沙茶粉」,尤其是「咖喱粉」强烈推荐,厦门人叫这种为「本地的土咖喱」,只售1块钱一小包,只需加点油和开,简单炒一下就别具风味。

IMG_1980.JPG

这种土咖喱风味很特殊,配料极简,有突出的五香气息,不辣不甜,不适合煮成酱汤,而这小小一包也是对精确用量有考究,因为放多了会泛苦,真是厦门自成一家的风味。

IMG_1981.JPG

而另一个本地知的酱料品牌是「海堤」,可以买到厦门风味的「辣椒酱」,以及做酱油水的原料「酱油」。还有「淘化大同」和「古龙酱园」的酱油,也是较热门的做酱油水的选择

「海堤」还有一个名品是「茶叶」,一盒盒卖,价格实惠,也是厦门自用和送礼的热门选择。

IMG_1982.JPG

海堤的咖喱粉风味就不如陈有香了。

市场内还藏着一家老饼铺「惠源面包店」,不少厦门人都爱在这里买几块钱的老面包,风味实在不花哨。

IMG_1983.JPG

就在面包店前,有一间小小流动摊,卖的「卤水肥肠」特别香,回家复热一下最好吃。

IMG_1984.JPG

而在八市里开禾市场往营平农贸市场走的交界处,还藏着一间小小的「糕粿店」,全是自家手工制粿,还能买到一些相对少见的品类。

例如这个超大!比人头还大!的发粿,主要在节庆或拜拜时才用到,这里热腾腾冒着蒸气,可以现买现吃。

IMG_1985.JPG

就在糕粿店不远处,夹在一堆海产摊后方,还藏着一间「手工春饼皮」店,现烙现卖润饼皮。

正统的闽南家宴里,润饼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备料起来费时费力,润饼皮会准备一大沓在桌上,由客人自包自吃,是非常有气氛的一道菜式。

IMG_1986.JPG

逛八市除了内里的市场,走到外围也有不少老字号。

例如这家「阿迪蜜饯店」,是厦门最老派的一家,基本想得到的传统蜜饯、凉果、小点心这里都有,粗略一数就有超过数十种,蜜枣、话梅、拷扁榄、陈皮梅饼、芒果、莲子、桔红糕都可以买一买。

IMG_1987.JPG
IMG_1988.JPG

如果逛到了夜晚,八市又会换上另一面热闹光景。

围绕着八市的排档宵夜亮起了招牌,一抓一堆网红店,推荐本地人去的比较多的这家「榕树下大排档」,海鲜选择多做法地道,且价格实惠。

IMG_1989.JPG

请一定要点一份这里的酱油水鳐鱼肝好嘛,有鹅肝都不可比的入口即化。

IMG_1990.JPG

不禁感叹,来八市这么多次,竟从没有留意过这些老店老铺,真的是差一点就是吃不上。

📍七市

如果说八市是让渡给游客的,那么真正属于老厦门的菜市场,还是要数「七市」,这是除八市之外,如今厦门谨存的最古老的市场,论规模比八市要小许多,却什么在地风物都有,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吃到更多的地方风味。

先是吃一碗「七市豆花」,至今已传至三代经营,每日现做现卖,没有花哨浇头,只有轻甜的糖浆作陪,温热顺喉的平实风味。

IMG_1993.JPG

七市豆花原本还是流动小摊,这个篮筐就是当年奶奶辈装豆腐叫卖的用品。

IMG_1994.JPG

还有在无数厦门人心中地位颇深的老面包店「思明面包店」,有许多几块钱的自烘焙面包可选。

IMG_1995.JPG

IMG_1996.JPG

本地人经过都会顺手在这买佛手包(八爪包)加椰切饼(椰排)白糖糕和豆沙包。这些自烘焙老店,售价低廉,不能太苛刻风味,却是厦门人深有情怀的味道。
IMG_1997.JPG
IMG_1998.JPG

而对于厦门人深有寓意的龟粿,就会来到这家「七市阿庆糕粿店」购买,日常售卖款是龟壳状,寓意为延年益寿,如果是过年还会有做成云片龟状的,更有趣味感也更喜庆。

IMG_1999.JPG


往七市的后街绕过去,就有一家门头低调的「钱江脆丸店」,本地人会在这里买珍珠丸、拳头母,是以猪肉做的肉丸子,在家打火锅,煮汤,或者切片炒菜都很好吃。

IMG_2001.JPG
IMG_2002.JPG

在厦门,各种腌制水果也必须一尝。

本地人推荐这家老字号「阿生梅子桃」买腌桃,腌桃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其实手艺相当繁琐。

IMG_2003.JPG

用的是本土的青桃,表层会有细毛,要先以盐巴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口感。所以在腌桃店都能看到店员在不断搅动满盘桃子,力度不能过大或过小,这一搅就搅动1~2小时……

经梅子水腌制后,青桃变得甜中带微微咸酸,桃香勾出回甘的梅子香气,最妙的是清爽香脆的口感,属实是夏日消暑开胃恩物。

所以在厦门吃饭,不少餐厅会以腌桃作为开场或收尾水果。

IMG_2004.JPG
IMG_2005.JPG

这家店严格来讲不在七市范围,但步行也不远。

逛市场的时候,内外都会有不少杂货铺,也可以进去逛一下,有许多厦门人才知道的食材,例如有的杂货铺会自家打花生酱,一包包卖,新鲜喷香,拌面涂面包做啥都香。还有「古龙罐头」,能直接吃,也可与菜肴共煮,是厦门人的下饭好物,如果拿来拌厦门泡面,更是香上加香。

IMG_2006.JPG

📍美仁宫市场

老厦门人买食材,还会来到美仁宫市场因为就建在美仁宫大厦内而得名)。

美仁宫大多是之前拆迁的二市的老铺迁移过来,更小众在地。这里藏着开业于1983年的「阿惠面制品店」,主要买的是「扁食肉」,厦门有的品牌扁食店,用的就是这家的出品,而寻常人家自己做肉馅包肉燕,也会选这种老字号的出品。

对于游客来讲,专程来这里买扁食肉虽说没必要,但是美仁宫市场紧挨着溪岸路花鸟市场,厦门人过年备年花,也是在这里买,是很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可顺便一逛。

***

最后,也特别感谢这次的老派路线带领人「咪姐」,一位土生土长厦门人,既是餐饮人,也是一位妈妈,她想把这些闽南生活方式,家乡的认同感传递给孩子,所以多年来都通过食物记录闽南民俗民风,探索在地文化共鸣,是对传承闽南文化有天然使命感的人。

IMG_2008.JPG

借着她分享的老闽南生活方式,让我们绕过厦门的网红打卡点,注意到这些低调了大半辈的老店老铺,见识到这座城真正的底色。

关于厦门,我们还写过「厦门指南」、「同安指南」、「松柏街区」,点击提取哦~


这次老派厦门咨讯都整理在这里啦
请划动查看
欢迎一键收藏&转发&点赞
IMG_2009.JPG
图、文 - Sun Sun 编辑 - mmr
后期- 大桴、设计- 猪弟
感谢海鲜大叔、小白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21 08:00 AM , Processed in 0.0723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