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玻璃比塑胶瓶更毒?研究揭「微塑胶含量」高50倍 专家教2招降低污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7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06-25 20:20 联合新闻网/ 综合报导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玻璃瓶是相对安全且环保的饮品包装选择,但一项最新研究却颠覆这项认知。示意图/AI生成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玻璃瓶是相对安全且环保的饮品包装选择,但一项最新研究却颠覆这项认知。法国食品安全机构(ANSES)的一项研究发现,玻璃瓶装饮料中的微塑胶含量,竟然比塑胶瓶或金属罐装饮品高出5到50倍,研究团队坦言结果「出乎意料」,也引发关注。


根据外媒「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报导,这项研究近期刊登于《食品成分与分析期刊》(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由ANSES研究主任杜弗洛斯(Guillaume Duflos)领导,团队针对市售的柠檬汽水、冰红茶、啤酒与汽水等常见饮品进行微塑胶含量调查,并比较不同包装材质的影响。研究显示,玻璃瓶中的饮料平均每公升含有约100个微塑胶颗粒,明显高于塑胶瓶与金属罐装的平均值。


究竟这些塑胶来自何处?共同研究者伊斯琳.查​​布(Iseline Chaib)指出,这些微塑胶颗粒的形状、颜色与化学组成都与玻璃瓶盖外层的油漆相符。研究推测,玻璃瓶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瓶盖间的摩擦可能产生微小刮痕,进而释出肉眼难以察觉的塑胶微粒,最终进入饮品之中。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在相同包装材质下,不同饮品的微塑胶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以玻璃瓶为例,啤酒每公升平均含60个微塑胶颗粒、柠檬汽水为40个、汽水则为30个,而红酒则几乎不含微塑胶。至于塑胶瓶与金属罐装的饮品,平均每公升仅检出1.6到4.5颗粒。这些数据的不一致性,目前尚无明确解释,研究团队表示仍须进一步分析。


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民众,包装选择与使用方式对于食品安全具有关键影响,微塑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日益受到关注。现有研究已指出其可能导致慢性发炎、荷尔蒙失调、DNA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问题甚至某些癌症。虽然目前尚无全面结论,但ANSES建议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例如饮用前以水与酒精清洁瓶盖,或简单地吹掉表面尘屑,据称能减少高达六成的微塑胶污染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6 06:41 PM , Processed in 0.0971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