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碳水搭配, 食材的千面混搭 在大名的碳水江湖里,各类小吃的底味还保留着中原地区不偏不倚的大气中正之底味,可它绝不无聊,反而玩起了不走寻常路的味觉搭配游戏。
豆芽血包配芥末醋堪称大名的“暗黑料理之光”。热烈软糯的猪血和清爽脆嫩的豆芽和成的馅儿,本就不走寻常路,蒸熟出笼之后,蘸上本地黄芥末和米醋调和,更显得浓淡相宜。大名盛产黄芥籽,它少了日式芥末的冲劲,多了份醇厚的辛香。入口后冷热交融的层次感,给了初食者意料之外的惊喜。
黄芥末和醋组成的CP,在大名几乎可以蘸一切。要利落爽口之味,吃笨芹菜、生洋葱的时候可以蘸点儿,要解腻提鲜的反差感,吃羊肉烧麦、牛肉包子时蘸点儿,妥妥的搭配之王。
芥末醋是大名的搭配王者,尤其和油脂丰厚的食物搭配来吃,解腻增味。 次日早餐时,金振饸饹馓馆的饸饹和馓,再次俘获嘉宾们的胃与心。馓(sa),又称馓粥,从前适逢重要节日时,人们在寺内打馓熬粥,用以庆贺。熬馓粥,用料十分讲究,新鲜的牛羊肉、脂油、脱了皮的麦仁,缺一不可。最后出锅时,卤制的牛肉开汤混着牛肉粒浇在麦仁上头,光是看着都让人食欲大动。
在馓汤入口之前,饮食文化学者高文麒称自己从未到过邯郸大名,从未吃过馓,直到牛肉汤汁裹着麦仁脆脆的触感抵达舌尖,“吓我一跳,马上就回忆起来,原来我是吃过的,原来我是来过邯郸大名一带的”,这味道成为了大名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别看一碗馓,内容够丰富,它也还是有自己的早餐搭子。当地人一般用馒头就着馓吃,为了增强饱腹感,馒头通常发面发得很实,将其掰碎泡在馓汤里,是大名人早餐的碳水仪式。 仔细看,会发现馓汤上还有一层羊油,目的就是为了润和结实的馒头片,北方人细腻的小心思上大分!除了馒头,也有不少会吃的大名人用芝麻焦烧饼来配馓,酥脆的饼身吸饱汤汁,再淋上一点辣油,增加味觉层次。早晨这一碗下去,身体微微发汗,浑身舒爽,大半天都不用吃饭啦。
饸饹,和“馓”长得有点像双胞胎,简单粗暴的区分法,饸饹里放的是面条不是麦仁!饸饹以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按比例搭配榆皮面,用饸饹床压制成面条。再浇上多种佐料酱炒、熬制而成的卤汁,配些绿豆芽打底,面菜肉和卤香,统统收入碗中。
这还没完,谈混搭怎么能忘了豆腐皮卷馃子呢?大名县金滩镇豆腐皮制作技艺,口感和水准都让人信服。 最外层的豆腐皮皮薄光亮,紧紧裹着复炸酥脆的馃子、卤蛋、油炸豆腐及秘制酱料。皮虽薄,韧性却十足,软嫩外皮与焦脆内馅交融,咬上一大口,咸香浓郁。此时再搭配上一碗黄澄澄的豆沫更是“功德圆满”。
豆沫是用小米面混以青菜、黄豆煮就的糊羹,稠而不黏,最后撒上的芝麻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外观朴实的大名小吃基本款里,也有不少混搭巧思。要是不同品类的小吃之间混搭,想必更是一个月都可以吃吃吃不重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