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一个人拿10000亿美元”,史上最疯狂offer凭啥给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拿10000亿美元”,史上最疯狂offer凭啥给他

Screenshot 2025-11-08 at 4.17.24 PM.png
1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

瑞士一年的GDP也达不到这个数,新加坡要和以色列联手才能和这个数字一较高下。

全球80亿人平分,你能得到125美元(约合人民币890元)。

如果这些钱都是100美元的钞票,垒起来得有1100千米高,相当于125座珠穆朗玛峰。

埃隆·马斯克疯狂一点,拿这些钱垒起来做垫脚石,他能直接进入太空,国际空间站都得位于他的脚下。

IMG_6994.PNG

这1万亿美元不是别人的,正是的马斯克的薪资收入。

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11月6日,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举行的股东大会上,特斯拉董事会以高达75%的赞成票,通过了一项历史性的天价薪酬方案——马斯克将有资格价值1万亿美元的报酬。

在美国,乃至全球商业史上,如此规模的薪酬,从未有过先例。

马斯克当然开心坏了。股东大会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埃隆·马斯克蹦跳着走上闪耀着深紫色灯光的舞台,他身边,是一个特斯拉制作的人形机器人。

一人一机,开始斗舞。

95-ezgif.com-optimize.gif

对马斯克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宣泄的时刻。

从黯然离开白宫,到第三党计划的闹剧,再到席卷欧美的“抵制特斯拉”浪潮,这位世界首富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政治与舆论的双重挫败。

IMG_6996.JPG
一位欧洲反对马斯克的老兵,开着坦克碾压一辆特斯拉

如今,他正从低谷中强势复位,庆祝一场新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商业胜利。

IMG_6997.JPG


01
特斯拉的豪赌

严谨地说,这份天价薪酬更类似于一份对赌协议,马斯克只有完成不同阶段的经营目标,才能获得相应的股份奖励。

方案详细规定了具体的任务目标,例如部署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售出1000万份自动驾驶软件订阅,将企业净收益增长至4000亿美元。如果马斯克能够在未来10年内逐个完成所有目标,并使特斯拉的市值从如今的1.45万亿美元增长到8.5万亿美元,他将获得特斯拉12%的股份,股份价值约为1万亿美元。

据消息人士披露,如果马斯克未能完成目标,他也能获得一定比例的股份,但具体数字尚不清楚。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从条款看,对赌的条件堪称苛刻,马斯克需要在10年内使特斯拉的市值翻6倍,并从一家单纯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为横跨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为其他科技公司提供“智能基建”的科技帝国。

98-ezgif.com-optimize.gif

对特斯拉而言,用一张充满噱头的“空头支票”,换取必要而艰难的重生,无疑稳赚不赔的生意。

作为明星企业,风头无羡的特斯拉也存在着隐忧。投资界的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特斯拉存在严重的估值泡沫。

2024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79万辆,远少于全球汽车销量巨头丰田汽车集团的1082万辆。然而,特斯拉的1.45万亿美元市值已经达到了丰田集团的6倍。有分析称,财报和市值的倒挂意味着,投资者的疯狂并非对特斯拉真实财报的评估,而是融合着他们对超人工智能、太空殖民等一系列未来主义神话的想象和期许。

没有实体支撑的泡沫无法长久,对于未来的乌托邦世界来说,电动汽车显得过于单薄,坐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必须重塑自己的产业格局,让自己符合投资者的想象,而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特斯拉董事会和马斯克都在做一场豪赌。董事会相信,特斯拉具备通往未来商业与科技巅峰的一切条件,只欠一位天才掌舵;马斯克赌的则是,自己就是那个天命之人。

IMG_6999.PNG
马斯克推特截图

确有不少人相信这个狂人的“天命”。特斯拉董事会主席丹霍姆(Denholm)接受采访时表示,马斯克值得天价报酬,因为他致力于从事“前无古人的,能够推进人类进步的事业”。

此前,丹霍姆一直为天价薪酬方案能否落地而忧心忡忡。早在投票前,丹霍姆给全体股东发送了信件。在信中,丹霍姆以半威胁、半恳切的口吻警告:如果如果不批准马斯克的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这位首席执行官可能会一走了之,特斯拉将失去他的“时间、才能和远见”。

最终,天价薪酬方案顺利通过,丹霍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在自己的“获胜演说”中,春风得意的马斯克也回应了支持者的期待,他为在场股东描绘了特斯拉的美好远景:除了今年投入生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特斯拉还将发布下一代电动跑车Roadster。不仅如此,特斯拉还会考虑同英特尔合作,建立一座巨型芯片制造厂,为全球的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供应源源不断的核心部件。

只不过,面对丹霍姆和马斯克动人的言辞,伦敦商学院的教授兰德尔·彼得森(Randall Peterson)忍不住“毒舌”一番。在他看来,马斯克这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是人类未来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他们没意识到,“墓地里埋满了不可或缺的人”(The graveyards are filled with indispensable men)。

IMG_7001.PNG


02
“世界上最可怕的图表”

兰德尔·彼得森不是唯一一个为马斯克的天价薪酬泼冷水的人。很多忍不住发声的人,提及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计划”时,会提到美国政策研究室(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今年8月25日发表的年度研究《高管过高薪酬》(Executive Excess)。

这份报告选取了标普500指数中员工薪酬中位数最低的100家企业,并追踪了这些公司自2019年以来CEO与普通员工薪酬的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即使是中位工资最低的公司,也出现了财富向高层加速集聚的分化效应。自2019年以来,这些公司的CEO薪酬持续飙升,而员工薪酬的涨幅甚至远低于美国社会的通胀水平,两者的平均薪酬比例从560:1进一步扩大到632:1。

当越来越多的美国工人为高昂的食品与住房成本苦苦挣扎,高管群体的财富仍在像滚雪球一般膨胀。

由此,也显示出了当代世界的悖谬性。我们似乎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前夜,通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太空殖民、人形机器人轮番登场,但在短期内,除了极少数从业者和金融投资者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未因此改善,反而在通胀与失业的阴影下愈发焦虑。

近期,一张图表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疯传,并被网友冠以一个不祥的绰号——“世界上最可怕的图表”。图表显示,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初代ChatGPT以来,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逾70%,而同期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位空缺却骤降30%。

IMG_7002.JPG

尽管经济学家们仍在为两者的因果性而争执不休,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代世界存在着巨大的断裂,科技的飞跃与个体的生存体验,正在沿着不同的轨迹前进。

由此,我们能够理解批评者的困惑,对这个旧世界的化身来说,新世界正在日益为技术狂热、资本洪流与媒体奇观所裹挟,这个世界无限繁华,却失去了信仰,无法慰藉众生的苦厄。

03
技术进步主义的幽灵

马斯克和他的追随者们显然不会接受这些批评,他们相信,技术的进步能够解决现实世界的一切不公。

在美国,这一意识形态被称作“技术进步主义”。

技术进步主义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的乌托邦,圣西门认为,人类无需乞灵于社会改革,技术的革新与技术专家的独断统治将会清除一切社会疾病。

笃信这个观点的人们认为,若想增进人类的幸福,唯一的方法是不断促成科技的突破。因此,技术进步主义派也常常被称作加速派。

硅谷是当代“技术进步主义”的大本营。2023年10月,美国著名科技企业家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发表了“技术乐观主义者宣言”(The Techno- Optimist Manifesto),不仅重申圣西门式的论调,认为技术突破会自然地增加就业率,增加大众收入,改善人类的生存境况,并将攻击矛头指向了当时民主党政府对人工智能、加密货币等新兴科技实施的监管政策。

IMG_7003.JPG

正如安德里森说:“中央经济规划加重了我们最坏的一面,拖累了所有人;市场则利用我们最好的优势来造福大众”。

市场至上论和技术进步主义在此合流,构成了美国“硅谷右翼”的思想底色,而马斯克正是这一派别的灵魂人物。尽管他和共和党政府的合作以闹剧收场,但这一思想基底并未褪色。

IMG_7004.JPG

在马斯克的世界图景中,科技狂人的角色取代了政府的角色,全民的福祉将由科技狂人主导的科技突破,而非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实现。

因此,对于马斯克这位世界首富而言,万亿薪酬的含义已经不在于财富本身,而在于12%的股份。在此之前,马斯克已经拥有特斯拉15%的股份,倘如他能够兑现自己的目标,额外获得那12%的股份,他在特斯拉的投票权将达到27%。届时,马斯克将大幅强化自己对特斯拉的控制能力。

继续维持对特斯拉的控制,就意味着马斯克能够将自己的意志和偏好深深投射入人类文明的未来。

或许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谈到自己的万亿薪酬时,马斯克谈到的更多是人类文明,而非个人财富。例如,在社交媒体X上,马斯克雄心勃勃地写道:“控制特斯拉可能会影响文明的未来”。

无怪乎,在11月6日的股东投票中,加州、纽约州等民主党执政州的养老金管理机构投了反对票,包括佛罗里达州等共和党执政州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则投了赞成票。

双方都清晰地意识到,万亿薪酬背后是两种历史哲学的对抗。

在马斯克获得万亿薪酬的两天前,即11月4日,美国社会发生了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民主党人,穆斯林佐兰·马姆达尼(Zohran Kwame Mamdani)当选为纽约市长。

这位穆斯林市长的施政纲领包括:对纽约市房租实施为期四年的租金冻结、建立由市政府运营的廉价杂货店、提高纽约市最低工资、降低托儿费用、推广免费巴士。为了实现这一切,马姆达尼计划将企业税率大幅提高至11.5%,并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纽约市民征收2%的固定税……这一系列极端左翼的举措为他获得了大量普通民众的支持,却也招致富豪们和极右翼的咒骂。

与马斯克等科技新贵对立的是,马姆达尼声称自己代表着更多普通人的利益。相较于马斯克凝聚着技术进步主义哲学的天价薪酬,马姆达尼采取的是19世纪社会运动先驱发明的方案: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财富再分配。

这是两个阶层,两种历史哲学的对抗,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它将继续主宰美国社会的转型,并将我们引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9 01:28 AM , Processed in 0.0761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