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0分钟,就能把一份有菜有肉有碳水的饭卷入腹中,不会打乱自己作为“牛马”的工作节奏。因为食用场景过于适配工作,盖码饭又被网友们称作“最强牛马饭”。最近,这种菜饭一碗出的模式成了湘菜又一大品类。盖码饭品牌霸碗、盖码帮扩店迅速,也吸引了许多湘菜老板入局盖码饭。一方面,盖码饭吻合标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具备可选择性。有人选盖码饭时,总会挑选双拼或三拼,“丰富的菜放到饭上,看上去就有一种满足感”。有人吃盖码饭吃哭了,因为“吃到湘菜想家了”。还有人疑惑,盖码饭?不就是“漂亮”盖浇饭吗?
距离提交改后方案给甲方的Deadline还有30分钟,时针指向正午12点整,无暇顾及午饭,元小敏的手指正在电脑键盘上飞速敲击,做最后的调整。这是她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做项目策划的第三年。大部分同事都走出办公室,去附近的餐馆觅食。元小敏的肚子也诚实地发出“咕噜噜”的声响。她只好打开包装袋,从中拿出提前点好的外卖——一碗辣椒炒肉盖码饭,环在双臂之间,眼睛仍旧紧盯电脑屏幕,一边打字,一边扒拉几勺饭,大口吞咽着。
项目忙起来,没时间吃午饭是常态。最近,元小敏经常点这种盖码饭,只需10分钟,就能把一份有菜有肉有碳水的饭卷入腹中,不会打乱自己作为“牛马”的工作节奏。因为食用场景过于适配工作,盖码饭又被网友们称作“最强牛马饭”。
这是一种堪称“慷慨”的食物。在外卖平台,花20元到30元的价格,就能吃到一份有现炒菜码,有白米饭,热量适中的工作餐。在元小敏心中,盖码饭的地位足以和汉堡平起平坐,“吃起来都非常快,一个不需要用餐具,一个只用勺子就能解决”。
作为北方人,元小敏起初不知道“盖码饭”是什么,和“盖浇饭”又有什么区别。出于好奇,她点了一份辣椒炒肉和番茄炒蛋的双拼盖饭,自此升级了自己的午饭效率,减少了每天困惑“吃什么”的纠结,她成了这种食物的忠实顾客。
虽然组合方式都是“盖”——盖码饭和盖浇饭都直接将炒好的菜铺在米饭上,菜饭不分离,但盖浇饭大多勾芡浓稠,元小敏印象中,自己点一份宫保鸡丁盖浇饭,那么整份米饭都会裹上酱汁。盖码饭的“码子”则经由猛火爆炒,更加干爽,所以可以在一碗饭有限的表层面积上,盖上更多菜样,口味不会相互干扰。
曾经,盖浇饭是“统治”中式快餐界的王者,随便走进一家街边小店即可吃到。近10年来,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们最先经历饮食的消费升级,当手中的台式珍珠奶茶变成了象征着精致生活的现制新茶饮,一份普通盖饭显然过于单调,被黄金单品黄焖鸡米饭、穿着东洋外衣的日式丼饭等更标准、更好看的食物取代,被人们慢慢遗忘。
今年,元小敏点餐时发现北京的盖码饭餐馆多了起来,除了她经常点的农耕记、盖码帮,还有宣称后厨全部使用炒菜机器人的霸碗盖码饭。根据窄门餐眼,截止到2025年11月,1年内,霸碗盖码饭在北京连续开出14家门店,盖码帮在北京开出了7家门店,而状元派盖码饭在京门店总量已达到31家。
盖码饭的崛起,与其体内流淌的湘菜血统脱不了干系。
几年间,预制菜频频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吃一餐现炒现制的饭成了许多人点餐的第一诉求。在这种需求下,讲究猛火爆炒,口味香辣的湘菜热度居高不下。根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湘菜门店数占中式正餐门店总数的8.8%,位列中式正餐的第四位,排在川菜、粤菜和江浙菜之后,门店数量总体也呈增长态势。
“余湘湘”创始人琪琪来自湖南常德,盖码饭是她从小吃到大的主食。今年夏天,她在位于北京望京的金辉大厦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盖码饭餐馆“余湘湘”,入局盖码饭赛道。这之前,琪琪在建外SOHO经营着一家做湘式泡菜和湖南米粉的小店,由于餐馆位于北京CBD,工作日来店里吃饭的都是附近的白领。琪琪发现,很多次店里坐满人的情况下,顾客都是女性。她推断,或许男性更偏好米饭,要不要开一家卖湖南特色盖码饭的想法出现了。
期间,盖码帮和霸碗在北京扩店不断,琪琪和朋友考察了多家盖码饭餐馆,发现位置在工作人群密集的店铺,一到中午就坐满了人,“一下子就有信心了,”琪琪说,“本质上盖码饭是非常适合打工人解决午餐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和大环境有关,现在大家越来越讲究性价比。”
10年间,盖浇饭在消费升级过程消失,而盖码饭乘着湘菜的东风,在消费降级中卷土重来了。
周朗对食物“长情”,吃到一份喜欢的食物就会持续复购。在他痴迷于盖码饭的那段时间,每周会固定点1到2次,尤其是不知道该吃什么的时候。大学毕业后,周朗在深圳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由于吃不惯食堂过于清淡的烧腊,他时常靠外卖解决午饭。
简单,是周朗选中盖码饭的首要理由。
与盒饭不同,盖码饭的产品形态是一个口径适中、占地面积小的“碗”。工作需要,周朗的桌子上经常摆着纸质资料、相机和书,加上C位的笔记本电脑,剩余的空间很狭小,放一份菜饭分离的盒饭都显得拥挤。而那些包装更精致,占用空间更多的小碗菜,周朗在把它们从袋子里拿出来之前,还要专门收拾桌子腾出位置,“想想就很累了”。
于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盖码饭让周朗感到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咸辣的口味还能一瞬间唤起味蕾。
在闯入北京、上海之前,深圳是这份简单高效,充满饭张力的食物盘踞的核心地区。作为湖南人的“第二故乡”,有数据显示深圳拥有超过7000家湘菜馆。盖码饭受打工人欢迎,早已在这里得到验证。以深圳科兴科学园为例,附近的盖码饭品牌有:德天顺、霸碗、帝碗·湘味等,有本地网友发帖感慨:白月光一定要是人吗?就不能是我的盖码饭吗?
▲ 网友发帖感慨对盖码饭的喜爱。图 / 小红书截图
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工作节奏快,同样具备高效品质的盖码饭也高调上桌。余湘湘盖码饭开业三个多月,等位是工作日午饭时间的常事,好在一份猛火爆炒的饭菜3分钟就能出锅,食客们翻台也快。
每天早上七点半,琪琪和店员们就到门店备菜,包括米粉、盖码饭在内,店里主食类SKU一共有20多个,对于一家个体小店而言是一个适中的体量。
如果提供的品类更多,则意味着店家需要花更多成本预备原料。一位来自广东的餐饮人曾评论,现炒的基本做不了多少品类,杂七杂八的备货太麻烦,并且容易坏,“你进货,无论什么青菜你都只能拿一点点,议价能力太低,成本也压不下去”。
选址在金辉大厦,琪琪看中了附近稳定的白领群体,网红意大利面“开府莱舍”的火热也佐证了附近客流的消费力。
虽然都是做盖码饭,不同品牌的定位也各不相同。
霸碗将定价锚定在10元到30元的价格带,如果堂食点一份荤素搭配的双拼盖码饭,价格在22元左右,如果通过外送平台,叠加优惠券,价格能降至18元左右。相比之下,同样开店迅猛的盖码帮价格更高,人均在30元到50元之间。琪琪的门店定价思路与盖码帮相近,人均在30元到40元。
最主要的差异源于用工成本。霸碗盖码饭全线使用炒菜机器人,不仅节省了后厨的用地空间,还省下了一笔大厨的用工成本。根据报道,盖码帮每家门店配有4名厨师,都来自湖南,每人每月需多支出1万多元。与自己的米粉店相比,盖码饭餐馆多了两口炒锅,即便用工成本高,琪琪也同样坚持大厨现炒。
“我始终认为人炒的菜和机器人炒的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琪琪说,“举个例子,人炒菜可能慢一些,但顾客备注少油少盐,或者多麻多辣,我们都可以及时处理,但机器程序设定很难做到。”
事实上,社交平台上也有食客吐槽机器人炒菜不能按备注更改的情况。今年9月,一位陕西网友称自己确认霸碗盖码饭不是预制菜,是因为备注“不要葱姜蒜”,结果店家回复“特殊要求做不了,我们是机器人炒菜”。
也有食客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认为盖码饭的性价比不高。同样是现炒菜,盖码饭的“码子”大多在3到5两,盖在米饭上只有薄薄一层,而点一盘菜的分量能多出一倍。
作为盖码饭爱好者,周朗研究过附近的盖码饭餐馆提供的菜品,荤菜以猪肉、鸡肉为主的,要比牛肉平均便宜三四块钱,基本都是加辣椒做成辣味主菜。素菜主要是炒青菜、土豆,或者搭配鸡蛋。一荤一素盖在米饭上,吃完直到晚上下班都不会饿。
猪肉、牛肉可以说是湘菜小炒的核心荤菜。琪琪认为,一碗盖码饭的灵魂是肉经过猛火爆炒后,炒出的油脂,混合酱汁,和米饭拌匀,十分下饭。
工艺简单,食材相似,也导致目前市面上盖码饭餐馆的餐品同质化的倾向。如果你想吃辣椒炒肉,市面上任何一家湘菜馆都能满足。“标准化的选择很安全,费大厨带火了辣椒炒肉,所以这道菜就成了湘菜的代表,在我的店,同样是辣椒炒肉,但我加了韭黄作为配料,想做出一点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