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6

[历史] 【历史图刊】半岛风云:克里米亚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6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里米亚:历史与未来

清华大学博士 朱偲

  苏东剧变之后,地处欧、俄中转站位置上的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形势更加微妙,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各方为了争夺乌克兰而进行的战略博弈和厮杀不断升级,一方面,西方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政治和文化上的渗透;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原因,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市场和能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双方联系非常紧密,如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为俄语区。故而,亲西方还是亲俄的抉择对于乌克兰政治家犹如高空走钢丝,极为考验政治谋略和政治智慧。在这种情况下,亚努科维奇政府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爆了导火索,使乌克兰局势陷入政治动荡,而反对派上台后的举措进一步撕裂了乌克兰社会。日前,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并表示将于本月16日就克里米亚地位问题进行全民公投,历经沧桑的克里米亚何去何从也重新成为一个疑问。

  如果说乌克兰是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那么克里米亚就是这个心脏地带上的关键一环,克里米亚又称克里木,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位于黑海北部的一个半岛上,克里米亚半岛扼亚欧两大洲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首府为辛菲罗波尔,面积约2.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近58%的居民为俄罗斯族人,乌克兰人约占24%,鞑靼人占到12%左右。对于二战后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雅尔塔会议”就在克里米亚境内举行。

  克里米亚历史悠久,凯尔特人、罗马人、哥特人、匈奴人、可萨人、拜占庭人、钦察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角逐过,在古希腊时代,这里由与雅典关系密切的博斯普鲁斯王国统治。13世纪前期,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和南欧,建立金帐汗国,克里米亚也被纳入金帐汗国的疆域。在金帐汗国分裂后,克里米亚由克里米亚汗国统治,汗国与奥斯曼帝国密切,并一度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汗国主体民族是鞑靼人,克里米亚汗国统治时期奴隶贸易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定期侵袭东欧,捕捉奴隶,将之贩卖到奥斯曼帝国以及中东等地,汗国境内的喀法是著名的奴隶市场。

  奥斯曼帝国衰落时,沙俄通过战争手段迫使奥斯曼人承认克里米亚独立,从1777年起,克里米亚汗国附属于俄罗斯,到1783年,克里米亚被沙俄正式吞并,隶属于塔夫里达州,这一事实在第六次俄土战争后签订的《雅西和约》得到正式确认。但沙俄领土野心并没有因此止步,沙俄随后又加紧侵略,再一次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抢得了自巴尔干半岛到高加索地区的大片领土。在此情况下,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打通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便成为沙俄下一步的战略,然而沙俄的扩张势头却引起了英、法两大列强的不满,为保护在埃及和北非的殖民利益,他们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撒丁王国共同对抗俄国。沙皇于1853年1月派出使团,向奥斯曼苏丹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保护”奥斯曼境内的东正教臣民,实质是把奥斯曼帝国变为俄国的保护国,这一要求被拒绝,于是沙俄宣布断绝与奥斯曼的外交关系,并派兵进入多瑙河流域。10月,奥斯曼帝国向俄国宣战,随后英法也对宣战,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爆发。

  1855年9月,在经受了长期围攻后,俄军在克里米亚的据点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标志着俄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的失败,随后签订的《巴黎和约》规定,列强共同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俄国收回战争中被占领的克里米亚,但须放弃在多瑙河和高加索地区侵占的一些领土;俄国解散黑海舰队,实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舰队通过海峡。

  十月革命后,克里米亚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俄罗斯联邦,1921年,又成立了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仍然隶属于俄罗斯联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儿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场,德国为了消除苏联对巴尔干腹地的威胁决定攻打克里米亚,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后,德军于1942年7月攻克了塞瓦斯托波尔,围绕克里米亚的一系列的争夺战被称为塞瓦斯托波尔战役。1944年,在克里米亚被苏联红军收复后,苏联政府以同德国纳粹合作的借口将18万当地土著民克里米亚鞑靼人整体流放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地,他们直到苏联解体后才被允许回到故乡。克里米亚鞑靼人被迫迁徙后,俄罗斯人和部分乌克兰人占据了鞑靼人昔日的家园,克里米亚人口构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俄罗斯人成为克里米亚的主体民族,相应地,自治共和国也被改为克里米亚州。

  1954年,为了庆祝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300周年,并鉴于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在地域、经济和文化上联系密切,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

  在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独立的乌克兰的一部分。但在当地人口中居于多数的俄罗斯人对此现状并不满意,俄罗斯联邦议会又重新提出克里米亚地位问题。1992年5月,克里米亚在一度宣布独立后,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随后随着俄乌关系的缓和,克里米亚归属权问题又被一度搁置。1997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协议,将塞瓦斯托波尔租借给俄罗斯作为俄黑海舰队的驻地。

  近年以来,随着乌克兰政局的更迭,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已经通过了加入俄罗斯的决议。日前,克里米亚议会有通过了“独立宣言”,决定克里米亚归属的全民公投也将于16日举行。克里米亚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事要从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讲起。




2.jpg
时光回溯至一八五三年,这地方却与现在略有不同。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了一场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沙皇俄国宣战。




3.jpg
英、法、奥斯曼帝国(1299~1922)和撒丁王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进行的这次战争,也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图为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军官们。




4.jpg
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耶路撒冷之争。长期以来,东正教和天主教一直在争夺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一个省份的巴勒斯坦“圣地”的管辖权,在“圣地”之争的背后,隐藏着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瓜分。图为皇家炮兵上尉。




5.jpg
1853年1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将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东正教臣民由沙皇俄国来“保护”,力图把奥斯曼帝国变为俄国的保护国,进而,俄国可以独占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个黑海海峡,打通进入地中海通道,实现其扩张野心。图为雷柏中将副官上尉莱亚德。




6.jpg
俄国的扩张野心自然为英法所不能容忍。在英法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谍。随后缅什科夫宣布同奥斯曼帝国断绝外交关系。图为第二十八团总管。




7.jpg
1853年7月初,俄国出兵8万人占领了在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多瑙河两公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并拒绝了苏丹提出的撤军要求。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国宣战。这样,在俄土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终于在多瑙河上开始了。芬顿拍摄的布满炮弹、备受争议的图片《死亡阴影峡谷》。




8.jpg
对于双方来说,这是宗教狂信的战争,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对于土耳其人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战争。图为士兵们都在镜头前摆出英雄一样的姿势,战场也被拍成优美的风景画。




9.jpg
1854年3月底,英法正式向俄国宣战,1855年初,法国附庸撒丁王国也宣布参加对俄战争,从而使俄土交战发展成了一场俄国和英法为争夺巴尔干和黑海的国际战争。图为巴拉克拉瓦港,背景中能看到英国军舰。




10.jpg
1853年11月30日,俄国海军中将纳希莫夫率领的俄国分舰队,突然袭击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海军基地锡诺普,打败了土耳其分舰队,俄国取得了黑海制海权,激化了同英法的矛盾,1854年1月,英法联合舰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图为摄影师芬东的“照相货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后战区迅速扩大,战争不仅在黑海、巴尔干和高加索进行,而且扩大到波罗的海、白海和远东。俄国在外交上陷于完全孤立,军事上面临优势敌人从各个方面发动的进攻。图为英军营地。




12.jpg
从1854年8月起,联军扭转了兵力分散的态势,集中兵力于克里米亚半岛,从俄国手中夺取黑海制海权,1854年9月中旬,联军出动60多艘战舰,6万多名士兵和3个攻城炮兵团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叶夫帕托里亚登陆。图为停靠巴拉克拉瓦码头的英国军舰。




13.jpg
9月20日,双方在阿尔马河畔进行第一次陆战,俄军一败涂地,损失5700多人,退向俄国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9月25日,联军进抵塞瓦斯托波尔,开始了长达11个月的围攻战。图为军官们开会。




14.jpg
9月5日,联军用700门大炮倾泻了15万发炮弹,摧毁了俄军的全部工事。9月8日,法军占领了军港区和市区制高点马拉霍夫岗,俄军被迫放弃要塞,向北转移,塞瓦斯托波尔陷落,随着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图为战斗过后的多面堡。




15.jpg
俄国败局已定。俄军虽在高加索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但再也无力把战争进行下去,1856年3月30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战争的结果,俄国从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战争加深了俄国国内危机,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进行农奴制改革。图为著名的旅馆桥。




16.jpg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从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在19世纪的欧洲历史中,它与随后的巴黎条约是继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图为沃龙佐夫峡谷散落的敌军炮弹。




17.jpg
克里米亚战争是近代科技战争的开端,是兵力兵器、军事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许多新的战争手段登上历史舞台,技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无线电通讯等科技发明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图为塞瓦斯托波尔军营的废墟。




18.jpg
英法首脑和军事部门利用无线电从千里之外指挥战争,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无线电也使得大众传媒可以实时传递战况,战争距离大众不再遥远,民意对战争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图为残破的司令官多面堡掩蔽部。




19.jpg
军事后勤体系发展为一个独立部门,工程保障、战地医疗、后勤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战地记者首次参加并可以在同日将战况报告给家乡的报纸。此外在这场战争中记者还第一次使用了摄影技术来记载战争实况。图为轰炸之后的俄军炮兵阵地。




20.jpg
战争中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改善了野战医院的卫生条件,仅此一项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伤战士的生存率。战后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图为英国老兵在休息。他们说:“战争是战争,该歇会儿就得歇会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到了20世纪,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被波兰占领。图为:1919年6月4日,乌克兰基辅当地的党政会议。




22.jpg
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因信奉伊斯兰教的鞑靼人在克里米亚半岛上较多,在苏俄时代,根据社会主义特色的民族理论及政策,1921年这里的国号变更为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隶属俄罗斯。图为一战时期地图。




23.jpg
图为一战时期的地图。




24.jp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克里米亚半岛也是一些很血腥的战役的战场。1941年德国军队在试图占领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大陆的地峡时损失惨重。图为1942年,克里米亚,被德军处死的7000余名苏联平民。




25.jpg
最后德军还是冲破了苏军的防线,只有塞瓦斯托波尔从1941年10月一直坚持到1942年7月4日。图为参加了1942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德军。




26.jpg
1944年,苏军重新解放塞瓦斯托波尔,斯大林以许多克里米亚半岛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由,把全部鞑靼人居民强逼流放到中亚, 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被改为克里米亚州,直到数十年后才获准返回克里米亚半岛。图为誓死保卫克里米亚的苏军。




27.jpg
1944年4-5月,在著名的“十次打击”中,红军发起第三次打击,托尔布欣元帅领兵直指克里米亚。红军在黑海舰队配合下,歼灭10万德军,解放了克里米亚半岛。图为在乌克兰南部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半岛战役。




28.jpg
既然鞑靼人已经被全部流放,再叫“鞑靼自治共和国”就不伦不类了。1946年苏联取消了自治共和国,改称克里米亚州,大批俄罗斯族迁入,半岛的居民结构被永久性改变。图为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街头德国装甲战车。




29.jpg
克里米亚鞑靼人被驱逐到中亚后,其民族语言甚至也遭到禁止使用。直到1956年,赫鲁晓夫搞拨乱反正,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公民权才得到恢复,但由于克里米亚已于1954年被划入乌克兰,他们被禁止重返家园。图为在塞瓦斯托波尔战斗中的德军士兵。




30.jpg
直到90年代早期,许多克里米亚鞑靼人才乘苏联解体、政策松动的机会,开始返回克里米亚。今天,克里米亚的居民中,俄罗斯族占58%,乌克兰族24%,鞑靼人仅占约11%,但因为二战中结下的积怨,这11%的鞑靼人坚定反俄。图为1944年5月9日红军解放塞瓦斯托波尔。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jpg
图为解放克里米亚海滨胜地塞瓦斯托波尔,1944年。




32.jpg
图为1944年。克里米亚 苏联士兵捕获德国水兵.。




33.jpg
图为1944年。罗马尼亚从克里米亚德军部队撤离人员。




34.jpg
图为解放克里米亚海滨胜地塞瓦斯托波尔,1944年。




35.jpg
1955年反法西斯盟国三巨头在半岛南岸一个海滨小城逗留短短数天,他们在此召开的会议,决定了此后40多年全球数十亿人的命运。从此雅尔塔这个克里米亚小城的名字广为世人所知。图为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36.jpg
1918年到1954年为止,克里米亚半岛一直是苏联俄罗斯联邦加盟共和国的一部分。图为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37.jpg
图为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38.jpg
图为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39.jpg
1954年,为庆祝乌克兰的哥萨克人鲍格丹·赫梅尔尼茨基开始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54年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图为赫鲁晓夫。




40.jpg
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图为克里米亚半岛费奥多西亚,50年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1.jpg
图为乌克兰居民欢迎红军。




42.jpg
图为西乌克兰并入苏联进行选举。




43.jpg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许多半岛居民对此不满。岛上还驻有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当时情况相当紧张,有爆发战争的可能。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在选举中失利后,情况开始减缓。




44.jpg
1991年年5月,俄议会通过决议,宣布1954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议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并要求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三方就半岛地位问题展开谈判。乌克兰则予以强硬反击,宣布俄议会的决定无效。图为1991年一个妇女在莫斯科街道上的一个倒下的苏联镰刀和锤子上。




45.jpg
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后来决定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部分作为黑海舰队的基地。1997年5月,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式签署俄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原则上为解决克里米亚归属等问题奠定了基础。图为90年代乌克兰街头。




46.jpg
2014年1月19日,乌克兰反对派在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举行集会,抨击议会日前通过的法律违宪和侵犯人权。会后大批人员前往议会抗议,但在格鲁舍夫斯基大街北口遇到警方用大轿车组成的路障而无法通过。2014年1月22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警察严阵以待。




47.jpg
2014年2月18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局势再度恶化,反对派对议会大楼发起“和平进攻”行动,计划对议会大楼封锁5天,以迫使议会恢复2004年的法律,提前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




48.jpg
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局势突变,反对派宣布控制局面,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迫逃离首都基辅,连夜赶往俄罗斯寻求庇护。图为2014年乌克兰示威期间,广场上一片火海。




49.jpg
2013年11月,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并持续至今。图为2014年示威者用石块砸碎大楼的玻璃窗,并投掷燃烧弹。




50.jpg
图为数千名乌克兰示威者突破警戒线来到议会大楼前发起“和平进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1.jpg
图为当地时间2014年2月18日,乌克兰基辅,独立广场上的雕塑遭反政府示威者焚烧。




52.jpg
乌克兰内务部安全局已向示威者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停止骚乱,警方将根据法律采取措施恢复秩序。




53.jpg
2014年2月初俄罗斯回应自治共和国总理阿克肖诺夫的求援,俄罗斯联邦军派遣部队进驻克里米亚。2014年3月1日,克里米亚巴拉克拉瓦,大批俄罗斯军队装甲运输车辆集结。




54.jpg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地区的巴拉克拉瓦,大批俄罗斯军队装甲运输车辆集结。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的乌议长图尔奇诺夫1日晚下令乌克兰武装力量进入完全的战斗准备状态,两国开战在即。




55.jpg
2014年3月2日,乌克兰军事基地外,一名当地居民挥舞着俄罗斯国旗从一队俄罗斯士兵旁边走过。




56.jpg
2014年3月2日,乌乌克兰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市,数百名俄军士兵包围了当地一个乌克兰军事基地。图为当地民众给俄军士兵倒热水。




57.jpg
3月2日,俄罗斯摩托化部队从赤刻半岛进驻乌克兰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市。当地民众有人给俄军军人送水,甚至有人打出俄罗斯旗帜欢迎。




58.jpg
8日,塞瓦斯托波尔市民众在市中心广场集会。标语上的俄文意思是:从1783年塞港就是俄罗斯的城市,奋起保卫塞港。




59.jpg
3月6日,在乌克兰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支持俄罗斯的民众举着俄罗斯国旗参加集会。




60.jpg
尽管乌克兰克里米亚局势紧张,危机重重,在前线作战的乌克兰士兵依然能找到间隙踢一场足球赛,而就在比赛开始前不久,俄军刚刚向试图靠近贝尔贝克空军基地的乌克兰军队鸣枪示警。




61.jpg
俄军向空中鸣枪以示警告,称如果乌克兰军队继续前进,他们就会向乌军开枪。




62.jpg
2014年3月9日,乌克兰派沃迈斯克,乌克兰军队向克里米亚交界地区增兵并设立检查站。图为乌克兰军队的卡车在公路上行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3 09:22 AM , Processed in 0.0405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