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6|回复: 8

鄧紫棋衝破港獨毒罵揚威中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9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29 05:26 PM 编辑

鄧紫棋衝破港獨毒罵揚威中國

亞洲週刊 謝夢遙、朱永瀟
2014年4月6日 第28卷 13期

w612.JPG 香港歌手鄧紫棋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比賽中破紀錄地贏得四場競演第一名,卻被香港網上激進本土派和「港獨」勢力毒罵為「賣港」,因為她在比賽中唱少了廣東歌,也因她曾經撰文為特首梁振英打氣。鄧紫棋超越狹窄的港獨思維,以實力為香港爭光。


w621.jpg

鄧紫棋:高歌一曲,為香港爭光(Imaginechina)


鄧紫棋與演出夥伴(圖:蜂鳥音樂) w622.jpg


一位年僅二十三歲的香港歌手,今年初以歌聲征服神州大地,卻意外的被香港網絡的激進本土派和港獨勢力毒罵為「賣港」,只因她在比賽中少唱廣東歌,也因為她曾撰文為特首梁振英加油。這位歌手是誰?她就是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比賽中破紀錄贏得四場競演第一名的鄧紫棋。她超越狹窄的港獨思維,以實力為香港爭光。

鄧紫棋如何崛起?她和她的團隊又是如何創造奇蹟?這要從她當初決定接受挑戰參加《我是歌手》說起……

「為什麽神會選擇我上這個節目?」電話中,篤信基督教的鄧紫棋急切問道。當經紀人告知她接到了湖南衛視第二季《我是歌手》節目邀請時,她即刻反應是,打電話給教會裏的朋友。她後來回憶,她內心的緊張遠遠多於興奮。「如果排名不好,我在香港建立的成績可能就都沒了。」

教會的朋友和鄧紫棋聊了半個小時,她從慌亂中走了出來,信心又回來了。她這才告訴她的經紀人:「我可以去。」這是個有趣的開始,但以上這個橋段永遠不可能被鄧紫棋在《我是歌手》複述了。事實上,任何與宗教有關的話題,都會在大陸節目中避而不提(比如另一位參賽者茜拉的穆斯林身份)。作為一個已經受洗的虔誠的基督教徒,鄧紫棋將去一個難以公開談論宗教的地方進行比賽。

不可否認,大陸與香港之間,不論是文化還是制度都有很多差異。近年來,香港民粹情緒泛濫,鄧紫棋的大陸之行也意味著她將進入一個輿論的雷區。香港高登論壇上的一些網友對她冷言諷刺,用「北上撈金」、「向大陸獻媚」來攻擊她。

但其後發生的事情證明,她去對了。在這個中國收視率排名第一、讓成名歌手競唱的真人秀節目中(每兩場比賽會有一個新歌手加入,排末位的歌手淘汰),她成了最大的贏家,在目前已進行的十輪演唱中,四次拿下了第一名。這位年輕的香港歌手正在變成一個具有號召力的流行文化當紅偶像,她的演唱、言行乃至緋聞被兩岸三地熱烈地討論著。

這看起來讓人相當意外。在她登上這個舞台之時,她最初的擔心不無道理。對手均是來頭不小——包括一位發音極有辨識度被無數人爭相模仿的台灣苦情歌王,一位經歷獨特的盲了一隻眼睛的搖滾傳奇女性,一個說到主旋律歌曲就不得不提起的殿堂級歌唱家,一個面部輪廊和歌喉同樣滄桑且蘊含氣場的蒙古漢子,一個擁有厚實擁躉基礎的選秀出身的實力唱將(死忠粉絲甚至湊錢幫助他買斷上一份高達百萬元的經紀合約)……但鄧紫棋是誰?「我感到她可憐」,熟悉她的一位廣東觀衆說:「電視上看起來,似乎誰也不認識她。」

在二零一四年的一月參加《我是歌手》時,鄧紫棋出道已經六年。她已經在香港及周邊地區收穫了一些名氣,但在全國範圍內,她並不出名。其實不止普通觀衆,連內地的音樂界對她所知甚少。「從沒聽說過」,在節目策劃會上,當談及這個唯一代表香港來參戰的歌手,恒大音樂董事長宋柯搖了搖頭,說。

二零一四年一月三日晚,鄧紫棋坐在電視前,看自己在《我是歌手》中的首次亮相。她和經紀人兼老板張丹討論起來,當全部比賽結束時,新浪微博的粉絲會有多少增長。當時,鄧紫棋使用了近四年的微博粉絲有一百五十萬。她猜道:「我可以有五百萬粉絲嗎?」

她可以。那個大膽的猜測很快就實現了。現在,她的粉絲是八百九十萬。而粉絲的變化,只是她大幅提升的人氣與商業價值所展現的一個側面。她五月要在北京開原本預計只是二千觀衆的演唱會,現在將放到可裝下萬人的場館裏。

從節目邏輯上,《我是歌手》需要一匹黑馬。「對於鄧紫棋個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但是對於我們節目來說,這不是偶然。」該節目編劇組負責人孫莉說。

「這不意味著按我既定的想法起承轉合,」孫莉對亞洲週刊強調。戲劇效果發生的關鍵環節在於黑馬人物的選擇:「一,絕對是能唱的;二,有公衆沒有看到的華彩。」

湖南衛視只是面向全國範圍播出的超過三十個地方台之一,但沒有任何一個電視台比湖南衛視在綜藝節目的領域裏深耕更久。它在一九九七年即開辦的《快樂大本營》至今仍收視紅火,「超男快女」系列的選秀比賽、《爸爸去哪兒》的真人秀,延續了它收視霸主的地位。

在某些角度看,湖南衛視仍是一個受到重重管制、有嚴格秩序的體系:外媒採訪,需要向省外事辦發出公函;它必須遵守廣電總局的「限娛令」,也曾為違反命令被予以痛罰(二零一二年就被剝奪了舉辦選秀比賽的資格)。但在不斷地開放、創新與商業化中,湖南衛視早已取得了綜藝節目資源和人才上的先發優勢。其所在地長沙在某種程度上,已是中國的娛樂之都。無數的大小的明星曾降到這裏,成為娛樂流水線上的參與者。

《我是歌手》,是湖南衛視握在手上最新的一張王牌。它的第一季在去年春天在收視和口碑上大獲成功,這直接導致了第二季的冠名費升至了二點三五億元人民幣(約三千八百萬美元。第一季《歌手》的冠名費是一點五億元),廣告總額則超過四點五億元。

這當然與人口紅利有關,投下冠名費鉅資的,是一款洗衣液品牌。通過一個節目,即十三億人的國度裏建立知名度與美譽度,對於一些快速消費品牌,這是值得一搏的投注。反過來,充沛的資金也保證了節目的製作水準。優質的季播真人秀節目,至少需要有六千萬元以上的投入作為保證,很多地方台無法承受。但這筆投入對於「糧草充足」的湖南衛視來說,不是問題。

湖南衛視不缺少堅定優秀的執行者。以編劇導演組為例——這個組的職能是規劃好幾套方案的劇本以應變,每一個成員都有十年以上的記者經驗,這保證了他們對故事的敏感性與採訪質量。這是個值得玩味的循環,多年之前,湖南台打出新聞立台的口號——這個追求至今也沒有放棄,其麾下最精銳的一批記者,卻投身到了娛樂舞台裏。

在中國做娛樂節目,湖南衛視另一個優勢是資源豐富。韓國版《我是歌手》裏的參賽者,如果不是全部,也幾乎來自於韓國本土,而湖南衛視的總導演洪濤,可以向華人世界裏類型各異的歌手發出邀請。

在第一季播出時的二零一三年春天,身在香港的鄧紫棋就已經知道了《我是歌手》。「內地出來了一個黃綺珊,你快去看看。」她的母親告訴她,並主動找到視頻給她看。視頻裏,她看到了一個有著大嗓門的女人,演繹了一首名為《I will always love you》的歌。

她與《我是歌手》的首次相遇,不能用「純屬偶然」來形容。湖南衛視的野心,並不限於本土,早在二零一一年即與香港的Now TV,共同成立了Now芒果台,引入諸如《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湖南衛視的娛樂產品進香港,還在當地巴士和電梯裏投放廣告播放片花。香港觀衆對於打上內地標籤講國語的娛樂節目,早已經不陌生,即使不看需用戶付費的Now芒果台,也可以登陸大陸視頻網站收看。

如今,更好的時機已經到來。《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成功(台灣東森、中天兩家電視台甚至前所未有地以新聞直播形式播出了大部分的總決賽),讓湖南衛視更有信心讓「湖南製造」得到海外市場的回報。通過版權售賣,第二季的《我是歌手》在馬來西亞、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的Now TV的合作頻道裏同步直播,台灣的八大戲劇台也單獨購買了非直播的版權。

不可否認,觀衆群巨大的湖南衛視娛樂節目,成了一個明星事業的火箭發射器。將明星推上高峰,它至少是當今中國擁有這種可能的寥寥無幾的渠道之一。最新的一個例子是張亮,這個現在人氣爆棚的男模在參加二零一三年末的《爸爸去哪兒》之前,有限的知名度僅僅維繫在模特圈內。

在第一季《我是歌手》中,鄧紫棋母親最喜歡的歌手是黃綺珊。那位出生在六十年代末期重慶的大嗓門女唱將,看起來與鄧紫棋截然不同。但有一點上,她們是一致的,她們都成了節目中的黑馬。

二零一三年的春天,鄧紫棋與長沙還相隔千里。在此之前,她只去過一次長沙,做了場小規模的簽售。

鄧紫棋原名是鄧詩穎,張丹與鄧詩穎的首次遭遇,是在二零零六年一場名為「Spice It Up 」的唱歌比賽上。他是決賽的評委,正在為他創立的音樂公司尋找下一個「鯊魚苗」,而鄧詩穎是十幾個選手之一。上場前,主持人介紹她將唱一首自己創作的英文歌曲《睡公主》。幾分鐘後,張丹記住了這個小姑娘,她可以自如使用一種高亢清亮的轉音。鄧詩穎成為那個比賽的冠軍。

幾天後,張丹約她和另外幾位參賽者在咖啡廳見面(其中也有後來成為歌手的JW)。像所有的藝人選拔流程一樣,他問了一些譬如「若有機會想當什麽類型的歌手」之類的常規問題,大家分別回答。十五歲的女校學生鄧詩穎並沒有特別打扮,她告訴張丹,她喜歡聽英文歌,想唱R&B。她喝著果汁,看起來有些怕陌生人,不敢講太多話,但又會一直很開心地笑,說話時把眼睛睜得很大。

半年之後,張丹決定簽下鄧詩穎。無論如何,這看起來是個相當冒險的行為。那場無需報名費的唱歌比賽,雖然也有三十所中學參加,但無論規模還是影響力,對於真正的音樂圈來說,均不足為道。而鄧詩穎決賽時演唱的《睡公主》,也是她創作過的詞曲均備的唯一歌曲——她也有其他創作,不過都是半成品。她的音樂表演經歷少得可憐,她曾和兩位女同學組樂隊(她負責鍵盤和唱的部分,另兩人分別是鼓手和吉他手),但兩個月就解散了,只排練過兩首歌。

當張丹把簽下鄧詩穎告訴周圍的朋友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他將簽下的那個女孩,個子矮小,也沒有驚人的美麗,在當時的年紀,很難達到一般娛樂公司的簽約標準。甚至連十五歲的鄧詩穎本人,也從未想過會進入娛樂圈,否則她當時絕不會在網絡日誌裏,寫下日後成為她同行的香港藝人胡杏兒與鄧麗欣的帶有侮辱的譏諷(這段隱藏的網誌幾年後被黑客破解並公開,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她為此道歉)。

七年過去了,鄧詩穎成為了現在的鄧紫棋。至少,從某些行為來看,鄧紫棋依然是張丹當初見到的那個充滿緊張感的小孩子,而不是處事老練的大明星。

她像個對美食充滿渴望、對分量毫無概念的兒童,她若是鍾情某一種生魚片,會一口氣叫上五份兒一模一樣的菜。當她想在拍攝MV時穿某件衣服,會不停地吵著「我要,我要,我要」。她經常哭泣,淚腺似乎並沒有隨著成長而退化。她會犯一些不可理喻的低級錯誤,一次電視節目錄製前夕,她去泰國旅行,但竟然沒有塗防曬霜——這種事情簡直不可能發生在其他女明星身上,結果錄節目時,她有些皮膚像燒焦了,讓所有人哭笑不得。

她的時間管理糟糕透了,可以連續十個小時做一件她在乎的事情(比如練習某首歌),從而忘記了本應準備的其他事情。「你應該把練習攤開來,每天做一點,效果才好。」張丹總是這樣忠告她,但效果不佳。

一年半前,她和得過格萊美獎的美國歌手Jason Mraz同台演出,後者比她年長十四歲。在後台時,她拘謹得什麽話都不敢主動講。「連人家的聯繫方式都沒有留下來,我很後悔」。她回憶說。

她與Jason Mraz打完招呼後,所有的對話都是由對方發起。她則像個被迫與成年人對話的小學生一般,簡短回答。「你發過幾張專輯?」她回答說:「四張。」「你喜歡誰啊?」她又說「Beyonce……還有Jason Mraz。」Jason Mraz對這個不太敢講話的藝人,感到有些奇怪,但當他問到鄧紫棋的年齡時,他長長地「噢」了一聲,似乎理解了。

某些時刻,年輕是她的負累。《我是歌手》第二期時,她選擇唱汪峰的《存在》——一首反映普通民衆生活困境的歌。就在競演前晚,她大哭了一場,感覺自己的綵排糟透了。排練時,她聽起來在一直喊,歌聲缺少了一種層次和遞進感。一位音響師悄悄對總導演洪濤說:「這個小女孩沒有閱歷,可能吃不住。」第二天上場時,鄧紫棋的處理上已經改善了很多,還奪得當晚的冠軍,但網上仍有很多聲音認為她並未理解歌曲。

然而年輕也是她的資本。當初,在她那堆半成品音樂之中,張丹感受到了她的創作潛力。在簽約之前,張丹還幫她錄製了一首名為《回憶的沙漏》的歌,這也是她第一首原創中文作品。「在那次錄音的過程中,我們更了解她,覺得她是可以繼續被栽培下去的。」張丹回憶說。

錄音時,鄧紫棋主動講了自己的「缺陷」,左顎骨萎縮,上下顎牙齒不能咬合,有時容易咬字不清。在她成名之後,這個話題總被香港記者當面提及,她並不覺得這是困擾,事後會笑著說「他們又來了」。這件小事,從一開始同樣也沒困擾過張丹。他願意以時間來下注,等待這個唱作俱有潛質的女孩的成長。至此,這是時年未及而立的張丹人生中的第三場賭博。前兩場,一贏一輸。

張丹,這個印尼華僑的兒子,在二零零四年賣掉賭場股份,成立音樂公司時只有兩個人,他帶著助理,借了自家人一個房間當辦公室。他的家族是做地產與投資的,無法提供任何娛樂業經驗,他將從零開始。他深知與那些娛樂巨鱷比起來,他是以小博大,他為公司取名為「蜂鳥」(Hummingbird)——世界上最小的一種鳥。後來,鄧紫棋成了他的蜂鳥音樂唯一的藝人。「神在你小的時候,就讓你和音樂建立了關係。它讓你省下了那麽多時間,可以安安靜靜做音樂,你還記得嗎?」在那通第一時間打給教會朋友的電話中,對方這樣說給鄧紫棋聽。

這番話有信仰的成分,世俗者或許會不以為意,但也道出了一些事實。這些年來,鄧紫棋的成長路徑確實與香港娛樂工業裏的多數歌手不同。

在簽約之前,與鄧紫棋家人的最初的一兩次見面裏,張丹即表達了他的耐心。「這個圈子很亂,我們希望她把書念好。」鄧紫棋的母親說。「這跟我們的希望是一樣的。」張丹說。他的面孔很年輕,說話真誠,能夠給人信任,另外——或許是保持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他沒有提及自己上一份工作與賭場有關。

張丹遵守了他的諾言。簽約後的兩年裏,鄧紫棋開始接受演藝方面的訓練,但沒有離開學校,張丹則等待著她的成長。直至二零零八年時鄧紫棋中學會考考完,才真正出道。

在明星們閃亮的世界裏,經紀人(或者經紀公司)始終佔據著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他們影響著藝人的職業生涯,甚至決定了藝人的風格。「像英皇把藝人本身當做發力點,音樂不是重點,所以Twins演電影、拍廣告、走秀、剪綵。」鳳凰傳奇的推廣人徐明朝評價道。

「這個市場裏太多外國進入本地的唱片公司,無論是高管還是底下員工,在這裏就是推廣的人員,他們對音樂本身的理解太缺乏了。」張丹說。

其實,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模式,存在價值上難以簡單臧否。但張丹想要的,是一個能表達年輕人心態的讓同齡人產生共鳴的創作型歌手,「假裝是十六歲的心態去寫歌,讓十六歲的人唱,那是設計出來的」。

在鄧紫棋至今出版的四張專輯中,絕大部分歌曲是她自己創作,她寫了超過一百首歌,那首她比賽時唱的英文版《睡公主》,也改作了中文版。公司的音樂監製Lupo本身有很多音樂創作,但這些作品不會讓鄧紫棋唱,偶爾的情況下,會和她合寫一曲。「我們最希望的是,她自己寫給自己。」張丹說。

「我的環境允許我可以純粹地做音樂,省下很多時間跟精神。這樣的成長環境是很乾淨、很自由的。」鄧紫棋對亞洲週刊說。蜂鳥音樂只有她一個藝人,而大型娛樂公司裏的藝人往往需要承擔拍電影、帶新人,以及公司之間的置換、合作式的工作。

潘瑞芳是《我是歌手》中全程跟隨鄧紫棋的編劇導演,在她看來,張丹與鄧紫棋基本做到了平等。選歌的想法不一致時,大家會彼此商量,張丹從不會強令按他的想法執行。

不僅在節目裏,這種寬鬆的關係貫穿了他們交集的始終。政治和緋聞,是多數偶像竭力避免觸碰的禁忌。但張丹在這些事項上採取了開放的態度。去年鄧紫棋入圍了台灣金曲獎,她當時的緋聞男友林宥嘉邀請她一起牽手走紅地毯。她把想法告訴了張丹。張丹第一反應是「不要」,但對鄧紫棋說:「你們之前被記者拍過,如果你們受得了,就這樣做吧。」

「他們其實還是很想讓別人知道吧。」張丹說。

從娛樂傳播的角度來看,對金曲獎上的牽手的默許,未必是一件壞事,對藝人形象未嘗不是加分。但另一樁事,卻置鄧紫棋於危險境地。

去年四月,鄧紫棋接受採訪時,為香港特首梁振英加油,引發了一輪網民的批判。「我覺得現在社會真的充滿怨氣。」她表示不想評判梁振英的每一個決定的好與不好,「這個角色實在很難做。我不想再對他施加壓力,想給他一份鼓勵」。

嚴格說來,鄧紫棋的這番話並無特別見地,用她自己的話說,不過是作為一個基督徒,「把愛和動力分享給別人」。但在香港現實矛盾重重的當下,涉及政治評價的話,即使是以往勇於表達態度的明星,也會頗為慎重——去年底劉德華接受某家內地雜誌採訪,就對港視牌照問題笑而不談。

訪問是張丹事後才知道的,公司內部並無對言論的控制。「我只是怕她對事情的理解不夠深入,講的時候立場搖擺。」他說。

某些時刻,鄧紫棋會先斬後奏。兩年前的七月,她感情受傷,衝動之下買了獨自去紐約的機票。直至起飛前一天,她才打電話告知公司:「我必須要去。」大約一週之後,她回來了。張丹並沒有說什麽。對於鄧紫棋堅持的事情,他往往不會說不。另一個例子是,去年鄧紫棋去歐美遊學,原定計劃只有一兩個月,在她的堅持下,變成了三個月,蜂鳥音樂的員工們連帶著獲得了休假機會。

「因為自由是音樂的基礎。誠實地面對生活,就是創作最重要的事情,有時候我不會強迫她壓抑某一種情緒,或者一定要按照什麽規律去生活。如果沒有自由的感覺,你不會很想聽一個人想要表達的。所以我不會希望我們的歌手沒有自我。」張丹說:「我很討厭沒有自我的音樂。」

這個說法被不斷驗證。在紐約期間,鄧紫棋寫出了《泡沫》。「美麗的泡沫,雖然一星花火,你所有承諾,雖然都太脆弱……」那首傾注了她那時所有傷感的情歌,後來是她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當然,無論鄧紫棋較其他藝人享有多少的自由與特權,放任生長也不會是故事的全部。明星作為一種由公衆與媒體買單的商品,自然要符合商業需要。對於鄧紫棋而言,某些改造也在發生。

成為藝人後,她換了新的中文和英文名字(G.E.M.)。Gloria是她曾經的英文名,但張丹認為太普通了,而且「進內地的話,很難的英文名沒人去念」。他想到了同樣以G開頭的Gem(意為寶石),但他又想不止於此,於是加了三個點變為縮寫,展開是「Get Everybody Moving」。(他們曾經還想過「Gloria Eats McDonald's」)。

「阿Tan(張丹的昵稱)很有頭腦。他常常會想到一些事情我想不到的。」鄧紫棋說。

二零一三年四月,鄧紫棋第二次在紅館開演唱會,VIP票售一千二百八十港元(約合一百六十六美元),這創造了紀錄,此前陳奕迅的演唱會最高票價也不過六百八十港元。這是張丹的主意,共計五場的演唱會,每場有一百八十張VIP票,持票者可以進入後台,由三位導遊帶著講解演唱會的準備流程、服裝的設計由來,「好像博物館的參觀團一樣」。

這種特殊安排其他歌手演唱會並不曾有過,具有創新意義,能夠充分滿足歌迷的好奇心及與偶像更深接觸的熱望,但張丹也承認:「成功的話,也是一個宣傳點。」

張丹成功了。「最昂貴的演唱會票價」,如今在許多關於鄧紫棋的報道中被反覆引述,連同的還有另一項之最,「紅館開滿十場演唱會的最年輕歌手」——定語不能少。

張丹的另一項改造是,讓鄧紫棋接觸更多的國語(普通話)歌。在十五歲之前,鄧紫棋已經與國語歌疏遠已久,小學時她家裏人放張宇的《月亮惹的禍》,她也跟著聽,但之後她自己買專輯時,聽的都是外國音樂。

四歲來港不棄國語

張丹的國語策略始於在他推廣公司最初簽約的藝人Solers。那對意大利裔的混血兒兄弟的作品中,國語歌和粵語歌的比例大約是六四。這個比例在鄧紫棋時,進一步增加到七三。但Soler與鄧紫棋不同的是,他們一副異域面孔,唱起國語歌時,難免有一種違和感,況且他們國語本身並不好。而鄧紫棋四歲來港前,住在上海,小時候就能用標準的國語背誦唐詩。國語對她來說,並非重新撿起,而是從未丟棄。

「國語只有四個音。廣東話是九個音,(寫歌時)需要計算很多,音對好了,韻又押不好。又要押韻,又要對音,寫出來的詞很多就很奇怪,有的太直接了。國語可以詞曲一起寫,粵語歌一般要先有旋律,再填詞。」張丹說:「廣東話本來就不合適音樂,九個音的歌詞就把創意拖垮了。」

除了最後一句,他對粵語歌的判斷,是香港業內許多人的共識。同為香港音樂人的梁翹柏說:「是很難,所以才會有很有水準的填詞人出現。內地和台灣人說寫詞,我們香港人說填詞,就是因為先有旋律,然後把詞填進去。」但他不同意以優劣來衡量:「我覺得藝術是這樣,越給它一些範圍,難度越大,就越有創意。」

對於鄧紫棋來說,不同語言的使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廣東話和國語都是我熟悉的語言。廣東話很硬朗,有節奏感的歌,廣東話表達比較好。但我寫抒情歌,則要麽寫英文要麽寫國語。比較淒美的情緒,廣東話唱出來,好像沒有那麽貼切。」

張丹並不否認市場因素。「哪裏有觀衆,你就去哪裏表演給他聽。我希望把國語多一點唱出來。廣東話應該像台語一樣,變成一個古老小衆的東西。」張丹遲疑了一下,接著說:「香港媒體聽到我這些話會很生氣,覺得我是魔鬼。」

這確實是個敏感話題,觸碰到了某種痛處。在陸港矛盾越演越烈的背景之下,一些持民粹論調的人,甚至將鄧紫棋唱國語歌、上《我是歌手》視為一種投機。

但若觀察香港音樂史,粵語歌早年只是粵語片的附屬品,隨著六十年代邵氏國語片的興盛,粵語片一度衰落,粵語歌被視為過時老舊的產物,國語和英文歌雙雙成為潮流先鋒。而第一首有時代意義的粵語歌出現在七十年代初,是許冠文作詞許冠傑譜曲演唱的《鐵塔凌雲》(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卻是先有詞後有曲)。在TVB喜劇節目《雙星報喜》中演唱後,再加上歌中所蘊含香港情懷,它流傳開來,粵語歌也隨之越來越流行,在八九十年代達到了頂峰。

近半個世紀後,深刻的變化已經發生。曾經為港人所熱衷的國語歌曲,被一些人貼上充滿歧視性的「蝗語」的標籤;TVB作為傳媒平台,即使在香港之內,亦不復當年的影響力;而香港作為華人圈裏娛樂中心的地位,正在衰落。焦慮感在這座城市瀰漫著。從業超過二十年的香港娛樂記者翟浩然向亞洲週刊表達了他的失落:「以前台灣明星來港宣傳,約兩個小時的專訪很容易,現在很難約了,有些只肯做大型記者會與簡短訪問,有些很久才來一次,這裏已不是他們的重視的市場首選。」

香港流行文化專家馮應謙告訴亞洲週刊,香港的娛樂公司相比以前,已經不再廣推新人了,因為太難掙錢。梁翹柏認為,香港樂壇自有優質的後來者,但問題是:「你對這個市場缺少期待,你都不關心了,你怎麽會想去了解那些音樂上有創意的歌手呢?」

內地這塊蛋糕則越來越誘人,在那片巨大的市場裏,即使能夠分一小杯羹,也收益可觀。彭佳慧去年參加《我是歌手》後,在大陸的商演報價已經超過四十萬元,且應接不暇。而廣受中老年人喜愛的內地組合鳳凰傳奇,商演價格已達八十萬,每年商演邀約超過百場。攪動音樂市場的,還有那些資本雄厚的網絡公司,從二零一三年下半年開始,酷狗、騰訊、百度等公司開始了競爭,以高價買下流行音樂的網絡版權,網絡音樂不賺錢的舊格局正在改變。

這種趨勢,香港娛樂不可能沒有注意到。二零一二年五月,英皇娛樂將霍汶希派到北京常駐。這位帶出了謝霆鋒、容祖兒等明星的金牌經紀人此前超過二十年娛樂業生涯,主場從來都是在香港。

內地市場像一枚碩大的牡蠣,卻並不容易撬動。去年湖南衛視的快樂男聲選秀,NowTV設立了香港賽場,選拔了十個人並入杭州賽區的六十強,但沒有任何一人進入到該賽區的十強之中。而上海衛視的《中國夢之聲》中,香港選手們早早出局,而相反之下,幾位台灣選手幾乎留到比賽的最後階段。

「香港選手給人的感受是,包裝有餘,實力不足。」《中國夢之聲》的總導演王磊卿說:「語言也是比較大的問題,選秀節目很重要的一點,是人的表達。因為他們的國語的表述能力比較差,對選秀來說是非常吃虧,你除了歌曲之外沒有一種方式來讓大家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實力與語言能力,鄧紫棋並不是問題,她只缺少一樣東西。在二零一四年之前,鄧紫棋在粵語地區獲得很多音樂獎項。鄧紫棋的商演價格在香港已達十幾萬港幣——要知道香港很多歌手的商演價格為幾萬甚至幾千元。但僅僅這些,並不足夠讓同樣的影響力抵達粵語區之外。「在內地的北方,商演只有幾萬。」張丹說。在北京表演時,也會有粉絲團到來,但大部分都是廣東籍的。

張丹從未放棄把鄧紫棋送入內地的想法,他幾年前在廣東和北京各設立了一個經紀人聯絡。過程是艱難的。雖然鄧紫棋也上過一些電視節目,但從未獲得在節目上唱歌的機會。「我們去排通告,他們會說,嗯,香港歌手?」張丹模仿著皺了皺眉。「節目編輯說,她歌唱得不錯,但沒有話題性。」

鄧紫棋的每一張專輯中,都有國語主打歌。「每次我都覺得這張專輯可以在內地打開的」,張丹說,但結果總是讓他感到失望。最遺憾的是上一張專輯,差一點就獲得了與中國移動的手機彩鈴合作,「最後還是被其他歌手擠掉了」。

張丹過去的幾年未能實現的期望,被《我是歌手》以令人錯愕的速度實現了。鄧紫棋在內地紅了。而恰恰是她在此之前不夠響亮的知名度,為她提供了一扇機會之門。「沒有出現或者盡量少出現在其他節目中的歌手」是《我是歌手》的歌手類型之一。

這種合作不是一拍即合,也有幸運和奮力爭取的因素。早在上一季《我是歌手》尚未結束時,總導演洪濤即接到了蜂鳥音樂的邀請,去香港看鄧紫棋四月十三日的紅磡演唱會。洪濤婉拒了,因為演唱會的前一天正是《我是歌手》的總決賽,他感到太累了,想休息一下。

另一位導演組成員鄧偉去了香港,他在香港只停留了一天,見到了張丹和公司的宣傳人員。那次見面中,鄧偉表示了對鄧紫棋的讚賞,也說可以有機會來上洪濤負責的另一個非季播綜藝節目《百變大咖秀》。

但一切似乎就此停滯了,《百變大咖秀》的邀請從未到來。直到近八個月後,《我是歌手》籌備後期,經鄧偉的推薦,鄧紫棋進入了歌手的候選名單中。那時入選名額已剩不多,韋唯、韓磊等人是早在二零一三年的十月前就已經確定下來的。

洪濤想找一個「新生代」唱將——或者說「黑馬」角色,但他最初心儀的那位台灣女歌手,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談成。鄧紫棋成為了這個替補人選的諸多候選之一。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一日,洪濤和一位副導演來到香港看了鄧紫棋的一場在音樂節上的表演。此次來港,他們還看了謝安琪、方大同等另外三個歌手的演唱,總計考慮人選則超過了二十個。

在那二十分鐘的演唱裏,鄧紫棋並不知道,洪濤——那個不久之後將她演藝生涯推向高峰的那個真人秀的總導演,就坐在觀衆席裏。她也並不知道,那天深夜,洪濤與張丹一起吃宵夜時,並讓他發來鄧紫棋未來的檔期表。演唱結束,張丹只是對鄧紫棋說:「你先走,我要開一個會。」她被瞞了很久。直到參加《我是歌手》的板上釘釘,她才知道一切的由來。

鄧紫棋只需要沉浸在音樂世界裏就好了。在很多事情積極結果未出現之前,張丹並不會告訴她,就像那次未能談成與中移動的彩鈴合作,如果不是亞洲週刊提起,她並不知道。「他怕我傷心?我不覺得他有那麽厲害。」當聊到這裏時,她哈哈大笑起來:「他就是忘了(告訴我)。」

當洪濤離開香港時,他心中已經有了合適人選。而這個人選,與先前定下的其他人一樣,還需要經歷整套選拔的最後一環:開會上報湖南台的領導。毫無意外的,鄧紫棋這個名字,遭到了領導們的質疑。

「領導的顧慮是,鄧紫棋的知名度確實不高。」副導演洪嘯向亞洲週刊回憶:「但洪濤老師說,我們第一季也有黃綺珊這樣的選手。對她的實力只要是有信心,就會有好的效果。」鄧紫棋母親最喜歡的黃綺珊,變成了站在她女兒這一方的最具說服力的論據。距香港的見面一週之後,湖南的邀請終於到來了。那時離錄製開始,只有十幾天了。

對於這次機會,鄧紫棋和她的團隊表現似乎比別的歌手更為緊張,會提前準備好二十多天之後演唱的歌曲。張丹拒絕所有媒體對鄧紫棋的賽前採訪要求,以免她說話太多影響聲線。一個導演組成員表示不理解:「二十分鐘說話,能把嗓子傷到哪兒呢?誰賽前說的話,會比既是歌手又同時擔任主持人的張宇更多呢?」

她追求完美的細節。在《你把我灌醉》那支歌演唱前,距離登台只有十二分鐘時,鄧紫棋發現她的裙子無法完全蓋住腳踝,她覺得不夠協調,堅持要臨時去找襪子穿上。「我說其實也看不到吧,但她就是覺得我一定要不留遺憾。」共同度過了這場忙亂的編劇導演潘瑞芳說。

如同經歷一場人生大考,鄧紫棋投入了全部。只有一次例外。鄧紫棋的母親是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舅舅是小提琴手,外公是薩克斯手,已過世的外婆曾是歌唱老師。節目組認為,如果能拍一個她家人出鏡的VCR,能夠更充分地告訴觀衆,鄧紫棋與音樂的緣分。事實上,這種電視手法,是湖南衛視駕輕就熟的,在「超女快男」的選秀中經常使用。從來沒有人會拒絕。對於生於音樂世家的鄧紫棋,這種拍攝,更是顯得自然得多。

但鄧紫棋拒絕了。節目組做了一些說服工作,告訴她這將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畫面,也能給她形象加分,但她堅持己見。這大概是一個讓人困惑的拒絕。當她終於來到了這個時下最受矚目的娛樂節目之中,她在每一個環節上全情投入,卻放棄了在鏡頭前展現自己的家庭的機會。

接受亞洲週刊採訪時,她解釋了害怕的緣由。「我外公受洗時,我在微博上發了一張他的照片。結果他去菜市場買菜,有人說你是鄧紫棋的外公嗎?我妹妹也被香港媒體拍過,放學時,他們在學校門口問她一堆問題。」她笑了笑,表情認真起來:「我不想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所以不想讓他們上鏡。」

這些事情,尚且發生在她參加這個節目以前。那時,她的微博粉絲約是八百九十萬的六分之一,她還沒有成為《我是歌手》舞台上的鄧紫棋。

重量訓練一週三次

她曾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女校學生,一個自認為有很多青春期少女的夢幻情感、也曾為「嬰兒肥」而苦惱、生於中產家庭的孩子。十七歲那年後,歌手成為她的職業,她開始厲行健身,如今每天四十五分鐘的跑步外加一週三次的重量訓練,已經成為習慣。與出道之初相比,她體重輕了七公斤,擁有四十公斤的纖細身材。她保持著某種社交上的封閉,她的音樂工作室在香港知名的酒吧街蘭桂坊附近,但她更願意錄製完畢後,繼續泡在琴房,或者回家寫歌。

「她很年輕,但怎麽會這樣?我佩服她,因為她幾乎不出去玩。」她的香港司機說。她身上有典型的香港傳統:勤奮、有緊迫感及強大的自我約束。她沒有任何紋身。


她熱愛舞台,而舞台最終回報了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觀眾熱淚背後的秘密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29 05:31 PM 编辑

觀眾熱淚背後的秘密

亞洲週刊  謝夢遙
2014年4月6日 第28卷 13期

w614.png

現場評分的五百觀眾從五萬人中精選出來,要表情豐富,真情澎湃。


w623.jpg w624.jpg

觀眾被歌手真情打動而流淚


湖南衛視的T2區演播廳,在很多人看來,像是一個魔力磁場。《我是歌手》的電視鏡頭中,那些觀衆似乎中了音樂「毒」,不乏動情舞蹈、閉眼吟唱甚至淚流滿面者。一千二百平米的T2演播廳,正是這一切發生的現場。

回到故事的起點。在節目策劃之初,《我是歌手》的總導演洪濤邀請香港人梁翹柏來擔任音樂總監時,即表示想通過他組建有最好效果的現場樂隊。

最終的現場樂隊確定為二十九人。這意味著所有樂器都是真人操作,不用電音,也意味著一筆龐大的支出,這批人將在節目錄製的四個月裏幾乎全程跟隨。梁翹柏曾給王菲、韓紅、陳奕迅操辦過演唱會,在他看來,即使一些大型演唱會也未必會用到如此規模的陣容。自始至終,洪濤沒有皺眉。他告訴梁翹柏:「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宗旨,如果這樣音樂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就用。」

但秘密不止在音樂品質本身。現場五百位觀衆每期不同,是從超過五萬的網上報名者中,經過五輪的層層選拔而來,其中有些是跨省遠道而來——節目組僅僅是遴選和聯繫觀衆的團隊就至少有十幾個人。報名者在被選拔的過程裏,包括上傳照片與視頻,也會被問及喜歡的歌手和類型這樣的問題,儼然似是另一場全民選秀。那些看似木訥的報名者容易被刷掉,而符合鏡頭需要、表現得懂音樂的觀眾,才有更大的入選機會。

在《我是歌手》錄製開始前,一位副導演和洪濤會分別上台鼓勵觀衆,「聽到興奮時,可以主動站起來舞動」,「無論你做什麽,請相信,沒有人把你當成怪物」……而另一個頗為用心的設置是,舞台兩側的上方有提詞器,以便觀衆能夠跟著歌手一起哼唱歌曲。

「我只能這樣說,真人秀節目會比較強調這樣的一種極致的感情。」在聊到這個話題時,《中國夢之聲》的總導演王磊卿告訴亞洲週刊。

《我是歌手》的節目模式版權購自韓國,韓版每季超過四十集,節目被熱捧,拉長戰線是商業上的理性選擇。但中國版本,每季只有十三集。這源自於廣電總局對季播娛樂節目長度的硬性規定。

來自於高層的無形巨手看起來是相對公平的,不止針對湖南台一家,東方衛視去年的《中國夢之聲》就因為播出集數預期超限被警告,從而倉促收尾。中國版《我是歌手》裏有著符合中國觀衆口味的創新。洪濤新設置了復活戰、總決賽以及三甲頭銜(韓國版的結束環節是「畢業」),並強調了節目裏的故事性與競賽張力。而觀衆的表現,與此緊密相關。

洪濤對亞洲週刊說,「不能丟掉觀衆認真在聽的這種細節,因為要傳遞感情,觀衆的反應,都是敍述音樂故事的很重要的構成」。在中國,似乎一切都在不斷升級。上一季的《我是歌手》最多時現場有三十八台攝像機同時拍攝,但到了第二季,攝像機超過了四十台。哪怕在宣布賽果這個看似簡單的場景裏,也布置下了二十台左右攝像機(拍攝總導演、七個歌手和對應「經紀人」的個人特寫,以及全景和不同角度)。

「從電視製作角度來說,這是件蠻奢侈的事情。但是我就為了那兩秒鐘的鏡頭,必須全程捕捉他的細節。」《我是歌手》的製片人都艷說。

但無論如何,一些懷疑論者都會堅定地認為:湖南衛視才是幕後導演,安排了「托兒」進入觀衆群。他們所謂的動情姿態,不過是一種精心設計的表演。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中國式謎題。不論是某個政府部門,還是湖南衛視這家歷來擅長營造話題的電視台,消弭所有人的懷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9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9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需要多些滄桑歷練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31 06:07 PM 编辑

我需要多些滄桑歷練

亞洲週刊 謝夢遙
2014年4月6日 第28卷 13期

鄧紫棋接受亞洲週刊專訪,聊音樂、宗教和有關她去年談梁振英的言論風波,內容如下:

鄧紫棋(圖:蜂鳥音樂) w898.JPG

人們稱你為「巨肺小天后」,力量從哪兒來?

對音樂的喜愛吧。我從小唱歌就這樣子,我喜歡的Beyonce,都是這樣唱歌的。

你唱國語歌曲的感受是什麼?

王力宏可把一首國語歌唱得像英文歌,令你覺得他連接了兩種語言,連接了中西方元素在他的音樂裏。廣東話和國語都是我熟悉的語言。廣東話很硬朗,有節奏感的歌,廣東話表達比較好。

但我若寫抒情歌,要麽寫英文要麽寫國語。比較淒美的情緒,廣東話唱出來,好像沒有那麽貼切。我都是在很自然的情況下,寫的國語歌都是我自己的經歷和情緒。

為什麼去年談起香港特首梁振英?

我沒有稱讚他,你不要被誤導了。我只是說,他壓力很大,我想跟他說加油。我自己的信仰,就是希望把愛和動力分享給別人,我只是出於給別人生命有正面影響的原因,說了這番話。那是一個雜誌的訪問。出來之後,是他們在上面寫:「政治篇」。但那個記者不是故意的。翻出來亂講話的那些網友,是故意的。

為什麼會在微博上提夏俊峰?(夏俊峰是瀋陽小販,因殺死城管而在二零一三年被判處死刑,妻子張晶曾要求獄方給他們夫婦拍張合照被拒。鄧紫棋去年九月寫道:關於夏俊峰,至少我想問,為什麼行刑前連拍一張最後的合照都不行?)

看不過眼啊。那是微博熱門話題,我每天都看微博。

你為什麼會成為基督徒?

我從小就是在基督教學校,小學三年級我找不到書,我就祈禱說耶穌給我找回來,發現就在報紙下面。我從小就覺得基督是真的。

我唱演唱會一定會先祈禱,洗澡、睡覺前都會祈禱。我想告訴祂,我想和祢一起,而不是說我什麽時候需要祢,祢給我神奇力量。它不是一個魔術,而是一種陪伴。

我以前每週都會去教會,但最近這兩個月都沒去,因為他們聚會的時間,我都在場上(比賽)。我如果有時間就會去,因為我覺得那是我心靈上很大一種力量來源。

像王祖藍、Sammi(鄭秀文)、衛蘭,有時間就會去教會。那不是你上課出勤,而是在那個環境裏面你會把一切最近的壓力都找到出口。

在大陸談論宗教似乎是件敏感的事情?

我在湖南台也會一直這麽講,後來他們跑去跟阿Tan說:「你提醒一下她,這樣很難剪哎,她說的很好,可是我沒辦法用。」

你的音樂總監Lupo是怎麼樣的人?

他像一個父親。音樂、人生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我們去外國錄音時,生活上也很照顧到我。他是一個對音樂非常尊重、執著的人。

比如演唱會時,鼓手要求的配套,他會列個清單出來,如果主辦單位沒有做到,他會現場罵人。他會要求樂器的型號和牌子都一致。

這次錄影有什麼新的感受?

突然認識很多優秀歌手,很有動力。你會覺得你付出給音樂,音樂就會回報你。有一陣我覺得蠻艱難的,很多歌手朋友在香港,那麽喜歡音樂,可是,這個地方並不能容納到那麽多純粹的東西。

可是我去到內地,突然發現,有這樣一些人在努力做節目,也有那麽厲害的音樂人,你突然覺得很有希望。

你對香港音樂未來悲觀嗎?

不會造成困擾,我已經是裏面比較幸運的一個,有這樣的資源和環境讓我發揮。我只是看到這個地方埋沒了很多有才華的人。

你怎麼看待現階段的不足?

我人生裏面經歷事情少,我還是比較青澀。所以有些歌曲是需要多一些經歷的多些滄桑的情感,我還不能有說服力的去表達。比如韓磊老師選《花房姑娘》,你讓我唱我真不知道怎麽唱。我找不到一個適合的理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鄧紫棋小檔案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31 06:11 PM 编辑

鄧紫棋小檔案

亞洲週刊
2014年4月6日 第28卷 13期
 
1991年出生於上海,4歲移居香港。本名鄧詩穎,別名G.E.M.(Get Everybody Moving,意即「讓每個人動起來」),於2008年出道的香港創作歌手。出身音樂世家,母親為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生,外祖母為歌唱老師,舅父為小提琴手,外祖父為樂團薩克斯風手。13歲完成八級鋼琴。中學一年級起,不斷參加各項歌唱比賽,曾於一年內贏得五項歌唱比賽冠軍。2006年,參加Spice It Up 學園祭獲得冠軍。比賽中,被現任經理人張丹邀請簽約蜂鳥音樂,兩年後正式成為歌手。2014年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2》,獲得四場比賽的冠軍,打破紀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09: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2 04:09 PM , Processed in 0.0661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