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0

中国旅游面临千亿逆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旅游面临千亿逆差

2014-10-13 13:20:04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核心提示: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14年我国旅游贸易逆差年内将突破1000亿美元。事实上,从今年国庆节出游情况来看,千亿逆差似乎毫不夸张。境内“一毛不拔”,境外“一掷千金”,游客、消费者的表现悬殊,正折射出我国旅游消费产业亟待振兴。


a458.jpg

今年国庆“黄金周”,景区不控制人流、服务不佳依然是中国旅游业的“顽疾”。 图片来自网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陈爱平 发自上海

10月7日,又一个十一“黄金周”在此告一段落。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14年我国旅游贸易逆差年内将突破10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15元人民币)。事实上,从今年国庆节出游情况来看,千亿逆差毫不夸张——今年国庆“黄金周”,国内一些热门景区被游客“敬而远之”。长假首日,四川九寨沟只吸引到8000多名游客进沟;长假第二天,峨眉山景区全日迎客2.19万人次,同比下降33%……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境外旅游线路延续火爆。记者了解到,各大航空公司出境舱位9月底就已一票难求。部分主要旅行社反馈国庆期间的出境预订有60%以上的增长。除港澳台、日本、韩国、泰国等传统的热点目的地以外,欧洲、北美、澳洲、中东等地也出现较快的增长。

有分析认为,境内“一毛不拔”,境外“一掷千金”,游客、消费者的表现悬殊,正折射出我国旅游消费产业亟待振兴。

景区与游客“越走越远”

事实上,本次国庆“黄金周”境内、境外游的反差是在意料之中的。早在几个月前,这一局面便早有苗头。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入境旅游人数7292.74万人次,同比下降2.4%,入境旅游(外汇)收入290.51亿美元,同比下降1.5%。

缘何如此,这首先要从我国旅游目的地陷入“两面不讨好”的境地说起。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介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更为多样化。大体来讲,旅游的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光,另一类则是休闲。但无论是观光还是休闲,目前,国内景区都跟不上国内外居民游客旅游消费的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认为,一直以来,热门景区希望在节假日期间捞一笔,无视访问量远超最佳接待量的现实,在加强游客信息服务、高峰时段游客疏导等措施上并不重视;而游客好不容易凑个时间出游,还是为了看到与众不同的景色,达到身心的放松。这样的矛盾,让我国不少热门景区与游客“越走越远”。

值得注意的是,休闲游的瓶颈也十分明显。一方面,上海锦江乐园、欢乐谷、东平森林公园接待量同比上涨了一至两成,近郊出游备受市民游客青睐;另一方面,不少市民反映说,高速公路成停车场等问题并没有很明显的缓解。

上海市民王茜说,驾车去崇明东滩湿地需要早上6、7点钟就出发,否则就只会堵在路上,但7点钟出发的节奏与平时上班没什么两样,还是无法睡懒觉。“国庆节前两天一直关注路况,导航仪显示到了上午10点,从上海市区到崇民县的路段还是一片拥堵的红色;而我们7点钟出发驱车前去,竟然发现一段路上在大修,路况非常糟糕。”

法国康辉旅行社经理姚晓竟介绍,在自驾游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时,休闲度假区的软硬件设施也显示出短板:以房车自驾为例,一般房车营地需要足够大的车位,并且有上下水排污供电。但有这样配置的营地在国内非常稀缺。建设房车营地在国内并不流行,除了市场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以外,中国居民目前的旅游习惯也使得单纯经营房车营地难以获取较高的盈利。这就为自驾游客增添了许多难题。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昀华分析,寻找更好的环境放松,是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而由于路途的不顺畅,休闲旅游度假区软硬件设施不全,就不能让游客更好地休闲。

缺乏旅游特色商品

除景区问题外,旅游产业链的长短也决定了境内旅游与境外旅游消费的截然不同。楼嘉军介绍,“游客除景区门票外,第二、第三消费还较低,由于景区鲜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餐饮等服务也参差不齐,所以餐饮、购物等方面的消费总体上还不足,导致门票收入占到游客在景区消费比重的80%以上。”

但如今,不管是中国游客还是外国游客,消费已经是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称,目前我国游客境外人均花费近2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物的约占57.8%。

“总体上我国出境人数比入境人数少,然而我国出境消费金额要比入境旅游收入多得多。”研究中国跨境消费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范志勇说,旅游过程中消费需求及国内购物条件的矛盾,导致2013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人均花费1368美元,相当于我国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的3倍左右。

而究其原因,首先,国内外景区的纪念品差异就非常明显。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认为,中国旅游市场还处于较粗放的发展阶段,少见精工细作、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难以让游客愿意购买。反观境外旅游目的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层出不穷。上海白领徐晶介绍,自己的冰箱表面已经为各国旅游纪念冰箱贴所覆盖:荷兰的木鞋、风车,日本的招财猫、宫崎骏笔下的龙猫,芬兰的姆明……“这些旅游纪念品设计感强,而且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历史,最为重要的是,非常实用,不是只能积灰的摆设,不管是自己用还是送人,都很体面。”

其次,国内居民出境旅游重视购物,而国内市场却难以拿得出吸引国际眼球的商品。

的确,税收及汇率的影响导致在中国境内购置香水、化妆品、箱包等商品远远高于在境外购买的代价:我国境内高档消费品价格偏高。目前国内市场大部分高档消费品定价权掌握在外商手里。在品牌商因素、代理商利润外,国内场租、广告、物流费用及居高不下的税费,使同样的高档消费品,国内价码大多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从葡萄酒到旅行箱包,从皮鞋到服装,都面临国内外“价格倒挂”。

但深究原因,还是在于我国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的不繁荣。汪亮分析,在上海最为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购物一条街,林立的大牌几乎难以见到中国色彩。“你会发现南京东路、淮海路的商品的确精致,但是卖的都是外国的牌子,法国人不会来中国买chanel,意大利人不会来中国买prada。入境旅游者,希望购买的是中国特有的商品。”

对症下药分而治之

事实上,中国不乏名山大川,也颇具文化底蕴。如何让中国旅游市场更具吸引力?在这方面,政府早已行动起来。

今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旅游改革,扩展旅游发展空间等等,为振兴国内旅游休闲产业再次提供政策支持。实际上,包括《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政策,无不体现了我国对旅游业的重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境内旅游消费的困境,很难一概而论,既需要多方面举措促进旅游休闲消费产业的发展,又需要对症下药,分而治之。

对于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吴昀华认为在旅游资源供不应求的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用好价格和时间的杠杆:旺季不涨价的确是对中国广大消费者、游客的福利,但从价格杠杆的角度,又客观地造成了鼓励居民扎堆出游,增添了旺季景区的负荷。因此,对于热门景区,更应鼓励淡季降价,吸引游客淡季光临。同样的道理,高速公路小型车免费的措施也是利好国内居民,但也应考虑到前往旅游目的地途中的拥堵,探索在淡季在通向景区的路段减免收费,激励游客淡季出游。

与此同时,还需要我国彻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楼嘉军建议:第一,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开展先行试点,全面推行带薪休假;第二,规定指导性意见,按照国外做法,带薪休假通常在5月至10月,对此我国也可针对不同行业做出相应规定;第三,要加强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职工休息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援助,对拒不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明确相应的处罚规定;第四,在公众认知层面加强宣传引导,带薪休假的时间由员工与企业协商决定,休假应兼顾企业生产任务,避免产生冲突。

从旅游目的地建设来说,何建民认为,旅游纪念品要尽快摆脱“粗制滥造”“山寨”等固有形象,让购买者送他人“有文化”,自己用既实用也“有范儿”。楼嘉军说,旅游企业本身应及时调整业务形态,摒弃对“门票经济”的依赖,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才能促进餐饮、购物等二次、三次消费,扩大景区收入来源。

从延展旅游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管理系教授顾晓鸣介绍,实际上上海的商圈已经开始向360度的休闲购物发展,但这还仅仅局限在服务市民。对于来自境外的游客,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元素。“一方面,应该促进商圈的多功能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巩固中国元素,中国的,即是国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12:37 PM , Processed in 0.0458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