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越南新娘 中国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0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4-20 13:02:45 世界日报 中国新闻周刊

photo.jpg
穿著越南服饰的阮氏,在村子行走。(取材自中国新闻周刊)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越南新娘已超过10万。白衣柳身的「越南新娘」,被贴上了诸多卷标:越南出口的特产,光棍节网购的爆款,集体逃跑的常客,人口贩子的猎物,电线杆上广告的主角,甚至色情场所里招揽生意的招牌。她们是谁?在哪里里?过得怎么样?

photo (1).jpg
福建岩溪珪后村有10多名越南新娘。(取材自中国新闻周刊)

中介婚姻 天堂太远,中国很近

在福建省,越南新娘集中在闽南地区,以漳州、龙岩的村镇为主。漳州岩溪镇位于厦漳泉交汇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岩溪在唐诗中有山林溪水的意思,常指隐居之地,这里也是闽南越南新娘「重镇」之一。

2011年元宵节第二天,49岁的吴保林穿上一套从镇上花200块钱买来的西装,萤绿色,他觉得「这样看起来会比较像老板」。带著4.7万的现金,他和同镇的叶志成、叶阿民以及哑巴叶进城一行四人,跟著婚姻中介从漳州龙海市坐20个小时大巴到广西凭祥,第二天下午出友谊关再坐大巴到河内,然后从河内坐飞机到胡志明市,之后在永远闷热的小旅馆里,四人焦急地等待著。

和中介之前的广告不同,他们每天每人只能见到一个女孩,也可以互相交换聊天, 「不像你们想的那样有站成一排,可以随便挑随便拣的!哪里里有那么好的事。」吴保林说。

第三天,23岁的李光玉见到了身高不足1米6的吴保林,并很快主动示好,26岁的差距和女孩的热情让吴保林觉得有些眩晕。吴保林表明自己只是个小镇上的司机,家里没有新房,李光玉反而赞美他诚实。虽然李光玉黝黑肥胖,但23岁的青春气息还是让吴保林很快表示可以谈结婚事宜。虽然语言不通,但在越南平阳省李光玉的家中,在石棉瓦搭建的院子里,亲朋好友纷纷用竖起大拇指表达对吴保林「福建人」身分的赞美。

photo (2).jpg
越南女工杨七妹和丈夫、孩子。(取材自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3月18日,4个平均45岁的男人带著4位平均年龄25岁的娇妻回到了岩溪镇上,其中哑巴叶进城的老婆最好看。

中国城镇化进程使数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中,在「嫁高娶低」「男高女低」的梯度婚配模式下,最后剩下了城市中部分精英女性和更为广大的沉积在低收入阶层的男性。

按照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资料推算,从2013年开始,每年新进入结婚年龄的男性在理论上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但现实中「光棍」的数量远不只这个数字。由此出现「婚姻梯度挤压现象」,挤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去别的地区择偶。

2008年,越南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越南女孩失业赋闲在家里,而电视直播里北京奥运会的满天烟火照亮了中国崛起的现实,也点燃越南女人的幻想,中国于是出现了越南新娘潮。这正应验了曾流行的那句话:天堂太远,中国很近。

42岁的单身汉吴阿建和吴保林是邻居,吴保林娶妻两个月后,他也从胡志明市把杨七妹娶回了家。说到家,其实也就是一个房间,吴阿建和同住两兄弟从石条房顶上耷拉下一个巨大的斗篷,周边用墙围了起来,屋前的小操场变成了现在的客厅,从外部看上去像一个奇怪的仓库。

杨七妹是胡志明市的华人,父母早逝,家中九兄妹,她排行第七,肤白貌美。2010年新婚不到一年,丈夫就出轨,她和丈夫的情人同时怀孕,婆婆说谁生男孩就让谁入门,结果她生了女儿,被丈夫抛弃。

「这样的事情在越南很正常的,越南男人都很粗鲁,爱打架,对老婆不好的。」杨七妹说著,抱起5岁女儿吴美香,吴阿建正在简陋的厨房里给妻子热饭菜。

从福建省民政厅政策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来看,累计嫁到岩溪镇的越南新娘人数达到了146人,周嘉珍是岩溪镇湖珠村的第一位外国新娘,但乡亲们觉得她就是个中国女人,没什么特别的。

回忆起当年在越南相亲,洪石中说「没想到她一开口就和我说中国话,我马上就不紧张了。」

初次见面两天后,身材高大的洪石中牵著苗条纤瘦的周嘉珍在周家偏远的咖啡园里举办了中国式喜宴。

但周嘉珍对中国女人这个身分是犹豫的,同时她也不认为自己是越南人,她说:「在越南,华人一般只会嫁给华人。」乡邻们常打趣地问:「中国要是和越南打战了,你会站哪里一边?」她每次都回答:「我哪里边都不站,站中间看你们打。」

去年年末,周嘉珍把19岁的小妹接来中国过年,「顺便」让在厦门工作的邻居丽丽安排了两场相亲。

2014年初,周嘉珍和小姑子洪丽娟在岩溪镇上的小学附近上合开了一家特色小店,专卖越南特产,当时生意不错。

这两年,小镇上陆陆续续消失了三四十个越南新娘,伴随著新娘来华务工的越南偷渡客也转向其它地区,她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于是她们支起了缝纫机,接了不少帐篷厂的活。

她明白,要靠他们现有的存款建新房是不可能的,而明年就是她来中国的第五年了,她听人说只要在中国结婚并居住满五年就可以申请绿卡,有了绿卡就能再申请加入中国籍,村里的商会愿意贷一些钱给他们建房,但其实贷款的利息不菲。

李光玉来了快5年,并没有给吴保林生儿育女,让他很不满。

李光玉今年27岁,12岁跟随母亲到胡志明市打工,14岁因「贪吃一碗面结错一场婚」,16岁生下了锦云,23岁改嫁给48岁的吴保林,一个跟她父亲同龄的男子。

嫁到岩溪2年后,李光玉认了干爹干妈,她只知道干妈叫春梅。但在数十名越南同乡中,慢慢地她没有了亲近的朋友。完成本土化以后,解决恐惧的工具箱里就不再有老乡这个品类了。

领取暂住证的第二天,李光玉就去镇上找活干。李光玉很少向吴保林要钱用,「他给我一块说一句,给我十块说一天。」

包括女儿的学费等等都是李光玉独自承担。这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独自改变命运的人。

杨七妹和另外两个越南老乡在镇上的中普玩具厂工作,一年前从玩具包装工升级到质检员,尽管户籍问题让她们没有社保福利,但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总体上还是让他们满意。这个工资水平是她们在越南的两倍。

娶越南新娘的当地男子基本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他们大多认为有结婚证,就一定可以上户口。

因为没有户口,玩具厂并不愿意雇佣这些越南新娘。

虽然因为没有身分无法获得该有的保障,但义务却没有少。2015年,在离岩溪镇不远的西湖村,26岁的越南新娘阮氏举给42岁的刘瑞明生了第二个男孩时,村里负责计画生育的人已经将七万多的超生罚款单递到了刘瑞明的家里。

所有嫁来中国的越南新娘最关心她们的身分问题,每年去护照延期的时候,几乎都会过问能否申请绿卡的事。「去年底在漳州的越南新娘人数是两千多,她们经常会来提及申请永久居住权的事,申请中国绿卡的事都是公安部级别批准的,不是地方能决定的。

28岁的美珠嫁给叶小青4年了,丈夫家庭条件不好,但也不用她工作。去年上半年,51岁的叶小青在家门口被同村人开车撞倒,多处骨折,美珠把丈夫送到医院,但因为没有身分证和户口本,无法在术前签字,差点耽误了救命的时间。

「哑巴」叶进城的老婆是一起娶回的四个越南新娘里最好看的,但也是跑得最快的。

他的二哥叶林城诉说了叶进城的婚姻史:第一次,33岁的叶进城花了1.2万元和从湖南来的打工妹结婚,12天以后新娘就跑掉了。第二次他娶了一个贵州女人,她是真心想留下来,但因为是个「石女」,先天性无子宫,无法过夫妻生活,也不能生育,又离婚了。第三次是镇上的媒人从云南带过来两个女人,叶进城和其中一个结婚,但之后被发现两人是缅甸偷渡客,之前有案底,于是两人被遣返缅甸。第四次,2011年,42岁的叶进城花了4.7万元和吴保林一行四人从胡志明市带回了一个新娘,可半个月后,他的美丽新娘就人间蒸发了。第五次,叶进城带回一个身材更好、五官更俊美的新娘。家里人认为多半会跑,严加看管,新媳妇刚开始还很勤快卖力。一个月后,叶进城带著两万块人民币和新娘到越南探亲,在河内下飞机的时候,这名女子趁叶进城上厕所的空隙,携款消失了。

现在,因为无法入户、护照延期费用大幅提高等原因,「越南新娘」进入中国的热潮正在减退。福建民政厅的数据显示,去年新嫁入岩溪镇的越南新娘人数是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2:15 AM , Processed in 0.0765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