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敦煌海量珍贵文物 百年前被他们搬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1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04月21日 20:41 社群分享

20150421004427.jpg
敦煌南城门。(图/取自今日头条)

自古以来,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度颇为繁华,周边石窟寺颇多。除了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东千佛洞等,共同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东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

西千佛洞位于莫高窟西南30余公里的党河北岸崖壁上,呈东西向排列,全长2.5公里,现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个、壁画约800平方公尺、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均与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于歷史上的保护不周,目前残损坍塌较甚。

20150421004429.jpg
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图/取自今日头条)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玛律克·奥赖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

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20150421004431.jpg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王圆箓(1850—1931),他也是敦煌学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图/取自今日头条)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保存于法国国立图书馆。

20150421004434.jpg
千佛洞(图/取自今日头条)

在此之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又相继盗走了敦煌的大批文物。这组老照片为我们揭秘了那些盗取中国敦煌文物的「强盗」真面目。

20150421004438.jpg
千佛洞洞窟内(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40.jpg
被斯坦因盗走的珍贵文物胡语写卷。(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44.jpg
被斯坦因从藏经洞盗走的部分经卷照字画。(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45.jpg
斯坦因拍摄的敦煌县城照片(车上载的是他盗走的珍贵文物)。(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46.jpg
多次为斯坦因提供方便的潘大人—潘震(1851-1926)。图为潘震在乌鲁木齐的照片,身后是他的两个儿子。(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47.jpg
法国探险家、着名东方学家伯希和。(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48.jpg
1907年时莫高窟的九层楼还只是五层楼(伯希和探险队摄)。(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50.jpg
1914年,俄国奥登堡探险队和哥萨克骑兵来到敦煌,又盗走大批文物。(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51.jpg
日本西本愿寺大谷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右)与地方官僚勾结,也盗走了部分文物。(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52.jpg
美国探险家华尔纳在敦煌盗窃壁画,差点挨上当地民眾的扁担。(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53.jpg
文物强盗伯希和探险队在敦煌翻箱倒柜。(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55.jpg
月牙泉附近的寺庙(斯坦因摄)。(图/取自今日头条)


20150421004456.jpg
斯坦因考察拍摄的当地少数民族。(图/取自今日头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3 09:47 PM , Processed in 0.0435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