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网络娱乐崛起 纽约华埠碟店撑不下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2 08: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5-12 03:06:38 世界日报 记者李玥/纽约报导


photo (7).jpg
现在多数是中老年华人买碟,并且大部分是倾向于购买质量特别高的碟片的音像发烧友。 (记者李玥/摄影)


互联网带给现代人万变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著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电影院被录像带推翻,录像带被DVD打败,DVD、CD又被网络击退……被称为「夕阳产业」的音像业者无奈感歎:「不能回首,这是时代前进的必经之路。」


photo (8).jpg
被称为「夕阳产业」的音像业者感歎「不能回首,这是时代前进的必经之路」。 (记者李玥/摄影)


在曼哈坦华埠经营「丽盈唱片」正版音像店达20余年的袁伟平,1988年从香港移民来美,1992年进入音像业。市场的惨淡令他从去年起就萌生了关门大吉的想法,最终决定在今年夏天过完之后停业,「无力玩了」。因为关门之前会做「大平卖」,卖不完就只能扔,不少音像发烧友为之感到惋惜。


据袁伟平回忆,2000年左右的华语乐坛百花齐放,人们开始有钱买DVD播放器。2001至2007年间,一张原版CD约20余元(美元,下同),拿回来的国内电视剧每套会卖到100元,平均每套有几块钱的利润。需求量大,音像店就能靠量化赚钱,可现如今音像业风光已逝,近两年香港歌坛几乎都没有出高端质量的新唱片,电影产量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台湾和大陆消费者纷纷适应网络方式,打开网络及时更新观看,对碟片的需求量几乎为零,也不可能提价,自然而然就被淘汰。

袁伟平直言,自己从未做过翻版碟,即便知道翻版市场靠薄利多销,利润要比原版碟多,但自己还是持有对正版音像的坚持,所有货物都从香港原版进货。现在的顾客多数是中老年华人,且大部分是多年的音像发烧友,倾向于购买质量特别高的碟,这都是对正版音乐的力挺。

袁伟平另外提到,华埠房租连年上涨的怪现象,也是令「丽盈唱片」不得不考虑关门的原因之一。音像业鼎盛时期能租到600平方尺的店面,现在同样的钱仅能租到300平方尺。经济好的时候房东涨租,经济一般的时候房东还是涨租。若是房租不变,也许还不至于亏钱,即便没有太多利润可赚,但提供一个场所让所剩不多的音像发烧友有地方相聚和买碟,也是好事一桩。可惜的是,一直苦苦坚持的自己,如今真的撑不下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4:32 AM , Processed in 0.0439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