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2

惊呆了!中国和德国的工业水平到底差多少年?(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7 06: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呆了!中国和德国的工业水平到底差多少年?

文章来源: 新科技前沿
于 2015-06-06 21:21:13

2015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工业现代化研究》,报告完成世界131个国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业现代化定量评价。在1970~2010年期间,中国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从17提高到65,40年提高了48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

a518.jpg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介绍说,中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洋务运动”时期。1949年以来,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20世纪中国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1世纪中国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构想。

a519.jpg

18世纪初,中国工业生产规模处于世界前列。18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比例经历了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目前,中国工业生产规模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但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仍然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国际差距比较大。

2010年中国属于工业初等发达国家。2010年中国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第57位;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为38,排名世界第52位;中国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为34,排名世界第59位。

a520.jpg

中国工业指标发展不平衡。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环境和工业要素4个方面88个发展指标的水平大致是:3.4%的指标达到工业发达水平,19.3%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67.0%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10.2%指标为欠发达水平。

部分工业指标国家差距比较大。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的7倍多,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是中国的6倍多;人均制造业出口,德国是中国的10多倍,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是中国的5倍多等。

a521.jpg

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等落后约百年。如果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指标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计算,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美国、丹麦、意大利大约落后80多年,比瑞典、挪威、奥地利、西班牙和日本落后约60多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 怎么算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6-7 07:47 AM 编辑

网友质疑中国工业化水平落后德国100年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6-06 13:55:31

(观察者网讯 文/温刚)6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一楼多功能厅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专家座谈会,该报告称完成世界131个国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业现代化定量评价,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前几日,多家媒体报道德国铁路公司提出要采购中国动车组,如今中科院机构又称中国工业水平落后德国100年,这到底怎么回事?


a532.jpg

据德国《明镜》周刊5月26日报道,德国铁路公司正考虑未来购买来自中国的列车及配件

a533.jpg

2014年10月,德国中德经济技术论坛现场,李克强赠送给默克尔一把中国特色的鲁班锁

网友发问:这100年怎么算出来的?

近年来,中国的工业水平飞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不可否认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但差距有多少,有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呢?上述中科院报告称中国工业水平落后德国100多年,这一观点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议论,有人不解“这100年怎么算出来的?”有人质疑是“过分贬低自己”,也有人称赞“说真话,慎重的审视自己是进步的开始!”。

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看法:网友@neverloseyou认为:虽然这次不吹了,不过过分的贬低自己也有点过了啊,落后个三五十年还差不多,落后一百年?德国100年前就有自动化生产线了?想想德国1905年啥样?网友@陆LUKPO:工业涵盖的范围太广,机械行业差距可能有100年,电子行业就没有这么大了。@zerg0414:标题也可以这样写——中科院:日本工业落后德国40年。

观察者网查询到,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设立一家机构,不过,中科院网站并未发现该机构网址。但一个名为中国现代化网的、设计稍显简陋陈旧的网站介绍,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几乎每年都会发布一份《中国现代化报告》。有趣的是,《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曾指出中国经济现代化程度与美国相比仍然落后100年以上。

a534.jpg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身份成谜


发布机构身份成谜

查询公开资料可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被称为我国首家跨学科、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现代化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团队”。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设立,但在中科院网站并未找到机构网址,不过,一个制作简陋设计陈旧的网站——中国现代化网(http://www.modernization.com.cn/)的资料显示,支持单位为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并发布了截止2014年之前的该中心的相关资料和报道。

观察者网注意到,2005年2月,中国社科院曾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指出中国经济现代化程度与美国相比仍然落后100年以上,中国要到2080年才有望成为发达国家。报告当时指出,中国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9位。专家何传启进一步解释:2002年中国的经 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计算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年代差,主要依据三个指标: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而今年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报告详细地指出,在1970~2010年期 间,中国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从17提高到65,40年提高了48点。2010年中国属于工业初等发达国家。2010年中国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 第57位;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为38,排名世界第52位;中国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为34,排名世界第59位。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指标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计算,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美国、丹麦、意大利大约落后80多年,比瑞典、挪威、奥地利、西班牙和日本落后约60多年。

a535.jpg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为曾称50年完成50本《现代化研究报告》

“50年完成50本《现代化研究报告》”

媒体此前报道,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为“致力于50年完成50本《现代化研究报告》”的何传启研究员,其同时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的人生经历颇为传奇。1962年出生的何传启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留到中科院工作。1993年远赴美国,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二等秘书。何传启1995年回国,出任中科院计划财务局规划处处长。1998年,何传启选择下海,一边给企业当兼职顾问,一边自 掏腰包启动现代化研究。

2001年起何传启正式推出《中国现代化报告》。他计划:这份报告将伴随中国的整个现代化战略50年,给出评价和政策建议。2002年,何传启又回到了中科院,组建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14年《中国科学报》报道,眼下不到十人的研究队伍,让何传启感到有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3亿中国人,用50年时间实现现代化,成立一个100人左右的科研机构作支撑。”

除了关注现代化还研究营养食谱

除了关心中国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也操心国人的营养食谱,结果业内专家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个营养食谱错误百出,不但没用,还有害,而且危害非常严重。”

2012年5月,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当时,何传启大力推荐“中国人的营养食谱”,并称要研制《中国人营养指南》。何传启推荐的参考食谱可简言之为每人每天“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

a536.jpg

何传启曾推荐“中国人的营养食谱”——六两粮食四两肉


结果,弗吉尼亚医学院助理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宁毅的个人博客撰文提出质疑:如果按照这样的营养指南进行饮食,中国肥胖人口5年内可以增加100%,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可以增加50%以上。简言之,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营养食谱热量远超普通人所需,该食谱并不能做为一个常规基准!

宁毅在博客中直言,这个推荐量最大的“优点”是促进全民加大食量,促进购物,“不得不惊诧于这个一向严谨的学术机构的科学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07: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 作者回应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6-8 07:33 AM 编辑

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遭质疑 作者何传启回应:表述不完整

来源:人民网
2015-06-08 16:30:38

a40.jpg 6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该报告称,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消息一出,引起了网上的激烈讨论,有人质疑这一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为此,人民网科技频道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完成人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以下为采访实录:

人民网科技:您牵头编撰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经过媒体的报道,引发了较大争议。您怎么看网友的争议?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是我们完成的第14份报告,主题是工业现代化研究,全文80多万字。在讨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差距时,我们做了四项工作。

(1)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2010年中国属于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其中,中国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第57位,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世界第52位,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世界第59位。

(2)中国工业指标的发展水平。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环境和工业要素四个方面88个指标中,3.4%的指标达到工业发达水平,19.3%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67.0%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10.2%指标为欠发达水平。

(3)中国工业指标的国际差距。分析了2010年中国工业四个方面55个指标的国际差距,其中,7个指标相对差距超过5倍,10个指标相对差距超过2倍,其他指标差距小些。

(4)中国工业与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了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和工业经济的10个指标与14个国家的年代差,不同指标的年代差是不同的。如果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三个工业指标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计算,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法国大约落后100多年。

媒体报道的“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不是完整和准确的表述方式。

完整和准确的表述为:2010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为世界初等发达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同工业指标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差距有比较大的差别;如果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三个指标的年代差的算术平均计算,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和英国等大约落后100年。

人民网科技:这个“100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何传启:具体计算方法是,先看2010年我国工业指标与发达国家哪一年的水平是相近的,计算出该指标的大致国际年代差;再对三个指标的年代差进行一个简单的算术平均,计算出三个指标的平均年代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指标的水平和差距是不同的;如果采用中国水平高的指标,计算出来的年代差就会小一些;如果采用中国水平低的指标,计算出来的年代差就会大一些。

所以,讲中国工业经济的国际差距,一定要明确是哪些指标的差距,否则容易误解。

人民网科技:您能否解读一下这个计算结果的含义?这个结果与人们直观上感受到工业水平有什么不同?比如德国铁路公司正考虑未来购买来自中国的列车及配件,与“落后100年”给人的直观感受不太一致。

何传启:关于整体和局部的感知,有些时候不一致。直观感受往往是局部的,整体认知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我们国家既有高技术,也有低技术;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也有跟踪模仿的技术。高铁技术就是我国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成功案例越多越好。目前,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既有地区不平衡,也有产业和指标不平衡,中国工业经济宏观指标的国际差距明显。例如,2010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9,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1/8,人均制造业出口值为德国的1/11。

人民网科技:这个“年代差”的计算结果对我国工业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何传启:国际差距分析是国际比较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的分析结果,可为政策分析提供一种国际参照。就是在你做政策分析时,需要搞清起点和目标,然后寻求合理的路径和对策,国际差距分析可以提供有关“起点”的信息。

人民网科技:《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这项整体研究包含哪些内容,它诞生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定量分析1700~2100年期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完成1970~2010年世界131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定量评价,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等。其次,简要讨论工业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观点,阐述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其三,理性分析中国工业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提出未来30年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三大议程,它是报告的重点。

我们知道,中国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现代化,既要面对先行国家所经历的诸多挑战,又要面对新的经济形态和国际竞争。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计划,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2015年5月,我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

根据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工业是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共事业;制造业是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中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怎么办?我们从现代化角度,提出一个“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作为一种建议。

它的基本思路是:依照综合工业现代化原理,采纳两次工业现代化的精华,避免两次工业现代化的误区; 坚持“质量优先、创新驱动、环境友好”三个原则, 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工业创新议程、绿色工业议程”三个议程,重点推进工业质量、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的现代化; 加速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和智慧工业的转型, 迎头赶上工业现代化的未来先进水平,建设“工业质量强国、工业创新强国、绿色制造强国、世界领先工业强国”。
人民网科技: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个议程?

何传启:好的。首先是《中国质量十年议程》

目前,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国工业质量指标很多位于世界中下游,例如,中国工业产品出口许多是低端产品,部分工程和服务质量不高,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排世界第50位左右。未来10年,提高工业质量,应该成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第一优先,应该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

工业强国不能建在地摊上,必须要有更高水平的质量保证。建议全面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制定和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力争用10年时间(2015-2025),中国工业微观质量达到2010年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工业宏观质量接近2010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工业质量强国。

建议举行“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启动仪式,宣布中国工业“向质量进军”;建立“中国质量管理中心”,重建企业职业技能体系,建立“国家质量巡回法院”,设立“质量检察官”等。

第二个议程是《工业创新议程》。

工业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原动力。工业创新可以产生新产业和新经济,可以导致新制度和新观念,可以驱动工业结构升级、工业质量提升、工业环境改善和工业经济增长。创新政策和创新资源协同作用,提高中端和高端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专利拥有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创新驱动不能没有发动机。建议落实全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制和实施“工业创新议程”,建设工业创新强国和智能制造强国。力争用30年时间(2015-2045),中国工业结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工业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工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工业创新强国、智慧工业强国和绿色制造强国。

建议打造工业创新驱动的发动机,组建“国家先进技术研究院”;组织实施“工业创新伙伴计划”,组织实施“智慧机器人工程”,成立国家中小企业服务局等。

最后是《绿色工业议程》。

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工业是自然资源采掘、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必然与资源和环境紧密相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现代化原理,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结构生态化),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目前OECD国家环境指标与经济脱钩率超过50%。

我们认为,工业发展不能“一根筋”,不能只讲增长不讲环境。建议实施“绿色工业议程”,建设绿色工业强国,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共赢。力争用30年时间(2015-2045),工业环境影响主要指标接近发达国家平均值,工业环境管理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值,工业环境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工业生态文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建议建立环境质量责任制和环境损失20年期内追究制,制定和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计划,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绿色工业园区,建立环境信息和污染企业定期公布制度,研制国家资源安全和能源安全战略等。

通过实施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三个议程,中国工业的世界声誉,要实现三次跃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从中国质量到中国标准,从中国标准到中国设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9:01 AM , Processed in 0.0529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