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台媒:国民党会从地球消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07: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7-6 07:08 AM 编辑

《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国民党从地球消失?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7-06 10:12:50

a45.jpg 年来,“马王斗”、“反服贸”、“九合一”无一不是对国民党的重拳打击,致使党内无人应战民进党2016“参选人”蔡英文。虽然“立法副院长”洪秀柱横空出世,做了回“巾帼英雄”,但其资历与两岸政策都难以凝聚已然出现分崩离析态势的国民党;甚至不少蓝营“立委”纷纷退党以示不满。《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记者王铭义近日发表《国民党从地球消失?》一文,文章称在全代会前夕,各方势力暗中较劲,风波不断,预埋了国民党分裂的危机。然而,纵使明年“大选”,蔡英文坐上宝座,台湾三度政党轮替,但打败国民党的绝对是国民党自已。

以下为文章原文:

2000年“总统大选”,蓝营选票高达6成,但连宋分裂,民进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陈水扁意外当选,台湾首度政党轮替。两度见证国民党濒临“亡党”的新闻界前辈陆铿曾形容:“1949年4月,国民党被共产党的枪杆子打败了;2000年3月,国民党又被民进党的选票打败了!”

当年在共军渡江前夕逃离南京的陆铿,2000年目睹国民党遭逢历史性挫败时曾预言,蓝绿本土政治势力日益壮大,国民党未来发展恐将更加艰难。

a43.jpg

《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记者王铭义


不过,陆铿可能没有想到,马英九虽然挽救了国民党的命运,但在马英九执政两任之后,国民党却又再度面临了更严峻的存亡危机。

马英九的“总统”任期仅剩十个月余,历史功过仍未“盖棺论定”,但马的决策影响力式微,朱立伦党权趋弱,洪秀柱竞选之路“四面楚歌”,党内杂音四起,“马朱洪阵线”能否挺得住,洪秀柱的竞选之路能否成功,“立院”改选能否过半,已成为攸关国民党存亡绝续的关键。

尽管党内初选出现“洪秀柱旋风”,确实提升不少蓝营士气,并凝聚新希望,但这股旋风能否持续扩散,灰心丧气的支持者能否回流,并不容过度乐观。尤其,洪秀柱阵营与党中央,甚至与马政府各吹各调,率尔抛出“一中同表”,显露竞选团队匆促上阵的急躁与焦虑。

陷入各种矛盾困局

马英九曾为国民党赢回政权,却也是国民党输掉“九合一”地方政权的主要败选因素。形势所迫交出党权之后的马英九与新任党魁朱立伦,对2016总统大选与“立委”选举的提名、整合、协调,同样处于难以完全驾驭的纷扰局面。

2016“大选”是台湾第六度“总统”直选,朝野政党生态、社会政经氛围、世代价值观念,以至两岸互动情势,20年来都已呈现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然而,反复转型改造,谋求民主化、现代化的国民党却陷入各种矛盾的发展困局。

决策精英与基层派系的体质矛盾:马英九执政以来,核心团队近亲繁衍,形成封闭结构。少数亲信更参与操作“马王权斗”、“张显耀涉间谍案”等政治悲剧,持续扩大了“行政”“立法”体系的矛盾与对立,反噬并削弱了施政绩效。

a44.jpg

朱立伦与洪秀柱互动显得格外尴尬,目前也未表现出全力支持洪的热情

国民党得以重新执政,固然有马英九的历史性贡献,但不食人间烟火的少数决策精英与普遍来自基层势力的“立委”,始终难以形成紧密的总体战力,相互掣肘的结果,爆发马王政争,导致党内权力矛盾与裂痕迄今难以实质弭合。

权贵世代与新兴世代的权力矛盾:国民党的组成结构来自五湖四海,集结传统与现代、涵盖城乡与都市,但权贵家族成员始终是党政权力分配的轴心,新世代在党内难有出头天的机会,与民进党新世代群雄并起形成鲜明对比。

本土蓝与外省蓝的认同矛盾:国民党近日纷传有人退党参选、或改以无党籍参选,或质疑洪秀柱“一中同表”倾向急统论述,其实,都是党内“本土蓝”与“外省蓝”认同矛盾的另类政治显相,核心还是权力分配矛盾的反映。

国民党被自己打败

原本多元并存的“本土蓝”与“外省蓝”,在党内“总统”提名初选过程,即曾绵密过招,针锋相对,但在洪秀柱取得提名资格后,杂音并未平息,马英九与朱立伦似乎也无力全盘掌控或彻底化解,在全代会前夕,各方势力暗中较劲,风波不断,预埋了国民党分裂的危机。

许信良早年流亡海外时曾倡议采取“武装革命”,并誓言“要让国民党从地球上消失”。但许信良领导过的民进党,迄今都没有让这个思维老旧,机制老化,行动老迈的政党消失,蔡英文也没有如此本事,如果明年出现三度政党轮替,打败国民党的绝对是国民党自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12:59 AM , Processed in 0.0497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