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Public Domain
从事食品行业和餐饮行业的人,不会去吃哪些食品?
其实这个话题底下大部分答案在聊的是「餐饮行业」,一般来说业内会把餐饮行业和食品行业分开,我们一般说食品行业,其实更多的是指有加工厂的包装食品行业;
当然,近年来随着餐饮连锁店规模的扩大,有很多店铺也开始了中央厨房 / 工厂集中加工食材为半成品再配送到各个门店的业务模式。
除去某些小作坊,一般大品牌的食品工厂,卫生条件和餐饮业的后厨比起来还是不止高了一个档次的。
我曾经去过不少工厂参观,最低的标准也是要换一身白大褂,戴帽子把头发绾进去,更高标准严要求的还有进门时要进行空气喷淋等等。
但卫生上的严格要求,并不代表这些包装好的加工食品就没有问题。包装食品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方面:
其一,质量安全问题。
大家一般都会比较关注这一类的问题,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若干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知乎上有相关的问题,底下的答案基本上比较清楚,不在此赘述。这一类事件一般就是几个原因:
其二,营养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欧美肥胖人群的迅速扩大,欧美已经有很多营养学的专家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低脂饮食的趋势兴起,但是脂肪低的东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好吃……
而食品行业从来都是屈从于人类目光短浅的口腹之欲:健康不能帮你扩大销量,但是好吃可以。
于是在以低脂为卖点的同时,食品行业开始大量的向包装食品中添加更多的糖和玉米糖浆,这使低脂食品更好吃,而且也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可谓一箭双雕。
我自己是做乳制品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我自己由于这个原因不吃的东西就是所有乳酸菌饮料。
某乳酸菌饮料营养成分表:

(为了防止看不清:能量:275kJ;蛋白质:1.1g;脂肪:0g;碳水:15.1g)
(对比)某低端酸奶营养成分表:

(目前一般高端酸奶蛋白质可以做到 4g 左右,脂肪高一点的可以做到 9-10g。)
这里介绍一下「营养素参考值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过一个表格,叫做《NRV(营养素参考值)日推荐摄入量标准》,目前国内所有包装食品需要标示所含营养成分占日推荐摄入量标准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该表格中推荐的每日能量摄入量为 8400kJ,275kJ 占 8400kJ 的 3.2%,所以 NRV%标注 3%。
所以让我们细看一下乳酸菌饮料营养成分表,一般一瓶乳酸菌饮料一般在 400-500ml 左右,我们取中值计 450ml。
于是喝掉一瓶乳酸菌饮料,就干掉了 13% 的每日推荐能量摄入,和 22.5% 的每日推荐碳水摄入。
68g (15.1*4.5)的碳水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四两大米饭……(干大米碳水化合物含量 75g/100g,45g 大米差不多煮 100g 米饭)
知友热评
太对了,为何现在人越来越容易胖,因为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里有太多糖……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