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军事] 讲武谈兵|俄新隐身战机苏-75明年首飞,叫板美国F-3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7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武谈兵|俄新隐身战机苏-75明年首飞,叫板美国F-35?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若鸿
2025-11-27 07:24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在刚结束不久的迪拜航展上,俄罗斯著名试飞员博格丹首次对外透露,苏霍伊公司最新研发的苏-75“绝杀”隐身战斗机的首架原型机正在生产线上进行调试,计划于2026年进行首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个驾驶该机飞上蓝天的应该还是身为苏霍伊首席试飞员的博格丹。

1.png

俄罗斯展示的苏-75全尺寸模型。

这也意味着世界第五代隐身战机家族即将迎来一位新成员。而且苏-75也将成为继F-35之后,世界上第二款采用单发设计的第五代隐身战机。

苏-75对俄罗斯有何意义?

苏-75的全尺寸模型在2021年莫斯科航展上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首次公开亮相。当时,外界对于该机的第一印象就是苏-57战机的单发版本。这从苏-75的气动外形设计有很多与苏-57的相似之处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当时该机并没有正式编号,只是在全尺寸模型上印有“75”数字,并且被赋予了“绝杀”的绰号。按照苏霍伊对于原型机或者技术验证机命名的惯例,该机的内部编号可能是T-75或者S-75。不过,外界约定俗成地将该机称为苏-75。

事实上,从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苏霍伊属于该公司的子公司之一)对于苏-75战机的名称缩写,即LTA“轻型战术飞机”,就可以推测该机的设计定位有几个方面。首先,该机等于延续了苏联时代苏-27与米格-29“轻重搭配”的模式,未来将与苏-57一起形成新的双隐身的“轻重组合”。这样,俄罗斯空天军的隐身战机体系就可以由相对数量较少的苏-57重型战机与相对数量更多的苏-75轻型战机组成,由后者的数量优势弥补前者在产能以及数量上的劣势。

其次,苏-75作为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从目前情况来看,并没有得到俄罗斯国防部以及空天军的资金支持。所以,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并不能将研发该机的全部希望寄托于俄罗斯国防部以及空天军接受“轻重组合”的概念,获得批量订单。因此,苏-75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有向其他国家推销出口的意向。由于俄罗斯国防部以及空天军订单较少,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在最近两年才不得不将苏-57推向国际军贸市场,也就是所谓的苏-57E。而目前也仅有阿尔及利亚订购了首批6架苏-57E,预计将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成交付。

2.png

苏-75隐身性能据分析将好于苏-57战机。

再者,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以及苏霍伊公司也希望通过苏-75这型战机的全新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苏-57性能的不足,特别是隐身性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2021年苏-75完成初始设计并制造了全尺寸模型后,苏霍伊公司又继续对该机做进一步地完善设计,到2023年再次对外公开时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进,特别是隐身设计。那么,随着首架原型机下线,我们可以推测其隐身设计应该相比苏-57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这也有助于后续苏-75凭借更为全面的综合作战性能,得到俄罗斯国防部以及空天军的青睐和支持。

最后,笔者认为,苏-75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更为直接一点说,苏-75可以视为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以及苏霍伊公司由第五代战机向第六代战机发展的过渡机型。如果苏霍伊公司后续能够进一步研发,在苏-75上采用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彻底摒弃V形双垂尾,那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摸到了第六代战机的门槛了。

将与美国F-35争夺国际订单

苏-75隐身战机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采用了第五代战机中很少见的单发设计。此前,只有美国F-35采用单发设计,而其他第五代或者准五代战机型号,比如:F-22、歼-20、苏-57、“可汗”,全部采用了双发设计。而苏-75的设计定位是轻型战术飞机,因此其采用更轻、更小的单发设计也就成了必然。

在这一方面,F-35的单发设计反而成了反面案例。由于F-35在总体设计上要兼顾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B型以及弹射起飞的C型,再加上很多外挂设备要融合在机身内,导致机体相当臃肿,表面凹凸不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飞行性能。如果F-35完全按照陆基常规起降的A型进行设计,再加上超大推力的单发设计,其气动布局会比当前的设计状态好很多,飞行性能也会有大幅提升。

苏-75采用单发设计后,其航程、载弹量等方面无法与采用双发设计的重型战机相比,但是随之而来的好处也有很多,比如减少一台发动机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购以及维护保障成本。特别是在维护保障上,减少一台发动机能够大幅减少人力、物力以及维护时间上的消耗。此外,目前制约苏-57产能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发动机供应数量不足。如果苏-75投产,原本用于生产一架苏-57的两台“产品”-30发动机就可以用来生产两架苏-75,其产能至少可以翻一倍。

最后,采用单发设计也更有利于苏-75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竞争。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单发战机相对于双发战机还是更受很多国家的青睐,比如美国F-16系列、中国歼-10CE以及中巴联合研发的JF-17等型号。而苏-75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很明显是对标美国F-35的定位,争夺中东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采购份额。

苏-75将迎来关键时刻

从目前苏-75的研发进展来看,笔者推测很可能已经有某个或者多个国家为该项目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否则,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以及苏霍伊公司也不会熬到2025年才开始生产首架原型机。而对于俄罗斯国防部以及空天军来说,他们也希望通过实机试飞来真正了解苏-75的性能相比苏-57到底有哪些提升,从而决定是否采购。因此,2026年对于苏-75的发展来说将是很关键的一年,首飞以及后续试飞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机的命运如何。

3.png

苏-75可与苏-57形成“轻重搭配”的装备格局。

此外,在2025年迪拜航展上,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还首次展示了基于苏-75发展而来的“忠诚僚机”。可以说,苏-75这种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机融合的设计,也非常符合目前各国空军的发展理念。此前,苏霍伊公司曾经研发过名为S-70“猎人”-B的隐身无人战机,希望将其作为苏-57以及其他第四代战机的“忠诚僚机”。但在俄乌冲突中有一架可能进行实战测试的“猎人”-B隐身无人战机因为不明原因,被俄军己方战机击落,残骸坠地后落入乌方之手。

相比采用飞翼布局的“猎人”-B,以苏-75为基础发展的“忠诚僚机”在各方面性能上会更出色,如果与苏-57等战机协同作战可能会达到更为出色的战斗效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7 12:45 PM , Processed in 0.057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