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padme

经济可能瞬间消失——《山海经》记载人类文明被大洪水毁灭的事实 (作者:赵家大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5 07:37:55
  今天介绍海内东经。
  
  海内从东北向东南方向行走,见到的山川、地貌、国家、人物情况如下:
  
  大燕国(这个比较熟悉,就是燕国)在海内的东北部地区。
  盖国在大燕国的南边,在倭国的北面。倭国(不知是不是指日本)隶属于大燕国。
  朝鲜在列阳的东边,那里处于大海的北边,高山的南面。列阳隶属于大燕国。
  (这几段描述的地理,大致清楚。)
  
  列姑射在大海的河州(可能指黄河流入大海冲积形成的三角洲陆地)上。
  姑射国在海中,隶属列姑射。姑射国在列姑射的西南部,有高山环绕着它。
  (这段可能指今华北平原。)
  
  有一种大蟹(据说这种蟹大得惊人)生活在海里。
  有一种鱼叫陵鱼,长着人的面孔,有手有脚,却是鱼的身体,生活在海里。
  有一种鱼叫大鯾鱼(古籍注解是一种体型侧扁,背部隆起,呈菱形的鱼),生活在海里。
  
  有一个明组邑(古籍注解为商人聚居的村落)在海中(海岛上)。
  蓬莱山屹立在海中。(蓬莱山是传说的仙山,有神仙居住,宫殿用黄金玉石建造,飞禽走兽纯白色,远望如白云一般。具体位置未能确定。)
  有一个大人市(进行商品贸易的集市)在海中(海岛上)。
  (以上三段有点像是对海市蜃楼的描写。)
  
  貊国在汉水的东北边,靠近大燕国的边界,后来被大燕国灭掉了。
  有一种禽鸟叫孟鸟,生活在貊国的东北边。这种鸟的羽毛有红、黄、青三种颜色的花纹,花纹都同一个方向生长。
  
  琅邪台(即琅邪山,山形如高台,被人们称为琅邪台)位于渤海与大陆之间,在琅邪国(今山东境内)的东边。在琅邪国的北边还有一座大山(可能指泰山)。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琅邪台在大海之中。
  
  有一个湖泽叫雷泽(可能是指今太湖),泽中有一位神灵叫雷神,形状是龙的身子,人的头。它一鼓起肚子就响雷。雷泽在吴地(可能是周朝初期的吴国)的西边。
  
  有一个都州在海中(海岛上)。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都州叫郁州。
  
  有一种禽鸟叫韩雁,生活在海中(海岛上),在都州的南边。
  有一种禽鸟叫始鸠,生活在海中(海岛上),在韩雁的南边。
  
  会稽山在大楚(可能是周朝初期的楚国)的南边。(这里说的会稽山,就是指今浙江境内的山了。)
  (以上记载,可能是有远古留下来的地理图书资料作为参考的。)
  (待续)
  
  继续讲周朝的故事。
  这个由女王管治的国家的风物与中原完全不同,女王的宫殿前面有一片广阔的水域,被人们称为瑶池。瑶池周边森林茂盛,古树参天,郁郁苍苍;奇花异草,芳香扑鼻。那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周穆王认为这个国家的女王就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管她是神,还是人呢?跑了几千里,见到如此高贵出众的美人,叫她西王母又何妨!可是,后人却把穆王戏称的美丽女王和真实的西王母挂上了钩。实在有点可笑。
  (这个西域国家,究竟在哪里呢?有很多种说法。有天山说,有中亚说,还有更远的。我没有考证到。朋友们有什么见解,请留言。)
  
  言归正传。周穆王把带在路上,一直没有送出去的精美的丝织品和珍贵的圭壁玉器等等,作为见面的礼物,主动拜会女王,称她为西王母。
  女王从没见过来自东方如此精美珍贵的礼物,非常高兴,下令以国家最高规格礼仪,热情接待从东方来的周穆王,在宫殿里为穆王举行盛大的宴会。
  
  宫殿前有彩衣舞女欢迎,宴会上美女如云,穿梭往来敬酒献艺。周穆王与女王频频对酒畅饮,品尝西域的醇酒佳肴,欣赏奇妙动听的乐曲舞蹈。
  他们更是彼此欣赏。后来有《白云谣》诗,记载这次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情景,讲述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
  西王母在宴会上借助酒兴作歌,唱道:
  
  白云朵朵飘在天上,从高高的山陵升起。
  君不远万里到这里,跋山涉水毫无畏惧。
  祝愿您能长生不死,以后还能多次前来!①
  
  周穆王满面笑容,即席回应,和唱道:
  
  我回到东方的国土,和平治国造福人民。
  在万民安享太平时,我将再次回来见您。
  最多不过三年五载,就可相见畅叙别情。②
  
  西王母和周穆王你一歌,我一曲,用歌声交流心声。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周穆王在西王母那里,玩得非常开心,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原文:《穆天子传》
  ①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②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5 20:48:42
  作者:木鱼飘 回复日期:2010-04-03 23:28:49 
    。。。。。。。。。。。。。
     老赵真是犀利哥啊,说的非常深刻。真相永远隐藏在表象下面,可是始终有人可以火眼金睛。
  ——————
  谢谢您,过奖了。
  老子说,美丑、好坏、善恶概念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走向混乱的根源。现在世界那么乱,与发达国家掌握科技之后,把科技垄断起来,有直接的关系。科技已被某些利益集团垄断,这是不争的事实。垄断就意味着真相被掩盖。
  为什么西方人对生物基因的研究如此热衷,称其为最前沿最尖端的科技呢?有巨大利益啊!其实,所谓的基因,简单得不得了,八卦图描述得非常清楚。DNA变化的规律,与八卦演变的规律一模一样。所谓尖端,只是故作神秘。
  那么,搞基因科技,能带来什么利益呢?如果在三年前,我说这个事,肯定有很多人说我妖言惑众,给我一个伪科学的头衔。现在大家都看到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米,一一登场,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多好呀!伟大的科技成果,终于造福人类了。
  听到转基因,大家不要太害怕,吃吧,不会立即引起中毒的。只是杀死你体内那些细微的,像蝌蚪一样的东西而已。如果您上年纪,不生育,放心吃。
  然而,有谁知道大灾难已经悄悄地降临了呢?不要怨恨。这是平等的,这次是人类有史以来,五千年文明之中,人类个体最公平的分享机会,像呼吸空气一样,每个人所需要的量,不多也不少。这就是科技的高明之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6 07:53:26
  继续讲海内东经。
  
  从岷山流出的三条江水,一是长江,源头在汶山;二是北江,源头在曼山;三是南江,源头在高山。高山坐落在成都的西面。三条江水最终都流注入大海,入海口在长州的南边。
  浙江发源于三天子都山,三天子都山在长州的东边。浙江从闽地的西北边流过,然后流注入大海,入海口在余暨的南边。
  庐江也发源于三天子都山,然后注入长江,入江口在彭泽的西面。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天子鄣山。
  淮水发源于余山。余山坐落在朝阳的东边,义乡的西边。淮水流注入大海,入海口在淮浦的北边。
  湘水发源于帝舜(远古帝王)埋葬地的东南角,然后向西绕过,流入洞庭湖。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湘水注入东南方的西泽(可能指今鄱阳湖)。
  汉水发源于鲋鱼山,帝颛顼(远古帝王)就埋葬在鲋鱼山的南面,帝颛顼的九个嫔妃埋葬在鲋鱼山的北面,那里有四条大蛇当守卫。
  濛水发源于汉阳的西边,然后流入长江,入江口在聂阳的西边。
  温水发源于崆峒山。崆峒山在临汾的南边。温水注入黄河,入河口在华阳的北边。
  颍水发源于少室山。少室山在雍氏国的南边。颍水在西鄢的北边注入淮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颍水在缑氏国注入淮水。
  汝水发源于天息山。天息山在梁勉乡的西南方。汝水在淮极的西北注入淮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入淮口在期思的北边。
  泾水发源于长城北的大山。这座山在郁郅长垣的北边。泾水从北岸流入渭水,入渭口在戏的北面。
  渭水发源于鸟鼠同穴山,然后向东流去,注入黄河,入河口是华阴的北面。
  白水发源于蜀地,然后向东南方流去,注入长江,入江口是江州城下。
  沅水发源于象郡的一座山。这座山在镡城的西边。沅水向东流去,注入长江,入江口在下隽的西边,最后流入洞庭湖。
  赣水发源于聂都东边的山,然后向东北方流去,注入长江,入江口在彭泽的西边。
  泗水发源于鲁地(周朝初期的鲁国)东北部,然后向南流去,往西南流经湖陵的西边,再向东南方流去,注入东海,入海口是淮阴的北边。
  郁水发源于象郡,向西南方流去,注入南海,入海口是须陵的东南方。
  肄水发源于临晋的西南部,向东南方流去,注入大海,入海口是番禺的西边。
  潢水发源于桂阳西北部的大山,向东南方流去,注入肄水,入肄口在敦浦的西边。
  洛水发源于洛地的西山,向东北方流去,注入黄河,入河口在成皋的西边。
  汾水发源于上窳的北边,向西南方流去,注入黄河,入河口在皮氏国的南边。
  沁水发源于井陉山的东面,向东南方流去,注入黄河,入河口在怀地(周朝初期的怀国)的东南。
  济水发源于共山南边的东丘,流过鉅鹿泽,注入渤海,入海口在齐地琅槐的东北面。
  潦水发源于卫皋的东边,向东南方流去,注入渤海,入海口是潦阳。
  虖沱水发源于晋阳城南,然后向西流去,到阳曲的北面,再向东流去,注入渤海,入海口在章武的北边。
  漳水发源于山阳的东边,向东流去,注入渤海,入海口在章武的南面。
  (以上是《水经》的内容。《水经》是一部记述中国河道水系的专著,可能远古就有。周朝人编写《海经》时,可能有《水经》图,他们结合当时国家分布,做了一些修正和说明。从记载的情况看,这部分内容是大禹治水之后的河道水系。汉代以后,各个朝代都有人为《水经》作注。北魏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最著名。)
  
  继续讲周朝的故事。
  
  真是快乐不知时日过。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忽然朝廷有快马前来报信,说东部有诸侯反叛,要求穆王速回。周穆王不得不和女王依依惜别,走上东归之路。
  他们经葱岭、过楚河、绕道天山北麓而回。传说在回来的路上,周穆王又会见了很多西北地区部落的首领。
  据说,周穆王这次西域巡游,时间长达二年多,行程达三万多里。
  
  会见西王母时,周穆王大约63岁。他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公元前976年至前922年),享寿105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长寿的帝王。这段时间正是周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周穆王的传奇故事在先秦的史书以及六朝的怪异小说中都有很多讲述。但人们将信将疑。
  晋朝(大约公元200年)的时候,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一个战国墓葬里,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一份竹简叫《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详细叙述了周穆王在位时期,北伐南征,东巡西游的情况。其中就有他会见西王母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经过。
  
  那么,周朝守藏史所描绘的天下地图和说明书是怎样的呢?这份地图可能在秦朝灭亡的时候,被项羽放火焚毁咸阳城的时候毁灭了。幸运的是,地图的说明书被人们整理成《海经》,与远古流传下来的《五臧山经》一起汇编成《山海经》,因此留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的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
  《穆天子传》中所记述的地名,与《山海经》的海外四经、海内四经中所记载的地名,及其地理位置,大致相同。因此,对《海经》记载的内容,不能全盘否定,它是远古历史地理的重要补充资料。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发表日期:2010-4-6 19:54:00

作者:ilovemygf 回复日期:2010-04-04 22:39:09 
    越来越觉得海经不靠谱。例如:
    帝舜(远古帝王)的妻子叫登比氏,她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叫宵明、烛光。她们居住在黄河与大湖泽之间。这两位神女的灵光,能照亮那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帝舜的妻子叫登北氏。
    众所周知的是,娥皇女英是舜帝二妻,帝尧的两个女儿。貌似女英有子曰商均。舜妻登比氏和舜帝俩女儿之说我只在楼主的海经这里看到过。
    山经有楼主的讲解和卫星地图,比较可信。
  ——————
  谢谢您。山经是真实的国家地理。海经是周朝人对远古地理的理解。大荒经是汉朝人对远古地理的想象。
  关于帝舜的妻子叫登比氏,她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叫宵明、烛光这件事,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为什么呢?娥皇女英是舜帝二妻,但早年就死了。后来舜帝有续弦是正常的。不过,周朝人把她们神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7 08:33:29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路线。
  几千年来,无数对《山海经》感兴趣,有志研究这份文献的人,都被这条山经路线挡住了去路,不得不退缩回去。最后,历史上留下很多关于《山海经》的猜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成了数十万年才可能发生的沧海桑田的神话传说。
  
  您知道会稽山吧?古籍记载,大禹晚年在苗山(今浙江省绍兴县内),召集各州诸侯,召开审计大会。因此,后人将苗山改称会稽山。可是,在苗山改名为会稽山之前,是不是还有一座会稽山?在哪里呢?
  有一座山叫羽山?您听说过吗?如雷贯耳,是吧!传说大禹的父亲鲧,因为治理大洪水不力,九年不见成效,被尧帝下令处死在羽山。但几千年来,没有人知道羽山在哪里?千古之谜呀!
  
  事实上,这两座历史名山,都记录在《山海经》南山经的南次二经上。羽山在会稽山的西边。
  然而,千百年来,有志者苦苦找寻,在今浙江绍兴以西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羽山。而在会稽山的东边,南次二经还记录有很多大山,但浙江的会稽山以东,却是大海呀。
  就这两座山,给研究者带来了两难的境地:相信《山海经》是真实的吧,南山经又不存在;不相信吧,上面记录的山川地貌似乎又很真实。就这样,所有的学者都放弃了对《山海经》的深入研究。
  
  多少读书人的梦啊!几千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不知多少代,无法梦圆。人们幻想着在太平洋的海面,有朝一日重新崛起一座一座大山,还原那遥远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不过,从今以后,这个梦不用再发了。千年之梦从此破碎,我不知是好?还是歹?我很惶恐。但愿不会激起波澜就好。
  
  下面就介绍南次二经。
  
  原文: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干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南山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叫柜山(今叙利亚大马士革北部,一座海拔1800米的大山)。山的西边靠近流泽和黄泽(今黎巴嫩中部的两个盆地,水域大部分现已干涸,留下零星湖泊)。站在山顶上,向北可以望见诸毗山(今黎巴嫩的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提示:在西山经也有一座山,叫诸毗山,在昆仑丘以北,今乌鲁木齐附近),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
  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英水,向西南方向流去,注入赤水(今太巴列湖水域。注意,中国境内也有赤水,在青藏高原)。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还有很多丹粟(粟粒大小的丹沙)。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豚(小猪),却长有猛虎那样的脚趾,发出的叫声像狗吠,名叫狸力。据说如果谁见到这种野兽出现,预示他所居住的地方将有洪涝到来,当地政府就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了。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鸱(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手,发出的叫声像痹(雌鹌鹑)叫,名叫鴸(音zhu)鸟。它总是不停地叫喊自己的名字。据说谁见到这种禽鸟出现,他所居住的地方就会有很多名士被流放。
  
  (之前我已经说过,每一条山经开头的山,在大洪水之前,山周边都是经济发达地区。这座山也不例外。
  首先就古人的记录,做个分析。玉石、丹粟这些宝藏就不多说了。
  古人说,这里有一种叫狸力的野兽,谁见到它出现,将有洪涝到来,当地政府就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说明山下至少有一座都邑或耕地,地势低洼,经常有洪涝灾害。
  古人又说,有一种叫鴸的禽鸟,谁见到它出现,他的居住地就会有很多名士被流放。说明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国家的都城。
  再看开头一段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在中国境内找不到这样的地方。但在中国之外,有这样的地方吗?有呵,就是今西亚的叙利亚国首都大马士革。
  
  说说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位于今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全城依山傍水,西北是大山,西边是地中海,南边地势渐渐升高,最高延伸到戈兰高地;东边是一片沼泽地;东北边是平原。
  现在的大马士革,是一座有近4000年历史的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帝国、阿拉伯帝国,到花刺子模、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
  不要以为只有在中国,才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哦,西方也有。在阿拉伯古籍记载: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大马士革周围大约有30平方公里的园林区。区内万木竞发,鸟语花香,美丽动人。与杭州相比如何?不差吧!
  
  然而,这只是大洪水之后出现过的繁荣景象。当地人考古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8000年的时代,大马士革已经有人居住。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这套供水网络系统,后来被罗马人和阿拉伯人改造,至今仍然是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基本供水系统。
    那么,阿拉米人又是什么人呢?他们又叫亚兰人。我说出来,全体国人都会震惊!他们不是外星人,而是我们的同胞,是正宗的华夏子孙!这个话题说起来,可以写一部书。这里暂时不多说了。朋友们感兴趣,以后继续探讨。
  
  在这个远古天下名山一带,西方的《圣经》称之为迦南。在犹大民族还是山野中人,到处流浪的时候,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两个远古文明中心,就是华夏子孙的天下。而这里是两个文明中心之间,人们进行商贸和文化往来的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
  
  这是多么重要的风水宝地呀!大地虽然很大,但好地方不多。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历史上战争不断,朝代变换频繁。说到这些,搞房地产开发的人开心了,那里的房价,一定高得惊人咯!开玩笑而已,我不知道。
  大家想想,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是美国纽约?唐人街?真正热闹的地方,其实是这里,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处。在这块长约400公里,宽100公里的区域内,聚居着多个民族,有以色列、巴基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多个国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真是人间的奇迹啊!
  远的不说,最近几十年,这个被西方人称为“中东”的地方,战火似乎从没停息过。他们一动荡,全世界就紧张。有人说是因为石油,其实,这种说法太肤浅了。看了我的介绍,相信世人会有所醒悟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7 18:18:58
  上传一幅大马士革一带的地形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7 18:21:19
  上传一幅大马士革一带的政区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8 08:06:38
  先补充说一下大马士革城的风水。大家从地形图看到了吧。古人对城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据说是对应天上星宿的。所以说,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要用科学思想来理解远古时候的东西,是难以做到的。
  如果您对风水的问题感兴趣,就对着这幅地形图,仔细、认真地揣摩吧。呵,好的,我就简单描述一下:城的西北是一座小山,小山背后是大靠山(就是柜山)。大山对着古城的地方,正好形成一个马蹄形。古城好像坐在一把有靠背的椅子上,稳稳当当,舒舒服服。古城的东南方,是广大的平地,视野开阔,远处是水域。道路从左右通过。
  这样的风水宝地不多见。这样的地方,能不发达吗?几千年的兴盛呀,难道是人为努力所能达到的结果?大家自己做判断好了。
  
  继续介绍南次二经。
  
  原文: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向东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四百五十里,叫长右山(今约旦东北部,叙利亚沙漠中的一座山,海拔8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生长,有很多流水。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叫长右,发出的叫声像有人在呻吟。据说谁见到这种野兽出现,他所居住的郡县就会发生大水灾。
  (这座山虽海拔800米,事实上只是阿拉伯高原上一座矮山。古人记录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流水。因为这是一个高原上的洼地,可能被长时间的降雨,造成洪涝,将它淹没了。
  此山叫长右,山中有一种怪兽叫长右,长着四只耳朵。说明山上有不少这种动物吧。远古时候,这一带肯定也有不少都邑的。可惜现在这里已经沙漠化,没有考古资料,古时的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原文: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鬛,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三百四十里,叫尧光山(今伊拉克鲁特拜西南,叙利亚沙漠中的一座矮山,海拔600米)。山向阳的南面有很多玉石,山背阴的北面蕴藏丰富的黄金。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身上却长着野猪一样的鬣毛(猪身上刚硬的黑毛)。它们居住在山洞里,冬季藏在洞穴过冬,名叫猾褱(音huai),发出的叫声像砍伐树木的响声。据说谁见到它们出现,他所居住的地方,当地政府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这是一座宝山。有很多玉石和黄金。山中还有野人!古人记录的真实的野人是这样的哦:身上长着野猪一样的鬣毛,居住在山洞里,冬季藏在洞穴过冬,发出的叫声像砍伐树木的响声。
  有些无聊的人整天想着在神农架的深山里找野人,可是,殊不知,古人说,谁见到野人出现,他所居住的地方,当地政府就会有繁重的徭役。无知吧!真是无事找事啊!野人不会随便就跑出来的,如果真见到它们,我们就麻烦了。
  这座山处于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的交界,山的周围有几条干涸的河流,原来这一带应该有不少都邑。可能几千年来,气候变了,现在情况也变了,人烟稀少。)
  
  原文: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三百五百里,叫羽山(今伊拉克努海卜北,幼发拉底河西边,古达夫干河和乌拜达特干河之间,海拔300米左右的群山之中的一座矮山)。山下有很多流水,山上经常出现云雨,但没有花草树木生长(曾被大洪水长时间淹没)。在溪水里有很多蝮虫。
  (先说一下努海卜这个地方。对中国人来说,此地并不太陌生。20世纪末,美国发动海湾战争,这是一个重要的战场。
  请注意古人对这座山的描写:山下有很多流水,山上经常出现云雨。毫无疑问,此山非同一般呀!
  传说在四千年前,祝融奉天子尧帝之命,将接受朝廷命令治理大洪水,但九年不见成效的鲧(即大禹的父亲)杀死在羽山,但后来,所有中国人都不知道羽山在什么地方。难道就是此山?正是。
  这不仅是一座远古的天下名山,对大禹来说,还有不寻常的关系。他的父亲鲧,就是在这里殉职的。调查人员到来,山的上空就出现云雨,好像是说,鲧在此显灵啊!回去报告给大禹吧!
  
  说到这里,新的问题又来了。鲧接受朝廷治水的命令,怎么不在中国治水,却跑到遥远的伊拉克来呢?你不要愚弄我们呀!思想早已被牢牢束缚着的同胞们,别说你们想不通,即使我说出来,大家也不一定能马上接受呢。
  大洪水之前,这里是天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啊!还有更重要的,对国人来说,近乎天方夜谭的原因呢。是什么?大洪水之前,历朝的天子,到一定年纪,就要让位,选拔一位接班人,代理天子,然后,自己到天下各地巡狩。
  大家不要好笑,好笑只能说明您无知。这种做法,从黄帝创立天下之后,一直延续到大洪水前。古籍里有很多记载,就不展开说了。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继续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您知道天子们最后的落脚地是哪里吗?想不到吧!告诉您,是古埃及。他们死后安葬在古埃及。他们从朝廷(今中国山西临汾)去古埃及的途中,必经之地,就是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至于为什么选择去古埃及归根,以后再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因此,鲧不仅不傻,还很聪明呢。他接受治水命令的时候,尧帝已经年迈,并选定舜作为接班人,代理天子之位。换言之,尧帝很快就要去古埃及了。这正是显示自己才华的大好机会呀。
  您觉得呢?是不是有那么一点意思?脑筋一下转不过弯,是吗?不用着急,慢慢去想吧,后面还有更多的不可思议呢,总有一天,大家都会想通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8 14:27:04
  上传一幅以上各座山的位置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9 08:17:40
  继续介绍南次二经。
  
  原文: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三百七十里,叫瞿父山(今伊拉克卡尔巴拉西南,幼发拉底河西边的一座矮山,海拔300米)。山上光秃秃,没有花草树木(曾被大洪水长时间淹没)。山中蕴藏丰富的黄金和玉石。
  (这座山在伊拉克的两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区,山虽矮,却有丰富的黄金和玉石。宝山呀!真羡慕!这里当然是风水宝地了!可是,现在人们看中的,都是伊拉克地下的石油。真可悲!
  说说卡尔巴拉。它是一座古城,卡尔巴拉省首府,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地之一。卡尔巴拉城分新旧两部分:旧城在北,新城在南。旧城内环境幽雅,城外果树成林,棕榈茂密成荫。郊外的拉扎泽赫湖风景优美,是人们旅游和娱乐的场所。
  相信在远古时候,这一带地方,是经济非常发达繁荣之地,肯定有很多都邑。说不定不久就会有考古报告出现的呢。
  
  伊拉克呀!大家都以为它因为拥有石油而显得地位重要,其实,没有发现石油之前,大洪水之前,它的政治经济地位就非常重要。南山经的三条路线,都经过两河流域,而且两河流域的山,虽然矮小,但都宝藏丰富。
  两河流域的重要地位,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吧。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朝廷后来把它放弃了呢?可能有很多中国人会这么想。
  其实,大禹治水成功,天下统一为九州(今中国境内),但舜帝和大禹他们没有放弃世界上其他,在大洪水前政治经济地位重要的地方,只是大禹的儿子启,当上天子之后,太自私,太愚蠢了,没有与那里的同胞保持联系,中国人才逐渐把遥远的地方忘记的。这些故事,古籍里有记载,后面再讲。)
  
  原文: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四百里,叫句余山(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底格里斯河西边一座矮山,海拔3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曾被大洪水长时间淹没)。山中有很多黄金和玉石。
  (这座山也有很多黄金和玉石。两河流域的地方,到处都是风水宝地呀!
  这座山位于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如今有几座大城市在其中,包括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希拉、纳杰夫、迪瓦尼耶等。美国人发动海湾战争,曾一度占领这些地方。
  据说这一带是古巴比伦城的所在地。古巴比伦城最早建于公元前2300年,大洪水之前,这是南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
  现代考古发现,古巴比伦城内有大庙,高达90米,供奉一尊天神的金像;城内还有空中花园 ,非常雄伟壮观,花园里有很多石刻雕像。
  
  古巴比伦城被《圣经》启示录篇的作者形容为罪恶之城。巴比伦城里十分富丽和繁华,有各种各样的货物、珍馐美味,物品华美,有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丝绸、朱红色料。
  有各种香木和珍贵的木头,有各种象牙造的器皿,有铜、铁、汉白玉造的器皿,有肉桂,豆蔻等各种香料、香膏,还有乳香、酒、油、细面、麦子、牛、羊。
  此外,城里还有车、马和奴仆。城里歌舞升平,不时传出弹琴,吹笛,吹号、唱歌作乐的声音。
  大家想想,所谓盛唐长安的美妙,与《圣经》里的描写,有多大差别吗?华夏文明之所以没落,原因在哪里?有谁真正反思过。当希腊奴隶的继承者,捧起《圣经》,发觉中国人所赞美的,沉醉其中的东西,就是人间的罪恶时,新的文明终于崛起了。这才是今日西方人主宰世界的真正原因。
  
  如果您对远古历史感兴趣,一定要认真读一读《圣经》的旧约全书,里面有大量关于远古时候(四千年前)当地人生活的资料。看过之后,您就会明白,我所说的,没有半句虚言。如果嫌麻烦,读一读美国人庞龙所写的《圣经的故事》也成。
  不要自以为聪明,迷信西方人的历史观,以为西方人与远古华夏的圣人一样,对待历史的态度是真诚的。两千多年前,希腊奴隶翻身建立起来的政权,没能维持多久就跨了。
  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垮台是必然的。所谓希腊文明,其实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觉悟的西方人提出来的东西。那些伟大的哲人的故事,大多是后人编写出来的。)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浮玉山(今伊朗迪兹富勒北,伊朗高原西边的一座山,海拔600米)。站在山顶上,向北可以望见具区湖(现大部分已干涸),向东可以望到诸毗河(今迪兹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一条牛尾巴,发出的叫声像狗吠,名叫彘(音zhi)。这种野兽会食人。山的北面有一条溪水流出,叫苕水,向北流入具区湖。溪水中有很多鮆鱼。
  (这座山有食人兽!真可怕。估计现在没有了吧!没有听说有人被野兽吃了的新闻啊。
  在山的南边,有一座古城遗址,叫苏撒。据说这座古城有八千年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还十分辉煌。大约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是埃兰人(华夏民族后裔)的都城。
  当地人考古发现,苏撒宫廷的建筑面积达三万七千平方米,其中房间、走廊和大殿的面积,约为两万平方米。据说大殿的屋顶,由6列高达20米的廊柱撑起,廊柱顶部装饰着牛头,面积有一万平方米。
  在宫廷的宫墙上,镶嵌着精美的琉璃砖浅浮雕,内容大多为各种动物和神奇的怪兽。这种琉璃砖浅浮雕,与中国古籍记载的壁琉璃十分相似。
  据说希腊人刚从奴隶解放出来,赶走了华夏人,成为当地的自由人的时候,一直视东方的苏撒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他们曾发出由衷的感叹:谁要是占有苏撒的财富,谁就可以与宇宙斗富!
  
  然而,赶走了原来的奴隶主,自己当家作主的希腊奴隶,实在没有什么创造财富的能力,还不如当华夏人的奴隶时的日子过得好,起码不用挨饿呀。尊严不能当饭吃,以其饿死,不如放下尊严,去当盗贼!
  于是,不久,希腊人就开始当强盗,走上抢掠的道路,发动对各地华夏人的抢掠战争了。希腊的所谓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其实是从华夏人那里抢来的。这还成为后继者的传统,从此,世界万劫不复。
  
  开始,希腊人屡战屡败。但经历无数战争之后,他们终于发现,原来那些华夏奴隶主们都有共同的弱点,就是体质差。打败华夏人势力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开发科研,发展生产,而是和他们拼体力。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也是远古华夏文明没落的根源之一。
  人民的体质太重要了。看看今日中国,大家都高喊着奥林匹克的口号,但有谁真正明白奥林匹克的意义?花费巨资,投入体育科研,就为了拿几个奖牌?奖状?真见鬼!)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9 18:39:27
  上传一幅各座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9 19:19:42
  作者:ilovemygf 回复日期:2010-04-08 12:52:43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远古时代的天下是亚欧非一体的,那么,各地的语言相通么?我们怎么逐渐演变成了方块字,他们却大都是拼音文字?
  ————————
  谢谢您,这个问题说到了要害。我要多说几句。
  大洪水之前,大洪水之后,古巴比伦、古埃及所处的西亚北非一带,都是使用象形文字的,大量考古发掘已经证实。拼音文字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才开始出现。虽然语言的分化很复杂,但想通了,却很简单,书写不同,但发音相似呀。
  大家记得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很多人要求语言拼音化吗?为什么?因为国民98%是文盲,拼音易学呀!现在,文盲没有了,还有谁要求中文拼音化呢?这说明当时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很少。
  两千多年前,希腊奴隶翻身后,打破了阶级的局限,人们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需要社交,但象形文字需要很长时间学习,才能使用,所以,应急地出现了拼音文字。拼音字母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远古时期计算用的简易符号,在中国也一直使用的珠算记号的变异。随着华夏文明的衰落,拼音文字逐渐流行起来,最后成为主流。中国与西方才彻底变成了两个不同文化的世界。
  其实,即使不是搞语言文字研究的人,只要留个心眼,就会发现,西方拼音文字的读音,就是远古华夏语言发音的变音。举个简单的例子:英文的yes,与“耶”的发音,如何?英文的no,与“冇”的发音,如何?大家知道客家人说“我”,怎么发音吗?ai,英文:I 。“你”的发音呢?niu,英文:you 。至如此类。是不是同根同源呢?
  那么,为什么古代中国不走拼音文字之路呢?大洪水之后,至少有两次推行天下全民普及文化教育运动。第一次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天下统一为九州时期,那时人口很少,资源太多。第二次是周朝分封天下时期,目的是要全面落实朝廷统一制定的礼制。所以中国延续了远古的象形文字的传统。
  我虽然没有去过埃及和伊拉克,但我相信,古埃及、古巴比伦考古发掘的文献资料里的“象形”、“梯形”文字,与商朝的甲骨文,是相通的。能看懂甲骨文的人,稍加变通,就能看懂古埃及的象形文,以及古巴比伦的梯形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9 19:25:37
  作者:跳跳虎27 回复日期:2010-04-08 08:24:51 
    先生,今天的话题也很有趣!问个问题,从黄帝创立天下,到大洪水前,是多少年呀,有过多少天子呢?谢谢。
  ——————
  谢谢您,很好的问题。从黄帝创立天下,到大洪水前,大约有一千年吧。至于有过多少位天子?准确数我不知道,大约有几十位吧,史书上有些记载了,有些没有记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09 20:01:29
  作者:xiaofenzhuzhu 回复日期:2010-04-08 22:00:38 
    赵哥,好像西域一带就是河西走廊往西那么大的地方都没怎么看到的呀??
  ————————
  谢谢您的提问。河西走廊往西,是吗?在西山经、北山经都有记载。青藏高原一带,古人认为是神仙聚会的地方,那里山川、动植物,更加不可思议,更加精彩。我自己常常被那里美妙的故事所感动。等着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10 07:53:15
  继续介绍南次二经。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门豕>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成山(今伊朗伊斯法罕西,伊朗高原上一座山,海拔1200米)。山的形状呈四方形,像三层的土坛,山上蕴藏丰富的黄金和玉石,山下有很多青雘。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阇(音du)水,向南流去,注入虖勺河(今已干涸)。溪水中有很多黄金。
  (这座山的形状呈四方形,像土坛一样,很特别。更难得的是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溪水里也有黄金呀!真是宝山!
  山的东部有一座古城,叫伊斯法罕,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南北来往的必经之路,还是著名的手工业贸易中心。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如今的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风景优美,纺织工业居全国首位,手工艺品十分著名,有银器、铜器、陶器、地毯等。因为这里很富有,当地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称。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中亚西亚地区的一些表达方式,与中国人很相似?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会稽山(今伊朗中部的亚兹德北,伊朗高原上的一座大山,海拔2000米)。山呈四方形,山上蕴藏丰富的黄金和玉石;山下有很多砆石(古籍注解为武夫石,像玉石一样晶莹透亮)。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勺水,向南流去,注入湨水(一条季节性河流)。
  (一路过来,几乎每座山都记录有黄金玉石?在中国境内,只有在洞庭山一带,才有这样的地方哦!
  会稽山!令中国人魂牵梦回的一座天下名山,终于出现了。它在今日伊朗,而不在中国境内。梦啊!
  几千年来,多少读书人,死读书呀!可有谁想到,在遥远的西域,也有一座四千年前古人记载的会稽山?!此会稽山!彼会稽山!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喂!悟空到哪里去了!
  不用找悟空,我告诉大家,两个都是真的。为什么?原因是……慢!留在后面再说吧!好,就留在后面,再解开这个谜。
  
  下面就说说这座会稽山。山呈四方形,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宝山呀!
  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此会稽山,究竟是什么名山呢?原来,它就是远古时代,大洪水之前的五岳之一,南岳山。
  我给大家描述一下这里的地形:山的南面有一个低洼的盆地,盆地中有一座古城,今叫亚兹德。当年水草丰美,景色宜人。大洪水发生之前,中央朝廷定期召集天下南山、西山、北山、东山四个山区的长老,简称四岳,在这里举行财政审计大会,所以称之为会稽山。
  为什么古籍只说四岳,与五岳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还有一岳,叫中岳,就是嵩山,由朝廷直管。远古天下设立五岳有什么作用?我想,大家也是想不到的。有一点可能有人知道,就是祭祀。但还有别的吗?当然有。是什么?后面再说。
  
  如今的亚兹德有许多清真寺,最著名的是乔麦清真寺。城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风塔”,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风轮,用来通风降温,所以这里称为“风塔之城”。当地还有一种古老的地下水渠系统,像新 疆的“坎儿井”。其实,两者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途。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夷山(今伊朗迪南阿卜东北,伊朗卢特荒漠中的一座山,海拔15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石。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湨水,向南流去,注入列涂河(一条季节性河流)。
  (这座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石。山的东南边是大片的荒漠、草原、沼泽。原来此地处于沙漠的边沿。可能在大洪水之后,由于连降大暴雨,曾有一个很大的水域,后来干涸了。
  在山的南边,如今有几座古城,可能都是历史悠久的地方。由于目前这一带比较贫困,很少人关心历史问题,考古资料很少。)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仆勾山(今伊朗萨尔比谢,加恩山脉西边的一座大山,海拔2400米)。山上蕴藏丰富的黄金和玉石,山下生长着茂密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和野兽,也没有溪水流出。
  (这也是一座宝山,有很多黄金和玉石。古人记录此山有茂密的花草树木,却没有禽鸟和野兽。真奇怪呀!
  这是今伊朗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山的东边和西边都是盆地,估计原来有大片水域,现在干涸了。)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咸阴山(今阿富汗法拉,一座海拔1400米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流。
  (这座山的南面是大片的平地,东边有一座大山叫拉尔山,西南边有一个大湖,叫萨比里湖,山周围有几条河流。相信远古时候,这一带是会有都邑的。但我还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原文: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10 22:25:18
  作者:五度舍 回复日期:2010-04-09 10:01:53 
    只是看了一半,有个问题想与楼主探讨,就是楼主提到的各个名山上的黄金和美玉在当时是不是有其他的更好的用途,譬如像当今机器文明中的石油一样呢,因为他们总是和草药一起出现的,如果草药是保证人的生存的,那黄金和美玉是不是保证人建立文明更好的生活呢?
  ————————
  谢谢您,您的想法很有创意。我暂时还不知道黄金和玉石的其他用途。不过,我会继续寻找,或者会有发现的。如有新发现,一定告诉大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10 23:00:09
  
  作者:ilovemygf 回复日期:2010-04-09 15:41:53 
    不敢苟同。
    1、站在华夏人的立场上看,让希腊人做仆人自然很爽,但是我们华夏人也曾经当过其他民族的奴才,饱受奴役之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想当奴隶,自然也不想奴隶别人。不知道“不自由毋宁死”是那个人提出来的,反正追求自由是有道理的。希腊人追求自由的努力也是值得赞赏的,楼主说“还不如当华夏人的奴隶时的日子过得好,起码不用挨饿呀”,可能楼主本意是客观描述,但是给人一种主观判断的味道。
    2、下面一句更是有点那个:“尊严不能当饭吃,以其饿死,不如放下尊严,去当盗贼!”。这个让我理解是楼主的观点,而不是希腊人的观点。这个年头,我们大多数人会被房子压迫大半辈子,有尊严地活着是多么奢侈的想法,所以强烈反对楼主的这个观点。
  ————————
  谢谢您。我回头再看之后,做出宣布:您的反对,有效。我接受批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11 09:13:18
  继续介绍南次二经。
  
  原文: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四百里,叫虖勺山(今阿富汗卡拉特东北,一座海拔3800米的大山)。山上森林茂密,有很多梓树和枬木;山下有很多荆树和杞树(即枸杞)。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滂水,向东流去,注入大海(经今洛拉河流入大海)。
  (这里记录的树木,与中国境内的差不多呀。梓树和枬木是高大乔木。荆树是一种落叶灌木,小枝方形,有掌状复叶对生,果实可供药用的植物。枸杞是一种落叶小灌木,夏季开淡紫色花。果实红色,叫枸杞子,是重要的中药材,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这座山的东南面,是开阔的平地,有广阔的水域,是一块自然环境很好的风水宝地,远古时候必定是经济繁荣之地。如今这里是贫困之地,暂时没有找到有关考古的资料,就不多说了。)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区吴山(今阿富汗乌尔贡西南,一座海拔2500米的大山)。山上没有草花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鹿水,向南流去,注入滂水河(今古马勒河)。
  (这座山处于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我只觉得山上没有草花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的记载有些怪异,没有发现其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说说山周边的都邑吧。山东边有一个城,叫乌尔贡,是一座历史名城。在山的北边是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喀布尔历史悠久,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也是后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汉代人把它称为“高附”。)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鹿吴山(今巴基斯坦拉基,一座海拔1000米的大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山中蕴藏丰富的黄金和宝石。
  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泽更水,向南流去,注入滂水河(今印度河支流)。水中有一种野兽,名叫蛊雕,形状像雕(一种个子很大,生性凶猛的禽鸟),但头长着角,发出的叫声像婴兒啼哭。这种水兽会食人。
  (这是一座宝山,有黄金和玉石!不过,还有一种叫蛊雕的,能吃人的水怪呢。看看它的形状,像大禽鸟雕,头长着角,却发出像婴兒啼哭的叫声。可怕!很多食人兽都会发出婴儿啼哭声。人本善良嘛!所以容易上当呀!
  这座山的南面有开阔的平地,平地东南面有一条河流自北向南流去,山的西边也有一条河流,自北向南流过。这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所以在山南面,如今依然有很多城镇。在山的东北方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北边有一座古城,叫白沙瓦。
  白沙瓦,古梵文意为“百花之城”,地处中亚贸易要道上,曾经是印度贵霜王朝的国都,佛教文化中心之一。中国晋朝的法显、唐朝的玄奘等人,都曾先后到过此地。玄奘称这里是“花果繁茂”之国。)
  
  原文: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百里,叫漆吴山(今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喜马拉雅山西面山脚下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博石(可作博弈棋子用的小石头),但没有玉石。
  这座山位于东海(今印度河中上游水面,大部分已干涸)之滨,远望是一片起伏的丘陵。这里经常出现光影忽明忽暗的现象,那是因为太阳在此停歇的缘故。
  (这座山本身就不多说了。古人说山在东海之滨,有点令人奇怪。我猜测,远古时候,今印度大陆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有比较宽的水域,延伸到今孟加拉湾,可能相对今印度西边的阿拉伯海而言,这片水域称为东海吧。
  大家知道吗,从地中海东边的大山开始,往东南一段路之后,一直往东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喜马拉雅山的山脚下,有多远呢?不多不少,刚好是7200里的路程(3600公里的直线距离)。是发梦吧!不是,是真实的。
  我从开始就说,我们的思想被封闭了几千年,思想不够解放。有人不以为然。想一想,怎么几千年过去了,都没有人想到,南次二经这条路线,在喜马拉雅山的西边,而不是在中国的东边呢?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会出现光影忽明忽暗的现象?古人说,那是因为太阳在此停歇的缘故。古人愚昧吧!
  其实,说太阳在此停歇,只是后人的理解,原文是“是惟日次”。关键是“次”字。准确一点说,应该是太阳很迟才出现。那是因为山的东面有8000多米高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上午此地是见不到太阳的,太阳要接近中午才出来。
  另外,在晴天的上午,由于喜马拉雅山上,山峰很多,太阳出来了,一会又被遮挡,所以这里会出现光影反照,好像太阳来来回回的奇怪现象,忽明忽暗。 您认为这种解释够不够科学呢?
  
  太神奇了,是不是?其实,破解这个谜,不是我聪明,只是我接受了老子的自然道德思想,思想不受束缚,思想自由而已。等您的思想解除了束缚,思想自由了,比我聪明一百倍。信不信由您。)
  
  原文: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以上为南山第二列山系的开头,从柜山出发到漆吴山,共有十七座山,直线距离七千二百里(约3600千米)。
  这些山的山神都是龙身鸟头的形状。调查时祭祀山神的礼仪是:把带毛的牲畜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拜祭时用精选的稻米饭供奉。
  (古人说,这些山的山神,都是龙身鸟头的形状。什么是龙身?我说不出来,大家去想象好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11 09:37:50
  上传一幅各座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4-11 21:55:26
  作者:大楞 回复日期:2010-04-09 16:01:03 
    哥,能预测地震吗?山海经有这个内容吗?唐山在那个线上?还有地震吗?
  ————————
  谢谢您的提问。发生大洪水时,或者也发生了大地震。但从《山海经》的记录,我暂时看不出大地震引起的可怕情况,或者大地震的事实真相,被大洪水掩盖了,也是有可能的。唐山在东山首经的路线上,大洪水时期,是被洪水淹没的地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03:15 AM , Processed in 0.0473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