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padme

经济可能瞬间消失——《山海经》记载人类文明被大洪水毁灭的事实 (作者:赵家大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08 08:05:25
  原文:又东五十里,曰区吴之山,其木多苴。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十里,叫区吴山(今湖北房县东南,武当山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上有很多柤树。
  (以上几座山都是在今房县城的南边不远。换言之,龙脉在这里经过。即使我不说,相信朋友们心里有数。您猜对了。房县的确不简单,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先看看房县城的周围环境。县城四周高山环绕,北部属武当山,南部属大巴山,中部是马栏河沿岸,海拔400-600米的丘陵盆地,十分适宜农耕。
  据当地人考古,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不少文化遗迹,流传很多尧舜时代,古人在此地活动的传说。
  房县又称防渚,有防止水患的意思。大洪水发生时,这个小盆地被淹没。大禹治水后,逐渐恢复了生机。在西周以前,为彭、房等国所在地。春秋属麇、庸国之地。战国称房陵,属于楚国,秦朝置房陵县。)
  
  原文:又东五十里,曰声匈之山,其木多榖,多玉,上多封石。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十里,叫声匈山(今湖北保康县南,武当山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上有很多楮树。山中有很多玉石,还有很多封石。
  (这座山有玉石和封石,还有很多木材。山的西边有一条清溪河流过。
  说说保康。保康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秦汉时为荆州南郡房陵县辖区,境内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村镇。)
  
  原文:又东五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砥石。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五十里,叫大騩山(今湖北保康县东,武当山东部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的南面有很多赤金,山的北面有很多砥石。
  (注意,这座山有赤金。在武当山的多座天下名山中,都有黄金和玉石。武当山,真是一座宝山呀!
  以保康为中心,方圆200公里的范围内,即巫山东部,武当山南部一带,是大地龙脉交会的地方。中次八经、中次九经、中次十一经,都经过这里。而且,中次八经和中次十一经,其实同属一条大经脉,总称都叫荆山。
  所以说,神农架一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甚至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这就是为什么神农架至今依然神秘的原因所在吧。
  这里经过不知多少年的演化之后,诞生了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炎帝并非指一个人,而是一代代的传承人的总称。在炎帝的带领下,人类走向文明。)
  
  原文: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十里,叫踵臼山(今湖北南漳县西,武当山东部的一座山,海拔8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
  (这座山和前面的山,相隔只有十里(约5000米),其实两座山只是隔了一条山沟。在这个原始大森林里,有两座不长草木的山,竟然被称为天下名山,实在是奇怪!我不知道古人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说说南漳。南漳古时属于楚国的地方,历史悠久,留下很多传世的故事。比如,发现“和氏壁”璞玉的卞和,就是南漳人。这块玉石是卞和在南漳县内的荆山(古人与现代人的思维不一样,这条龙脉所经过的山,都叫荆山)中发现的。
  战国时期,秦昭王命令白起领兵攻打楚国的鄢城(今宜城县境内),久攻不下。白起就在鄢城以西一百里(今武镇西)的蛮河中,垒石筑坝,围堰开渠,引水冲击鄢城。白起得逞了,被秦王封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得名。
  三国时期,刘备走访隐居在南漳水镜庄的司马徽。司马徽说: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伏龙是诸葛孔明,凤雏就是庞士元。之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一个个流传千百年的历史故事,就这样在《山海经》记录的龙脉所经之地,找到了出处。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名山之下,乃风水宝地。物产丰饶,人杰地灵。真是名不虚传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08 18:58:49
  上传一幅以上各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09 09:33:46
  原文:又东北七十里,曰历石之山,其木多荆芑,其阳多黄金,其阴多砥石。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
  
  再向东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七十里,叫历石山(今湖北襄樊市西,武当山东部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上有很多荆棘和枸杞。山的南面有很多黄金,山的北面有很多砥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但头白色,长着虎一样的爪,名叫梁渠。据说谁见到这种野兽出现,他的国家就会有战争发生。
  (这座山应该是指武当山东部的一座大山,一直延伸到东面的河谷。在这座大山的东面,还有三座矮山,古时有几个古国。现在是襄樊市所在地。
  所谓襄樊,是襄阳、樊城两个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据当地人考古,在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襄樊这个地方的历史故事多不胜数。在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中,120回的故事,有31回是在这里发生的。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的古隆中,居住躬耕10年。后来写出著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
  襄樊更是历史上群雄逐鹿的古战场。难怪古人记录山中有一种野兽,说谁见到它出现,他的国家就会有战争发生。原来这里是战争频发之地啊!难道这只是不幸被古人言中吗?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呢?
  然而,这不仅是古人的用武之地,还是骚客们的舞文弄墨之所。李白那首《襄阳曲》,被人们千年吟诵。诗云: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我补一句:千年不曾有人识,今日此景又回来!)
  
  原文:又「东」(东是错字)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0 07:54:09
  原文:又东三百里,曰奥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奥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三百里,叫奥山(今湖北红安县北,大别山区西北部的一座山,海拔600米)。山上森林茂密,有很多柏树、杻树和橿树。山的南面有很多雩琈玉石。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奥水,向东流去,注入视水。
  (请大家注意,海拔600米左右的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高大的乔木,不见花草的记载,显然是被大洪水淹没过。这就不多说了。
  在这一带的群山中,今有一个天台山,怪石嶙峋,雄奇挺秀,花木繁茂,风景旖旎,主峰海拔817米。
  这座山的南边,有一座古城,叫红安,又称黄安,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还有 200多名将军,称为将军城。
  看到这里,以为风水只是古人的事的朋友,应该有所觉悟了。董必武、李先念和这些将军虽然已经作古,但还算是现代人吧。如果您的家乡在龙脉所经之地,甚至在某座名山之下,要好好珍惜呀。)
  
  原文:又东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三十五里,叫服山(今河南新县西南,大别山区西北部的一座山,海拔600米)。山上有很多柤树。山上有很多封石,山下蕴藏丰富的赤锡矿。
  (古人记录山上有封石,山下有赤锡。这些应该是远古时候必需的经济生产材料吧。说明这一带的经济比较活跃。
  山的东边是今新县。新县原是光山县的一部分,光山是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地方。光山县将在另一条路线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原文:又东百十里,曰杳山,其上多嘉荣草,多金玉。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一百一十里,叫杳山(今河南商城县西南,大别山北部的一座山,海拔800米)。山上有很多嘉荣草(按中医药材取名原理,从名字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有美容作用的香草)。山中有很多黄金和玉石。
  (这座山有很多黄金和玉石!还有嘉荣草。肯定不一般。查一查,此地果然厉害。
  这是湖北、河南、安徽三地交界。山的北边,有一座古城,叫商城。商城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诸侯封地,原来叫殷城,后改为商城,是商朝的古城之一。
  山的西南边也有一座古城,叫麻城。当地考古发现,七千多年前就是经济繁荣之地。春秋时为楚地,称柏举,因吴、楚在此大战(柏举之战)而名垂青史。秦朝属于南郡,汉朝为西陵。隋朝设县,名麻城,属黄州府。)
  
  原文:又东「三」(三字应为南字)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豕粦>,见则天下大风。
  
  再向东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一百五十里,叫几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大别山中部一座大山,海拔1600米)。山上森林茂密,有很多楢树、檀树和杻树;还有各种香草。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猪,但全身黄色,头白色,尾巴白色,名叫闻獜。据说如果见到这种野兽出现,天下就会刮大风。
  (以上四座山正好在今湖北、河南、安徽三地的交界。大山周边如今分布着很多县城。其中霍山、舒城、潜山、太湖四县,据说是《尚书&#8226;禹贡》提到的扬州之域。古皖国在山的东边,由跟随大禹治水的伯益所建立。安徽简称皖,也源于此。
  说起大别山,上年纪的人都很熟悉,那是近代革命的摇篮。看了我的介绍,您对此地该有更深的认识了吧。除了这条路线到这里结束外,还有一条中次八经也经过这里,是两条龙脉交会的地方。两条山经都总称为荆山。因此,如果您看到有些古籍说大别山是荆山,也不要觉得奇怪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0 18:47:28
  上传一幅各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1 07:11:41
  得到朋友们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我深怀感激。我向大家汇报一下,介绍《山海经》,不是预先就有计划的,只是看了《2012》,又看到地球上出现各种异常情况,想了很久,才决定公开这个研究结果。刚发表的时候,我还很担心没有人愿意看这些老古董,所以尝试在几个栏目发表。虽然原来有草稿,但真正要整理成文章上传,还要花很多时间,所以每天上传的数量有限。不能达到各位领导的要求,深表歉意,敬请原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1 07:54:37
  看了以上各条路线的介绍,不知您有没有留意到,古人是以大山为中心,来定义天下各个地方的。这与后来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地理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一般都以大山作为各地的分隔线。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远古时候,黄帝建立的天下,是以山区为中心来划分区域的。当时的管理人员,好像是在空中行走的,他们走的都是直线。
  此外,古人做调查时,似乎有很好的测量仪器。他们飞行起降位置定点十分准确,方向角度非常精准(如果Google地图和百度地图不出现严重失误的前提下)。
  有了这个发现,相信朋友们的思想会开阔很多,之前以为黄帝创立的天下只局限在中原的想法,可能会有所改变了吧。这对远古历史,以及对《山海经》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大家对这些问题有兴趣,以后可以进一步探讨。
  
  这里有一种怪兽,一出现就会刮大风。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天气变了,要刮风了,这种野兽就出来了。但这只是现代人的想法。
  下面继续介绍《山海经》的内容。
  
  原文: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状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祈,瘗用一珪,糈用五种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羞毛少牢,婴毛吉玉。
  
  以上是荆山系列山的开头,从翼望山到几山,共有四十八座山,直线距离三千七百三十二里(约1866千米)。
  这些山的山神都是猪身人头的形状。调查时祭祀山神的礼仪是:用一只带毛的雄鸡作为祭品,拜祭完毕,埋入地下。拜祭时用一块玉珪供奉,供奉的米饭用精选的五谷。
  禾山的山神是这系列山诸神的首领。因此,祭祀这个山神的礼仪是:用太牢(以整只猪牛羊三牲做祭品),拜祭完毕,把祭品埋入地下。拜祭时用一块玉璧供奉。要进行多次拜祭,各次拜祭,有时用牛当祭品,有时可不用。
  此外,堵山、玉山的山神是这系列山诸神的宗主。因此,也要进行多次拜祭,祭祀山神的礼仪是:用少牢(以整只猪羊二牲做祭品)。拜祭时用晶莹的吉玉供奉神灵。
  (关于神灵的问题,与当今主流思想不合,本来不想多说,可是,之前我提到过禾山的神灵很厉害的事,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
  这条路线的山神,有四十几个都是猪身人头的形状。古人说祭祀的礼仪比较简单。我想,猪嘛,比较敦厚老实,有吃的就行,管你那么多呢!是不是?所以它们平时也不显灵。
  但是,禾山的山神就不一样了。实在厉害,古人祭祀它的时候,要进行多次拜祭,拜祭完毕,整只猪牛羊埋入地下。以现代人的角度看,太糟蹋食品了吧!这样做,它还常常不理睬,实在有些过分。
  为什么?它是首领呀!手下那班神灵,都是人头猪身,呆头呆脑,懒懒散散,如果它不强势一点,那行呢?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领导太强势了,所以手下的官,都像猪一样,窝窝囊囊,唯唯诺诺。
  还有,禾山的山神还有两个副手,也学着主子,很会耍威风哦! 看看现实社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从这些特点看,人不是神造出来的?才怪!)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1 19:19:33
  作者:布金满地 回复日期:2010-03-10 11:42:49 
    
    支持LZ
    
    山海经里面,没谈到:铁、铜、煤、石油、、、这些矿产资源
  ______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铁、铜、煤、石油、、、这些矿产资源,是科技水平,经济水平的指标之一。《山海经》没有记录煤和石油,但有金银铜铁锡五金。记录最多的是黄金玉石和中药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1 19:31:20
  作者:勾引者手记 回复日期:2010-03-08 11:53:01 
    拜读了!!!!佩服!
    
    我从开始对照,南山经这块 对不上,楼主能不能做个Googleearth的地标,这样大家一目了然。谢谢了!
  —————
  谢谢您关于Googleearth地标的提议,我很想这样做。不过,我没这个能力呀!如果有人愿意帮忙就好了。
  南山首经第一座山很好找,所谓西海之上,古人是坐北朝南看地图的,所以,西海(今地中海)之上,就是下方,那里有三座山,靠左上那一座就是了,此山最好海拔700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1 19:45:13
  预告一下明天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
  我要介绍东山经的一条路线,叫东次二经。这条路线从俄罗斯的尼布楚出发,一直向南,贯穿整个中国,途经蒙古国、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山东、湖北、江西,到达广东沿海的汕尾市,共有十七座山。
  这条路线记录了大洪水破坏力带来的可怕后果。当时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国家,瞬间就全部消失了。十年之后, 600米以下的山依然草木不生!
  在名山之下都是风水宝地,此后几千年的变迁,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因此,介绍这条路线,将回答几个可能令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1、近年来主流媒体反复宣扬的清朝的“康乾盛世”,是真正值得中国人自豪的天下太平盛世吗?
  2、公元四世纪,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十世纪,辽金两个皇朝,与宋朝分治中国,是偶然现象吗?
  3、《山海经》记录在今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山,现在见不到了,是真有其山,还是假的呢?
  4、为什么洞庭山(今九岭山和幕阜山一带)在远古时候,那么受朝廷的青睐,天子经常到该地巡狩(视察)?
  5、我们被史学前辈告知,古代岭南一带是荒蛮之地,人类尚未开化。那么,大洪水之前,岭南是否有文明古国存在呢?
  等等。要想知道答案,请继续往下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1 21:35:50
  作者:lotu2010 回复日期:2010-03-06 19:49:32 
    现在的问题是:大洪水还会来吗?2012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转折点?《山海经》对未来有着怎样的启示?
    希望楼主能给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
  大洪水还会来吗?这个问题似乎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将在后面讲到。谢谢您的关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2 08:10:42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东山经的一条路线,叫东次二经,即东山经第二经脉。这条路线从俄罗斯的尼布楚南边的一座山出发,一直向南,贯穿整个中国,到达广东沿海的汕尾北边的山。全程3320公里,其中沿着东经116度,直线行走近3000公里,方向精准,定点准确,与现代航空线路无异。
  提醒大家,地球的圆的。三千多公里的航程,从南北看,是一条直线,从东西看,却是一条很大的弧线哦!所以说,以为远古时候的中国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球体,甚至以为古人是原始人的想法,是不是无知?!
  这条路线记录了四千年前那场大洪水带来的可怕后果。今日中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当时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瞬间就全部消失了,只有少数居住在高山上的人幸免于难。十年之后,600米以下的山,被洪水严重冲刷,植被消失,草木不生,大片区域,河流淤塞,荒无人烟。真是难以想象!
  说到这里,一个更加高深莫测,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四千年前发生可怕的大洪水,淹没海拔600米以下陆地。可是,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神农架林区,以及设在今山西临汾的天下朝廷,却安全无恙。为什么?
  可能是巧合吧!难道真是巧合吗?《山海经》记录的东西,一个又一个在大地上巧合发生了。所有的巧合加起来,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不要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嘛。人们还在为拥有沿海地区一套近乎天价的房子而不顾一切,做出疯狂的行为的时候,灾难正悄悄地向我们逼近。
  神灵,或者说外太空智慧人女娲,造人的目的是什么?它们能容忍人类脱离自然的文明的极限又是什么?人类蔑视神灵,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结果是什么?不用我多说,聪明的您应该想到了。
  人类进入疯狂状态,以为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要做宇宙的主宰时,就会遭受毁灭!如果人类按现在的思维方式生活,继续闹下去,大洪水必定会再来!但什么时候来?只有上天才知道吧。
  最近世界各地连续发生的大地震,是不是上天向人类发出强烈的警告?生存与毁灭,在于我们自己的抉择!
  
  下面是《山海经》的原文: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々,其鸣自訆,见则天下大水。
  
  东山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叫空桑山(今俄罗斯尼布楚南,大兴安岭西部的一座山,海拔900米)。山的北边与食水(今石勒喀河,黑龙江的支流)相邻。站在山顶上,向东可以望见沮吴(今东北三江平原),向南可以望见沙陵(今蒙古高原沙地),向西可以望见湣泽(今贝加尔湖)。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但长着老虎一样的斑纹,发出一种如同人在呻吟的声音,名叫軨軨。它的叫声像在叫喊自己的名字。据说如果有人见到这种野兽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
  (从古人的描述,很容易找到这座山。在山的北边,有一条河流,就是食水(今石勒喀河),河的北边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有一座古城,城北面是大山。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一般来说,每一条山经开头的山,都是有来历的。这也不例外。
  可惜,年代久远,远古的资料我查找不到了,具体情况无法告诉大家。就给大家介绍一段近代历史吧。
  您听说过俄罗斯的涅尔琴斯克市吗?那座古城原来属于中国人的,它叫尼布楚,因尼布楚河而得名。清初时期,这是蒙古族人游猎的地方。
  然而,到了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正是今日不少中国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康乾盛世”时期。沙俄入侵中国。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中俄双方使团在尼布楚城举行谈判多时,最终签订了一个《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条约》规定:中方将尼布楚地区让给俄国,并同意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
  从此,中国失去尼布楚以东、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大约相当于今日整个中国的五分之一。尼布楚城被划入俄国版图,改称涅尔琴斯克。
  这就是各家电视台反复播放的“康乾盛世”时期,一笔很多中国人没有听说过的光辉历史。将耻辱视为荣耀,被蹂躏视为享受,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我太愚昧,心智未开化,无法理解。谁能给我一点安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2 18:48:32
  上传一幅尼布楚城的地形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2 19:47:35
  作者:iraqhussein 回复日期:2010-02-24 15:56:53 
        和大树探讨一下,山海经的标高和现在标高可能有出入,沧海桑田应该是真的,地壳变动,山的高度也在变。
  ————
  《山海经》记录的是四千年前的地理,应该与沧海桑田无关,所以那时的海拔高度与现在差异不大。之前有人误读,以为《山海经》记载的会稽山,就是浙江的会稽山,所以出来一个沧海桑田的神话。事实上,当时的会稽山是在今伊朗。下一条路线将介绍。请留意。谢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3 08:29:31
  原文: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谷而无水,多鸟兽。
  
  向南行走,直线距离六百里,叫曹夕山(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西北,呼伦贝尔高原的一座大山,海拔1000米)。山下生长着很多构树。山中没有水流,却有成群的飞鸟和很多走兽。
  (这座山在呼伦湖的西边,山比较大,延伸到湖边。山上没有水流,山里的飞鸟、走兽会到湖里喝水吧。
  呼伦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又名达赉湖。湖的北边是今满洲里,中国通往俄罗斯的重要陆路口岸。湖的东边是呼伦贝尔市,中国重要的奶制品基地。
  这里是东山首经和东次二经两条东山经龙脉起点和交会的地方,非比寻常。所以,远古时候,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都邑。后来,在这一带生活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好几批人发迹,南下中原,成为天下的主宰。
  史籍记载,呼伦贝尔原来叫东胡。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于他们的领地。
  东汉时,鲜卑人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流域,发展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4世纪,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
  成吉思汗的先祖原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后来壮大,于公元8世纪,西迁到斡难河、土拉河、乌尔逊河发源地的肯特山地区。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从塔塔儿人手中夺取呼伦贝尔,最终统一蒙古高原,然后扩张。)
  
  原文: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再向西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四百里,叫峄皋山(今蒙古国乔巴山南,呼伦贝尔高原上的一座山,海拔800米)。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山下蕴藏丰富的白垩土。
  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峄皋水,向东流去,注入激女水(今克鲁伦河)。水中有很多蜃和珧。
  (这座山有很多黄金和玉石,是一块风水宝地。古人记录有丰富的白垩土。说明当时这里有比较大的都邑,是一个生产陶瓷的地方。
  蜃是一种软体贝类,贝壳有颜色美丽的斑纹。珧也是软体贝类,贝壳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这两种贝壳可作装饰用。
  说说乔巴山。它是蒙古国东部的重要城市,曾叫克鲁伦、巴音图门、桑贝子等名,早期是喇嘛教的中心。)
  
  原文: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再向南行是水域(今呼伦湖和贝尔湖西面的低地,原有大片水域,现大部分已干涸,形成沼泽和草原),直线距离五百里,再经过流沙(海拔1000米的沙化高地),直线距离三百里,来到葛山的尾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西,蒙古高原上的一座山,海拔125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砥和砺(两种磨刀石)。
  (如今这一带的环境,与四千年前古人的记录有很大的差异。我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几千年来,整个自然气候发生了改变。 二是发生大洪水时,长时间的大雨暴雨,使这一带的低地被水淹,古人调查时,积水未消。大家有什么看法,请留言。
  说说锡林浩特。它位于今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原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的领地。
  到了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满清在此建贝子庙,称此地为贝子旗。)
  
  原文: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再向南行走,直线距离三百八十里,叫葛山的头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蒙古高原上的一座山,海拔15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
  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澧水,向东流去,注入余泽(今滦河上游一带低地,原有大片水域,现大部分已干涸,形成很多湖泊),水中有很多珠鳖鱼。珠鳖的形状像一片肺叶,长着四只眼睛,有六只脚,脚底会掉下珠子一样的东西。据说这种鱼性味酸甘,食用可以预防染上瘟疫病。
  (注意,这里有一种怪鱼!太有趣了。形状像一片肺叶,长着四只眼睛,有六只脚,脚底会掉下珠子一样的东西。如果留存到现在,培养成观赏鱼,多有价值啊!食用这种鱼可以预防瘟疫,估计早就被人吃光了,绝种了吧。
  说说正蓝旗这个地方。真是不说不知道,说起来吓一跳。这个在现代人看来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曾经十分辉煌。
  当地人考古发现,正蓝旗历史文化丰厚。远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春秋战国到元代,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场所。其中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等族人在这里活动,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公元一世纪之前,这里是匈奴统治的区域。二世纪到三世纪,是鲜卑人的属地。四世纪末,是柔然统治区;五世纪中叶由突厥人治理。六世纪到九世纪,由回纥人统治,十世纪时成为契丹人的领地,是辽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十二世纪初,女真灭辽,建立金朝。金国皇帝金世宗将此地更名为"金莲川",经常率骑兵来此消夏围猎。
  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其弟忽必烈驻金莲川。忽必烈在这里广召天下名士,组成著名的"金莲川幕府"。五年后,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地选址建城,命名为"开平府",作为忽必烈登基元朝皇帝的临时首都。忽必烈迁都燕京后,这里称上都。马可波罗游记说的元上都就是这里。
  正蓝旗东边的多伦县,源于蒙古语“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因这一带曾经有七个水泊而得名。此地就是远古时的余泽(现已干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3 20:45:21
  作者:guaidog 回复日期:2010-03-12 20:12:09 
    这种超小概率的事情,建议别费心了。真要来,你也是挡不住的。  人的一生很短暂的,积极点,朋友。
  ——————
  说得好,做人要积极点是对的。但是,地球上发生的一切,证明人类(其实只是少数掌握大众资源的人)已经非常疯狂,而我们这些规规矩矩的普罗大众,却被他们绑架了,我们可能不明不白地做陪葬啊!我别无所求,只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地球上继续有生存的机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3 21:25:47
  上传一幅以上各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4 08:13:08
  原文: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柟,其下多荆芑。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再向南行走,直线距离三百八十里,叫余峨山(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燕山的一座小山,海拔800米)。山上森林茂密,有很多梓树和枬树,山下有很多荆棘和枸杞。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杂余水,向东流去,注入黄水(今官厅水库东边的河流)。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兔子,却长着鸟一样的喙嘴,还有猫头鹰的眼睛,蛇一样的尾巴,一见到人就会装死,名叫犰狳。它发出的叫声像在叫喊自己的名字。据说谁见到这种野兽出现,他的国家就会有为害庄稼的蝗虫灾害发生。
  (这座山位于一个小盆地,周边都是大山,西北边有一个出口,是今张家口。山上有很多木材,盆地水源丰富,古时应该是一个农业发达,经济富足的地方。
  注意,这里有一种叫犰狳怪兽!像兔子,却长着鸟嘴,猫头鹰眼,蛇尾巴。有趣的是,它见到人会装死。我说,犰狳呀!如果你现在还活着,见到人的话,千万不能装死,要走为上啊!经我介绍,大家都知道你是珍稀动物,现代人见到你,死的也不会放过你的哦!
  下面说说张家口。它位于京、冀、晋、蒙四省市的交界,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在5000年前,炎帝、黄帝、蚩尤就在这一带活动。
  这里曾有过多个名城,如龙关,赤城、宣化等。大禹治水后,这一带属于冀州,春秋战国时属燕国,秦朝归属上谷郡。
  如今的张家口是历代长城的博物馆,整个城市由南到北依长城而建。在城市的北端,有一个长城关隘,叫大境门。此门处于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原文: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再向南行走,直线距离三百里,叫杜父山(今河北保定市北,华北平原的一座小山,海拔400米)。山上光秃秃,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水源。
  (注意!山上光秃秃,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水源。之前我在南山经(今伊拉克两河流域下游)介绍过这样的山。现在中国的华北平原,也有这样的情况,说明什么呢?
  有朋友认为是发生大洪水时,有核辐射,或水被污染,使草木不能生长。我细心观察,发现这些山可能被大洪水冲刷并长时间淹没,植被(包括腐殖土)流失了!所以,即使山上有丰富的水源,草木在水土流失的荒山上也无法生长。这种情况与水库枯水季节,看到被水淹部分的情况一样。
  我们打开地形图,很容易看出,这座山是一个典型的风水宝地形态。山虽小,但背后的靠山很大,西北是连绵的太行山,其中狼牙山海拔1000多米。山的西边,有一条溪河从大山里流出,在山南面广阔的平地前面,自西向东流过。
  如今这座山的周围分布很多古城,有保定、徐水、涿州、新城(高碑店)、涞水、易县、满城、定兴等等县市,众多名胜古迹遍布各个城区。
  特别说说保定。相传保定是尧帝的故乡。历史上的燕国、中山国在此建都。保定被称为京师门户,自古为京畿重地。
  保定名人辈出,据说是蜀国皇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戏剧家关汉卿的故乡。)
  
  原文: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有恐。
  
  再向南行走,直线距离三百里,叫耿山(今河北衡水西,华北平原的一座矮山,海拔1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曾被大洪水冲刷并长时间淹没,植被流失),到处是晶莹剔透的碧玉,还有很多大蛇。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鱼鳍,名叫朱獳,发出的叫声像在叫喊自己的名字。据说谁见到这种野兽出现,他的国家就会发生恐慌事件。
  (这座矮山大约在今衡水市的南智丘一带。可能本来就是土山。矮山没有崇山峻岭,却能成为天下名山,说明山上的动植物很有价值,或者有特别的人物光顾过此地。
  古人记录山中有一种叫朱獳的野兽,谁见到它出现,他的国家就会发生恐慌事件。说明这一带在大洪水之前有很多国家,经济十分繁荣。
  经过大洪水的冲刷,山表的植被流失了,变成一座光秃秃的山。前后的对比十分强烈,多么惨状啊!大洪水实在太可怕了。
  我在想,在这个没有草木的矮山上,却有野兽,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呢?从古人的描述,朱獳可能是两栖动物,因而避过了大洪水。
  经过几千年的风雨,特别是近代的战争,山可能被炸平了,现在见不到山了。但不管怎么说,山始终是山,与冲积平原是不同的,如果钻探一下就能确定。我做不了这个工作,相信以后有人愿意做吧。
  这一带曾有过很多封邑和方国,如饶、昌、武城、武罗等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归属冀州。
  如今在山的东边有一座古城,叫衡水,历史悠久。当地人认为衡水是冀州城的故址。后来因黄河水患等因素,发生很大的变迁,但冀州的名称一直保留下来。在山的周边,还有新河、宁晋(古称杨纡,有杨城)、赵县、辛集几个县市,历史都很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wxblwujie  回复日期:2010-03-14 17:37:13
  再向南行走,直线距离三百里,叫竹山(今山东枣庄东北,华北平原的一座矮山,海拔4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曾被大洪水淹没),有很多瑶玉和碧玉。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激水,向东流去,注入娶檀水(现已干涸),水中有很多茈羸(一种紫色的螺)。
    (这座山西边原来有一条江,如今江水已断,留下几个湖泊,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主,你太可爱了,你知道么,以前黄河就是从这里走的哦,一直到清朝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3-14 19:05:07
  上传一幅以上各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03:15 AM , Processed in 0.04884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