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源济

[转贴] 俞天任:《东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  一生从来不跳槽

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实现制造业的升级绝不仅仅是对大企业所说的。只有在广大中小企业的水平提高了以后,才能说制造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就像水桶的容量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块桶板一样,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是由中小企业的水平决定的。而中小企业的水平实际上是由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员工的水平决定的。

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水平?当然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但这些教育和训练都需要时间,提高中小企业员工水平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稳定这些员工的问题。制造业所需要的人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这里说的“长时间”并不只是指工作经验,而更加重视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下,甚至同一个工作岗位上的经验,也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制造业企业水平的高低,首先被反映出来的数字就是该企业员工流动率的高低,一个人员经常在流动的企业不可能有高超的制造技术。

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很高,特别是中小企业,经常能看到常年在招工面试的企业。这几年虽然有所降低,但还是保持在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应该说,中国人本来也不是一个喜欢“流动”的民族,这种“流动”在相当程度上并不是主动的流动,而是一种被动的漂流。

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劳动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农民工,这一点其实和战前以及战后一段时期的日本非常相像。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的日本,农村年轻人进城就业,经常会有一个初中毕业班到一个企业“集体就职”,铁道部门甚至在就职季节增开农村到城市的“就职列车”,和现在中国每年春节以后浩浩荡荡离乡进城的农民工大潮也很相似。但有一个地方不同,当年的日本中学毕业生们进城就职时,一般就准备好了这辈子就为这个企业服务,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了。而中国的农民工则没有这种精神准备,一般都是先找个能挣钱的地方再说,过几年还是要回家的。因为在中国的户口制度下,农村户口的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居住,城市的住房、教育、下岗津贴等福利都是仅仅向拥有城市户口的人们提供的,农民工们是没有份的,所以,农民工们在一开始并不具有向城市迁徙的目的,更不要说具体的城市和企业了。这种从一开始就具备了的不明确性和被动性,决定了中国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劳动力的高度流动性。

而日本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非常低,常常有人喜欢解释为日本民族性的一部分。确实,日本人比较保守一些,日语中形容努力的词是“一生悬命”——一辈子拼命干,其实这个词来自“一所悬命”——在一个地方拼命干,日本人确实不像美国人那样是一个喜欢移动的民族。

流动性相对小并不是说不流动,实际上,日本人在进入上世纪以后流动性很大,为了减轻国内的人口压力,日本人曾经大规模向南美洲移民,像秘鲁就有过日侨总统藤森谦也,要知道藤森是手握实权的总统,华裔钟阿瑟虽然也做过圭亚那总统,但圭亚那总统只是个荣誉职务,并无实权。再像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东北到处都是的日本开拓团,也说明了日本人并不一定是完全不流动的。

就在战后的一段时间,日本人也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本分。那时日本刚开始走出战败的废墟,整个社会都很不安定,大量的公司不断出现也不断倒闭,更换工作是很频繁发生的事情,而企业也很当然地去挖所需要的人,特别是中小企业。但是老板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方式的问题,为了解决跳槽和挖人的问题,同行公司之间签订了大量的协定来防止挖人,结果进入到60年代以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基本上没有跳槽和挖人的现状。

要减少员工的跳槽,光是制订一些条例和协定是不行的,要使员工保持安定的关键在于维持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要在企业内实现人和才行。人们都希望有更高的收入,但实际上跳槽的人们所考虑的经常还不仅仅是收入,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以后,人们还要考虑一个“公平”和“前途”的问题,也就是企业内的人事问题。

一般来说,日本的企业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劳动分配制度,用日语来说就是 “年功序列”,员工在企业服务的时间长短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他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收入。在这种分配体制下,频繁跳槽一般伴随着经济上的吃亏,所以人们会在一个企业内长期就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  多余的钱交给国家还是分给员工

“洗脑”的是老板,被“洗脑”的是员工。企业主之所以能够对员工进行“洗脑”,把他的理念灌输给员工,而员工也能接受这种“洗脑”的基本条件是:这种“洗脑”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某些教条,而是要让员工得到实行这些教条的好处。一般来说,日本的老板还是愿意在分配率上作让步的,日本的员工也还是能够分享到公司效益增长所带来的好处的。笔者并不是说日本的老板就那么仁慈,天下乌鸦一般黑,追逐最大的利润是人的本能,世界上的老板都想尽可能地减小劳动分配率,日本老板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比中国的私营企业老板更加敲骨吸髓的群体还真不多,日本的企业老板们即使在战后的那段困难时期内,分给员工的比例也比现在的中国老板们更高一些。

日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政府给了老板们这么一个选择:多余的钱是交给国家还是分给工人?在两者之间只能选其一。用税收制度来迫使企业主提高劳动分配率,这样,老板们选择分给员工就很自然了。

这个方法能够成功,关键在于能够执行这个税收制度,否则,制定制度很容易,但企业主们也可以通过贿赂等行为使其成为一纸空文。日本为什么能够维持这个税收制度呢?这是因为:日本从提高税收人员的素质开始,保证这个制度能够得到执行。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就实现了一套行之有效、让其他国家羡慕不止的国家公务员制度,说明治以后日本的成功基本在于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务员班子也不为过。

大藏省(现在叫做财务省)的公务员,被称为“公务员中的公务员”,是日本政府各个省公务员中最优秀的一批人。因为财务省手握最关键的财务大权,其他省的课长来了,财务省只要一个课员就能打发了,财务省的课长只和其他省的局长说话,有点“见官大一级”的味道。但这些高级公务员在考入财务省以后,首先是到各地去当税务署长,管收税。对于这些未来的精英官僚们来说,税务署长的经验除了可以让他们知道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理解社会的经济构造之外,对于税收系统来说,则是保证其公平有效的一个根本手段。日本的税收系统有时候会暴露出丑闻,但这些丑闻基本上都是负责帮助企业申报的那些“税理士”们在钻法律的空子,税收系统中的高级公务员们还没有出过问题,因为要收买他们的代价实在太高,所以没有人去动那个脑筋。

适当的劳动分配率只是保持了一个分配总量,具体如何分配还是另外一个问题。大多数日本企业采取的是叫做“年功序列,终身雇佣”的分配方式,就是说,员工的收入和职位基本上按照进入企业的先后来决定,基本上能够保证每年升一点,到临近退休时才开始减低收入。

这基本上就是以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所谓“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这种分配方式进行的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人,肯定还会记得当时的理论界对于这种分配方式的铺天盖地的批判,即使是现在,这种“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的形象基本上还是负面的。

回过头来看日本,日本的这种分配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也同样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批判。那时,日本经济理论界基本上是把日本经济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归结到日本企业内缺乏竞争机制这一点上,而不少企业也确实做了抛弃这种分配方式的努力,起码在那段时间内“竞争理论”是主流,没有人敢和主流理论唱反调,最多默不作声。

但就在那个时候,丰田公司站出来唱反调,公开声称决不放弃那时候已成为了贬义词的“年功序列”。在当时,大家对于这种反调都是很不以为然的,等到10年以后丰田登上了年汽车销售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之时,这个论争才算停了下来。

这种看起来很不好理解的矛盾为什么能够存在正好说明了在企业经营和经济政策上没有什么万灵药,在一个地方或者是一段时间内成功的东西,换了时间或者场合就很可能只会导致失败。在中国造成原来国企生产效率长期低下,技术水平无法提高的“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在日本企业的效果正好相反,这说明一种分配方式的好坏并不在于这种分配方式本身,而在于伴随着这种分配方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  风土很重要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橘为枳和树苗本身没有关系,只取决于生长的风土。“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也是这样,取决于其生长的风土。这种分配制度的一个优点就是平等和安定,只要员工不犯大错,总能够指望一个和他人差不多的前景,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一个“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下,员工能够大约计算出将来自己的收入,这样就能够进行结婚、生育、购房之类的“生涯设计”,反过来,家庭、子女、住房之类的生活压力和整个社会的年功序列,也迫使员工们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所就职的企业,这样,企业对于员工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能够领取维持现在生活的工资的地方,而是自己一生的寄托,企业和员工成为了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在这种正反馈的条件下,“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才能够发挥作用。

而在中国过去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模式中,企业是作为一个“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社会细胞而存在的,作为经济细胞存在的意义很不突出。大家拿着同样的工资,所有的“单位”都是一样的工资,“干不干,三十六块半”。实际上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最要命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工资被冻结,20年内没涨过工资,因为大家都被迫去干革命去了,没有了加工资的钱。在这种情况下的“大锅饭”只是一个低水平的平均,员工没有任何的希望,这样,劳动意欲下降也是十分可以理解的了。

再生产的基础是劳动力的再生产,不能做到高品质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无法保证高品质的再生产继续进行。日本有着发达的制造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有一个和制造业吻合得极好的教育系统。

日本的公立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加通用,更加没有个性,同时也更加耐用的工具。制造业对员工的知识水平要求并不高,一般不会超出初中数理化知识的范围,所以不需要在课堂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是在中国人看来日本的公立中小学如此不重视智育的理由之所在。

日本的中小学,特别是公立中小学,最注重的是各种体育运动,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通过体育运动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中日两国的学校里都有运动会,中国学校的运动会从项目上看就像一个缩小了的奥运会,运动会的进行更是像奥运会那样围绕着金银铜牌在转。虽然最后有各个班级的团体得分这一项,但几乎没有人去注意,大家注意的中心都是各单项的优胜者们。而日本学校的运动会自始自终没有个人表现的舞台,一般都是分成红白两个组进行集体竞争。这样的竞争不仅没有个人表现的舞台,反而使得学生们从小就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与其花时间和气力去提高本来就排在前面的那些人的成绩,不如花时间和气力去想法子提高排在后面的那些人的成绩来得合算。”

日本学校从中学开始的体育俱乐部制度,也是这样一个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加没有抵抗地融入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体育俱乐部占用了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去训练比赛,但目的并不在于比赛的输赢,实际上是在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组织的一员”,这个组织就是他所属的体育俱乐部。

这样,日本人在学校毕业以后进入企业时,对企业所要求的放弃自我以归属企业这个集体的要求不会有什么反感,因为那些从小学开始的教育和训练已经去掉了这些学生的“自我”,在无意识中把他们培养成了各种“组织”中的一员,离开了组织,他们就无法生存。也就是说,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企业,也仅仅是更换了一个组织而已。如果给他们以承诺、希望,这些人立即就会融入企业这个新的组织,为了这个组织而鞠躬尽瘁。

这就是日本企业能够发展的内部原因,日本的经营者把这些归类于“企业体质”,在他们看来,所谓“经营”就是一个如何“增强企业体质”的问题,只要企业有了强健的体质,就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  肉要烂在锅里

日本制造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大而全。这个大而全不仅体现在日本制造业体系的门类俱全上,日本现在唯一没有称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就是飞机。日本放弃航空产业在一开始是被迫的,那么,在美国结束军事占领以后,又因为日本政府的不重整军备政策而仍处于放弃状态。不过,日本还是在进行中小型飞机甚至军用战斗机的研制和开发的,它曾开发过几款自己的飞机,比如T-1、T-4教练机,YS-11客机,F1、F2战斗机和P-X反潜机等,但都因为没有出口、批量太小等原因使得造价过高,没有形成气候。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则是因为美国人出于保护美国航空工业的目的而有意破坏了日本人企图进军航空产业的几次尝试。实际上,日本人在航空工业上缺乏的只是市场,并不缺乏飞机制造技术,所以,三菱最近的MRJ计划本身还是进展比较快的,但是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不过,这次日本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可能会比前面开发的几款要好一些。

这里说的“日本制造业大而全”是这个意思:所谓“制造业”实际上是一种“材料加工产业”。使用原油和各种矿石等资源得到加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再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得到附加价值更高的成品或者得到用来进行组装的半成品,然后得到成品。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除了原油和各种矿石依赖进口之外,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加工机械能够全部在国内的闭环中实现,最后出口最终产品。比如说:一吨铁矿石也就2 000日元左右,而加工出来的钢材一吨就已经价值5万日元了,这些钢材做成了汽车的话,一吨就值100万日元了。日本在这个添加附加价值的过程中,做到了肉烂在锅里,不管这些附加价值如何分配,反正是在日本国内分,全是日本人拿,做到了日本利益的最大化。

日本人在开始工业化的时候,就非常重视这个“立足国产”的问题。这是因为:日本的工业化过程就是一个和战争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人为了和北洋水师的“镇远”、“定远”抗衡而购置的“松岛”、“严岛”、“桥立”这三景舰中,除了前两艘是在法国建造的,“桥立”愣是在日本人的坚持下由日本人自己在横须贺建造的。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当时只能制造轻型巡洋舰的日本人楞用锤子砸出来了“筑波”和“生驹”这两艘战列舰。1911年建造的四艘金刚级战列舰除了第一艘“金刚”是请英国人帮忙建造的,其余的“比叡”、“榛名”、“雾岛”都是在日本本国建造的。

山本五十六任海军航空本部长官时,也明确提出过:“飞机的设计必须由大日本帝国臣民进行”,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外国人身上。

自行设计制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感,制造的本身就能衡量出本国制造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战前的四艘金刚级战列舰是日本人一直到今天在谈到制造业工艺时还很喜欢举的例子,这四艘战列舰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经历过几次大改造,其中由英国人制造的“金刚”号战列舰让日本人吃够了苦头:当时的日本国内,居然找不出能在“金刚”号的装甲钢板上打出孔来的钻头,只好找德国人帮忙——进口钻头。

日本当时能够生产的材料和英国产的材料有差距。虽然看起来两样东西很相像,但是实际上不是一回事。日本人这时才真正知道了自己和西方国家在材料制造上的差距,因此,后来在造大和号战列舰的时候,有关主装甲钢板的技术直接就找德国人帮忙。

这种来源于军工生产的经验教训使得日本人在制造业的技术上非常重视自己的拥有程度,特别在材料和加工机械方面更是如此。尤其是战前日本和发达的工业国的关系都有过戏剧性的变化之后,比如和英国从盟国到敌国,和美国从友好国家到敌国,和德国从朋友到敌国再到盟国,这些国家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人真正理解了“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的真谛。除了自己国家具备制造业所需要的一切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自力更生”的一个极好的注解。材料和加工设备是制造业的基础,没有一个强大的、独立的材料和机械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是不能称其为强大的,只能说是加工业。到现在为止,日本不能生产的材料和加工设备几乎没有了,比如:国际原子能组织列出来的、需要严密监视的和核工业有关的机械仪器设备列表上日本生产的机械仪器设备就有一大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3  好学生要有好素质

拥有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系统的国家不少,但像日本人那样,拥有一个能够完全自己独立的制造业体系的国家并不多。日本是从零开始搞现代工业的,其历史也不过100多年,可是日本人在二战前就建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系统,到二战后的70年代就基本上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应该说,这里面也有日本的民族性原因。

日本人从不认为自己聪明,而是认为自己笨。作为个人是这样,作为民族还是这样。这并不是那种假作谦虚或者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自暴自弃,而是日本人认为:先天是否聪明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是否后天努力。所以,日本人嘴里的“日本人笨”的论调并不是谦虚,实际上是一种自负,是在炫耀于自己善于学习、认真吃苦的长处。

这确实是事实。检点一下现代工业,日本人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发明和创造,机械的也好,电器的也好,电子的也好,没有日本人创造的什么东西。但另一方面,在所有这些领域,日本人又有不少挺有名的产品,这就说明日本人确实具有善于学习的特性。说日本人善于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说日本人在学习时接受能力强或者领悟快,而是说日本人在认真学习以后再加以改善和提高,最后做出来的产品肯定超过教他的先生。不要说工业产品,就连饮食业都是这样,比如大家都知道咖喱是印度的传统食品,而拉面则是中国原创,但是现在,很遗憾地说,无论是咖喱还是拉面,不要说日本风味的咖喱和拉面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受欢迎,就是在印度和中国,日本风味的咖喱和拉面也照样人气旺盛。

比如现在应用很广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这种钛镍合金所拥有的超级伪弹性能使其在受力变形以后迅速恢复原状,所以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这种合金是美国人在1950年代初期研究出来的,19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航天部门用这种合金来连接管道,以避免传统的连接零件会因为松动而引起管道泄漏。

这当然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但是因为这种材料造价昂贵,除了航天这种不计成本的领域之外,是无法应用这种合金的。要降低记忆合金的造价就得提高产量,而要想提高产量又反过来要求找到更多的应用。如何才能找到更多的应用,当时生产这种合金的美国海军装备实验室(Naval Ordnance Laboratory)找到了在商品化上最有才能的日本人。

所谓商品化,就是找到用途,日本人善于将怪里怪气的材料商品化并不是因为日本人有什么特别的才能,而是因为日本人很能打人民战争——群策群力,动员最广泛的人来一起找。日本企业之间有一个很古怪的非正式网络,这个网络经常会传递一些没见过的古怪材料,从一个企业传到另一个企业,让所有见了这种材料的人都帮忙想想有什么地方能使用这种材料,想出来的用途不管怎样变态也会回传到网络的源头。

有人帮这个形状记忆合金找出来了一个用途,就是做女用胸罩的衬托。用形状记忆合金做胸罩的衬托的最大好处是:用洗衣机洗涤以后能够发挥其不变型的特性保持胸罩的挺括。这种胸罩立即流行起来,形状记忆合金的价格也就在生产量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不断下降,而价格下降了的形状记忆合金也就找到了更多的应用场合,随着这个正反馈的进行过程,日本也就成为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最大生产国。

这种全体动员为材料找用途的事例笔者也曾经遇到过,那是在大约10年前,一块像香皂那么大小的材料样品在到处传,就是那种后来被称做“低弹性泡沫塑料”的东西。当时,笔者看到这块黄兮兮非常难看、摸上去没有什么弹性、手感有点沉甸甸的东西直发愣,想不出什么地方能用。前几年,看到有一种让人在操作鼠标时垫在手腕下面以减少疲劳的垫子,一摸就知道是用当年看到的那种材料做的,后来又看到有用这种泡沫塑料做的席梦思,日本人虽然没有使“低弹性泡沫塑料”像形状记忆合金那样在民用领域一鸣惊人,但也算为一种古怪的、很可能连发明者也不知道应该用到什么地方去的材料找到了用途。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4  顾客不只是上帝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现在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成了服务业的宗旨,没有人会怀疑这句话了。这句话的由来挺有意思,倒不是出自从事制造业的人,甚至都不是出自服务业。这句话是在1961年由一位日本歌手三波春夫在一次演出时和主持人宫尾正对谈时说出来的。当时,此言一出,满座欣然,得到了满场掌声,但同时也受到了媒体的严厉批判。这句话被列为“暴发户的拜金主义”的典型,弄得三波春夫为了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很费了一番脑筋。

实际上,三波春夫说这句话倒并不完全是出于拜金主义,三波春夫的意思是:歌手如果对听众没有像对上帝一样的敬畏就无法发挥全部的才能,他只不过用错了“顾客”这个词,应该用“客人”。

三波春夫对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不管他是怎么想的,这句话在企业界和商界得到了巨大的反响。歌手毕竟有精神文明的一面,如果仅仅强调顾客就是上帝,未免有迎合观众的嫌疑,但制造业和服务业就要简单多了,只有顾客打开了钱包,企业才能活得下去,所以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怀疑“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了,但这句话总有意无意地给人一种在笑脸相迎的同时糊弄顾客的形象,实际上不能这样理解。上帝是不能糊弄的,顾客也是不能糊弄的,从服务业的角度来说,糊弄顾客还只是一个口碑的问题,但制造业就远不是如此了。制造业企业的顾客一般还是制造业企业为多,糊弄了顾客,给顾客造成了损失,严重的情况顾客甚至可能破产倒闭,这样,自己企业的生路也就成了问题,糊弄顾客实际上就成了一种自杀行为。

和日本企业有过交易的企业对日本企业都会有很高评价,日本企业在支付方面的麻烦很少,这就是从“顾客就是上帝”的信条出发的很自然的行动。制造业同行中,“让顾客有钱赚”这是大家都要坚持的原则:下级企业对上级企业是这样,上级企业如果赚不到钱,自己也就没有了订单;而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下级企业赚不到钱,就不可能有技术进步的余地,这样,到最后上级企业也无法开发更加优秀的产品,如果下级企业倒闭或者被迫离开这个企业系列去另找上级企业,也就留下了一个不容易弥补的空缺,即使寻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相互的了解和磨合也需要时间。所以,日本企业很少改变合作伙伴,和日本企业一旦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一般总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

正因为“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最后是反映自己的利益,所以,除了一般的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交货期这些基本的东西之外,日本企业的用户服务范围还经常扩展到直接的商业行为之外去。制造业的服务内容是使用加工设备来加工材料、生产产品,而日本的材料和加工设备行业除了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材料和加工设备之外,还经常会通过产品发表会、直接访问最终用户或者举办技术训练班的形式加强和用户的联系和交流。

这种交流除了了解用户需求之外,还提供其他的信息以推广自己的产品。材料企业当然要向用户提供材料,要提供更新、更好的材料,但同时也要向用户提供如何加工这种材料的信息,帮助用户更有效地使用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自己产品的销路。

笔者曾经在一个专门从事有色金属加工的客户那儿看到过几把刀具,刀具盒上有“HAKUDOU”这几个字。笔者当时觉得挺好奇:“嗯?还有叫‘白铜’的刀具公司?怎么和一家材料商的名字一样?”

得到的回答是:“就是那家材料商。”

“白铜”是一家专门销售铜、铝、锰等有色金属材料的商社,并不是材料生产商,但这家销售商怎么弄出了自己品牌的切削刀具出来了呢?这实际上是白铜销售的一部分,他们提供的刀具有些专用刀具的的色彩;使用他们品牌的刀具在他们提供的切削条件下来切削他们销售的各种有色金属材料时,能够比使用通用刀具公司提供的通用刀具在通用条件下切削提高30%左右的效率。实际上,白铜公司并不生产刀具,他们的刀具应该是委托哪个通用刀具公司生产然后用他们的品牌销售的。用户如果采用通用刀具,通过实验来寻找最佳切削条件,也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结果,但在这个事例中,是白铜公司帮助用户做了实验,一方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用户在向白铜公司采购材料时的不安:“这个公司同时提供切削刀具和切削条件”,这样,白铜公司在销售竞争中,就有可能胜别的材料商一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5  “绝对平面”绝对手工活

就是这样,战后的日本在战前的工业基础上吸收美国的管理方法,结合日本的传统文化,发挥日本民族性中的优点,形成了一个适合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除了丰田、本田、索尼、松下等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诞生了之外,还出现了很多几乎不为人知的优秀中小企业,甚至袖珍企业。没有这些中小、袖珍企业的存在,那些知名的日本大公司也无法存在,甚至日本制造业的存在本身都会从根本上发生问题。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日本中小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制造业最重要的概念是精度,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加工精度,另一个是测量精度。如何反映出设计者所要求的尺寸是加工精度,如何知道加工所完成的尺寸则是测量精度。这两个精度都直接依赖于加工机械或者测量机械的工作母机的精度。

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只会损失而不会增加,1/100毫米精度的机械只能加工出误差在1/100毫米以上的工件,所以,即使在不考虑组装误差的前提下,使用中等加工精度的机械加工的零件组装起来的机械,也只能达到较低的精度,要生产组装成中等精度机械的零件,只能使用高精度的加工机械才能制造出来。根据这个道理,要制造高精度加工机械,只能采用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

这就出来了一个问题:所谓“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又是如何加工制造出来的。

答案可能让人感到意外,“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是用人手造出来的。

一提起“精度”,很让人联想到“电脑”、“数码式”什么的技术名词,实际上,精度和那些时髦名词无关,在那些时髦名词出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了。

对加工用机械的精度影响最大的是导轨部分。机械的运动部分是被导轨限制的,导轨的精度就直接决定了机械运动的精度。超精密机械导轨的滑动面被称为“绝对平面”,要求精度在1/10000毫米以上,没有任何机械能够加工这种绝对平面,只能用手工的方式加工。

见过高精度机床导轨滑动面的人,都知道那个所谓“绝对平面”不是一个光滑的镜面,而是遍布了有规律的花纹的平面,那些花纹就是做出这个平面的手艺人的铲刀留下的痕迹。

绝对平面的制造过程是这样的:有经验的手艺人用铲刀一刀一刀地把粗加工得到的平面铲平,在铲出需要的平面的同时还在做一个对照平面,然后在对照平面上涂上颜色,把加工平面在对照平面上滑动,这时加工平面上沾上颜色的部分和对照平面上掉颜色的部分就分别是两个平面上高出来的部分,需要再铲掉,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一直到两个平面靠上去的颜色完全达到均一为止,这时候平面上留下来的刀痕正好作为润滑油槽,一举两得。

但这样做出来的还不是绝对平面,因为如果两个面之间形成了同样的弧度也会产生同样效果,这只是说两个面完全一样,并不能保证是平面,所以还需要另外一个参照平面。一般来说,加工绝对平面时,需要同时加工三个平面,在这三个平面中的任意两个都一致的时候,才算做出来了绝对平面。

现在采用这种工艺加工机械所需要的绝对平面的公司主要是在德国、瑞士和日本,这就是这几个国家能够生产高精度机械设备的原因。日本的这种精密加工公司主要集中在新泻县的北纬43度线左右一带。这里面有气象学上的原因,日本人的精密工艺手艺是从德国人那儿学来的,当时政府在选取精密加工产业的地址时,选中了气候和德国比较相似的北纬43度一带,这一带湿度较小,温度也围绕在20摄氏度左右,最适合精密加工。当时没有空调设备,在生产车间安装空调设备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加工地选址时必须注意到温差问题,温差所造成的材料胀缩现象对精密产品的制造和组装有很大的影响。温差不仅对加工工件有影响,笔者见过的超精密磨床的床身都不用一般的铸铁件,而是用花岗岩,也是为了减少温差带来的影响。

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几个人到几十个人的小公司,说小作坊这也不过分,但离开了这些小作坊,安田、森、牧野这些世界知名的机械品牌就不能成立。日本经济这十几年都不景气,但这些从事手工制作滑动用平面的公司从来没有受到过影响,因为这种行业是制造业的最根本,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来就只有不够,没有过剩的。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高精度加工机械设备的要求只会不断增长而不会减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6  浪速制钉:小企业的大能量

手工加工绝对平面是一种绝对乏味、绝对辛苦,现代制造业却又绝不能缺少的劳动。实际上所有的制造业都是这样,没有什么浪漫的制造业。但是日本人的习性很适合从事这种乏味和辛苦的劳动。

大阪有一个叫“浪速制钉”的小公司,从公司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制钉公司。制钉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浪速制钉当然也不是一直在做最简单的钉子,而是慢慢地从钉子进化到铁丝网、螺丝、螺帽,后来又购置了压延机,开始生产横截面不是圆形的异形铁丝和异形钉子。

大约是在1984年,有一个关系户问他们能不能做一种类似于把一根中空的铁管分成三部分那样的异形铁丝,当时的社长村尾雅嗣在外边进行营业活动时的口头禅就是:“你能画成图纸,我就能做成实物”,所以没有拒绝的道理,只好硬着头皮让关系户把图纸拿来看看。

三天以后,图纸来了,大家一看就傻了:1 000米的长度对于他们还不是问题,但是6毫米外径,3毫米内径,尤其误差是0.005毫米,要知道,到那时为止,他们制造的异形铁丝的误差是0.1毫米!现在精度就要提高20倍,而且交货期只有两星期。

既然说出了大话,而且接受了图纸也就只有制造这一条路了。连日连夜干了两星期下来,最后成品只有22公斤的重量,可是在反复的试制中,居然用去了5吨材料。但总算赶上了交货期,把合格的产品交给了用户。

1 000米的异形铁丝,按照常规就只值5 000日元,可是浪速制钉为了这1 000米异形铁丝花掉了380万日元。用户接到账单时吓了一跳,让他们解释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听完浪速制钉的解释以后,用户同意支付这笔费用,但有一个要求,就是浪速制钉要交出模具的图纸。

模具是制造的关键,公司所有的技术都浓缩在模具里面,浪速制钉拒绝了这个要求,说钱不要了,以后有什么活儿还想着我们就行。这样一来,用户又吓了一跳。几天以后,浪速制钉要求的全部款项都被汇到了浪速制钉的账上,这回轮到浪速制钉吓一跳了。

那个用户又来了,这次的要求是长度3 000米,后来又增长到了5 000米、10 000米,这时候市面销售的材料已经无法直接使用了,浪速制钉直接向新日铁求援。新日铁对这个特殊要求非常感兴趣,想知道这种异形铁丝究竟用在什么地方。最后浪速制钉总算知道了这是日本国际电信电话DDI的订货,用途是三根合起来作为越洋光缆的外保护套管。这种套管不仅可以抵抗深海的水压,还可以防止光缆被渔网、螺旋桨或者鲨鱼什么的弄断,另外就是出现故障,这种保护套管也可以把海水的渗漏控制在100米之内。

能够参加这个国家项目当然很光荣,但是浪速制钉反而没有了热情:如果是DDI这种大公司参加的项目,肯定同时在向不同厂家发订单以供测试,浪速制钉这样的小企业怎么能和众多的大企业在同样的条件下竞争呢?这个时候,新日铁反过来鼓励这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企业不要灰心丧气,和大企业竞争试试,并且答应向浪速制钉以优惠价格提供制作样品所需要的材料。

确实,DDI在向不同的企业发订单,这些订单也确实像浪速制钉猜想的那样只是供测试用,但因为浪速制钉的样品采用的是新日铁特制的材料,而新日铁是在知道用途的情况下向浪速制钉提供材料的,所以最后只有浪速制钉的样品能够经受住800大气压的水压和海水的腐蚀,被DDI正式选定为日本越洋光缆的外保护套管。在正式发下来的订单中,长度从样品时的10 000米变为了55公里和110公里等好几种规格,浪速制钉又投资了好几亿日元以购置大型压延机。到现在为止,浪速制钉所制造的越洋光缆保护套管的长度已经超过了10万公里。

光是靠越洋光缆保护套管是不能吃饭的,但是在越洋光缆保护套管的竞争上战胜了大企业的成功为浪速制钉带来了名声和客户,虽然直到现在,浪速制钉也只有100多名员工,资本金也还是只有3 000万日元,也还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但它已经成为压延异形管材、高压管材的专门厂家,成为大家有困难时肯定会想起来前往求援的地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7  三鹰光器之让空气当考官

浪速制钉在成功之前是中小企业,成功了以后还是一个中小企业。在日本,这种喜欢坚守中小企业传统的人不少,不过,有些中小企业就是长不大。

东京三鹰国立天文台的旁边有个叫做三鹰光器的企业,从这个公司的名字就知道这个公司和光学仪器有关。东京三鹰市日本国立天文台的那架直径为103厘米、重达13吨、全部由计算机操纵的号称日本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就是他们做的,航天飞机上的特殊照相机也是他们做的,他们制造的X射线多普勒望远镜还首次成功地拍摄了太阳日冕的X射线照片。

除了制造天文仪器之外,制造医疗光学机械和非接触三维测量仪也是他们的强项。德国莱卡公司的外科手术显微镜为了解决聚焦时间过长的问题曾经来找过他们,因为三鹰是天文仪器的厂家,应该有这方面的经验。

三鹰帮莱卡解决了问题,回头一想,自己干吗不干呢?于是三鹰就停止了生产每台售价100万日元的供业余天文爱好者用的天文望远镜,改为开发外科手术显微镜。现在,每台售价2 000万日元的外科手术显微镜每年能销售200台。

他们制造的三维测量仪也与众不同,别人的三维测量仪是用得到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的保存在东京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里的长度原器做基准,而三鹰光器则是通过测量恒星间的天体距离来得到标准值的,据说只有恒星间的距离是不会改变的。他们生产的可以精确测定1/1 000毫米的测量仪投放市场以后,立即被各大企业山寨,三鹰光器虽然很生气,但没有发牢骚,只是撂出了一句话:“三鹰光器的东西是别人模仿不了的”,而且立即就把1/10 000毫米测量仪的价格降至和原来1/1 000的机械一样。这时,别的企业就打退堂鼓了,知道在那个行当中比不过三鹰光器。

现在,三鹰光器的测量仪已经达到了1/1 000 000毫米,就是一个纳米的精度。

三鹰光器的其他产品还有机器人、光学芯片什么的,这个公司看上去整个就是一个高技术的结晶。应该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公司吧?

不,这个公司的资本金只有1 000万日元,员工不到50人。

怎么会这样?一般来说,把公司弄大是每个老板的心愿,三鹰光器的老板也应该不例外。但是,这个三鹰光器就是长不大,长不大的原因是招不到人,招不到人的理由则是这个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实在太高。

一般说起要求高,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学历。确实,因为三鹰光器的大名,而且只要知道他们的产品产量和售价就能推算出他们的产值,从他们的高附加值特点就能知道收入肯定低不了,所以每年慕名前来的人非常多,不缺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但这个公司的招人广告上对学历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初中毕业以上就可以来报名,只要通过了考试就能成为这个公司的正式职工。

但要通过这个公司的考试太难了。这个公司的考题基本上是公开的,除了最后的笔试是考三角函数和螺纹计算,每年会不同之外,其余的考试项目和考题几十年了从来没变过。

这个公司对于去应聘的人,首先是让他们寄一张自己画的网球。公司认为画得不错,才让人到公司里来考试。首先是让人对着镜子画自己的脸,图画画得不好也没关系,改画一个透明的灯泡。

公司对前来报考的人画的画满意了以后,再给这人一大堆材料和工具,让他做一架模型飞机,大小样式不限,但要能飞得起来。

这一切公司都满意了以后,才来考三角函数和螺纹计算。应该说,到了这一步的人基本上都是公司已经定下来要的人,因为笔试的考题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基本到了底,应该说没有人不会的东西。

前两幅画考的不是应聘者的美术才能,虽然这个公司的基本信条就是不会画画就不会表现自己的想象,但更重要的是在考察应聘者对光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对于图画本身倒不作很大要求,否则的话,公司员工都应该是美术院校毕业生了。

模型飞机飞不起来的人是绝对不要的,这个公司对员工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双巧手,它的创业者和老板中村义一的观点是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动手能力比头脑更重要。当今年已经80高龄的这位社长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时,他说:“现在的年轻人能说,一套一套的,说不过他们,所以让空气来当考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三鹰光器之武松开店

当然,三鹰光器太出类拔萃了,是个特例。别说日本,就把全世界的企业拢到一起算也找不出几家这样的企业,但是三鹰光器的例子却能解释为什么不少日本的中小企业拥有绝技,而几十上百年里却永远是个小作坊似的小企业。

漫画家方成有幅很有名的漫画叫《武大郎开店》,说武大郎店里的招待们全是小矮个,武大郎不喜欢比他高的人,这是讽刺那些嫉贤妒能、尸位素餐的官僚的。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武松武二爷开店又会怎样?照样开不好。

武松为人义气豪爽,嫉恶如仇,讲究一个投缘。武松开店的话,只怕不是梁山泊好汉是做不了伙计的,稍微差一点的人要么武松不要,要么就是混进来了也立即就会被武松赶出去。

其实,三鹰光器就是这样一家由“武松”开的店,所以他找不到伙计。

社长中村义一,1931年生人,当太平洋战争吃紧的时候,他只有13岁,刚进高等小学校一年级,也就是现在说的初中一年级。当时,大人都被抓了壮丁,家里的事就只能靠妇女、小孩和老人了,13岁的中村义一被揪到了三鹰机场。但小中村的手巧,所以当别的小孩都在挖防空洞的时候,中村义一却在车间里帮忙造飞机,就是那种俗称“红蜻蜓”的木制飞机。先是帮忙装机翼,后来因为个子小,大人转不开的驾驶舱里面就由小中村拾掇。再到后来,被中岛飞行机,也就是现在的富士重工看上了,被抓过去搞金属飞机了。到终战时,14岁的中村义一已经在中岛飞行机搞发动机的调试和试飞了。

战败了,中村又回学校去读书,但是那时候连饭都没得吃,还读什么书?于是就打打零工、搞搞黑市买卖以混一口饭吃,后来在17岁的时候,经人介绍进了国立天文台当修理工。

天文观测离不开时间,那时没有石英钟,学天文台的修理工是从学修理和调整摆钟开始的,说是小学毕业,实际上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中村义一当然不会机械制图,他的方法就是把钟全部拆开来,画出每个零件的图画然后再装回去。学会了修钟,接下来就是修德国产的天文望远镜,修理天文望远镜不仅是机械工的活儿,有时候还需要修理镜头。光会画画修不了镜头,还得懂数学,知道镜头的角度怎么算,这样,中村就又进了夜校。

中村进夜校不是为了中学毕业文凭,他就是去学三角函数和螺纹计算的,学完了,中村也就退了学继续修理他的摆钟和望远镜,不久,中村就成了国立天文台的“技术权威”。

可是,不管中村有一双怎么巧的手,他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国立天文台是日本的权威学术机构,在这个机构里面,东京大学等帝国大学出来的优等生根本就不稀罕。中村在国立天文台只是一个修理工,不可能会有唱主角的机会。对于中村义一来说,国立天文台的环境是令人窒息的,那些精英学者们谁都可以随便指使这个小修理工。

所以,中村义一辞职不在天文台干了,6年中,他在一家家中小企业里流浪,干过光学机械,也干过农机,直到有一天,无意之中遇到原来在国立天文台时对他很好的一位教授,事情才有了转机。教授一直挂念着这位年轻的能工巧匠,教授问他,如果只是不习惯国立天文台的氛围,为什么不自己开个公司,专门接国立天文台维修的活儿呢?这句话点醒了中村义一,他和弟弟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一共6个人,就在自己家的农田搭了个棚子用来修理国立天文台的各种机械设备。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中村义一形成了独特的用人观,他认为人是不是聪明无所谓,中小企业是做东西的,只有巧手再加上喜欢干这行才能做出好东西。他招收员工是这样,员工进了公司还是这样,进了三鹰光器,社长就给新员工一根材料圆棒和一块铁板以后就再也不去管了,新员工要自己想办法把圆棒做成钻头,什么时候能在铁板上钻出漂亮的圆孔,什么时候出师,不管是初中毕业还是硕士、博士,全部一视同仁。至于这位怎么去做钻头的没人管,只要不违反公司那条变态规矩就行。说那条规矩变态,是因为所有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规矩的人都会哭笑不得——三鹰光器规定:只有课长以上的人才能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没到那个级别就请拉着计算尺在图板上画图。

其实,有制造业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相当实用的规矩,不能在图板上一无所有地光凭想象画出设计图来的人,不能说能够胜任设计任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让共产党的官僚们和私营老板们多看看这种分析,在权力和技能之间有更平衡的对社会更有益的考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天任 @ 2011-1-1 17:07


写在前面:东边有个太阳
日本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日出之国”,而人们在 ...
源济 发表于 2011-1-9 10:09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  多余的钱交给国家还是分给员工
“洗脑”的是老板,被“洗脑”的是员工。企业主之所以能够对员工进行“ ...
源济 发表于 2011-1-21 21:08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我能扶正比萨斜塔

可能中村义一太热衷于做东西而顾不上把公司弄大,也可能是他的用人标准太苛刻,找不到那么多合乎条件的员工,所以公司扩展不了。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中村义一很满足公司现在的规模。前几年,中村义一从社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让给了他弟弟,空出时间来在电视上大骂大企业盗版他的创意,那边刚上台的弟弟中村胜重赶快把公司的古怪发明全部申请上专利,省得又被那些不长进的大企业偷了去。

笔者在《冰眼看日本》中说过,在制造业中有两种尾巴,一种是“蝎子尾巴——独(毒)一份”,还有一种是“耗子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能从制造业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大企业的肯定都有几条蝎子尾巴,但是,也不是所有长了蝎子尾巴的都成了大企业。不少很有几条蝎子尾巴的中小企业到最后还是中小企业。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些拥有蝎子尾巴的小企业老板都是些很有能耐的异人,他们几乎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到突破别人所无法做到的事情上面,从而对于如何把企业做大没有多少兴趣,再加上这些蝎子尾巴往往是一些虽然缺了不行,但是本身市场并不大的产品,产品本身并不能维持一个大企业的生存,所以,这些企业虽然长了蝎子尾巴,但企业规模并不大。可是如果仅用企业规模的观点来打量这些企业的话,也很可能会掉眼镜。

当然也不全是这样,做梦都在梦想改变小企业的现状,把企业做大,甚至争取成为上市企业的老板也有。

东大阪市的有马重治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的公司叫“平成技术”,只有14个人,几乎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企业了,但就是这么个小企业,有一天突然收到意大利政府观光局的来信,问他们是否能帮忙矫正、修复意大利有名的比萨斜塔。

日本是个地震王国,经常有房子被地震震歪了,歪得不多,就只有一点。但房子只要有这“一点”就不能住人了。不仅是因为安全问题,还有一个人的感觉问题。房子的倾斜度只要超过1/100度,皮球就能在地板上自动滚了,人到了这种房子里面就会觉得天旋地转、头晕欲吐。神户青少年科学博物馆里有一个说明这种错觉的展台,那间房子是平的,但利用家具造成视觉错觉使得参观的人一进去就会觉得天旋地转。

那建筑物由于地震或者其他原因变歪了,但是基本构造还没有问题,拆掉了太可惜怎么办?一般是用油压千斤顶再慢慢地顶回来,但是用油压千斤顶有几个缺点:一是时间长;二是为了架千斤顶必须拆掉部分建筑物,还有些建筑物根本就没有办法装油压千斤顶。

平成技术在阪神大地震之后开发出了一项叫做“不等沉下构造物复原特殊注入工法”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插几根管子,注入特殊水泥,依靠这种水泥在凝固时的膨胀力把房子顶回来。

这种方法不破坏建筑物,时间只要一两周,而且无振动无噪音。因阪神大震灾而受害的房子中有100多幢是用这种方法修复的。1999年台湾大地震以后,平成技术去台湾帮忙救灾,首先矫正过来的就是一幢12层的大楼。

有马重治原来是从事“地盘改良”的,那是一种和建筑有关的地盘基础技术,就是在建筑之前先用各种方法来改造地基的性质,或者将其硬化,或者软化,或者脱水,反正就是将原来不适合建筑的地基改造成合适的地基。有马干的活是硬化地盘,就是将水泥、砂浆压到地基里去固化地基。

这是一项已经很成熟的技术,只要按照大建筑公司的指示把指定数量、指定品种的水泥注入到指定的位置就行了,不太困难。但这个有马重治脾气有点怪,在他没有弄懂建筑公司的指示之前绝不进行施工,而且喜欢研究独特的水泥配方来适应不同的土壤。手下的人对于有马的举动是很有微词的,和下订单的大建筑公司过不去不是在找死吗?但这种研究终于把有马重治的平成技术公司变成了一个世界知名企业。

企业出名之后,意大利政府观光局来问他们能不能帮忙把比萨斜塔扶直,那会有什么问题?有马社长马上动了起来,到当地去调查取样,最后拿出了详细的方案和工程图纸。

但这事被传媒知道了,顿时,意大利政府观光局成了众矢之的,比萨“斜塔”嘛,就应该是斜的,给扶“正”了还有什么韵味啊,这观光局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啊?于是这个项目就不了了之地销声匿迹了。

话说回来,扶正建筑物的技术不管怎么先进也只是一种拾遗补缺的技术,市场并不大,14个人的企业怎么会想到要玩上市的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大项目的一部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0  被CIA盯梢了

在这个世界上,各地经常开各种展览会,每次展览会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厂家在展出他们的各种产品。这些厂家的绝大部分是大企业,但中小企业出展也没什么稀奇。可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中小企业参加一个展览会,而边上有中央情报局(CIA)在睁大着眼睛看都有谁在对这个展台的内容感兴趣,就不太有了。

一次,在德国纽伦堡召开的国际测量技术展览会上,一个日本小企业的展台边上,就有几个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人在边上监视,看都有些什么样的人对这个展台感兴趣。因为这个展台展出的内容是对导弹的飞行控制极为有用的水平姿势传感器,能够测出1/100 000度的水平误差,所以为了防止技术落到美国所不放心的那些国家的手里,CIA和NATO不得不派出人来看看到底都有谁来询问这项技术。

开发这项技术的是东大阪市的一个叫“日照机器”的公司,这个公司有40个人。去那个公司看过的人,对那个既是工厂又是仓库还兼办公室的所谓“本社大楼”的印象相当深,一楼和所有中小企业一样很简朴,可是一进二楼的办公室,就会被里面的混乱场面所震惊。

日本人都挺爱干净,日本企业,即使是微型企业一般也收拾得井井有条,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企业中挺有名的“4S运动”就来源于日本,可这个日照公司的办公室则是四面墙上挂满了各种专利证书、实用新案登录证书,墙上挂不下,就随便堆在地上。

怎么会有那么多证书?原来,这个公司的所有专利和实用新案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中国、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都注了册。

社长寺内一秀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的知识产权和一般的知识产权还有点不一样,政府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所以规定一定要在能注册的国家都要注册,这样便于监视。”

寺内一秀的学历在东大阪的那些中小企业主里非常典型——大学没毕业。有人没毕业是因为本人对学历没兴趣,也有的是因为家族对学历没兴趣,急着要孩子进公司接班,但寺内一秀却不是。寺内一秀是因为在大阪电气通信大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得罪了教电子物理的教授,这位教授放出话来,说这门课决不让寺内一秀过关。

电子物理是寺内的主要科目,如果不能过关就拿不到学位,所以寺内没有办法,只能退学进了一家做电子仪器的公司,但是这个公司最后倒闭了。那家公司倒闭之前,老板找到寺内,让他也“参加公司的经营”,鼓动他拿出300万日元入股公司,这边刚入股,那边老板就逃走了,不知去向。由于公司破产倒闭,寺内的300万当然也就血本无归了。

这次,是负责清算破产公司的律师找到寺内问他是不是真的愿意经营这家公司,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试试看。被老板骗去300万,只剩下一屁股债的寺内没有钱来接公司。于是,寺内找到了UCC咖啡公司的老板请求支援,他说自己能开发出高性能的水平测量仪,20年以后,他会让公司成功上市。

在UCC的老板听起来,年轻的寺内的话虽然可能只是常见的年轻人的不着边际的大话,但是他还是拿出了钱,这样寺内带着原来公司愿意留下来的8个人在一间35平米的房间里开始了创业。

1985年左右,寺内使用当时已经商品化的半导体短波长红色激光器开发出了轻便实用的水平投影仪,这种投影仪有点像木工用来打直线的墨斗,所以又叫激光墨斗。这种激光墨斗在建筑工地大受欢迎,因为它不受环境和天气的影响,能简单地打出所需要的标准直线。这个产品受到中小企业厅长官的表彰,公司也开始盈利,起死回生了。

起死回生了的公司又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因为这种激光墨斗实在太受欢迎,所以各种山寨激光墨斗层出不穷。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讲究知识产权,再加上都是一些中小作坊,想打官司也没有那个工夫,也不知道该找谁打。

像前面说过的三鹰光器的中村义一一样,寺内的想法也是:与其乞灵于什么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如开发出一种别人无法山寨的产品。如果公司的产品能简单地被人山寨的话,想做成上市公司似乎有点不太可能。

问题是开发什么产品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1  上市还是不上市,这是个问题

激光墨斗的关键在于水平度能达到多少。要驱逐山寨产品就只能在水平度上做文章,如果能达到极为精确的水平度,山寨产品就无法生存,这是寺内得到的结论。

日本人自己很少从零开始研发新技术,更不要说是一个几十个人的小企业了,一般如果真需要什么技术了,就首先到美国、欧洲去找有什么能用的东西,买过来了以后再加以改善成为自己的蝎子尾巴。这回的寺内也不例外,他从银行里借了一笔钱就到美国人那儿去找。

正好那时美苏冷战结束,美国人正忙着裁军,不少平时密不见人的和军用有关的技术都放了出来找买主。新泽西州有一家和五角大楼有关的高技术公司要卖一个高精度水平传感器,正好有“钱多人傻”的日本人来接洽,双方一拍即合,寺内就把这项技术买回来了,加上交通费大概花了7 500万日元,按那时的汇率大概是60万美元。

技术买回来了,试制品也做出来了,问题也就出来了。美国人的技术能用,但是对温度非常敏感,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工作,但当环境温度稍有变化时精度立即下降。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虽然美国人的技术号称精度很高,但也只能达到1/1 000度,离寺内的要求还差得很远。那寺内到底想达到多少?实际上,寺内自己也不太清楚。

正因如此,才有了前面提到的那个“大项目”,寺内找了好几家公司,有做精密制造的,有搞电子技术的,也有像平成技术那样的单纯用户,大家一起出钱凑份子,搞得轰轰烈烈。之所以能这样同心协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中小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做下级企业做够了。大家都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手艺,为什么非得成天低三下四地给大企业呼来唤去?大家一起试试看,说不定能弄成上市企业,只要能够开发出产品来就行。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那除了顾客什么人的脸色都不用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开发水平传感器的企业联盟成功了,他们的传感器能够达到1/100 000度的精度,可能有朋友对这个1/100 000缺乏感性认识,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一度的正切(tg)是1/60,也就是说1/1 000度的精度在60公里距离上会产生1米的误差,而1/100 000就把这个误差降到了1厘米,这个技术可以用在军事上,因此才有CIA和NATO的情报人员监视有谁在企图和他们联系。

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都能设计出来,就是做不出来。”说这句话的大都是不了解实际的人。设计很简单,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才是最难的,而且,如果制造不出来,原有的设计到底正确与否也无法验证,就只能听人说“我们会设计”了。

这个水平传感器的原理不复杂,有高中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但要做出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制造业本身有不少部分都是凭经验的,精密制造有时甚至要靠“童子功”,不少精密制造业的“名人”都只有初中毕业的学历,有些东西过了那个年龄就无法掌握,因为那些东西不是靠脑袋学的,是靠身体去学习记忆的。笔者见过一个生产数控机床用的夹具制造公司的内部职称考试,内容是考手的触感,要能准确地摸出1/1 000毫米(μ)的差,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据那个公司的人介绍,他们公司有经验的老师傅甚至能摸出1/10 000毫米的差(sub μ),机床上的夹具起码需要1/1 000的精度才能保证加工出来的精度在1/100毫米(丝)以内,而丝的精度在现在是很普通的要求,已经不算什么精密加工了。

笔者也跟着凑热闹,说我摸不出1/1 000,但1/100的单位还行。公司的人觉得很好奇,拿了几个东西出来让笔者试试。笔者装模作样地摸了一番后报出来了差距,基本上合格。他们很惊讶,问这是怎么回事,笔者只好告诉他们笔者在出老千:因为笔者从事设计工作,知道一般零件的配合公差,既然这是精密产品公司,只要再加上“精密”的加权基本上就能蒙了,但在制造工厂蒙不了,那儿不是成品,而是要用手来判断是否合格的。

说来有趣,当年寺内一秀没能毕业的那个大阪电气通信大学现在又把寺内请了回去当客座教授,给学生讲授制造业。寺内一秀他们的公司还都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合并起来成为一个大的上市企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2  稻盛和夫的干法

但确实有人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作坊最后做成了一个巨大的跨国制造业公司的。那就是京瓷的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被人称为“经营之神”,现被日本民主党政府请来整理已经破产了的日航公司,他的传奇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

稻盛和夫是九州的鹿儿岛人,他在鹿儿岛大学里学的是有机化学,所以他想在石油化工企业就职。但1955年稻盛和夫毕业时正好遇到经济不景气,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好进了一家位于京都的叫做“松风工业”的陶瓷公司。

日本的日用陶瓷制作技术来自中国,京都也是日本陶瓷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陶瓷要作为一个产业发展靠做家用陶是没有前途的,只能靠工业陶瓷,当时的松风工业生产的是送电用的绝缘瓷瓶。本来学有机化学的稻盛和夫在进入松风工业以后却转向研究无机化学,并且在研究无机化学的同时,他还把目光放在了市场上。经过调查研究以后,稻盛和夫得出了一个结论:陶瓷工业要发展绝不能把目光只放在强电上,而需要开发弱电用的精密陶瓷(Fine ceramics)。这是因为强电陶瓷的技术要求不高,经营出现困难的家用陶瓷企业很可能改行搞强电陶瓷,更不要说以后外国企业也会参与竞争了,而精密陶瓷由于对技术要求太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所以不上精密陶瓷,企业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应该说这个结论非常正确,稻盛和夫的眼光很准,看得很远。但当时的松风工业的经营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连员工的工资都经常发生拖欠现象,稻盛和夫在数次向公司提出建议而无法得到公司方面的支持以后,终于在1959年和其他8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以从朋友处借来的300万日元(当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固定的,360日元兑换1美元)作为资本金,创立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在另一个公司闲置的车间里开始了精密陶瓷的制作。

稻盛和夫的伟大就在于他绝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如果稻盛和夫仅仅是一个技术大家,那么今天的京瓷就可能还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精密陶瓷企业。而今天的京瓷集团是一个拥有65 000多名员工,年产值100多亿美元,除了生产以精密陶瓷为主的电子元件和与陶瓷有关的切削刀具、珠宝和太阳能发电产品之外,还生产手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产品,连有名的康泰时照相机也成为了京瓷集团的品牌。

稻盛和夫是一个第一流的经营家,他对于产业动向有最敏锐的感觉。1984年,稻盛和夫准确地抓住了日本通信事业自由化的机会,创立了第二电讯电话公司(DDI),现在由DDI发展而来的KDDI公司已经成为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

但是经营是要以技术为资本的,核心技术是无法靠钱买来的。只有在企业已经靠自己的技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之后,才可能靠购买或者兼并的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否则肯定会泡沫。

创业当初的稻盛和夫当然不会想到今天的规模,但当时的他就没有满足于仅仅是吃饱饭,他把目标放在了国际市场,放在了自己当时还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上。

京瓷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是1966年在激烈的投标中夺得了向IBM提供2 500万副氧化铝陶瓷电路板的合同。熟悉计算机历史的人都知道IBM的一代名机360系列,这个系列的电路板全部采用了京瓷的产品。

要成为当时在电子计算机行业占有80%以上销售份额和90%以上利润份额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零件提供商,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京瓷当时的精密陶瓷的精度是1.5丝(一丝是0.01毫米),而IBM的要求是0.5丝。这样的精度要求即使在今天,即使是对于金属切削都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企业都不是很多,更不要说是在40多年以前,对于烧结成型的陶瓷产品来说了。

当时稻盛和夫每天都吃住在车间,和其他员工一起解决生产出现的技术问题,经过七个月的艰苦攻关作战,终于得到了IBM的合格通知,这份通知意味着京瓷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精密陶瓷企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

稻盛和夫勇闯IBM关并获得成功,这才打下了京瓷成功的根基。其实像京瓷和稻盛和夫这样的例子在日本企业中很多,这些企业的成功就在于将自己掌握的固有技术引入了新领域。像陶瓷技术就是存在了几千年的技术,京瓷在将其发展成能够应用到电子领域的精密陶瓷上取得了成功。

有时能看到这样一种论调,说技术是在不断更新、不断进化的,别看他现在闹得欢,不知道什么时候技术上来了一个革命,他有再好的技术也没用。言下之意,大有别看我们现在不怎么样,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上掉下一块馅饼,说不定我们就成了技术先进国家。

说这句话的人可能不懂技术,技术上从来没有重新洗牌这句话,所有的新技术都是从现有的技术发展而来的,如果谁在传统的固有技术上有优势,一般在发展以后的新技术上还是会具有领先地位的。

比如照相机,它是近几年中最典型的更新换代的产品,传统的银盐照相机在几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被全部淘汰,为数码照相机所取代。因为这一变化,尼康和佳能曾一度走入低谷,但也仅仅是“一度”而已,很快尼康和佳能就再度回归,一时间来势凶猛的富士写真等公司已经不太听得到了。毕竟数码照相机还是照相机,大家比试的是照相机功能,而不是数码功能,而照相机的技术只有尼康、佳能们才拥有。

不仅照相机的生产技术如此,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传统技术也经常能在最先进的领域找到用武之地。现在的“生物工程”绝对是一个高科技,但在东大阪有个叫“近畿明和产业”的当时只有5个人的微型企业,也照样在这个技术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

近畿明和产业是一家搞电镀的公司,别看它只有5个人,但它曾经是很有点名气的,它解决了印刷电路焊接上的一个大问题。一般高档印刷电路都是在铜上镀镍,然后再镀金,而焊药的成分有铅,一来铅有毒,二来因为焊接时的高温会破坏金镀层,使焊药直接接触到镍。铅和镍的相容性不好,这是造成虚焊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无铅焊药,但是无铅焊药的焊点大,不利于高密度封装的要求。

近畿明和产业提出的方法是把原来金镀层下面的镍换成锡。根据传统说法,锡是金的毒性触媒,锡层上面无法镀金,但近畿明和产业在2000年成功地发明了在锡上面镀金的方法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因为电镀的环境污染问题,一般要求不高或者上规模、产量大的电镀活儿都到海外去了,留在日本的除了一些批量小、时间紧的活儿之外就是一些很特殊的活儿,所以电镀公司倒闭的很多,剩下来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小。近畿明和产业之所以能够坚持着没倒闭是因为他们有一手能在钛合金上镀金、镀铂的绝活儿。虽还能活着,但规模也越来越小,离倒闭似乎不远了。

这时候,一家美国企业为了提高DNA分析装置的性能在寻找表面处理和电镀方面的技术,在网络上发现了这个自称是“世界第一的电镀公司”——近畿明和产业,于是找上门来。它仅花了4个月时间就解决了美国人一直在头疼的问题,使DNA分析装置的能力和速度上了一个台阶。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个电镀公司还就真地混进了处于时代最尖端的生物领域,而且干脆另外成立了一个生物工程技术公司,专门生产DNA检测芯片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一种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装置的零件。实际上,这个所谓“生物工程技术公司”干的是在向这些领域提供他们的电镀技术,而这个领域离开了这种高级电镀技术也不行。

日本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产业是电子产品和汽车,支持着这两大产业的就是这样一些中小企业。日本的中小企业以东京的大田区和大阪的东大阪市为代表,基本上就是一些像样板戏《沙家浜》里胡传魁的有名唱词所唱的“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这样的的队伍,可是这些企业一般都有一手绝活,这些绝活支持了丰田、索尼、松下这些代表着日本的大企业,这些绝活也支持着这些大企业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继续作为大企业存在下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4  向空中要地方

笔者从16岁开始下过3年乡,于是自己把自己的成分划成了农民。既然是农民就特别注意和农业有关的东西。笔者在乡下的时候正在搞“文革”,那时有个省农机研究所的工程师和笔者在一个公社,他告诉笔者日本的农业机械非常发达,而且特别适用于中国,因为两国农作物的种类很类似。

到了日本以后确实体会到这一点,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日本农业机械的发达不仅是因为有发达的机械工业做后盾,还因为农业机械是天然的需要。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增长着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都来自农村,那种千军万马齐进城的壮观景象到现在还为日本人所津津乐道。笔者曾经多次听过50岁以上的日本老工人谈起他们进城时的情形:初中毕业典礼刚刚结束,村里的广场上就旌旗飘飘地竖起了无数招兵买马的旗帜,就在那儿谈,谈妥了来招人的企业带上人就走,铁路还在那个时候专门增开临时的“就职列车”,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了。

农村的孩子们都进了城,农活就只能靠老人们来干了。没有了农业机械,日本的农业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在日本农村,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英姿飒爽地开着拖拉机在耕田,可待会儿耕完了,那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扶着拐杖连下拖拉机都是一个大工程,好不容易走下了拖拉机钻进了汽车,一溜烟儿又回家去了。

农业人口的减少和高龄化是日本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在这里不谈这个问题。但笔者想指出的是,日本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不能仅仅理解成种水稻或其他粮食作物的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其他的果农、菜农、酪农,还有渔民面临的问题都是这样,这可能就是日本农业机械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道理,所谓“农业机械”也不限于拖拉机、康拜因收割机这些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还包括其他种类繁多的农业机械,但目的都是一个: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现在不少日本人对中国很有意见,说有些中国人把日本的一些农副产品的商标给抢注了。这种做法当然不好,但是真要是刨根问底的话,始作俑者还是日本人。中国浙江省的温州一带出蜜柑,“温州蜜柑”很有名,笔者刚来日本时发现日本也有“温州蜜柑”,开始还以为日本可能也有个叫“温州”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个“温州”根本就是中国的“温州”,日本人拿来蒙日本人的。

言归正传,反正日本全国各地盛产“温州蜜柑”。但柑橘栽培是特别累的体力活,柑橘树全在山上,坡度有时甚至超过45度,如何把肥料从山下弄到山上去,如何把采摘下来了的柑橘从山上运到山下来是一个大问题。原来只能用扁担挑,挑几十上百公斤的东西是重劳动,上了年纪的果农就无能为力了。把路修进果园是个办法,但不实际,首先道路要经过的地方不一定是自己的地,其次修路占用了土地,也就减少了果树的栽种量,也就是减少了收入,更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农业缺乏人手是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而那时候汽车等轮式运输机械还没有在日本普及。

四国岛上的爱媛县有个叫“米山工业”的四十几个人的公司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动的脑筋是向空中要地方,提出了架设空中运输轨道的方案。但在试制过程中发现要在无规则的地形上架设空中双轨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把双轨改成了单轨悬挂式,干着干着还把原来单轨悬挂,由遥控操作控制吊车的方法干脆改成了可乘坐式的东西,因为这个系统是在山地上运行的,车厢还实现了自动保持水平的功能。这个运输系统成功了以后,不仅柑橘农家全来找他们架设这种空中运输缆车,其他的果农也来找他们,因为苹果也好,梨子也好,都是长在山上,都有这个如何从果园运下山的问题。德国莱茵河畔也是山坡地形,而莱茵河畔又是著名的葡萄产地,现在那儿的葡萄园使用的也是米山工业的坡地运输系统。

因为农村里的年轻人进了城从而有了这个产品,而这家公司的产品最后居然也进了城。不管这种斜面单轨载人式运输系统如何能够减轻果农的劳动强度,也不管这种运输系统是如何风靡日本和欧洲的,但市场就只有这么大,而且这种运输系统很容易仿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专利,靠这一个系统是过不了日子的。米山工业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在后面还会说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5  不一定什么东西都一定很尖端

日本的精密设备行业是很有名的。所谓精密设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精密加工设备,还有一种是精密测量设备。这两类是相辅相成的东西,没有精密加工设备和技术就制造不出来精密测量设备;而没有了精密测量设备,精密加工的结果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加工的目的也没人知道。

有一次,笔者在一家国内企业问他们的磨床的精度,得到的回答是1/1 000。可当笔者问起这1/1 000的根据在哪儿。得到的回答居然是:“操作手柄的刻度到了1/1 000,当然机器的精度就是1/1 000了。”

这是极其错误的,在没有装备可以测量1/1 000的测量仪器之前不能断言精度是多少,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所以,精密测量手段和精密加工手段一样的牛。原来防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偷运军事技术的巴统和现在的委员会对于精密测量仪器的监视力度丝毫不亚于对导弹本身的监控。一次国际原子能组织在核查朝鲜的核工业设施时拍下的照片上显示朝鲜配备有日本三丰(Mitsutoyo)公司的三维测量仪,这件事在日本几乎引起了一场地震。

测量就是这么重要。但实际上也不一定所有的测量都是精度越高越好。在工业之外的测量中就容许出现很大的测量误差,但这些时候往往是要满足一些其他的古怪条件。四国就有一个专门做这种东西的公司。

日本产的珍珠叫“东珠”,属于高档珍珠。现在天然珍珠已经几乎看不到了,基本上都是养殖珍珠,养殖珍珠是把珠母插进珍珠贝里面,刺激珍珠贝分泌出珍珠质包在珠母外面从而形成珍珠。

往珍珠贝里插珠母有讲究。小珍珠贝里插进了大珠母,珍珠贝会死掉,而大珍珠贝里插进了小珠母又太浪费,如何选出合适的珠母就成了养殖珍珠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珠母可以预先分成各种等级放好,然后称一下珍珠贝的重量不就可以正确地选取合适的珠母了吗?但问题就是出在“称珍珠贝的重量”这件事上。一般的秤到指示安定下来为止才能准确地得到读数,但在生产线上没有让秤的指示安定下来的时间,所以问题是能否尽快地得到秤的读数。需要的速度是每分钟能得出120~150个珍珠贝的重量读数。

精度是多少呢?日本的珍珠行业使用一种怪怪的计量单位叫“匁”,约合3.75克。珍珠养殖者所要求的精度是0.3“匁”,就是说大约1克。这种精度要求并不高,但被珍珠行业找上门去的公司挠头了,因为条件实在太苛刻。

虽然精度要求不高,但测量速度不低,用户还指定不能使用电子测定方式,只能用最原始的砝码方式。这是因为这种秤的使用环境一般都在海边,普通的电子产品无法抵抗海风中盐分的侵蚀,加上防蚀功能的话造价又太高,所以不用电子方法。

一般人总认为电子技术先进,在可能的情况下人们都喜欢采用电子技术,实际上有意不使用电子技术的场合也是很多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人们最信任的是自己的眼睛,科学原理也是一样,和看得见摸得着的牛顿力学相比,人们一般不会去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力学。

但不能对用户说“做不了”,只好换一个说法:“0.3‘匁’做不了,如果是0.5‘匁’的话,还是有可能的。”0.5“匁”约为2克,实际上也没把握,说那句话是让用户打退堂鼓的,谁知道用户接了这句话:“行,0.5就0.5,请你们开始吧。”

这下没了退路,成了过河卒子了,只能拼命向前。最后还是拿出了用户所需要的计量器具。这个器具销路非常好,不仅在珍珠养殖业上有用,整个水产业哪儿都能用。因为这种秤的卖点是活物也能称,连扭来扭去的鳗鱼都能称出分量来。这样在水产分类自动化上进了一大步,只要装备了这套设备,外出打渔的渔船在回来之前自己就可以把捞到的水产品分类,还可以根据个头大小直接分出等级,到了码头,卸下来的货就可以直接上市场,减少了环节。同时因为可以向市场提供更加新鲜的水产品,渔民们的收入也跟着增加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6:38 PM , Processed in 0.20634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