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5|回复: 20

《活着》系列 第四季:寻找香格里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4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期: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黑陶,一个透出古拙气息的名字。当拿起沉甸甸、油黑发亮的陶器,仿佛2000多年的藏族制陶史也被把握在手心。

云南省迪庆州尼西乡是藏族黑陶的发源地,这里的手工艺人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传统的藏式制陶技艺。距离香格里拉35公里的尼西汤堆村有一位制陶老工匠,名叫孙诺七林。去年,他的作品获颁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黑陶制作方面,他可称得上是权威级的大师。

从香格里拉县城乘车沿盘山公路前行十几分钟,便可抵达风景如画的汤堆村。金灿灿的向日葵在农田中绽放,星星点点的农舍点缀其间,四周群山环绕,雾气弥漫。孙诺七林的家兼制陶作坊就安在此地。

走进他家门,迎面就可见到木地板上放置了成排的陶器泥胚。62岁的孙诺七林和儿子席地而坐,正在面前一方长木板上敲打泥片。阳光从狭小的窗口照进来,孙老师每日就着这方光线,拍打拿捏手中的泥土,制作出一件件造型朴拙的陶器。春夏秋冬,天天如此,至今已经整整51年。

孙诺七林的制陶手艺是跟爷爷学的,他的家族有至少七代制陶史。如今,孙诺七林的大儿子、二儿子,一个女婿,还有一个孙子,都在从事制陶手艺。黑陶生产和销售是他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黑陶是尼西藏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常见的黑陶制品有酥油茶罐、炭火盆、藏八宝(一种挂在墙上的装饰品)、鸽子壶(鸽子形状的摆设)等,而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形状扁圆的黑陶锅,这跟尼西当地非常有名的一道菜有关,那就是“土锅炖鸡”。尼西的土鸡身材袖珍、味道鲜美,而炖鸡所用的锅,必须是黑陶。

正因为黑陶与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以孙诺七林为代表的制陶艺人得以祖祖辈辈靠此为生。现在孙诺七林主要接成批的订单,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他的儿孙们也喜爱这门手艺,并赖以为生。不仅他家,整个汤堆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家都会制陶,其中许多人都是孙诺七林的徒弟。

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制陶工匠们从不使用现代技术,仅仅是一把自制的木头工具、一方木案,和几片木板底座,就是他们所有的生产工具。黑陶制品都是用粘土一片片粘成,就算是圆形器皿,也不借助电动转轮。

每年2、3月份,工匠们会去2公里外的山上取土。取来的土被敲碎并反复筛选,至粉末状细土,便装袋保存,供全年使用。其烧制方式也很原始,并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无雨的时候,于露天空地上升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胚放进火里,烧30~40分钟,烧到器皿像锻造的钢铁一样通红,就“烧熟”了。陶器从火中取出后,马上被锯末和炭灰覆盖,就变为具有象征性的黑色。最后,再用酸奶水和青稞粉混合的液体洗净陶器内部,去除有害物质,黑陶成品就诞生了。

制成的黑陶通体发亮,耐高温,类似于汉人使用的砂锅,是非常实用的家常器皿。很多来香格里拉游玩的游客会专程来汤堆村拜访孙诺七林大师,请教制陶技艺,并带几件黑陶回去留作纪念。黑陶已经不仅是日常用具,更是代表了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1.jpg



10.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1-4-4 16:26 编辑

第二期:老人们的尼西情舞

摄影:胡子 王崴 文字:胡子

七林拉初阿婆睡房的楼上供着经堂,经堂俨然是一个小寺庙,整整一面墙的佛龛里是21尊大大小小的佛像,21只盛满清水的银碗在下面一字排开。阿婆每天早晚会在经堂的地板上长拜朝佛,在松赞林寺佛学院学习的三儿子和长孙在家时也会在这里做功课。

经堂是全家最华丽的地方。阿婆说,村子里家家如此。

阿婆今年58岁,三儿子18岁时出家当喇嘛,另两个儿子都已结婚生子。大儿子40岁,已经当上了姥爷,长孙洛桑龙度13岁出家,至今已经七年。二儿子在村里自立门户,日子过得也不错。阿婆、爷爷、大儿子一家和三儿子,九口之家在香格里拉的尼西乡安静的生活。

阿婆的情舞在汤堆村颇有名气。

情舞是锅庄的分支。尼西是情舞之乡,当地称情舞为“降鲁窗”或“卓昌”,是重要的庆祝和娱乐方式,几岁的小孩都能有模有样的把袖子甩得啪啪响。情歌对唱是尼西情舞最精彩的部分,需要舞者熟记100多首情歌,并且根据情景和对方情歌的含义灵活组合歌词。阿婆说,曾有两村的高手,大山两边你来我往,从傍晚对唱到天明。

尼西情舞分为“擦沾”、“擦中”和“擦喜”三大类,只能平辈之间互相邀舞。前两类是在婚嫁时跳的,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歌词内容多为表达祝福;“擦喜”则是年轻男女谈情说爱时跳的舞蹈,要避开乡亲、家人尤其是长辈,是真正的“情歌”。

阿婆说自己年轻时,小伙子不会情舞是追不到藏家姑娘的。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能熟记情歌歌词、对答如流的年轻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虽然孩子们都能跳出野性奔放的舞蹈,却没有心思去品味、记忆歌词。

现在的情舞对歌,更多的是一种表演,少了从前的情意和灵性。

“生活条件好了,玩的东西多了,孩子们对不了情歌了”,阿婆说。但是每年农历三月八,仍然是尼西最热闹的时节,全乡的山民们会聚在一起,咏经、跳舞,三天三夜。

时代变了,院子大了,房子也大了。七林拉初阿婆和爷爷住在自家堂皇经堂楼下简单的睡房里,简单的活着,宁静的遵循千百年的一成不变,从容的面对改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期:香格里拉酿酒人家:岁月浸泡在青稞酒的绵香里

图文/ 王崴

当阳光从酿酒作坊房檐的缝隙中投射下来,打在藏族妇女刻满皱纹、却隐隐氤出皮革光泽的脸上时,时间仿佛逆转回数百年前。那时的迪庆人,也在用同样的方式酿造青稞酒。岁月就在天锅冒出的水蒸气中,一点点飘忽而去,简单而规律。

来到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绵甜甘香的青稞酒是必尝的。在大酒厂日益垄断市场的时候,仍旧不乏一些家庭式酿酒作坊秉持着最原始的技艺,用纯手工操作酿造着美酒。香格里拉人最喜爱这样的私人酒坊,他们买酒,一定不会买精致的瓶装酒,而是用50斤容量的大塑料桶,成桶地购买。豪爽的藏族同胞,千百年来始终如一地拥戴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这样的呵护下,藏族妇女李彩凤和她的妹妹李彩燕,得以将祖辈留下来的酿酒技术传承至今。多年来,她们每天都要酿至少一“蒸”酒,出酒量70斤左右。逢年过节,青稞酒更是供不应求,每天要酿两“蒸”,一百多斤,基本上一出成品,就卖光了。

酿酒是重体力活,几十上百斤的青稞、酒胚、黄水(蒸酒的原料),全靠人抬。所以,酿酒是有“退休”一说的。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只能把手艺传给下一代,自己隐退其后。李彩凤的父母亲就是这样。但李彩凤的兄弟们都上了学,没有从事酿酒行业,所以,家传的重担就落在了李彩凤姐妹俩身上。

整个酿酒程序是非常复杂的。先要把上百斤的青稞用水浸泡至软,然后反复蒸煮,直到八成青稞开花,将其摊在竹簸箕里晾凉,同时撒上酒曲拌匀。晾到手摸上去凉,但贴在脸上仍感觉温时,就倒进糖化箱中捂上两天,出来就是新鲜酒胚。然后把酒胚转移到一格格的“窖”中,发酵十二天到十五天,这样就产出了成熟的酒胚,可以上锅蒸了。大概蒸两个多小时以后,利用蒸馏冷凝的原理,清洌的青稞酒形成一股细流,从铜制“天锅”下面接的管子里流进大桶。桶口和管子口上,包着十几层白布,用以过滤。两天后,当酒完全冷却下来再过滤一次,此时的酒,才是成品,清澈无杂质。

酿酒也是一项精密的操作,稍有失误,就会影响出酒量和酒的品质。热腾腾的酒酿出来以后,李彩燕会马上用温度计和酒精测量计仔细度量,以判断酒的度数和品质。

李彩凤的小作坊也面临过生存危机。前些年大酒厂发展很快,大量收购本地人酿的散酒,但酒收上去了,钱却迟迟不给,而酿酒每天都要投入原材料成本,所以很多小作坊资金无法周转,纷纷倒闭。李彩凤当时也举步维艰。后来,她开始尝试直接卖酒给街坊邻居,渐渐打开了市场,老客户越来越多,收入有了保障。现在,她每天靠卖酒可以有150元左右的纯收入。去年,她在香格里拉县古城区自家老酒作坊原址上建成了一家藏式客栈,名字就叫“青稞藏酒客栈”。随着前来香格里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客栈生意也不错,旺季每天收入能达到七八百元。

酿酒的技术还要传承下去。李彩凤的妹妹李彩燕是李家最年轻的传人,而李家再下一代的孩子,目前都没有学过酿酒。因为酿酒实在太苦,李彩凤也舍不得让孩子做。如今,她的女儿正在昆明上师范大学,学习会计专业。不过,与妈妈想象的有点儿不同,这个藏族女孩有一种特别的坚定,她说,她这一辈李家孩子,一定得有一个人继承酿酒,或者是她的表弟表妹,或者是她自己。毕业后回到香格里拉,已经是她认真考虑的选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期:雪山牧牛人

图文/ 王崴

在迪庆州纳西族聚居地白地行政村附近,有一座海拔4200米的雪山,名为“午日措”,纳西语的意思是“老鹰盘旋的地方”。想要看到这座山峰,必须步行上山四个小时,穿过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和一片蚂蝗区,才能一睹其风采。谁曾想,就在雪山的怀抱中,有一座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纳西名为“赫布”。勤劳质朴的纳西人祖祖辈辈在这里放牧牛群,挤奶维生。直至今日,其劳作方式也未曾有任何改变。

47岁的和万忠就是这样一位牧牛人。他管理的20头牛都属于他妻子所在的一个大家族。每年夏天,家族各户轮流派出一个男人上山放牧。今年轮到了和万忠。

放牧的时间并不长,只有6、7、8三个月。但在这三个月里,牧牛人从不下山,终日与牛相伴。他们居住在小木屋里,点篝火取暖做饭,没有电,照明就靠一只手电筒。吃的米面由山下人每隔十天半个月背上山来,同时带来玉米、酒、青瓜等食物。夏天雨多,山里有很多菌子,牧牛人经常采各种野生菌炒来吃。靠山吃山,倒也过得滋润。

不过,牧牛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食物是酥油和奶渣,这也是他们待在山上放牧所生产出来的仅有的产品。迪庆州纳西人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于藏民,每餐都离不开酥油茶,也因此,他们形成了山区放牧的习俗。尽管条件艰苦,产出有限,但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能获得生活必需品,就是值得的。

外人无法想像的,是牧牛人的快乐。他们座拥青翠的牧场和茂密的森林,呼吸着鲜甜的空气。每天清晨,穿过白纱一般的晨雾,大声吆喝着进山赶牛。待牛都回到牧场,便一边哼唱纳西民歌,一边熟练地挤奶。然后他们会把鲜奶倒进木桶里,嘴里数着数,用力地打酥油。只要数两百下,就可以捞出一块绵软香甜的酥油。空闲的时间里,他们就编竹筐、做木碗,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着抽杆烟。傍晚再赶一次牛,挤一次奶,一天的劳作就结束了。

与和万忠一起在赫布牧场放牛的,只有一位老伙计,叫和志义。日日都是他们两人相伴,却并不觉得孤单。相比在山下种地,和万忠觉得放牛又清闲又自由。还有管够的酥油和奶渣吃,身体养得棒棒的。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和志义的小木屋里找他说说话,或者两人并排坐着编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原始而单纯。

往年没有轮到和万忠上山时,他也会打小工,给外人放牛赚钱,一天20元。他很满足于自己的牧牛工作。对于未来,他不想有任何改变。放牛不需要过人的体力,可以一直干到老。所以,和万忠想一直做下去。

“我不能为难儿子,不用他帮我养老。我要靠放牛自己养活自己。”和万忠用木炭点燃烟斗,使劲儿吸了一口,干脆地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期: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图文/ 王崴

东巴文字,世界上目前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神秘悠久的东巴经便由这种文字书写而成,自唐朝诞生以来传承至今。

说到东巴文字,不得不提与其息息相关的另一种古老发明——东巴造纸。纳西人的经书全部用东巴文写在自造的东巴纸上。色彩鲜艳的东巴画也以其为载体。可以说,上千年的纳西文明全附着在一方方坚韧的东巴纸上。

如果要探寻最纯正的东巴造纸技艺,一定要前往云南省迪庆州三坝乡白地行政村。这里是纳西族的发源地。由于地处偏远,与世隔绝,白地纳西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祖辈遗留下来的东巴文化。

83岁的和志本是白地行政村唯一健在的大东巴。所谓大东巴,就是会用东巴文字书写经书,并履行各种祭祀仪式的祭司。大东巴掌握着最精深的纳西文化,当然,也包括造纸。

和志本从幼年时期就目睹自己的父辈用古法造纸,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该项技艺。现在和志本年事已高,他的儿子和永红便成为了父亲的继承者。

东巴造纸使用纯天然的原材料,整个生产过程并不制造任何污染物。其主要原料,是野生荛花的树皮。新鲜树皮采摘下来以后,剥去黑色外皮,将白色内里晒干、撕细,然后用水煮两个小时,树皮的纤维就变得绵软,好像动物茸毛一样。再经过敲打,变得更细碎,便可浸泡在木槽中,用手搅散。待木槽捞起,树皮纤维会均匀地覆盖在槽底。将槽底扣在平木板上再揭走,纸胚便平整地粘连在木板上。最后晒干、擀平,一张东巴纸就做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造纸过程无毒无害,但荛花树皮本身是有毒性的,会对造纸人的身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伤害,使其脸部浮肿,鼻子眼睛发炎溃烂。所以,造纸人每隔半个月要服用一次中草药“少七”,来抵抗毒性。
不过,也正因为树皮带毒,使得东巴纸具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不会被虫蛀。再加上东巴纸本身厚实坚韧,所以它可以存放很久不腐,是东巴文字的绝佳载体。

现在和家造纸,主要销售给云南的博物馆,还有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一张纸大概10元钱。由于夏天雨多,纸不易晾干,所以造纸的时间集中在十一、十二月份。和志本的儿子和永红在这两个月里能造出三千张左右东巴纸,收入两三万,也是补贴家用的一项重要收入。
今年7月份,北京知识产权局邀请和永红和妻子李秀花前往北京展示造纸工艺,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外界支持越来越多,和家对东巴文化的守护也更加坚定。儿媳李秀花虽然是没上过学的女人,但非常钟爱东巴文化,一直如饥似渴地跟着公公和志本学习东巴文,对造纸也比较精通。她的理想,是建一所东巴传习所,让更多人学习这门古老文化。现在, 传习所的教室已经建好了一半,但还差10万块钱,没办法竣工。李秀花正在努力筹钱。

尽管困难重重,但李秀花还是抱着信心。她说:“我就是放不下这些老东西。我总是给自己鼓劲儿,不能失望,坚持下去,再苦3、4年,一切都会好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9: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期:锦绣唐卡:一画一世界

图文/ 王崴

说唐卡是人间尤物绝不为过。那是需要人们擦亮双眼、屏住呼吸、贴近去看的艺术珍品。其精细绝伦,非亲眼看到而不能想象。藏民的粗犷豪放深入人心,但他们在绘制唐卡时所表现出来的细腻入微,又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唐卡(Thang-ga),是藏族人民所特有的一种宗教绘画形式。其题材内容以佛教神灵形象和宗教故事为主,同时也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最早的唐卡画师都是喇嘛,绘制唐卡的目的用于宗教祭典。所以,唐卡属神物,大量供奉于寺庙,普通藏民也会将其请回家去,悬挂于经堂墙壁上,祈求庇佑。

历经一千四百年的演变,唐卡已经不仅是一种宗教器物,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唐卡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绘制手法。画师用针尖般细小的鼠尾笔勾勒出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线条,对每一处细节都一丝不苟,如实描绘。笔势流畅自如,即使是最微小的服饰花纹,也如行云流水一般,繁而不乱。同时,唐卡采用矿物颜料,色泽艳丽,并多用金、铂金等贵重金属涂饰,形成了富丽堂皇、庄重恢宏的整体效果。

青海热贡是唐卡之乡,据统计,每年全国出产3万幅唐卡,其中2万多幅都来自于热贡。不过,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也可以找到正宗的热贡唐卡,以及技艺高超的画师。

格桑达娃就是一位旅居香格里拉的热贡唐卡画师。他所开设的“香格里拉唐卡艺术村”已经在古城落户三年。虽然他只有30岁,但已有22年的唐卡绘画经验。当年他8岁开始跟随父亲完德卡学画,挑灯夜习,20岁出师,参与过许多大型寺庙的唐卡绘制工程,并随后将唐卡艺术传扬到香格里拉藏区。如今,他旗下有近十位画师一起在香格里拉进行创作。

与人们通常想象的不同,唐卡画师并不年长,反而以青壮年居多。因为唐卡花纹极其精细,对眼睛要求极高,一般28到35岁是画师的黄金年龄,一旦超过50岁,画师就面临退休。与此同时,唐卡绘制相当复杂,笔法、规矩甚多,需要研习很长时间。所以,画师们必须从幼年时期就开始拜师学艺,日日作画,从不间断,直到十余年后方可出师。

绘制唐卡,好似打坐。画师们早晨洗漱用餐完毕,便在安静的环境下,盘腿席地而坐,一边默念经文,一边作画。他们目不转睛,凝神屏气,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所以,能画唐卡的人,都要具备超人的耐心和意志力,绝非凡夫俗子。

唐卡描绘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一幅80厘米长的小型唐卡,需要画两个多月的时间。格桑的艺术村里有一幅7尺长3尺宽的大型唐卡,由三位画师共同绘制三年才得以完成。

由于唐卡工艺复杂,所以价格也相对昂贵。长边1米左右的佛像唐卡一般价格在2千~10万元之间不等,根据画作水平、种类不同,价格差异很大。除了最常见的彩唐(矿物颜料上色),唐卡还包括黑唐(黑底,质地牛羊皮,金粉勾线)、金唐(通体覆金,压暗纹)、银唐(通体覆铂金,压暗纹)、红唐(橘红色底,金粉勾线)等特殊种类。其中以银唐最为珍贵。另外,唐卡尺寸越大也越贵,一幅大型唐卡通常售价超过百万。

不过,由于唐卡绘制时间长,所以画师本人的收入并不高。香格里拉唐卡艺术村里的一位画师朋措达杰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红唐,售价5000元,除去1000元的金粉、颜料、画布成本,他一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一般一个好一些的画师年收入可达7、8万,而普通画师则只有2、3万而以。如此算下来,唐卡画师是一份比较清贫的职业。不过,年仅18岁的朋措仍然毫不犹豫地说:“我会画一辈子唐卡。因为我从小是看着唐卡长大的,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画师。我真心地喜欢它。”

尽管还有一些像朋措一样的年轻人仍在孜孜不倦地从事唐卡艺术,但不可否认的是,愿意从小学习唐卡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现在藏区教育普及,家庭生活条件也日趋好转,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多上学接受教育,而非辍学拜师。即使孩子愿意学习唐卡,也会等到初中或高中毕业。很矛盾的一点是,上学掌握更多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不自小辍学,全身心地拜师学艺,孩子们的唐卡绘画水平就跟不上,唐卡精品的出产会越来越少。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仍有待商榷。

上世纪90年代,大量藏区寺庙重修,唐卡画师们纷纷入驻寺庙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唐卡作品。据格桑讲,他的父亲完德卡曾经率领20多位画师,给青海萨达寺画了7、80幅高3米,长4米的巨型唐卡。进入21世纪,寺庙整修已进入尾声,现在唐卡的主力购买者转变为游客。由于唐卡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钟情于购买唐卡作为纪念品。还有很多收藏家、投资客看中唐卡巨大的升值潜力,专程前来订购。由于海外的唐卡需求旺盛,格桑达娃曾经前往美国留学3年,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打算以后将自己的唐卡艺术村开设到国外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期 东巴神龙

图文/ 胡子

三坝乡白地村的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麓,距香格里拉县城103公里的,海拔2380米。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当地人称之为“仙人遗田”。纳西语称白水台“释朴之”,意为逐渐长大的花,传说是东巴教始祖丁巴什罗主要生活的地方,纳西人视之为“圣地”。

白水台上游不远,一汪清泉自地下汩汩的溢出潭中,连绵不绝,当地的水神祭祀就在这里举行。青山绿水,苍松翠柏,飘扬的经幡,殷红的野花,纳西风情尽收眼底。

和志本老人今年84岁,出身于东巴世家,自2008年东巴村90岁的大东巴辞世,由于其他东巴的后人无意继承衣钵,老人便成了三坝乡唯一的大东巴。

大东巴,又称老东巴、东巴神龙,是纳西族最高祭司与智者,集歌、舞、经、书、史、画、医、祭、卦等为一身,是东巴教与东巴文化指定也是实际的传承人,多为家族世袭,在纳西人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但是,东巴没有俸禄,衣食一切都靠自家劳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社会下东巴神龙后继无人。

和志本老人自幼对大东巴的一切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学自画,后师承于大东巴伯父。1949年伯父过世,当时仅23岁的和志本继位大东巴,至今已61年。老人歌舞经书等技艺样样精通,作为乡里唯一的大东巴,和志本希望能将所有的知识和技艺传承下去,七年前经历一次中风后,老东巴的心愿更加迫切。

令老人欣慰的是,膝下五女三子中几个儿子都对东巴文化很有兴趣,并且掌握了一部分技艺。三儿子和永红已经被指定为下一任东巴,和永红的小儿子和丽军,今年11岁,也跟随老人学习多年,是和永红身后的指定传承人。老人还收有10名弟子,分别传授不同的技艺,希望身后这些传承人能够把东巴文化合而为一。

东巴文化不仅是东巴教的灵魂,亦是中华民族为数不多的原生态宗教文化。而东巴教对祖先和自然的崇拜,对鬼神的敬畏在今天仍深深影响着纳西人。老东巴和志本与其子孙对东巴文化的坚守,亦如白地村山中高山深处的草原的秀美,是香格里拉诸神山与信仰的奇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期 靠松茸“捡拾”生活的藏民阿五

图文/ 胡子

藏民阿五所在的香格里拉建塘镇吉迪村,是一个拥有500多户藏族人家的贫困村,平均海拔3300米,与周边山林落差接近800米,每年7月中旬至9月末的松茸采集是村民全年主要经济来源。

“全家能动的都上山,运气好的这两个月能捡1万多元”,村民们这么说,他们称采松茸为“捡菌子”。

除了“捡菌子”,吉迪村民还会在农闲时去县城的建筑工地打工,挤牦牛奶制作酥油和奶渣卖,这些收入一般只够抵消生活开支。至于田里的青稞和菜籽等作物,是自家口粮,“卖不得几个钱”。

阿五今年38岁,高原日光的常年照射和风雨的雕琢,在阿五皮肤上留下岁月深深的刻痕。和许多同龄的村民一样,阿五已经抱了外孙女。阿五的大女儿珠玛拉次19岁,结婚三年,按照当地“老大不出门”的风俗,同村的姑爷“倒插门”在家;二女儿今年17岁,在县城上中专,借住在亲戚家。“暑假也在家捡了一个多月菌子,差不多把她一学期的学费挣出来了”,阿五说。

阿五家的藏式大宅,高大宏伟,比我们在其他几个藏村见到的都气派。村子里其他农舍也是如此。陪同的翻译说,藏民的习俗不存钱,有余钱就会盖房子置办服饰,视为传家的财富;二是捐给寺庙,视为功德。

阿五家没有贵重的藏族服饰,宅子是2008年建的,耗资10多万元,多为建材装饰费用,人工基本自家和亲戚出。“这些墙”,翻译说,“就是他们自己一层一层夯出来的”。

而建房子的钱,基本是全家捡菌子“捡”来的。

“这些年不行喽”,阿五说。

在阿五的记忆里,小时候松茸就是平常的蘑菇,家家捡了当菜吃,包饺子,吃不完的晒干留着冬天吃,奇香扑鼻。后来日本人发现了迪庆松茸,从此香格里拉松茸声名鹊起,“好的一公斤能卖一两千,一般的也能卖八百元。一家一天能捡两到四公斤”。村里各户相继起了大宅。

虽然松茸一直是欧日宴席上品,但迪庆松茸前些年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依赖出口日本。据说广岛遭原子弹轰炸后,松茸是废墟上第一种生长出的菌类,复苏速度超过当地所有植物,日本人相信松茸能够抵御辐射,视为进补珍品。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日本松茸进口大幅下滑,迪庆松茸价格随之暴跌。

“现在好的也就六十,一般的四十一公斤”。阿五说:“那也舍不得自己吃了”。

松茸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林地带,采摘的辛苦可想而之。每年的采摘期不到三个月,可以说产量是相对固定的。每年辛辛苦苦多采个一、二十几公斤只不过是加法,不断下跌的价格是乘法,决定了阿五家收入多少。

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阿五全家起早贪黑的捡菌子,松茸长势最旺的8月,几乎每天三四点就吃饭上山,中午下山吃饭,再上山,下午吃点青稞糌粑,忙到太阳下山才回家吃晚饭。正值青稞成熟时节,家家吃完晚饭还要下地收麦子晾麦子,村民们山上山下、灶台地头的穿梭着,“几乎啥时候出门都能见到人”。

松茸价格逐年下跌,吉迪村民们更加卖力的捡菌子,满山遍野犁地一般的找。村里每家都买了摩托车,家庭成员分工明确:骑车坐车的去远处山里捡,其他人在近处捡。

即便如此,阿五也改变不了经济收入的缩水。

阿五盼着日本松茸进口的回暖,价格的回升。“将来价格好了有了钱,一定把外孙女培养出来”,阿五说,“捡菌子的日子太苦了”。
采松茸的苦,卖松茸的焦,不愿放弃这份收入和希望的纠结,让村里这些生性淡定的藏民多少有些迷茫疲惫。田间地头,山里路上,这些已经当了爷爷、外公的山里汉子听着都市痴男怨女们的欲罢不能,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说你把歌词里的情啊爱啊换成松茸看看,几个汉子侧耳听了听,咧嘴乐了,颇以为然。

离开村口那株大树的时候,吉迪村的村民们正围着三个收松茸的老板,七嘴八舌的讲着价,争论着菌子的品质。远处三两辆摩托正飞驰而来,而路边一长串的摩托停成一遛。不知道谁的摩托,廉价的音响震天响的放着慕容晓晓的《爱情买卖》。

阿五还在那和着曲子用松茸改歌词,却总觉得对不上。我对阿五说:阿五哥,认真你就输啦。

于是阿五就更想不明白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1-4-8 15:36 编辑

第九期 佛学院僧人:做一辈子好和尚

图文/ 胡子

  在西藏、青海、内蒙……在香格里拉,藏传佛教的僧人们,被视为家族的荣耀。而在内地民众眼中,地处西南部边陲藏僧更显神秘。

  与内地的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多数弟子不同,藏僧往往是童年出家,更多的是千百年文化习俗的浸染和对修行生涯的向往,而少有“看破红尘”的孤独。暗红色的袈裟穿上身,一穿就是一辈子。

  迪庆机场边的云南佛学院迪庆分院是所2008年成立的藏传佛教院校,坐落在迪庆机场对面的山坡上。院墙里,90多名僧人,由自治州各个乡里的寺庙推荐而来,分属黄、红、花、白派,以黄派为多,从13岁到30多岁不等。他们中很多人7岁便皈依佛门,虽然派别不同,却能在同一个院墙下和睦相处。

  由于幼年出家,学员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藏、汉文字都不会书写。于是在学院里,13岁的沙弥和30多岁的比丘,不同的派别,学同样的课程,藏语,汉语、英语……学院为他们提供基础、中等文化教育和相应的佛学指导。

  学员学期分2年、5年制,今年的新学员将在9月中旬陆续报道。在首期50多名学员结业后,学员目前有30多人在校。其中的浪次成,是一名刚刚报道尚未正式入院的准学员。

  浪次成1990年生,东旺乡人,出家2年,初中文化水平,这在学员中比较少见,他的藏、汉语口语和文字能力都不错,在很多时候,浪次成是我们和其他学员的翻译。出家的原因是浪次成的秘密,他不好意思的笑,不愿回答。而对“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喇嘛”这个问题,浪次成先是有点惶恐的说,喇嘛是高僧,不敢奢望,然后一脸严肃的,“只愿一辈子做个好和尚”。又说,自己刚入佛门,还需要长久的修行,“我在准备入学考试,考不过就会失去在学院学习的机会”。

  学院里的僧人多数都很年轻,佛学老师格容不在的时候,便会相互打闹,偶尔的调侃、和恶作剧,一副普通年轻人的顽皮。格容并不以为忤。

  老师格容属虎,37岁,7岁出家,10多岁起便西去印度求学,在印度修行近20年。格容的汉语非常流利,曾在北京与佛学人士交流学习,2005特地前往沈阳学习汉语,见多识广,阅历非常丰富。

  格容说,佛教虽然戒律森严,但秉承宽容于人,克制律己,修行悟法是僧人一辈子的功课,不强求初入佛门的弟子马上便要修到某个境界。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并称中国佛教三大分支,包括藏传佛教的各派之间,只存在修行与传承方式上的区别,出发点和目的地是相同的。所谓“一棵树,同根、同果不同枝”。

  “初入佛门,讲的是修言行,之后才是修心,这是一个过程”,格容说:“佛学尊重客观规律”。

  所以为了更快的掌握经文,学院的僧侣们要学藏汉语读写,如果看不懂经文,修行的难度可想而之。一些希望去印度修行的僧侣将来还要学习印度语,其实很多高僧都会多国多种语言,并不是什么新闻。而藏传佛教对佛教经典的学习有着十分严谨的程序,制定有完整的学经体系,学院的僧侣毕业后需要进入寺院或更高等的佛学院继续系统的学习。

  僧侣在修行和经文学习、研究过程中,辩论是很重要的提高方式,佛家称之为辩理、辩经。藏传佛教推崇辩经,它经常出现在僧人之间,有时也会出现高僧之间、寺院之间。常见的有两人、多人对辩,一人辩多人,一些特定的场合会出现上千人规模的大辩论,场面壮观。

  辩经强调论理论据,非常考验僧人对经文的熟练和理解程度、逻辑性和反应能力,僧人的水平如何一辩即见分晓,辩论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立即向老师讨教。学院每天下午都有辩经时间,僧人们针对当天上午的授课内容进行辩论。而藏传佛教僧人辩经时舞蹈一般的动作,搭配上暗红色的僧袍,十分华丽。

  学院的学习、修行和生活几乎没有变化,日复一日,和寺院没什么区别。僧侣们有时会想家,家人偶尔也会来探望,送一些生活用品,除此之外,通讯成了在学院时和家人的唯一联系。每年的11月底至来年3月1日,僧人会有3个月的假期,8月和10月会再放假15天,僧人多数会回到家中,也有一部分选择回到寺庙继续修行。

  问到僧人与藏民信徒的区别,格容说,僧人在学院或寺庙修行,会有一个清净的环境,避开干扰和诱惑。而普通的藏民,如果能够克服身边的干扰,得到正确的指引,同样可能成为得道高人。

  学院里年轻的藏族和尚们,他们选择的,某种意义上说是条只能一往无前的路。他们可能还没有看破红尘,他们有的希望成为受人敬重的高僧,在千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一笔;有的希望平平凡凡的简单,一辈子做个好和尚……不论怎样,他们前面的路很长,人生也还很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期 魂之利刃 藏刀传奇

图文/ 胡子

华丽豪放的藏服,腰间一柄精美的藏刀,这是内地对藏区标准印象。而藏刀对于藏民,不论男女,都是不可少的饰品和生活用品,刀柄、刀鞘上的吉祥图案或藏文,使藏刀成为镇妖辟邪的信物和珍贵的礼物。藏民一般七岁便会得到第一把藏刀,代表了吉祥、平安、庇佑的祝福,藏刀在藏民中也常作为送给新生婴儿的厚礼。

随着藏区的开放,游人的进入,中小型藏刀虽然价格不菲却成为旅游区畅销工艺品。内地游客,不论性别,都会为藏刀的彪悍的刀锋和所蕴含的藏族文化所吸引。

藏刀又称“折刀”,冷兵器时代,它是兵器,也是藏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锋利精致的藏刀多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由于工序复杂,现代藏刀需要数人、数十人协作完成。在迪庆香格里拉县,从事藏刀锻造制作的有好几个家族,卡瓦、卡卓是其中较大的两家。

这些家族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锻造淬火的配方和工艺上的细节。藏刀最大的亮点在于,虽然是流水作业,但数十道锻造、装饰工序几乎全部由铸剑师手工完成,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传统工艺。以卡瓦家族的卡瓦刀为例,仅刀身的“抛光”工序使用专业设备。

卡瓦家族藏刀锻造历史已近200年,早年的卡瓦刀硬度和韧性不足,劈砍时常造成刀锋崩口或者卷刃,卡瓦家族祖上对淬火配方进行不断的改良,实现了今天“斩钉削铁”的成果。之后近百年,卡瓦刀淬火配方未再作改动,以家族内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外嫁的秘方形式,传承至今。

为了保证秘方不外泄,同时,又保证秘方的传承,卡瓦家族规定,配方由族内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分开掌握,各自在族内挑选、指定下一代传承人。传承人必须善良、重名、有责任心,且必须年轻,要在18岁前被观察、确认为接班人。秘方移交的仪式颇为神圣,接班人需在长者和活佛面前发誓:忠于家族、保守秘密、振兴家业。

解放前,卡瓦刀淬火配方曾今一度失传。当时的当地头人看上了卡瓦刀的品质,欲把秘方和工艺据为己有,对卡瓦家族和铸剑师们进行迫害。族中掌握配方的长者只得常年装疯卖傻,以求保护家族的心血,日常月久,配方被遗失了。解放后,族中的老人根据零星记忆和记录,反复试验才将秘方和家业恢复,也才有了今天的卡瓦刀。

不论是卡瓦刀还是卡卓刀,各个家族的秘方只为一个目的:打造硬度与韧性兼备的快刀。卡瓦刀曾与多家世界名刀比试,全部略胜一筹,其中包括瑞士军刀。但是,卡瓦家族并未裹足不前。虽然因为在挑战中尚未落败,所以在秘方上目前没有做改进,但在刀鞘装饰、细节上,卡瓦刀都在不断完善,在刀身工艺上,卡瓦刀计划引进镀膜工艺加强对金属面的保护,因为现在卡瓦刀缺乏对果酸腐蚀的防护,在切削水果后会造成刀身色泽不一致,影响外观,需要返厂进行专业的修复。

卡瓦刀3至5年内的返厂修复是免费的,卡瓦家族的每把藏刀都是铸剑师的心血,“我们对自己的刀有信心,也舍不得看到任何一把卡瓦刀损伤”。

纯手工打造的藏刀,每把都倾注了各道工序师傅的心血,融入了铸剑师的灵魂,这对内地民众来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然而,铸剑师并不会将自己的名字铸在自己亲手打造的藏刀上,这些虔诚的藏民认为,刀是杀生的工具,令他们冥冥中感到惶恐和忌讳。正如硬与韧看似矛盾的完美结合,杀与生难以诠释的奥义,以及藏刀的强悍与华丽背后的信仰与祝福,还有数百代铸剑师的故事与传说,也许正是这一切的因缘际会,才铸就这千百年的藏刀传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3:23 PM , Processed in 0.2517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