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塞族三“奇”雄 波黑战争后都进了监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战结束以来,一度被称为“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先后出现三位因“战争罪”指控被前南国际法庭通缉的“巴尔干强人”。除了姆拉迪奇外,还有米洛舍维奇和卡拉季奇。

2006年3月,米洛舍维奇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因心肌梗塞去世,终年64岁。2008年,卡拉季奇被捕。在被判战争罪犯16年之后,姆拉迪奇在塞尔维亚被捕,结束了世上最长时间的追捕行动。

塞尔维亚总统说,姆拉迪奇是国际法庭下令以战争罪和大屠杀罪名逮捕的三位前塞尔维亚领导人中的最后一位,他的被捕标志着塞尔维亚历史上的黑暗篇章结束,国民脸上的污点已经抹去,也意味着欧盟向塞尔维亚敞开了大门。

“巴尔干不死鸟”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曾任南联盟总统,2001年在海牙监狱内死亡。

米洛舍维奇一生传奇,被称为“巴尔干不死鸟”。但没有想到的是,“不死鸟”却被科索沃这条“绳索”给绊倒了。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维奇被发现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中死亡,终年64岁。

父母自杀给他蒙上阴影

1941年8月20日,米洛舍维奇出生于塞尔维亚工业城市波扎雷瓦茨的一个东正教家庭。他的父亲曾经是被一名东正教神父,偶尔也兼任俄语教师。他的母亲也是一名教师。父母先后自杀身亡,给少年时代的他留下了阴影。 在学生时代,米洛舍维奇在图书馆遇到了妻子米拉·马尔科维奇。两人形影不离,被同学们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

干涉科索沃引来空袭

1992年,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战争期间,米洛舍维奇政府支持波黑的塞族武装。1997年7月,米洛舍维奇当选南联盟总统。1998年2月,南联盟政府指责科索沃阿族武装多次发动暴力袭击,随即派遣军队进入科索沃。美国及其盟国则指责南联盟在科索沃杀害了大批阿族居民。 1999年,美国领导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猛烈空袭。同年6月,米洛舍维奇被迫同意让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激烈枪战后被“劝降”

2000年9月,南联盟举行总统选举,米洛舍维奇败选。2001年1月,米洛舍维奇被软禁在家中。在当时的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理佐兰·金吉奇支持下,警方在3月30日袭击了米洛舍维奇的住所,双方爆发了激烈枪战。米洛舍维奇当时大声吼叫,说他“决不活着进监狱”。

3月31日深夜,金吉奇派遣自己的亲信约万诺维奇“劝降”了米洛舍维奇。4月1日凌晨,就在警车载着米洛舍维奇驶出别墅时,他的女儿玛丽娅精神崩溃,拔出手枪朝着约万诺维奇的汽车连开5枪。

法庭辩论中占上风

2001年6月28日,米洛舍维奇被引渡到设在荷兰海牙的前南战犯国际法庭。审判在2002年2月拉开序幕。

律师出身的米洛舍维奇,不但拒绝法庭给他指派辩护律师,还亲自为自己辩护。他在法庭的辩论中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还经常旁征博引,从两次世界大战讲到上个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令主审法官也感到难以招架。

随着米洛舍维奇的去世,审判戛然而止。尸检结果显示,米洛舍维奇死于心肌梗塞,但许多塞尔维亚人坚持认为米洛舍维奇是被“谋杀”的。

东南早报

火爆将军姆拉迪奇

姆拉迪奇,曾任波黑塞族部队司令。2011年5月26日被捕。

拉特科·姆拉迪奇是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军队前总司令。前南刑庭指控姆拉迪奇在波黑战争期间指挥杀害了斯雷布雷尼察的8000名穆斯林平民,并策划了对萨拉热窝的围困。

●过去的传奇

绝不后退的军人

姆拉迪奇,1934年生于波黑东部的卡利诺维克。其父在1945年同亲纳粹的克罗地亚组织“乌斯塔希”作战时牺牲。

1992年5月,他加入波斯尼亚塞族军队,晋升为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军队总司令。他性情火爆,说话从不绕弯子。“我绝不命令士兵后退,即使只剩下我一个人。只有败兵才后退。”姆拉迪奇曾经这样说道。

2001年开始逃亡

1995年7月之后,他一直得到南斯拉夫军队的保护,并经常在塞尔维亚各个军营中出现。1996年7月11日,前南刑庭发布了关于逮捕他和卡拉季奇的国际通缉令。但塞尔维亚警方拒绝采取任何行动。2001年,就在米洛舍维奇被送往海牙法庭后不久,当时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一职的科什图尼察下令,取消军队对这位前塞族军队领导人提供的一切后勤保障,从此这位传奇人物即开始销声匿迹。

曾与俄罗斯黑社会争执

据当地个别媒体“可靠来源”的消息,此后,姆拉迪奇曾经居住在距塞尔维亚伏鲁什卡自然保护丛岭区内,以后又前往俄罗斯,在那里由于与当地的黑社会发生争执,因此很快就离开了俄罗斯。

随后姆拉迪奇居住在战时波黑塞族军队司令部所在地汉别萨克一带,在这里曾同卡拉季奇取得联系,但最终并未形成“合作”关系。

曾在工地上当临时工

贝尔格莱德《闪电》报称,2010年,姆拉迪奇68岁时曾在工地当临时工。讽刺的是,该工地位于兹雷尼亚宁镇一个名为“新时代”的小区,是由欧盟捐资修建,而且2010年塞尔维亚总统和欧盟代表还曾到此地参观。一名工友说与姆拉迪奇共事了几天,姆拉迪奇没有与其他人讨论过普通话题,就是在干自己的工作。

●如今的下场

想吃草莓想看电视

塞尔维亚司法部门一名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姆拉迪奇现阶段羁押在战争罪法庭的囚室中。他提出要吃草莓,这个要求已获满足。另外,姆拉迪奇还要求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配备一台电视,前往墓地祭奠1994年在贝尔格莱德自杀的女儿安娜。钱江晚报

“欧洲拉登”卡拉季奇

卡拉季奇,曾任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2008年7月,卡拉季奇在贝尔格莱德遭逮捕。

在一些塞尔维亚人眼中,卡拉季奇是一个英雄;但在西方国家眼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令他成为20世纪最残酷的战犯之一,并被冠上“欧洲拉登”的称号。

曾被抓捕入狱

卡拉季奇父亲是塞尔维亚游击战士。在卡拉季奇的整个童年,他的父亲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父亲出狱后,他们举家搬到萨拉热窝。1975年,他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此后回国,成为一名精神病学医生。

1984年11月,卡拉季奇因为支持塞尔维亚人的权益,被当局以诈骗罪抓捕入狱。

米洛舍维奇的政治梦想是要建立大塞尔维亚共和国,即“所有的塞族人都应该生活在一个塞尔维亚国家里”。1989年,有同样梦想的卡拉季奇建立了波黑塞尔维亚民主党,并担任主席。这个政党得到米洛舍维奇的支持。1992年,卡拉季奇成为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一个抱着大塞尔维亚民族信念的人成为波黑塞尔维亚总统后,波黑就陷入长达3年半的内战,14万人被杀,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北约500万美元悬赏捉拿

北约为了逮捕卡拉季奇,开出了500万美元的高价。为了追捕卡拉季奇,北约特工和特种部队出没于波斯尼亚东部和南部的深山老林,却无法将他逮捕归案,以至于五角大楼和英国军情六处的高官们不禁惊呼,卡拉季奇是“比拉登和萨达姆还难捉”的人。2008年1月10日,北约特种部队袭击了帕莱镇,没抓到卡拉季奇,反被他的妻子利杰娜嘲笑:“几个大兵把大便池搅了好几遍,生怕他会潜伏在那底下。”

亡命天涯还坚持写诗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卡拉季奇摇身变为贝尔格莱德市郊一家诊所的医学专家,被称为德拉甘·达比奇医生。他的双重生活已达到一种境界,甚至连他使用的假名字在精神疗法领域也颇为响亮,人们认为他在这方面非常“博学”。

在逃亡期间,卡拉季奇创作的儿童诗集却接连问世。卡拉季奇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早在1966年,卡拉季奇就发表了名为《荒唐的旗杆》的首本诗集,并在以后陆陆续续出了5本诗集。被赶下政坛之后,他又重操旧业。

庭上透露惊人秘密

2008年7月,卡拉季奇在塞尔维亚境内被捕。 在受审期间,卡拉季奇由“守”转“攻”,透露一个惊人秘密:1996年,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霍尔布鲁克曾代表美国政府向他承诺,如果他彻底退出公众视线,不影响《代顿和平协议》的实施,他可以免遭前南刑庭的追究。

法官几次打断卡拉季奇,称这与本案无关。新华 重庆晚报

●点评

当血痕淡去时

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历史行为负责,16年过去了,当年大屠杀的遇害者墓木已拱,最大责任人之一姆拉迪奇直到今日才不得不直面自己必须面对的历史责任,实在有些太迟了。

曾几何时,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火药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灾区,种族清洗、血腥暴力司空见惯。铁托经营下的几十年,前南地区表面上歌舞升平,血痕和仇恨防腐已随时间淡去,但一旦种族仇恨的“魔鬼”被释放,在波斯尼亚,原本和睦相处的邻居会因民族、宗教之异反目为仇,互相屠戮,不同民族、宗教的大大小小“姆拉迪奇”——手握枪柄,肆行暴力。如今又是16年过去,硝烟散去了,血痕消淡了,最后一个“大魔头”姆拉迪奇也被捕了,似乎一切都将过去。

然而谁又能保证,“火药桶”里,那些五花八门的狭隘民族、宗教情绪,因战争和暴力而结下的旧恨新仇,不会有朝一日因为一个火花而再度燎原?谁又能保证一旦民族矛盾重新激化,“火药桶”里不会出现新的“姆拉迪奇”?

波斯尼亚,乃至整个巴尔干的各民族、各民族国家,则需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在这批鲜血浸透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和平相处下去。中国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12:04 AM , Processed in 0.0641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