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0|回复: 11

《活着》系列 第十二季:农民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1-5-30 16:32 编辑

《活着》第12季 农民的孩子(一)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

赵惠 图/文 腾讯网新闻中心、贵州都市报 联合报道

在贵州大山里,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没有父母监管,他们的年龄不到14岁,他们在艰辛中不断成长,他们在孤寂中留守家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2011年儿童节前夕,腾讯新闻特约摄影记者走进贵州麻山地区,来到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民族小学,用镜头记录下一群留守儿童两天里的生活。

【要是有宿舍食堂就好了】

“要是学校有宿舍、食堂,学生读书就不会那么苦了。”四大寨民族小学校长罗廷忠说。

7岁的李春萍读一(1)班。爸爸妈妈长年在广东打工,她跟着姐姐和弟弟在家,由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照看。李家住在新寨村摆架寨,离学校8公里。

每天她要跟着姐姐徒步2小时来上学,下午放学还要走2小时回家。“上学路上要爬一个一公里长的陡坡,只要一下雨,她走进教室时必定浑身是泥。”老师唐加碧说,“路上不知道要摔多少次。”

留守儿童校外租住,会有很多的问题。没有人监管、照看,生活质量差,不按时作息,生了病也没人照顾,有的还跟校外的孩子学会了抽烟、喝酒,拉帮结伙。最危险的是高年级的女学生,还可能受到校外一些孩子的骚扰。

“修建学生宿舍和食堂迫在眉睫。”罗廷忠说。

【宿舍食堂正在筹建中】

按照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教育局的规划,全乡校点撤并,集中规模办学,四大寨民族小学学生将达到1500人,其中会有900余人需要在学校食宿。“我们正在筹建四大寨民族小学的学生宿舍、食堂,解决学生食宿困难,”县教育局局长告诉记者说,“根据规划,要把这个学校的学生宿舍和食堂修建好,需要462万元的资金,目前县里能够分配到这里的只有387万元,缺口资金达75万元。”

据了解,像四大寨民族小学这样急需修建学生宿舍、食堂的中小学有10余所,每所学校的资金都有缺口,县里正在四处设法筹集资金。“有一点我们可以保证,这批学校将在2年内解决学生住宿问题,4年内解决学生吃饭问题。

【记者手记】

留守儿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出现在了中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在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现象尤为突出。2006年,记者在做留守儿童调查时,贵州全省留守儿童数量就达150万,至今这个数字有增无减。

由于亲情缺失,在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出了亲情饥渴、心理封闭、行为能力差、厌学、学习成绩差等等现象。长此以往,将会对这一代人的成长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

如何去关爱留守儿童?如何去教育留守儿童?这些问题并不只需要学校去思考,还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贵州深山一所小学,近半学生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再多新玩具新手机,也抵不过对父母不一般的思念,有的孩子,甚至是漠视。赵惠 图/文 腾讯新闻、《贵州都市报》联合报道



2.jpg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民族小学离县城36公里,周围沟沟壑壑里散落着121个苗族、布依族村寨。这里坡陡谷深,地多田少,历来属贫困乡。当地外出打工者众多,随之而来的则是留下了大量留守儿童。



3.jpg
据统计,全校780名学生中,有327人是留守儿童,接近50%。在山里,还有16个教学点,学生中不乏留守儿童。全乡2163名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有690人,比例超30%。图为学校的孩子们。



4.jpg
李春艳,13岁,四大寨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父母在广东打工。李春艳11岁那年,外出4年没回家的父母,给她带回来一个2岁的弟弟,此后至今,父母又已2年未归。妈妈在她的印象中,已如照片般模糊。



5.jpg
13岁的李春艳是家里的大姐,带着4个弟弟妹妹与爷爷奶奶同住。每天除了带着弟妹们上学,回家还要给大家分工做家务:有人放牛,有人抱柴烧火,她自己则捡菜、淘米做饭,爷爷奶奶下地回来,吃过饭后,还要再催着大家做作业。图为李春艳在做饭,爷爷下地回来,一身泥。



6.jpg
李小浪今年4岁,是李春艳家最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的菜场生下他。平日哥哥姐姐上学去,67岁的爷爷就成了李小浪的依靠。每个月,李春艳都会收到父母一张或几百或一千的汇款单,作为他们祖孙5人的生活费。图为李小浪和爷爷李凤权。



7.jpg
杨德俊,11岁,60岁的奶奶把他从小一手养大,在外的父母隔三差五会给奶奶寄生活费。“他们两个(儿子媳妇)几年不回家是常事,有几次他们回来过年,这个小孙孙都不跟他们说话,也不跟他们睡,”杨的奶奶说,“不认他们了。”图为奶奶在给杨德俊洗脚。



8.jpg
前年春节,爸爸回来给家里买了一套电炊具,奶奶不会用,结果全锈坏了。奶奶说,也不希望他们能给家里带什么好东西,只要别断了杨德俊的生活费和种庄稼的肥料钱就行。图为杨德俊家的炊具。



9.jpg
有农活都是她一个人做。陈仙上学后,外婆就带着5岁的外孙陈帅下地干活,中午回家来吃一点早上的剩饭,下午再次下地,直到天黑才回家。图为放学回家,外婆还在山上干活,陈仙爬上墙头取钥匙开门。



10.jpg
陈仙放学时,外婆上山还没回来,她就只能吃点早上的冷饭充饥,锅里的菜是豌豆芽。每天上下学,她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



11.jpg
陈帅,5岁。这辆自行车是去年妈妈寄钱回来,嘱咐外婆去乡上买的,也是妈妈留给他唯一的念想。



12.jpg
岑万忠,11岁,三年级。岑的父母在湖南帮人种菜,他和姐姐岑万芬跟着奶奶留在乡下。由于家距学校太远,他们就暂住在校外的民房里,每周回家一次。说起爸爸妈妈,岑万忠眼泪直掉。



13.jpg
岑万忠的手机里,唯一保存的号码是爸爸的。今年春节,爸爸回家后,看到他和姐姐的成绩不错,就爽快地花几百元买了这个手机。过完年,父母又去了湖南,每星期会打一两次电话回来。岑万忠每次接到电话都会问他们好久回家,说着说着就哭了。他也不会发短信,由于电话少,话费一个月只需10元左右。图为岑万忠的手机。



14.jpg
何小卫,10岁,四年级。他的父母离了婚,生父带着再婚老婆去广东打工,生母改嫁后不再管他。他与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留守家中,跟着56岁的奶奶生活。虽然同父异母,何小卫与他们关系却很好,谁要欺负他们,何小卫会去拼命。



15.jpg
何小卫放学回家,走了1个半小时山路,又累又渴,抱起家门口的水龙头就喝。庙湾的学生都是走读,每天清晨7点之前出门,一路上与住在不同地方的同学会合,赶在8点半第一节课前赶到学校。



16.jpg
杨桃,12岁,三年级。从她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在广东打工,这些年挣钱回来在村里修起两层小楼,在一村的木房子中格外显眼。前年,爸爸在广东打工时生病去世,留下她和妈妈,以及3万元债务。如今,妈妈又去了广东,她一个人守着一栋楼。



17.jpg
照片左边是杨桃,中间是妈妈,右边是哥哥。她的哥哥辍学后,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杨桃家新房旁的老木屋里,住着大伯、伯母,但他们都有残疾,无法照顾杨桃,有时她放学还得帮大伯做家务、农活。



18.jpg
李小莹,8岁,一年级。她说不出父母是在哪里打工,只知道每年过完年便会出去,留下她和哥哥弟弟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她每天跟着哥哥走路上学,由于从小就有流口水的毛病,时间长了,她的嘴角开始溃烂,爷爷奶奶也没怎么管她,就任其烂着。



19.jpg
学校没有食堂,大家只能在暂住的民房里自备炉灶炊具,每周回家背一次粮食、柴火,自己动手做饭。图为学生们的炊具。



20.jpg
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学生们回到暂住地,把各自的炉灶搬到屋外,开始做饭。与走读学生不同,暂住的学生一般不吃早餐,一天只吃午饭和晚饭。图为岑万忠在做饭。



21.jpg
闵小样,13岁,五年级。在学校学生中,他家住的最远,要走5小时山路。所以平时他住在校旁的出租房里,每周回家背一次粮食,奶奶再给他10元生活费。打工的父母给他买了电饭锅和电磁炉,但为了省电,他多半不用。



22.jpg
潘建明,六年级。如果是下雨天或是起了风,大家就只能在屋里生火,弄得满屋烟熏火燎,吹火声、咳嗽声此起彼伏。今天,潘建明午饭的菜是干炒四季豆。



23.jpg
罗安徽,8岁,一年级。中午放学了,花1元钱买了个油炸糕当午餐。中午不吃午餐的学生很多,罗安徽说多数时候,他中午也只吃5毛钱的洋芋片或凉面,或者不吃。罗安徽的父母在安徽打工时生下他,在山里,不少孩子的名字承载着父母的打工梦:圳生、广州、宁波、嘉兴……



24.jpg
韦青(左)和哥哥蹲在地上吃午饭。



25.jpg
韦佳利(左),9岁,二年级,他的爷爷奶奶各在一个儿子家管孙子,他归奶奶带;雷顺江(右),9岁,二年级,父母在广东打工,他在广东读过一年书,这个学期才回来,跟爷爷奶奶住。



26.jpg
学校旁的路边摊上有小吃、玩具,是一些孩子爱去的地方,但他们不知道,这些廉价产品西几乎全是垃圾食品、三无产品。



27.jpg
这个留守儿童的暂住屋中住着10个孩子,就在学校大门外。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多数会暂住在学校外面的居民家中,8-12人不等合伙租一间10余平米的房子,两人睡一张床,房租摊到每人头上一年200元左右。屋子四壁的黑色,是雨天时在屋里烧火做饭烟熏的。



28.jpg
杨琴妹(右),留守儿童。她们租住的地方没有桌椅,做作业只能在床上或装粮食的木箱上。这些孩子一般一周回家一次,星期天从家里背着10多斤或更多的粮食、菜、油、柴等回到暂住屋。



29.jpg
这是一个学生的被子,一年四季不换。大多学生一两个月不换衣服、半年不洗被子。房东一般不过问他们的生活,有时老师会来屋子里看看,要是谁生病了,没钱看病,老师也会给点钱去看病。



30.jpg
李青青(左)、贺一念(中)、何小燕(右)在回家的路上。这群孩子住在不同村寨,每天上学一个来回要走三四个小时。每天,住在稍远寨子的孩子最早出门,路上其他寨子的学生纷纷加入队伍,最终这支上学队伍人数可以达到20多人。



31.jpg
潘明殿放学回家准备砍柴做饭。他的妈妈离婚后又重组家庭,然后两人继续在外打工。



32.jpg
新寨村庙湾寨后山上,一对砍柴归来的爷孙俩。孙子4岁,父母在广东打工。每天,爷爷奶奶下地干活上山砍柴,都把他带在身边,爷爷奶奶干活时,他就在一边自己玩。这样的情景,在这片大山中时常可见。



33.jpg
田雄飞,5岁,他的父母在他1岁时去广东打工,至今已4年未归,在他心目中,父母根本就如不存在一般。59岁的爷爷田维伦每天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34.jpg
杨德俊,11岁,三年级,父母在广东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60岁了,最疼这个“独苗”孙子。



35.jpg
李凤权,65岁,5个孙子孙女与他在家中相依为命,感情甚好。



36.jpg
四大寨民族小学。按照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教育局的规划,全乡校点撤并,集中规模办学,这所小学的学生将达1500人,其中会有900余人需要在学校食宿。据县教育局局长介绍,学校急需修建学生宿舍和食堂,而目前缺口资金达75万元。



37.jpg
四大寨民族小学的部分留守儿童合影。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表现出亲情饥渴、心理封闭、行为能力差、厌学、学习成绩差等等现象。如何关爱、教育留守儿童,这些问题不止需要学校去思考,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3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苦一点没关系,但愿他们能有美好的未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1-5-31 13:09 编辑

《活着》第12季 农民的孩子(二) 这里是我家

落落 图/文

小玉儿今年5岁,是四川巴中人。不过她在老家待过的时间不超过10个月,更多的光阴,她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北京度过。

大玉儿说,08年汶川地震时,老家的房子也被震裂了,晚上睡觉会摇晃个不停;去年巴中又遭大水,房子就彻底不能住了,所以一家三口都搬到北京。小玉儿的妈妈叫大玉儿,爸爸叫阿树。

他们住在北京东五环外的平房村,一间15平米左右的房子就是他们的家。一个月房租360块。因为是房东私自加盖的二层楼,所以连个门牌号也没有。

小玉儿最喜欢在村里疯跑着跟小朋友们玩闹,一根普通的绳子也能让她快乐地笑弯了腰。小玉儿胳膊和腿上的伤口都是在玩闹中留下的。但她几乎从不为这些掉眼泪,可有一次看到有人"欺负"阿树爸爸,小玉儿"哇"地就哭了。

小玉儿淘气得不像个小姑娘,这是家长和老师的共识。可她偏偏最爱穿漂亮裙子,爱扎小辫儿。在她还是长头发的时候,让大玉儿给她编了满头的辫子。因为散开后像个"小魔女",大玉儿就给她剪了个利落的短发。于是小玉儿总时不时讨好妈妈,只求能帮大玉儿梳梳头。

她能帮大玉儿做的可不止这些。大玉儿帮人做小时工,每小时15块。有时晚上需要到雇主家做顿晚餐,因为阿树还没回来,小玉儿总是被一起带去雇主家。大玉儿做饭的时候,小玉儿就拿把扫帚把雇主家门口打扫干净了。然后两人再披星戴月骑车回家,吃自己的晚餐。

小玉儿不止一次认真地跟大玉儿说:"妈妈,我以后要给你买房子、车子……"

大玉儿心里一软,有句话她虽然没说,但却是早就计划好的,“好好存钱,以后给小玉儿买间房子,在老家”。

大玉儿和阿树还有个近期计划:为小玉儿报个舞蹈班。"她特别爱跳舞,在火车上也敢在陌生人面前跳,电视放她喜欢的歌就会跟着又唱又跳……"只是舞蹈班的学费并不便宜,要比幼儿园每月300元的学费翻出好几倍去。

小玉儿并不知道这些,不管能不能上得起舞蹈班,她的成长、快乐和财富都积累在这一天天的光阴里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她是农村户口的孩子,随打工父母“寄居”大城市边缘。城中村,无照学校,而当我们蹲下用镜头记录她时却发现:她的快乐,不因环境而减。她心中,这里就是家。在此,我们试图还原一个“孩子”的本貌。落落 图/文



2.jpg
小玉儿今年5岁,四川巴中人。她在老家待过的时间不超过10个月,一直跟随打工的父母在北京生活。他的爸爸做装修,妈妈做小时工。



3.jpg
小玉儿的家在北京东五环外的平房村,房子是房东用彩钢板在二层加盖出来的,连门牌号都没有,一个月房租360块。每天,小玉儿都要从狭小陡峭的楼梯上爬上爬下。



4.jpg
15平米的小房子里,小玉儿和爸爸妈妈共享着同一个“衣柜”。上幼儿园前她不知该穿哪条裙子好,而其实,她一共也只有三四条裙子而已。



5.jpg
比较来比较去,两条她都很想穿,于是不顾妈妈的反对,执意将两条裙子都套在了身上。



6.jpg
尽管淘气得不像个女孩子,但在换衣服时,小玉儿还是有姑娘的害羞。她身后的箱子和塑料包里,装满了家当。因为家里只有一张大床和一个1米高的五斗柜,没什么其他家具,许多东西只能堆在床上。



7.jpg
小玉儿最粘爸爸,爸爸也最宠她,从不打骂发火。她时长会积极表现,只为让妈妈同意自己跟爸爸睡同一头。爸爸从不后悔把女儿带在身边,也不觉得北京的日子会比老家更苦。



8.jpg
早晨7点多,小玉儿和妈妈洗漱后等待老乡一起送孩子去幼儿园,爸爸难得今天不用起很早去干活儿,还在赖床,一家人安静地在一起。



9.jpg
平房村有不少外来人口,而他们的孩子也差不多都是念幼儿园的年纪。其中以四川人居多,相比他们老家的环境,在北京的生活已经不算糟糕。



10.jpg
每周一至周六的清晨,小玉儿都这样坐在妈妈的车后,被送去幼儿园。那里离家很近,骑车只需要10分钟。



11.jpg
妈妈每天都在路上给小玉儿买豆浆当早餐,而自己却从来不吃。图为小玉儿坐在自行车上等妈妈买早餐。



12.jpg
在幼儿园排队做操,小玉儿不失时机地跟小伙伴们聊天。



13.jpg
幼儿园早间操,小玉儿尽情地蹦跳着。



14.jpg
调皮的小玉儿趁老师写板书的时候,偷偷跟前面的小朋友说话。在幼儿园,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她,而她的成绩也一直不错。



15.jpg
放学了,小玉儿边检查书包边走出园门。虽然大大咧咧,她却没怎么丢过东西,对一个孩子而言,很不容易。



16.jpg
每天最幸福的时间,妈妈骑车来接小玉儿放学。偶尔赶上要做小时工,妈妈会嘱咐老师帮着多看会儿孩子。除了妈妈本人,谁也接不走小玉儿。图为妈妈的一头长发让小玉儿很着迷,被理成短发的她,一直想把头发留回来。



17.jpg
家里只有一张小桌,不过对越长越高的小玉儿来说已经不够高,所以她更喜欢在床上写作业。



18.jpg
父母偶尔得闲的时候,会看看小玉儿的作业本。让人欣慰的是,她的成绩不错。



19.jpg
妈妈握着小玉儿的手,教她把数字写得更漂亮。长期做小时工,妈妈的手已经粗糙得看不出是个女人的手了。



20.jpg
小玉儿家唯一摆在外面的玩偶,在这个家,几乎没有小姑娘的玩具或玩偶。由于住房狭促,心灵手巧的妈妈用一个大饮料瓶,把筷子、勺子、锅铲和擀面杖都装到一起,摆到了墙上。



21.jpg
小玉儿家屋外的走廊里堆满杂物,落满厚厚的灰尘,小玉儿冬天最爱穿的小红皮鞋孤寂地躺在那里无人理。



22.jpg
小玉儿的成绩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妈妈同意用一顿肯德基奖励她。对小玉儿而言,这是一顿豪华大餐。她不是个挑食的孩子,一碗白米饭也能乖乖吃完,只是,一年才吃一次肯德基的机会,太珍贵了。



23.jpg
儿童节是小玉儿添置新衣的日子,在试衣镜前,穿着漂亮衣服、一向大大咧咧的小玉儿,竟然羞涩得手足无措。尽管这条裙子要一百多元,但妈妈还是掏钱给女儿买了。而小玉儿其他的裙子,都只十几二十块钱。



24.jpg
为了搭配新裙子,妈妈又给小玉儿挑了双鞋。裙子刚好到膝上,淘气时在小腿上留下的伤疤清晰可见。



25.jpg
一家三口少有的合影。妈妈说,小玉儿很喜欢拍照,家里虽然有个很破的相机,但没什么机会给孩子拍照。



26.jpg
小玉儿家村子附近有个免费公园,但妈妈少有时间带她来玩。小玉儿不止一次认真地跟妈妈说“妈妈,我以后要给你买房子车子”,而妈妈心里有句话却从未说过,那就是“好好存钱,以后给小玉儿买个房子,在老家”。



2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1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第12季 农民的孩子(三) 那坡,那娃

徐阳 图/文(媒体转载须经腾讯网及作者授权)
鸣谢:那坡县县委宣传部、《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

在距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约50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名为规火的山村,61岁的规火屯小学老教师农志权和他的外孙女,就生活在这里。

【滑坡带上 木屋小学】

规火屯小学所在的山区处于滑坡带,政府已告诫村民不要在此建房,但村民忙活大半辈子才能盖一栋房子,加上对家乡的留恋,只能每年修葺坍塌的围墙、下沉的地基,继续居住在此。

近两三年,规火只有两三人读完高中,一人读完大学。

农老师在规火小学只教学前班和小学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则需要到乡中心校去读。

2012年,教龄41年的农老师即将退休。很多家长认为,农老师退休后,年纪小的孩子只能去中心校住校读书,而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又需要家里老人去陪读,这又减少了家里的劳动力,收入就会下降。所以,规火屯的家长们,希望能有个新老师来接替农老师。

【关爱不少 只缺父母】

小向园是家里的次女,她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姐姐。她出生40天后,母亲便去了广东打工,她则留守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养大。起初的两三年,母亲过年时也会回来探望,后来次数越来越少。

“她讲话好像领导一样,其他小朋友都听她讲话的。比其他的小朋友懂得多,家里面看电视都看的很明白,我看不出来的东西她都能讲故事出来”,向园的爷爷说。

向园和爷爷住在学校,周末回家一次。

“爸爸心里面也关心,但很少照顾,也不带孩子出去,钱啊,买东西也给,但是不太懂关心吧。”问起喜不喜欢父亲,向园的回答是“不。”“爷爷到那坡去,一晚上见不到也要打电话过来,问爷爷什么时候回家。奶奶病了,她也在旁边哭的。现在是依靠爷爷奶奶养大呢。”

“我们爷爷奶奶,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农老师说。

在2009年,也许是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一直未能生下男孩,向园的母亲执意离婚,留在了广东,再也没有回来。
向园的父亲在家里务农,收入很低,加上农老师微薄的工资收入,供姐姐读完高中已经很困难。“向园和姐姐一样,成绩也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等到读完二年级,送她到乡中心校去继续读,就要靠她自己生活了。”但是谈到以后是否要读高中、大学,爷爷表示经济上很困难。

【记者手记】

父母不稳定的婚姻,使感情上本就缺少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更大的受害者。

虽然孩子将祖辈视作父母一般依赖,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后,隔代教育的弱点可能会逐渐显露出来。

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政府自2009年以来便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通过官方论坛开办相应板块,引起了当地企业、网友的关注和好评,他们招募志愿者,组织下乡走访、募捐等活动,使得爱心物资能直达孩子们手中。并积极联系新闻媒体,加强对优秀留守儿童成长的报道,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这是一个广西那坡县的女孩,就读于一所典型的山村学校,她的生活中,有与祖父母的深情,也有与同窗的欢乐,只是,“父母”二字,在她的世界不见了踪影。徐阳 图/文



2.jpg
在距广西省百色市那坡县约50公里的深山,有座名为规火的山村。规火屯小学坐落在此处的滑坡带上,老教师农志权和他的13个学生就生活在这里。



3.jpg
农志权,61岁,教龄41年,2012年即将退休;向园,8岁,农志权的孙女,留守儿童,规火屯小学学生。爷孙俩一起生活在学校旁边的一间小屋中。



4.jpg
农志权,61岁,教龄41年,2012年即将退休;向园,8岁,农志权的孙女,留守儿童,规火屯小学学生。爷孙俩一起生活在学校旁边的一间小屋中。



5.jpg
洗漱完毕,向园在屋外生火,准备做早饭。她出生40天后,母亲便去了广东打工。起初两三年,过年都回来探望,后来,次数越来越少。爸爸则在山里的老家种田,很少与向园来往。“我们爷爷奶奶,像爸爸妈妈一样”,农老师说。



6.jpg
爷孙的早饭,是向园煮的面,俩人在教室门口吃早饭。厨房和教室相连,来晨读的孩子已经陆续坐在教室里了。



7.jpg
爷孙的早饭,是向园煮的面,俩人在教室门口吃早饭。厨房和教室相连,来晨读的孩子已经陆续坐在教室里了。



8.jpg
近两三年,规火只有两三人读完高中,一人读完大学。农老师在规火屯小学只教学前班和小学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则需要到乡中心校去读。



9.jpg
农老师退休后,规火屯小学就不再有老师,再小的孩子,读书也要去遥远的中心校。虽然条件会比这所木屋小学好,但由于需要老人陪读,家里劳动力少了,收入又会下降。所以,家长们希望这里能有新老师。



10.jpg
向园坐在最后一排,但她总是第一个抢答问题。



11.jpg
虽然年龄不同,规火屯小学的13个孩子上课却非常认真。



12.jpg
规火屯小学是一个四处漏风的木屋,图为一名学生在听课,阳光透过天花板上的大洞照在他的脸上。



13.jpg
然而,到了下课时间,原先一本正经的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班里最机灵活泼的那一个,非向园莫属。



14.jpg
孩子们在跳大绳,为了方便,向园干脆脱掉了鞋。



15.jpg
同学在玩的时候,仍有一个孩子在教室埋头写作业。



16.jpg
下课和同学在一起玩闹,是向园最开心的时候,她很照顾每个孩子,其他孩子也都很听她的话。班里并没有选班长,但她俨然一副小领导模样。



17.jpg
问向园喜欢玩什么,她说:“爬树”,然后立马与同学们爬上了房梁。



18.jpg
课间,农老师抽空批改学生们的作业,有些同学也抽空问农老师一些不懂的问题。



19.jpg
农老师抽空批改学生们的作业。



20.jpg
向园给记者画的画像,一共有好几种不同造型。



21.jpg
虽然规火屯的经济状况不算最差,但能能顺利读完高中的孩子寥寥无几,大多数孩子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部分便辍学了。



22.jpg
晚上,同学们走后,向园在教室里写作业,农老师也坐在对面备课,爷孙俩时不时的聊上一两句,向园也时不时的读一两句课文给爷爷听,她的成绩一向很好。



23.jpg
临睡前,向园打好了水,拄着下巴看爷爷洗脸。2009年,也许是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一直未能生下男孩的母亲执意与向园的父亲离了婚,并留在了广东,再也没有回来。而谈及父亲,向园直接表示,她不喜欢爸爸。



24.jpg
入夜,爷爷继续备第二天的课,向园则自己睡觉。在这间小房里,向园与爷爷相依为命,充实着彼此的情感世界。



25.jpg
夜晚,两盏白炽灯的光线穿过规火屯小学木板拼成的墙壁。



26.jpg
身边没人的时候,向园会很安静地独自坐着。父母复杂多变的婚姻,使本就缺少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遭受着更大的心理打击。



27.jpg
身边没人的时候,向园会很安静地独自坐着。父母复杂多变的婚姻,使本就缺少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遭受着更大的心理打击。



2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第12季 农民的孩子(四) 留守的天空不下雨

王崴 图/文(媒体转载须经腾讯网及作者授权)

“我想爸爸,但是我不希望爸爸回来。因为他在家的话就没法‘找钱’了。”9岁的陈思美一本正经地说。这个眼睛如明月一般的农村小女孩像山间小鹿一般活泼好动,但是只要妈妈叫一声,她立刻撒腿跑回来干活,因为爸爸是这么嘱咐她的。

相比之下,陈思美的哥哥陈思伟成熟稳重许多。陈思伟12岁,上小学五年级,担任班里的体育委员。他个头不高,但是眼神里透出一种倔强和坚强,使他明显区别于其他同学。

对于家里的情况,陈思伟心如明镜:自己家地处云南昭通高寒山区,土地贫瘠,只出产土豆、玉米和红薯,爸爸陈帮华每年出去做建筑工人半年,赚个五六千,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为了修路,家里贷款了六千块,今年得还上,之后再找钱给妈妈看病;妈妈得了红胆肝炎,干不了重活,而且要抓紧治疗;爷爷患有麻风病,毫无劳动能力,妹妹又小——种种困难,逼得他必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种地、砍柴、喂猪、放牛、洗衣服、做饭……所有这些家务活,陈思伟都自觉地去干,从来不用妈妈催。他话不多,想法都体现在双手上,劳动,是他为这个没有爸爸的留守家庭所能做的唯一的事。

妈妈赵明田讲起留守在家的日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办法”。

“我不舍得他出去呦,但是没办法。他不找钱,就不能还贷款,也不能供孩子上中学。我得了这个慢性病,老公还得想着给我看病……”说着,她抹了一把眼泪。因为没钱进医院看病,赵明田只能吃些中药控制着,医生说如果不住院治疗,就没有多少日子了,所以老公陈帮华赚钱的压力很大,就像跟时间赛跑。

他们夫妻俩感情非常好。当年陈帮华在集市上看到19岁的赵明田,一见钟情,“晚上做梦都梦到她”。两人结婚之后,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感情愈加浓厚。现在陈帮华离开妻儿远走他乡,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孩子他爸很疼我,他打电话回来,要是听说我身体不好了,就急着借路费回家。我说不行,他得赚钱。”

老公不在家,赵明田拖着病体料理家务、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我也会觉得委屈,但是没办法,我必须得坚持。如果我倒下了,孩子他爸就不能出去找钱,以后孩子上中学就没学费了。好在我这两个孩子都很乖,都帮我分担家务事。”
说到家庭的未来,赵明田还是乐观的:“因为我太信任我老公了,只要人在,什么都有希望。为了子女快乐,我感觉我自己像没有病一样。”
陈思伟提起爸爸,语调中也透出压抑不住的思念。“爸爸很爱笑,也不凶。有爸爸在家,就多了一份温暖。他不在的时候,我上课会禁不住想起他,会分心呢。不过他出去打工是为了供我们读书,以后我们会报答他的。”

陈思伟的理想是善良的。他希望以后当老板,赚很多钱,捐给跟他一样的穷孩子,帮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单纯的陈思美还没有哥哥那么有思想,她的生活就是玩儿和干活。她并不知道爸爸出去做什么,不过她明白爸爸离开是为了这个家好。跟爸爸通电话的时候,陈思美都要嘱咐爸爸注意安全。去年过年回来,爸爸给小美买了一个枕头,“很好睡,但是我最喜欢的礼物还是糖果。”小美说着咧开嘴巴笑了,她是一个极为开朗爱笑的女孩。

陈思伟和陈思美兄妹俩是家里快乐的来源。他们聪明懂事,在学校学习成绩都不错,而且骨子里带着山里娃的纯真。尽管干农活很苦,但是两个孩子会苦中作乐。放牛的时候,他们在草甸上打滚、奔跑,抓着树枝荡秋千,整个山谷都回荡着清脆的笑声。妈妈花6块钱给陈思美买了一只小猫,陈思美天天抱着猫说话,晚上还搂着睡觉。家里的一头牛和一匹马都被兄妹俩照料得健壮漂亮。每当兄妹俩呼吸着山间带甜味的空气,在阳光下展开笑脸,生活中的美好和安逸便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

留守在家的日子,眼泪早已被孩子藏起,虽然缺少完整的亲情,但是这些坚强的孩子仍然在晴空下像野百合一样成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在云南昭通回龙村山区,一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陈思伟兄妹俩的爸爸每年出去打工,妈妈有肝病,爷爷又是残疾,他们带着山里娃的懂事和坚强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也学会以笑带泪,像野百合一样成长。王崴 图/文



2.jpg
陈思伟12岁,陈思美9岁,他们都是回龙村完小的学生。兄妹俩感情非常好。



3.jpg
他们的妈妈赵明田是一个质朴的农家妇女。虽然皮肤黝黑,并因为慢性肝炎而长出了斑点,但仍然可以看出她年轻时是个美人。爸爸陈帮华当年在集市上看到19岁的赵明田便一见钟情,“晚上做梦都梦到她”。两人结婚之后,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感情愈加浓厚。现在陈帮华离开妻儿远走他乡,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4.jpg
爷爷在年轻时候就得了麻风病,手脚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陈帮华不在家的时候,赵明田得拖着病体,照料爷爷的饮食起居。



5.jpg
陈思伟兄妹俩的家在深山里,他们得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



6.jpg
最近几年,政府给回龙村完小投入资金修建了新教学楼。左边是新校舍,条件很好,右边是老教学楼,摇摇欲坠,已经废弃。现在学校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备,没有像样的食堂,也没有体育设施,连校园围墙都没修完整。



7.jpg
陈思伟上五年级,听课时他很专注,眼神里也透出一种倔强。



8.jpg
陈思伟学习成绩不错,排班里七、八名,担任体育委员和生活委员。



9.jpg
陈思美上三年级,在班里她的成绩排前三。



10.jpg
像陈思伟兄妹俩一样的留守儿童,在班里占了一半。



11.jpg
在整个昭通地区有120万学生,据粗略统计,留守儿童有50万左右。



12.jpg
回龙村地处高海拔山区,土地贫瘠,只出产土豆、玉米、红薯,当地居民生活困顿,不得不外出打工。



13.jpg
粗糙的小手,体现出孩子们承担的劳动重任。




14.jpg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孩子的天性是不会改变的。山里孩子的快乐来源很简单,他们的笑容是最纯净的。



15.jpg
用红领巾蒙住眼睛捉迷藏。



16.jpg
“捉子儿”。



17.jpg
用电池盖做的“沙包”。



18.jpg
陈思伟上五年级,周一到周五住校。因为没有足够的床位,孩子们两个人睡一张一米宽的架子床,一间8床位的宿舍,住了15个学生。周五下午四点放学以后,陈思伟收拾书包,跟妹妹一起回家过周末。



19.jpg
回家路上有说有笑,一个小时的路也不嫌长。



20.jpg
回到家,陈思美跟妈妈讲学校里的事情。小美是一个极为开朗活泼的女孩。



21.jpg
爸爸出去打工,家里只有妈妈、爷爷和他们兄妹俩四人。妈妈有肝病,爷爷又是残疾,陈思伟兄妹俩就得分担很多农活和家务。陈思伟洗衣服、做饭都不在话下。



22.jpg
陈思伟从8岁开始干农活,爸爸不在的时候,他便承担起了家里大部分的农活。趁着周末回家,他得抓紧时间点玉米、松土、施肥。



23.jpg
陈思美身材瘦小,9岁的孩子看上去跟5、6岁差不多。但是她也已经能干好多活了。打猪草就是她的任务。



24.jpg
兄妹俩躺在草地上。



25.jpg
快乐无处不在。一簇叶子被小美抛高玩儿。



26.jpg
小美生火烧水。她想爸爸,但是不希望爸爸回来,她知道家里需要爸爸去找钱。



27.jpg
妈妈和爸爸通电话。爸爸现在在江苏一桥梁建筑工地上。每隔两三天,爸爸都要打电话回来。如果妈妈说身体不好,爸爸就急着借路费回家。为了不让爸爸分心,妈妈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28.jpg
小美喜欢动物。妈妈花六块钱给她买了一只猫。小美天天搂着猫睡觉。



29.jpg
陈思伟是个内敛的孩子,心明如镜,非常懂事顾家,但是嘴上什么也不说,想法都装在心里。他只有通过不停地干活,来帮助父母,把家建得更好。



30.jpg
照顾家里养的小土鸡。一只小鸡四块钱,等半年以后养大了,一只可以卖六、七十。



31.jpg
小美的衣服从来都是自己洗。



32.jpg
兄妹俩干完活,一起写作业。学习上从来不用妈妈操心。



33.jpg
兄妹俩干完活,一起写作业。学习上从来不用妈妈操心。



34.jpg
放牛也是很好玩儿的。兄妹俩在草甸上撒欢儿奔跑,整个山谷都回荡着清脆的笑声。



35.jpg
陈思伟的理想是上大学,当老板,把自己挣来的钱捐给穷孩子,帮助他们过上好生活。



36.jpg
虽然家里还有种种困难,但是留守母子呈现出来的是乐观和从容。、赵明田说:“我太信任我老公了,只要人在,什么都有希望。”而对于兄妹俩来说,留守在家的日子,眼泪早已被他们藏起,虽然缺少完整的亲情,但是这些坚强的孩子仍然在晴空下像野百合一样成长。



3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第12季 农民的孩子(五)  平房幼园有春天

落落 图/文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他们几乎不记得了。

【园子】

李桥幼儿园目前约有110个孩子,最小的只有2周岁,大部分都是打工子弟。由于打工者的流动性强,幼儿园的生源很不固定。冬天是幼儿园招生的淡季,今年年初时,全园仅有20多个孩子。

在这里,家长们每月只要交280块钱,就能包午餐和学费。桌椅、图书、玩具大部分是志愿者捐赠的,有的孩子连水杯也没有,于是把老师给的一次性纸杯反复用。

【孩子】

父母打工的时间也极不稳定,常有小朋友在早上6点就被送到了学校,最迟直到晚上9点才被接走。这时候,幼儿园的老师还要把孩子的晚饭也管上:不能让小家伙们饿着。

每天的午餐,都是稍大些的孩子帮着一趟趟端到教室里,一个托盘上能放6个碗,孩子们双手举着托盘,在湿滑的地面小心走过。吃完饭,大孩子们还要扫地、拖地,把椅子放到课桌上,而稍小的孩子则已经爬上床铺,准备午睡了。

在这个幼儿园里,没有一个孩子偷懒逃避劳动,只有欢快清脆地童声从走廊这头滑到另一头:"老师,拖把在哪里?扫帚呢?"

【老师】

李桥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个老师?

园长郭继军默数后说:6个。顿了顿,他补充道:包括我,也包括一个做饭的老师,剩下的老师什么都教,语文数学英语手工音乐珠心算体育。

宋春美老师自5年前开园就在这里了。她受不了几天不见孩子们的日子。三年前,怀有身孕的她直到预产期临近才回老家,险些就在火车上临盆,下车后被直接送去了医院。产后休息不到两个月,宋春美带着孩子又回到了幼儿园。

宋春美的妈妈从没给人打过工,前两天却被她请到幼儿园来帮忙做饭。"(做饭的)王老师太辛苦了,冬天她凌晨3点起床给锅炉加煤??只有这样,小朋友早上来学校的时候,教室才是暖的。"宋春美眼眶里有泪,"我想让我妈帮帮她。"

【乐园】

一地阳光倾泻在幼儿园空荡荡的院子里。这里屈指可数的玩乐设施有一半都不能用了??铁皮生锈发脆,孩子在上面玩耍会有危险。不过这不影响他们在院子里疯跑玩闹,身后落下一串笑声。

有个志愿者带着自己7岁的女儿来这里体验生活,紧张的情绪从小姑娘眼睛里透出来。她不敢动,也不接其他小朋友递来的东西:她觉得这些小伙伴和这里的环境看上去都脏脏旧旧的。

可李桥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没去过更好的幼儿园,他们也不觉得这里有多艰苦。因为,再简单的幼儿园,都是孩子的乐园。

【政府】

李桥幼儿园的前身是个为农民看护孩子的幼儿园班,由于达不到学前教育的目的,在2004年停办。

2006年,政府看着满村乱跑的流动人口,决定重启幼儿园。本是李家桥人的郭继军在公开竞标中夺得了该园的承办权。

最初的校园不足100平米,郭园长既当老师,又兼生活管理员,还是锅炉工和厨师。聘用的老师也是外地人,只能蜷缩在1米3长的儿童床上度过建园早期的夜晚。

一年后,邻村的幼儿家长不惜十几里路程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园里的打工子弟越来越多。村政府见状,立刻决定将校舍扩建450平米。去年的校园安全事件后,镇政府去年又出资聘请了两名保安,以保卫孩子安全。

但让郭校长焦虑的是,幼儿园因为一些手续,目前还未拿到执照。所幸政府对它怀着极大的宽容,不但不围堵,还帮着修葺校园,关切教学发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费用只需280元,有些孩子晚9点才被接走,大班孩子要承担部分工作,学校资产来自志愿捐赠……这就是一所北京郊区的打工子女幼儿园,镜头让我们读懂这些孩子,天真之余,更懂担当更善解。落落 图/文




李桥幼儿园位于北京顺义李家桥村,“无照”,9成以上都是附近居住的外来打工者子弟。2006年,现在的园长郭继军,一手把行将倒闭的幼儿园前身承办下来。此后,村政府又出资,扩建了450平的新房作为校舍,但到现在,李桥幼儿园仍办不下执照。




目前幼儿园约有110个孩子,最小的只有2岁。由于打工者流动性强,幼儿园的生源很不稳定。在李家桥,有上千打工子弟需要上幼儿园,而当地公立幼儿园只有200多个名额。图为孩子们玩抢座游戏,没有打架、没有推搡。




幼儿园每月的费用只需280块,包午餐和学费。桌椅、图书、玩具大部分是志愿者捐赠的,有的孩子连水杯也没有,只能把老师给的一次性纸杯反复用。图为教室的桌椅太旧,只能用铁片T字型加固。




孩子们在幼儿园来来走走,大多数的他们,不能念完全程。但无论长短,几乎每个李桥幼儿园的孩子,都在这面笑脸墙上留下了稚嫩的面孔。建园5年来,除了港澳台和西藏地区,其他所有省份的孩子都在这里读过书。




孩子们没有漂亮铅笔盒,没有成把的文具。即便是每个月280元的园费,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交得起。




这个幼儿园的大多数孩子都不怕生,不上学时跟着父母到处跑,见到友善的陌生人会主动喊“叔叔阿姨好”,略有些熟悉后,还做起了鬼脸。




大手拉小手。最简单的游戏也是传递最多爱与信任的方式。




午餐前,稍大些的孩子会打一盆水,然后孩子们排队洗手。没有谁会偷偷溜掉,他们认为洗手时光很欢快。




大孩子要帮全班同学把饭菜端到教室里,小孩子则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开饭。今天的午餐是绿豆芽和小土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9 01:42 AM , Processed in 0.1163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