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6|回复: 12

《活着》系列 第十七季:侗人秘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5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1-12-17 19:37 编辑

《活着》第17季 侗人秘境(一) 百日千锤成侗衣

黔山毛豆 图/文


在黔东南,侗族保存千年不变的不仅是生活习惯,还包括文化、服饰和建筑等。在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287户1221人中92%是侗族。这里的侗族妇女们仍旧保持着手工制作侗布和侗族服装的传统。

每年3月,侗家人种下棉花,等到8月时收获,然后用传统的木制纺纱机将棉花纺成纱线,再用年代久远的织布机把一根根纱线织成土布,再经过植物浸染、捶打后制作而成。

在将棉花纺成纱线时,由于初纺成的纱线弯弯曲曲,侗家人会上山采来一种植物,用植物捣碎后的汁液浸洗纱线,这样纱线就会变得平直。接着再用织布机将一根根纱线手工织成布。

染布时,要在染缸里加入靛蓝(采用自种的靛蓝草叶加石灰泡制而成),每次浸染后清洗晒干,如此重复三到四次,布变成深蓝色;然后再将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原料捣烂挤汁,用这种汁液把布染成青色;最后再用靛蓝继续加染多次,使布透出青而带红的颜色。侗布有紫、黑和青紫等多种色调,而控制颜色深浅的诀窍就是浸染的次数。

将染好的布晾干后叠在一起,在布上涂抹鸡蛋清,并用木槌反复捶打。这个捶打的过程会持续一至两个月,直至侗布变得闪闪发亮,最后用牛皮熬胶浆染一遍,使布质硬挺不退色。不同的人家,其制作手艺和捶打时间不一样,侗布的亮度也有区别。表面越亮的侗布就越是珍贵。

一般从3月种棉、8月收获棉花,再到纺纱、织布、直至侗布制作完成,已近11月。接下来还要缝制成衣。妇女们会按照侗族服装的传统式样为家人裁剪新的侗衣。与较为简单的对襟上衣男装比起来,侗族女装就复杂许多。因为不光需要裁减服装样式,还得在衣服各个部位绣上复杂的刺绣和银饰。刺绣的过程又要花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工。

当刺绣和银饰最终完成,至此,一件历经了种棉、纺纱、织布、刺绣的完美侗族女装上衣才算化蛹成蝶。因为这些服饰和布料经过侗族妇女们历时近两年六百多天的制作和成千上万次的捶打,不论是整个过程还是最终的作品,都是一个民族历经千年的精华凝聚和完美展现。

由于侗衣制作太过复杂,现在的侗家的姑娘们很少自己做衣服穿了,很多女孩已经不会这门手艺。年轻人平时喜欢穿买的衣服,人们下田劳动时也不会穿自己本民族服饰,只有在过节或重大活动时才把闪闪发亮的侗衣穿在身上。这样的习惯也有珍惜侗衣的意味,因为买来的衣服就算破了也可以再买到,而精致的侗衣则备显娇贵。家中的长辈往往做侗衣给小辈,作为贵重的礼物世代相传。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历经种棉、纺纱、织布、刺绣,两年六百多天和成千上万次地捶打,一件侗族女装上衣才得以化蛹成蝶。不论是制衣过程还是最终作品,侗族传统服装都是一个民族历经千年的精华凝聚和完美展现。黔山毛豆 图/文



2.jpg
在黔东南,侗族保存了千年的不仅是生活习惯,还包括文化、服饰和建筑等。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的侗族妇女们仍旧保持着手工制作侗布和服饰的传统。侗族服饰与普通的棉布衣服比起来很特殊,因为它的布料经过了长久捶打,表面闪闪发光,还防潮防水。小雨是不能打湿这样的侗衣的。



3.jpg
铜关村有287户1221人,其中92%是侗族。棉花是当地的重要农作物。



4.jpg
侗衣的制作过程从采棉开始。侗族妇女吴英梅正将棉花里包裹着的棉籽拣出。今年39岁的吴英梅和铜关村里许多中年家庭妇女一样,仍然保持自己种植棉花的习惯。这些棉花就是她3月种下、8月收获于自家土地里。



5.jpg
纱线经由棉花纺成,并被植物捣碎后流出的汁液浸洗。之所以要用植物汁液浸洗,是因为这样可以使纱线变得平直。



6.jpg
吴英梅正在使用传统织布机织布。在铜关村,人们仍然在使用这些古旧的纺织工具。



7.jpg
织布机上的布经纬分明。



8.jpg
梭子被磨得发亮,闪烁着岁月的痕迹。



9.jpg
为了与买的棉布区别开来,大家称自己织出来的布为“土布”。



10.jpg
织布机上织好的布。使用传统织布机,每周大约能织到两尺左右的布。侗族织的布有粗、细纱之分,用粗纱织成斜纹状的布多用做棉衣里子。用细纱织成的平布分两种,织成套格方形图案的叫“双堂布”,织成网纹的布叫“棉给”。



11.jpg
现在的年轻人们已经很少会使用这样的老式织布机,而这台织布机还是吴英梅的妈妈从年轻时就开始使用的。



12.jpg
织好的布会放进这样的缸里染色。



13.jpg
吴英梅在展示染布。缸里加入靛蓝(采用自种的靛蓝草叶加石灰泡制而成),每次浸染后清洗晒干,如此重复三到四次,布变成深蓝色;然后再将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原料捣烂挤汁,用这种汁液把布染成青色;最后再用靛蓝继续加染多次,使布透出青而带红的颜色。侗布有紫、黑和青紫等多种色调,而控制颜色深浅的诀窍就是浸染的次数。



14.jpg
染好的布晾干后,就会铺在石板上,在布上涂抹鸡蛋的蛋清并用木槌反复捶打。这个捶打的过程会持续一至两个月,直至侗布被捶打得闪闪发亮。



15.jpg
不同的人家,其制作手艺和捶打时间不一样,侗布的亮度也有区别。



16.jpg
吴英梅和她自己制作的侗布。表面越是发亮的侗布就越是珍贵。



17.jpg
侗布制作完成并裁剪成衣后,还需要在衣服领口、胸口、袖口等处手工刺绣花边。



18.jpg
吴英梅亲手绣的围腰。



19.jpg
侗族传统刺绣图案。



20.jpg
前胸和领口部分的刺绣图案面积最大也最繁复,同时也是展示制作者手艺的关键。



21.jpg
一片尚未绣完,准备用于侗族传统服饰或背扇装饰的汉字“宝”字绣片。



22.jpg
吴英梅后背的银饰,在侗话发音中被称为“云”。每逢节庆,侗人便穿上闪亮的侗衣,戴上精致的首饰,在侗族大歌的悠扬乐曲声中,重温自己本民族的风雅习俗。



23.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侗人秘境(二) 一“掌”定乾坤

黔山毛豆 图/文

以黔东南清水江划分,在江以南的南侗地区,侗族文化被称作“鼓楼文化”。而鼓楼、花桥和侗族大歌被誉为南侗地区的“侗族三宝”。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南侗地区,不论是修建“侗族三宝”中的花桥(风雨桥)、鼓楼还是普通的侗族传统民居,除了木匠师傅,还不能没有“掌墨师”——掌墨师不仅是侗族传统建筑施工时众多木匠师傅的“最高行政长官”,更是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负责人,同时他还是代表人间与神灵和历届已过世“掌墨师”进行灵魂沟通的使者,使建筑如同拥有生命一般庇佑居住于其中的侗家人,给整个村子带来福祉。因此,可以说掌墨师不但是建造侗族建筑的核心人物,更是赋予整个侗族建筑以灵魂的人。

掌墨师就是“掌管墨斗的师傅”。木匠有了墨线,便有了依据,可以锯直刨平。就如同做事有了准绳,则有了原则性,有了秩序,正所谓“治木如做人”。要成为掌墨师,首先得成为一名木匠。而从学徒做起到成为一名合格木匠,然后直至成为“掌墨师”,则需要十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木要就直,成栋梁之材,必须绳之以墨;育人亦然,必得有正确的方法指导,才能成大器。”

如同会唱侗歌的人不一定都是歌师一般,但并不是所有的木匠都能成为掌墨师,只有极少数的木匠最后才能从一名熟练的手艺人——“匠”,升级成为授业解惑并不断创造的人——“师”。在漫长的时间里,除了要学习和熟练使用各种木匠工具外,还要有超群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并掌握从上一任掌墨师那里传下来的“咒语”。任何一幢侗族传统木质建筑的构架,都要根据地势地形来确定,完全没有固定图纸,全靠“掌墨师”凭着自己的理解并结合主人的意愿决定,设计图只存在于掌墨师的脑海中。而咒语,则是给使用者和村庄带来福祉的重要保证和庇护。这就象是一种能力的“认证”和衣钵的传承。如果不懂咒语,在工程开工时就无法请神、祭祀鲁班祖师,更无法请到历任已过世掌墨师“来到”施工现场并获得他们的“许可”。咒语还能保佑日后的居住者获得庇护,免遭邪灵的侵害。

说到掌墨师能力的“认证”,最为重要的是看他有无独立完成的作品,即侗族建筑中的鼓楼、花桥和民居。

今年61岁的吴定章,是岩洞镇铜关村的一位掌墨师。从他1971年10岁时当木工学徒开始,至1984年成为掌墨师,足足用了13年的时间。而与他同期从学徒开始学习的16人中,仅只他一人成为掌墨师。在他成为掌墨师的近30年里,不但完成了4座侗族花桥、两幢侗族鼓楼,还完成了一百多栋侗族传统民居的建造,其中包括1997年他到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修建的1座花桥、1幢鼓楼和二十余栋侗、苗、瑶族、毛南族民居。

吴定章说,在修建侗族建筑前,掌墨师会使用丈杆、签、和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设计,并计算出所需材料。在确定了建筑的基本框架后,就要选择吉日先“请”鲁班祖师,再“请”已过世历任掌墨师到场,并杀鸡祭祀,然后取五尺长圆木,在圆木上用墨斗弹墨并念咒语“开墨”后,木匠师傅们才能开始使用自己的工具。

施工前,掌墨师会拿着墨斗,在木材上打点划线,并使用竹制的“签”做出标记。其他木匠师傅根据标记对木材进行各种加工。而这个过程中,掌墨师如果划错一点点,轻则毁掉一根上好的木头,重则导致建筑各组成部分间无法组合,建造失败。“木要就直,成栋梁之材,必须绳之以墨;育人亦然,必得有正确的方法指导,才能成大器。”

(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有侗寨的地方就有鼓楼,有鼓楼的地方就有掌墨师。侗人盖楼不用图纸,全靠掌墨师笔头一划。掌墨师不仅是侗族建筑工程的“最高统帅”,还是与神灵沟通的使者,给村子带来福祉。他赋予侗族建筑以灵魂。黔山毛豆 图/文



2.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是一个仍然保持着侗族传统建筑风格的村子。以黔东南清水江划分,在江以南的南侗地区,侗族文化被称作“鼓楼文化”。



3.jpg
61岁的吴定章是铜关村久负盛名的掌墨师。所谓掌墨师,就是“掌管墨斗的师傅”。木匠有了墨线,便有了依据,可以锯直刨平。就如同做事为人有了准绳,则有了原则性,有了秩序。要成为“掌墨师”,首先得成为一名木匠。而从学徒做起到成为一名合格木匠,然后直至成为“掌墨师”,则需要十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



4.jpg
掌墨师吴定章的尺木。只有极少数木匠能成为掌墨师。身为掌墨师,要有超群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因为任何一幢侗族传统木质建筑的构架,都要根据地势和地形来确定,修建的设计和规划完全没有固定图纸,是由“掌墨师”凭着自己的理解并结合主人的意愿决定,设计图只存在于掌墨师的脑海里。



5.jpg
吴定章的尺,合起来长三尺,打开来长五尺。从他1971年10岁时当木工学徒开始,至1984年成为“掌墨师”,足足用了13年时间。而与他同期从学徒开始学习的16人中,仅只他一人成为“掌墨师”。



6.jpg
吴定章手持必不可少的墨斗,准备开始一场“一掌定乾坤”的“大戏”。



7.jpg
吴定章将牛角制的小墨盒固定在手腕上,在“签”上写下特殊标记。在修建侗族建筑前,掌墨师会使用丈杆、签、和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设计,并计算出所需材料。



8.jpg
吴定章在竹制的“签”上将自己对建筑的设计、加工做出标记。这些标记的文字或符号除了由上一任掌墨师传下来,还有部分是掌墨师自己创造的简语和符号标记,因此如果不是长期学习,并掌握了足够的木匠技艺,就算拿到掌墨师的“签”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些标记在建筑完成后就会被掌墨师抹去。



9.jpg
写着吴定章所作标记的“签”。其他木匠师傅就是根据这些“签”上留下的标记对木材进行各种加工。



10.jpg
吴定章的测量工具,不是卷尺,也不是其他什么有刻度的量具,而只是这一根两丈八尺长的竹片——“丈杆”。



11.jpg
不论是修建一幢9间房的传统侗族民居,还是跨度数十米的花桥,甚至是十余米高的鼓楼,测量工具和架构设计全用这一根长长的竹片。



12.jpg
吴定章在“丈杆”上标记出一幢传统侗族民居中,头一根圆柱的位置。



13.jpg
吴定章的木质雕花墨斗。



14.jpg
用于固定墨线的野山羊角。



15.jpg
墨线。“木要就直,成栋梁之材,必须绳之以墨;育人亦然,必得有正确的方法指导,才能成大器。”



16.jpg
吴定章拿着“墨斗”,结合“签”上所作的标记,在木材上打点划线。其他木匠师傅则根据他留下的标记对木材进行各种加工。而这个过程中,“掌墨师”如果划错一点点,轻则毁掉一根上好的木头,重则导致建筑各组成部分间无法组合,建造失败。



17.jpg
1997年,吴定章在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修建侗族花桥、鼓楼和各民族民居时的留影(左为在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右为上海外滩)。在吴定章成为掌墨师的近30年里,不但完成了4座侗族花桥、两幢侗族鼓楼,还完成了一百多栋侗族传统民居的建造。



18.jpg
铜关村两座侗族花桥(风雨桥)中的一座。而鼓楼、花桥和侗族大歌被誉为南侗地区的“侗族三宝”。



19.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侗人秘境(三) “六味”侗医

田卫涛 图/文

侗医药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的侗族人在与各种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探索积累的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因山高路远,生活在山区里的侗族乡亲看病困难,赤脚侗医成了他们的健康“守护神”。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69岁的吴文贤就是这样一名深受村民尊敬的侗医。吴文贤给病人看病采用的草药多是大山的野生植物,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吴草医”。

吴文贤自小跟随略懂医术父亲一起上山放牛,父亲教他认识山上的各种野生植物,哪个是草,哪个是药,对什么病症有疗效,借此启蒙吴文贤对药草医术的兴趣。

成年后的吴文贤痴迷于草药医术,经常带着三本厚厚的草药书上山采集标本。他对每种新认识的草药都亲自尝试,论证药性。1963年,他被任命为生产队卫生员,也就是所谓的“赤脚医生”,开始为乡亲们治病。

吴文贤说:“胆子小是当不来草医的,很多名贵稀有的药草都生长在高山顶部和悬崖旁,采到那些药草,要将绳子拴在腰间去采集。现在岁数大了,那些药采不得了,就只能到药材市场去买喽。”

侗医治病根据“六性、六味”理论。“六味”为酸涩、苦、辣、香、淡、甜;“六性”为热、凉、收、散、退、补。用药要根据“六味”与“六性”的药理,结合疾病的临床表现,对症施治。

从医近50年来,吴文贤根据所学的侗医医术为无数乡亲治好了疾病。家庭困难的村民吴玉梅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双腿膝盖肿胀严重,走路需要搀扶。经过吴文贤诊断,吃了七副草药后,症状全部消失,如今能够重新在自家农田中劳作。

病情痊愈的吴玉梅每次看到吴文贤就远远地躲着走,让吴文贤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她因为家庭困难没有草药钱,不敢面对他。吴文贤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免去了她的药费。

“为乡亲们看病不能讲条件。有钱的给看病,没有钱的也给看病。草药都是山上自采的,钱不钱无所谓,病好了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也经常有医治好的病人提着猪头送过来,表达一下心意。” 吴文贤豁达地说。

(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侗医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理论体系独特,有“六性六味”之说。因山高路远,生活在山区里的侗族乡亲看病困难,赤脚侗医成了他们的健康“守护神”。如今侗医药处于封闭的境地,面临失传的危险。田卫涛 图/文



2.jpg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69岁的吴文贤就是一名深受村民尊敬的侗医。



3.jpg
墙上的锦旗是乡亲们对侗医吴文贤的最好褒奖。



4.jpg
吴文贤为患者切脉。侗医诊断方法包括问病、望诊、摸审和切脉。



5.jpg
吴文贤给病人看病所用的草药多是野生植物,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吴草医”。有个大病小情,他们都会找“吴草药”看一看。



6.jpg
竹篓、柴刀是吴文贤上山采集草药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7.jpg
“满山都是宝。你认识的就是药,不认识的就是草了。”吴文贤说。吴文贤自小跟随略懂医术的父亲一起上山放牛,父亲教他认识山上的各种野生植物,哪个是草,哪个是药,对什么病症有疗效,都悉数传授给他。在父亲的启蒙下,吴文贤对药草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8.jpg
成年后的吴文贤疯狂地迷上了草药医术,经常带着三本厚厚的草药书上山采集标本。他对每种新认识的草药都亲自尝试,论证药性。1963年,他被村里任命为生产队卫生员,也就是所谓的“赤脚医生”,从此开始了近50年的从医生涯。



9.jpg
吴文贤发现草药后抡起锄头用力刨去。“胆小是当不来草医的,很多名贵稀有的药草都生长在高山顶部和悬崖旁。采到那些药草,要将绳子拴在腰上去采。现在岁数大了,那些药物采不得了,就只能到市场上去买喽。”



10.jpg
据1986年药物资源普查结果,药用植物达千余种。目前调查搜集的侗药有687个品种,整理出书的有134个科属294个品种。这些药物绝大部分为野生植物。



11.jpg
侗医治病根据“六性、六味”理论。六味为酸涩、苦、辣、香、淡、甜。六性为热、凉、收、散、退、补。用药要根据“六味”与“六性”的药理,结合疾病的临床表现,对症施治。



12.jpg
吴文贤已经年近七旬,仍坚持亲自上山寻药采药。今天他满载而归。



13.jpg
吴文贤将采集回来的草药在河边清洗。



14.jpg
草药的根用柴刀剁成小块。



15.jpg
吴文贤将不能受到阳光暴晒的草药晾到荫凉处。



16.jpg
随着农村医疗条件的好转,现在村寨里儿童生病已经很少找吴文贤了,但是很多中老年人还是十分信赖草医。



17.jpg
草医在村寨里是倍受尊敬的。三位从农田归来的村民停下来主动和吴文贤打招呼。



18.jpg
吴玉梅曾经因风湿病关节炎卧床不起,经过吴文贤草药治疗,如今她已经痊愈,可以挑起几十公斤重的稻谷。



19.jpg
闲暇时,吴文贤就找村寨的老伙伴一起抽抽旱烟,聊聊天。



20.jpg
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孩子递给草医吴文贤抱一抱。侗族人相信孩子与草医接触过就不容易生病。



21.jpg
侗医吴文贤坐在坡顶,俯瞰村里熟悉的一座座木楼。他说:“草药都是山上自采的,钱不钱无所谓,乡亲们病好了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22.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侗人秘境(四) 侗歌海洋

田卫涛 图/文

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村里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唱得一口好歌。这里的侗族大歌曾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纪可梅女士称赞为“侗歌海洋”。

78岁的吴显忠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歌师。老人一生钟爱侗族大歌,12岁时就显露出传唱侗族大歌的天赋,能唱出近百首侗族大歌。勤奋好学的他又善于收集和积累先人留下的精彩词汇,根据灵感创作新的侗歌。

成为歌师后,他将侗族大歌传授给村里的腊汉(小伙子)、腊乜(姑娘)们。村里的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有的还走进了专业文艺团体。现在虽已年近八旬,老人仍然坚持每天亲自为村里的儿童传授侗族大歌、芦笙和琵琶。

夜幕降临,吃过晚饭的小腊汉(侗族儿童)们就会穿着传统的侗族服装,打着手电来到老人家里学习侗歌。“这些孩子调皮,要哄着学。有的孩子学几天就不来了,要去找他们来学。侗族大歌要靠他们去传承和发扬,不学怎么行呢!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老人的言谈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吴显忠的老伴儿也是一名侗族歌师。18岁时,她曾被北京一个艺术剧院选中,因家人极力反对女孩外出,也就铸就了老人终生的遗憾。热爱侗歌的老人现在说起段往事仍伤心不已。如今,老人把全部的心血用在了侗族大歌的传唱上,每天教村里的腊乜(姑娘)们唱侗歌。

铜关村历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以侗歌种类丰富、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而闻名。铜关村有十几位像吴显忠这样的资深歌师,在他们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老年歌队、青年歌队和儿童歌队。歌队取名为“铜关500原生态侗族大歌队”,其含义为:铜关地区最初是500侗族人的聚居之地;侗歌具有500年以上的传承历史;歌曲种类繁多、不低于500首;侗族传承人不低于500人;侗族大歌500年后定能齐放异彩。

如今在全村1200人中,会唱侗族大歌的人数就占到8成以上。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孕育了吴定辉、吴永英、吴定英等有名的侗歌歌手。

铜关村一直把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贯穿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当中,“喜事节办”就是其中之一。据铜关村村长吴珍义介绍,每逢该村有结婚、三招酒、起房造屋等活动,村民都要身着盛装,齐唱大歌。在文化更迭迅速的今天,侗族文化仍融进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分割。

白天忙于农活的村民,每到夜晚都会穿上传统的侗族服装,聚集在鼓楼前一起学唱侗歌。他们用侗歌歌颂自然、劳动、爱情以及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声。在大歌流行的铜关村,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这里的人们真正的生活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环境中,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恬适。

(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村里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唱得一口好歌。白天忙于农活的村民,夜晚都会穿上传统的侗族服装,聚集在鼓楼前学唱侗歌,真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恬适。田卫涛 图/文



2.jpg
铜关村历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以侗歌种类丰富、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而闻名。村里的腊乜(姑娘)们个个会唱侗族大歌,并以此为傲。



3.jpg
如今在全村1200人中,会唱侗族大歌的人数就占到8成以上。



4.jpg
每遇结婚、三招酒、起房造屋等喜事,村里人都要乔装打扮,身着盛装,唱歌庆贺。



5.jpg
小孩子也不例外。她们身上穿戴的首饰、服装,与成年人一样精致。



6.jpg
年轻的妈妈带着儿子。



7.jpg
上百人同唱侗族大歌的场面是极其壮观的。铜关村有十几位资深歌师,在歌师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老年歌队、青年歌队、儿童歌队。村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很高。



8.jpg
在侗族人眼中,会唱歌的姑娘才是好姑娘。



9.jpg
姑娘们穿戴着华丽繁复的服装与银饰,都是传家之宝。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jpg
男人们弹奏着侗族的传统乐器,自弹自唱。



11.jpg
俯瞰铜关村,只见高耸的鼓楼、秀丽的花桥、错落有致的村落木屋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一条溪流如同“玉带”贯穿全村。歌队依水而站,面朝大山纵情高歌,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美景。



12.jpg
78岁的吴显忠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侗族歌师。12岁时,他就能唱出近百首侗族大歌,还善于收集和积累先人留下的精彩词汇,根据灵感创作新歌。每到夜幕降临,吃过晚饭的小腊汉(侗族儿童)们就会穿着侗族服装,打着手电来到老人家里学习侗歌。



13.jpg
吴显忠对爱学侗族大歌的孩子疼爱有加。“这些孩子调皮,要哄着学,侗族大歌要靠他们去传承和发扬。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打工了。”



14.jpg
在铜关村“侗族大歌传承室”里,吴显忠教孩子们吹芦笛。



15.jpg
吴显忠和妻子都是村里的资深歌师,他们就是在浪漫的“行歌坐月”侗族大歌声中结为夫妻的。他的妻子18岁时曾被北京一个艺术剧院选中,因家人极力反对女孩外出,也就铸就了老人终生的遗憾。现在她说起这段往事仍伤心不已。如今老人把全部的心血用在了侗族大歌的传承上,每天教村里的腊乜(姑娘)们唱侗族大歌。



16.jpg
夜幕降临,村民们穿好服装,来到鼓楼广场前学唱大歌。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也被带到现场接受熏陶。



17.jpg
一位懵懂的小腊乜也穿上了漂亮的侗族服装,被妈妈拉着站在队伍里。她尚不懂大家唱的是什么,但是想来要不了几年,她将成为下一代“大歌姑娘”。



18.jpg
男人们站在舞台上齐声高歌,台下一位小腊汉听得入神。



19.jpg
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上的。男孩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唱歌。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一边纺纱,一边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他们相互对歌,互诉衷情,终身大事就在这悠扬的曲调中水到渠成。



20.jpg
腊汉、腊乜们边唱边跳,常常进行到深夜还余兴未尽。



21.jpg
深夜,村民们搬着凳子离去,但从他们的脸上看得出,他们仍然沉浸在侗族大歌的优美歌声中。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极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值得世代传扬。



22.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侗人秘境(五) 侗族阴师

田卫涛 图/文

侗族是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各种物类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而,他们崇拜众多的神灵,主持祭祀善神并驱赶恶鬼。

但凡病痛、灾祸、家宅不宁及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便认为是不同的鬼怪精灵在作祟,要请阴师驱鬼。阴师会察看巫书或进行占卜,判断是何方何鬼使坏,应该用何物禳祓。而对于重病久病者,则被认为是鬼怪将其魂魄偷走,要请阴师“撵鬼追魂”。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岑迁村只有58户人家,200多人口,却出了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阴师。侗人相信,阴师可以在“阴阳”两界游走,为人占卜婚姻、财运、驱鬼、除病。

她叫吴淑妹,是一位53岁的侗族妇女。

吴淑妹18岁时被一位刘姓阴师收为徒弟,跟随师傅学习法事。

据村民讲,当时村里有多人跟随师傅学习,只有吴淑妹一人能够阴魂附体,“撵鬼追魂”。

三十多年的阴师生涯,使吴淑妹在当地积累起了口碑和名气。一间弄堂的墙壁上挂满了村民送来锦旗,上书“医德高尚”、“送子之恩”等赞语。

几乎每天都有人找阴师做法事,农历的初一、十五人会更多。

做法事前,吴淑妹都会和她的两位两位引路人(助手)在其木楼前点燃香烛,迎请“师傅”(所谓的神仙)。如有人祈求与过世的亲人“对话”,阴师便点燃一盏油灯,为过世鬼魂引路。

一名中年妇女思念一个月前因事故去世的丈夫,祈求通过吴淑妹和过世的丈夫对话。在木楼二楼一间昏暗的会堂内,吴淑妹的两位助手点燃香烛和阴钱(冥币)。

吴淑妹端坐于板凳上,光着脚丫,用一张一米见方的蓝布将头包裹起来。吴淑妹双手用力地拍打膝盖,双脚上下跳动,木房地板也跟着抖动起来,发出“啪啪”的声响。阴师用侗语唱出时高时低的咒语,间或吹响口哨。

少顷,吴淑妹以逝去丈夫的口吻开始说话,一旁的妇女痛哭起来,诉说丈夫离开后自己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不幸,责怪丈夫狠心扔下她一个人在阳间。妇女带来很多阴钱烧给去世丈夫,通过阴师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邻县人陈建刚骑着摩托车带嫂子翻越30多公里的山路找到吴淑妹,为自己生病的老母亲求医。他的母亲72岁,因胃病在医院住院1个多月不见好转,全家都非常着急。

吴淑妹将一枚鸡蛋放在手中,口中念起咒语,鸡蛋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立在她手掌上。陈建刚小心翼翼地接过鸡蛋,用一个红色的布包裹起来。阴师嘱咐他,在家里放三天后让妈妈吃下,妈妈的病症就会好转。深信不疑的陈建刚脸上露出微笑,好似妈妈的病已经“蛋到病除”。

吴淑妹为村民治病不取分文,但心怀感激的病人会送上薄礼,有的是一双军胶鞋,有的是一点儿稻米。

走下神坛吴淑妹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家妇女,家里的几亩薄田要靠她打理。

吴淑妹早年守寡,独自把两个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也非常孝顺妈妈。哥俩每年轮流外出打工,留下一个人照顾吴淑妹。

不过,当小儿子被问起,是否愿意继承妈妈做一位阴师时,他坚决地摇了摇头!

(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侗族相信万物皆有灵,神灵主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凡病痛、灾祸、家宅不宁及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认为是鬼怪精灵在作祟,便请阴师游走于阴阳两界,与鬼神或前人魂魄通灵,驱除污秽,求得平安。田卫涛 图/文



2.jpg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岑迁村只有58户人家、200多人口,却出了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阴师”。她叫吴淑妹,是一位53岁的侗族妇女。侗人相信,阴师可以在“阴阳”两界游走,为人占卜婚姻、财运、驱鬼、除病。



3.jpg
法事前,吴淑妹(左一)和她的两位“引路人”在木楼前点燃香火,“请”来她们的“师傅”。



4.jpg
如果有人祈求和过世的亲人对话,吴淑妹便点燃这盏灯,为过世的人“引路”。



5.jpg
吴淑妹每次做法事时都会将面部蒙住,充满神秘色彩。她将已故人的灵魂引到自己身上,与在世亲人对话。这位妇女向阴师哭诉丈夫去世后自己生活的艰辛,责怪丈夫将自己一个人留下。



6.jpg
陈建刚骑摩托车带着嫂子翻越30多公里的山路,找到阴师为生病的母亲看病。



7.jpg
阴师手中拿着一条病人衣服上的一个布条,为其念咒语驱魔。



8.jpg
阴师取出一枚鸡蛋,念过咒语,意为将病魔降伏在鸡蛋内。



9.jpg
病人的亲属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在一个红色的布巾内。阴师嘱托在家里放三天后让病人吃下,病人身体就会好转。



10.jpg
阴师吴淑妹和她的两位引路人。每次法事都要有引路人在一旁配合才能完成。



11.jpg
阴师治病不取分文,但心怀感激的病人会送上薄礼:一小包稻米。



12.jpg
在阴师的家里摆放着两双鞋子,那是病人送给她的。



13.jpg
走下神坛的吴淑妹在生活中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人,家里的几亩薄田要靠她去打理。



14.jpg
找吴淑妹做法事的村民如果赶上她在劳作,就会主动帮忙。



15.jpg
吴淑妹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少和人交流。她不懂普通话。



16.jpg
吴淑妹的小儿子买来肉招待客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说: 爸爸在他出生一个月时就去世了,妈妈把他和哥哥养大不容易,一定要照顾好妈妈。



17.jpg
没有事情的时候,吴淑妹就会播放儿子结婚时的录像视频,心里有一种幸福感。



18.jpg
鬼怪神灵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是迷信,但是在侗族乡村,这种信仰是牵引他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19.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2:29 PM , Processed in 0.0718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