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时评] 首富委员不该成“广告委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2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03月12日10:01  新闻专栏  作者:王学进

代表委员在两会上推销产品,并非李河君委员首创 代表委员在两会上推销产品,并非李河君委员首创


U6161P1T940D3370F24202DT20150312100153.jpg

  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在听了第一场政协大会发言后,对中国首富李河君委员提出了批评,说他发言的时候,就谈他做的两样产品,一个是薄膜电池,一个是移动能源,谈这两个产品很好,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这等于是在为他自己的上市公司做免费广告啊!不仅我一个人,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感觉。今天我知道他的股票在香港的上市股票中大幅度地上涨,这就很不正常。为什么?(3月11日财经网)

  葛剑雄委员批评得对,政协委员哪能在两会上推销自家产品。应该说,代表委员在两会上推销产品,并非李河君委员首创。在前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某集团董事长发言时,不少时间用来给在座人员介绍自己的企业和产品,甚至把样品摆到了会议桌上。此事引起了与会者的反感。(2013年3月8日新华社)

  不过,据我所知,此前某些“广告代表”和“卖瓜委员”只是在小组讨论或者在会后推销产品,影响还不是很大,不像李河君委员那样在政协大会发言时当众做起了广告。这可是绝无仅有,只此一例。故此,“广告效应”也特别好,用葛剑雄委员的话说是,“这跟在中央电视台花了很多钱做广告有什么两样?效果甚至比在央视做广告更大。”这不,刚走下讲坛,其公司股票就在香港的上市股票中大幅度地上涨了。

  对于其本人和公司,这个“广告”做得值,但对于两会和市场则不免会造成不利影响。这点,葛剑雄委员从对会议和市场造成的两方面误导进行了分析:一是利用两会的公信力,其发言给股民们产生了一个“中国政府力挺他”,“他有强硬的后台”,或者“他这个产品、公司前途无量”这样的印象;二是在请教了几位院士后,认为李河君讲的这些内容,在科学上是夸大的,或者是缺乏根据的。分析很中肯。


  除此之外,我想补充一点,在大会发言中做广告不利于同行间的公平竞争,会加剧不平等竞争。根据大会发言安排,每次大会发言安排的委员都来自各个界别,人数有限,时间不超过8分钟,机会极其难得,因此历年政协大会明确8个方面的内容不能被列入大会发言,其中就包括宣传、推介作品、产品的内容不准讲。李河君委员来自经济界,按理应该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参政议政,但他却为自己的企业做起了广告,这显然对同行不公,有负经济界同行的期望。

  此风不可长,此例不可开。不仅李河君委员应该虚心接受批评,负责审核政协发言材料的有关人员也应接受他的批评,要反思检讨把关不严的责任。以此为戒,在选择以后的发言人选和审核发言材料中,严格把关,再不能让两会讲台成为广告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10:05 AM , Processed in 0.0707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