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1

「野鸡大学」再曝118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6 07: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6-26 18:03:19 世界日报 北京26日电


眼下正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日子,昨天,长期搜集虚假大学信息的「上大学网」公布第四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又有118所「虚假大学」被曝光,其中北京「上榜」学校最多,达39所。

新京报报导,自2013年起,「上大学网」先后公布3批「虚假大学警示榜」,将210所虚假大学「晒」在网上。其中,标注办学地点在北京的虚假大学数量最多,此次,北京上榜学校数量,在25个省(区、市)中,也是最多的。

这些学校中,有114所不在教育部此前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另有3所是仿冒正规高校更名前的学校名称,1所是仿冒广西1980年左右存在过的同名民办学校。这些高校也均不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相关民办高校名单中。

而据上大学网粗略统计,有多达1000余所真假难辨「大学」的毕业或学位等文凭证书在网络、社会上「流传」,标价180至4500元(约29至728美元)不等,最快1至2天即可入手,可从文盲一夜之间变成「大专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

报导指出,昨天,北京行政管理学院、北京经贸工程学院、北京科技经济管理学院等多所榜上「虚假大学」网站已无法成功登录。但也有仍能正常运转的学校网站。

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认为,这些虚假大学建网站的最核心目的就是让其团伙伪造的学历证书上的编号,在其所谓的官方网站上能有所查询。因此,在虚假大学的网站一般都设置有「学历查询」等栏目。不过,目前教育部仅认定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为查询认证网站。

此前,教育部称每年会在官网上独家权威公布具备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及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但并不会公布官方版「虚假大学」名单。昨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称,只是单纯将虚假大学列出名单,恐难有效打击,因为不少虚假大学只是自建网站、网页,更改域名后就能重新活动。

续梅呼吁,相关部门要联起手来,采取关闭网站、加大执法等措施,进一步打击虚假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7: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大学屡禁不绝 换个网域又重生


2015-06-26 18:03:20 世界日报 北京26日电


中国「野鸡大学」充斥,假借招生敛财,甚至兜售虚假文凭。分析这些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止?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认为,建网站成本低,服务器多在境外,换个域名就能「起死回生」等是主要原因。

新京报报导,谌江平表示,118所虚假大学中,有117所自建网站的IP地址(空间/服务器)分布在香港、美国、韩国等中国以外的地区或国家,只有1所在上海。屡禁不止的首要根源是搭建网站成本低,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等又不受国界限制,有些比在中国更方便快捷。

建网站成本低的另一面,是改换域名变得容易。谌江平介绍,这次公布的118所虚假大学中,有9所是「起死回生」,即改了域名,但没换名字。

因此,谌江平团队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国内外相关地区或国家质检的互联网域名、IP地址等方面监管的跨境合作。省级及以上各级各类正规学校尤其高等院校,唯一的官方网站域名后缀,也建议统一改为「.edu.cn」。

有人花钱买假 有人上当受骗

至于野鸡大学坑的是哪里些人?上大学网粗略统计发现,受害者大致分为三大人群,包括低分落榜但很想上大学的高考生或家长;因学历门槛在报考、评职称、陞迁、福利待遇等方面受限的在职或求职者;能力不够学历来凑、心存侥幸虚荣心较强的低学历人员等。

「这三大人群中又可分为两大类。」谌江平称,其中一类是完全分辨不清正规高校和虚假大学,但他们相信「花钱可以买文凭买学历」一定是潜规则,稀里胡涂上当受骗。

另一类则是「明知故犯」,他们很清楚这些学校和文凭证书是假的,但因为报考、升职、考核、入户等利益驱使,使得他们「花钱买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2:14 PM , Processed in 0.0541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