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源济

[军事] “高边疆之谋”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㊷|重振旗鼓,俄罗斯大力提升军事航天战力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1-12-01 13:4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0.jpeg

俄罗斯空天军指挥中心。

助手:“1号向12号报告:11时30分发现有外国航天器机动,国际编号15045001。报告完毕。”
值班长:“收到。12号转告1号:确定航天器机动目的和轨道参数改变情况。”
随后,值班长向太空侦察总中心主任维克托·苏奇科夫报告:“上校同志,12号于11时30分发现国际编号为15045001的外国航天器实施机动,机动目的已查清。”
这是俄新社记者去年3月探访俄罗斯空天军太空侦察总中心看到的一幕。
太空侦察总中心是俄空天军太空力量的核心部分,俄空天军邀请记者采访报道显然是向外界展示其能够24小时实时响应的太空战力。
空天军助俄在叙军事行动获成功
2015年8月1日, 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新成立的俄罗斯空天军正式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空天军由空天防御部队和空军合并而来。在俄罗斯武装力量结构中,空天军是与陆军、海军享有同等地位的军种,下辖空军、太空部队、防空反导防御部队三支作战力量。
根据介绍,空天军将负责统一管理执勤的空中、防空和反导力量以及俄罗斯轨道卫星集群航天器的发射和管理。另外,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太空监控系统也属于空天军管辖范围。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空天军正式担负战斗值班任务时称,成立空天军,有助于将构建军事技术政策和空天领域重要使命的全部义务集中统一管理。另外,凭借更加紧密的集成,可提高用兵效率和确保国家空天防御体系的逐步发展。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杨乐平告诉澎湃新闻(wwww.thepaper.cn),俄罗斯在空天军成立之前,航天军事力量有多次改革,最初从战略火箭军中独立出来,与导弹太空防御兵一同改编为航天兵,成为独立兵种,直接隶属国防部,之后又将航天力量与空军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了现在的空天军。


1.jpeg

俄罗斯空天军军徽。

“俄军认为,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的一体作战,其中空中和太空力量作战相互融合,空天一体作战环境下,原有界限已基本不存在,” 航天专家黄志澄向澎湃新闻指出,“成立空天军可以将航天力量、反导力量和空军的力量进行整合,解决集中统一建设和指挥问题,形成合力,提升空天一体作战能力。”
“美国不少军事航天力量也在空军旗下,2019年则将空军的航天力量剥离,成立独立的军种——太空军,”杨乐平表示,“而俄罗斯则将军事航天和空军进行整合,各国都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军情作出抉择,哪个抉择更优还需要实战的检验。”
俄空天军通过合并空军和空天防御兵,统一管理空军、航天兵和反导部队的值班,这意味着俄空天军将高效担负战略预警、防空反导、战略与战术打击以及航天发射与航天器控制等任务,有效推动空天一体化。
空天军正式担负战斗值班任务后,其太空力量就支援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11月,俄罗斯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希莫夫称,10颗成像和电子战侦察卫星,包括民用卫星,已经参与了侦察任务。“地面控制人员对某些卫星的轨道进行了改变,以便把叙利亚作为观测目标,未来将投入更多力量,后续会发射新的卫星作为侦察储备。” 格拉希莫夫补充说。
格拉西莫夫并未具体提及自己所谈论到的卫星的型号,但研究俄罗斯航天计划的作家兼独立专家阿纳托利·扎克却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言外之意。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写道:“根据有关俄罗斯现有可使用的航天器的已知信息,可以得出某些假设。”
根据扎克的说法,这10颗卫星中包括了新型Bars-M测绘卫星、Garpun无线信号中继卫星、Lotos-S电子窃听卫星,也许其中最重要的是最新的Resurs-P2和Persona卫星。这两颗卫星实际上是高分辨率轨道摄像头,简单地说,就是“间谍卫星”。


2.jpeg

军事航天力量有力支援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

全方位增强军事航天能力
10月20日,一颗发射才一个多月的俄罗斯卫星进入大气层后被烧毁。据美国航天新闻网报道,这颗代号“宇宙”-2551的俄罗斯卫星在20日脱离轨道,其残骸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上方的大气层中被烧毁。
航天新闻网报道称,宇宙-2551被认为是新一代小型光学侦察卫星,卫星的开发是由俄罗斯国防部于 2016 年 11 月 1 日签订的合同,2021年9月9日由火箭送入太空。据推测,卫星重量约 250千克,配备了由白俄罗斯开发的相机,全色模式下的最大分辨率为0.9米。
军事卫星情报在现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多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基侦察体系早已成为军事强国或大国军方的重要情报来源。
分析认为,“宇宙”-2551卫星坠毁对俄罗斯发展天基侦察能力尤其是成像侦察方面是个不小的打击。


3.jpeg

“冻土”卫星设想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航天能力一落千丈,尤其是其军用侦察卫星发展缓慢,在不少国家大力发展传输型成像侦察卫星的时候,俄罗斯在2015年之前主要还依靠返回式侦察卫星,时效性差。”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说。
2008年左右,俄罗斯开始发射“角色”光学侦察卫星、“猎豹”光学测绘卫星以及“秃鹰”雷达侦察等不同类型的侦察卫星,天基侦察能力步入恢复期,但与军用导航卫星和军用通信卫星建设相比,军用侦察卫星发展相对缓慢。
“宇宙”-2551卫星据分析是俄罗斯“小型高分辨率航天器”项目的产品,具有重量轻、分辨率高的特点,虽然遭遇失败,但由于天基侦察的重要性,俄罗斯未来还会持续加强这方面的投入,继续发射这种小型侦察卫星,满足未来军事行动的需求。
根据《2030年前俄罗斯太空活动发展战略》,其在太空领域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保持在航天发射领域优势地位、打造世界一流地面航天基地、开展探测月球和太阳系行星活动、开发下一代载人航天飞机并组建具有战斗力的航空航天部队。
“除了侦察卫星,俄罗斯近年来还陆续发射了多颗新型通信卫星,完成‘格洛纳斯’卫星导航星座组网。” 庞之浩表示。
此外,俄空天军还发射了具备较强变轨能力的卫星和多次试验反卫星导弹,攻防两端都有比较大的能力提升。


4.jpeg

俄罗斯发射导弹预警卫星。

2020年2月,美国航天司令部司令兼美国天军空间作战部长雷蒙德上将称,俄罗斯一颗卫星近期的变轨机动不可接受,似乎威胁到美国一颗国家安全卫星。
雷蒙德所指的这颗俄罗斯卫星的编号为“宇宙”-2542,被“骚扰”的是美国编号为“USA245”的一颗秘密军用卫星。不少西方分析人士称,俄卫星频繁机动是为了验证反卫星技术。其实在“宇宙”-2542之前,编号为“宇宙”-2504和“宇宙”-2499的俄罗斯卫星已经在太空进行了这些频繁便变轨的操作。“宇宙”-2504在2015年3月发射,当年3~7月至少进行了11次轨道机动,引发了西方航天以及情报部门的高度关注。
俄罗斯外交部之后对雷蒙德指责进行了回应,回应指出,俄方注意到不久前美官员发表的俄“宇宙”-2542卫星靠近跟踪了美国“USA-245”间谍卫星的声明。俄方对此强调,俄卫星的运动不对美方空间物体构成任何威胁,更不违反任何国际法的规范和原则。
俄外交部指出,“美国进行挑衅性抨击是为了辩解自己在太空部署武器活动的正当性,把破坏太空安全稳定的责任推给别人……美国太空武器计划的实施将对当前太空安全体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美方此前所有保障自己军事优势的企图都导致了紧张增加和军备竞赛。”


5.jpeg

俄罗斯已经进行了多次直升式反卫星试验,外媒报道称,试验采用了一款名为Nudol的地基反卫星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美国媒体曝出一颗美国军用卫星靠近中国卫星引发外界的热议。
美国《防务快报》10月28日刊文称,一颗由美国空军和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联合秘密研发的代号为“美国271”的太空监视卫星,试图接近中国迄今为止重量最重,也是最为先进的卫星——实践-20卫星。这颗卫星与实践-20卫星平行“伴飞”,但随后中方迅速地将实践-20卫星移走。美媒称这颗尝试抵近监视实践-20卫星的“美国271”卫星,是美国“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的组成部分。
“美国是军事航天实力最强的国家,一直都积极秘密研制各种太空作战武器,这也促使其他大国进行反制,但美国却频繁指责。” 航天专家黄志澄向澎湃新闻表示。
“近年来,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纷纷组建专门针对太空作战的部队,加上印度、俄罗斯接连进行低轨道反卫星试验,凸显了太空军事化的严峻形势,对太空军备控制势在必行。”黄志澄指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㊸|探访俄罗斯空天军太空侦察总中心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2021-12-02 14:53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自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以来,已经过去了6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人类正将轨道填满。今天,多达30万个人造物体在近地空间无法控制地飞行——从箔条碎片到无法工作的卫星。其中许多对正在运行的航天器构成了真正的危险。这些太空垃圾速度太快了,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螺母也能摧毁卫星。
俄新社去年3月刊文称,现在俄罗斯有一群人每天密切监视着这些对航天器构成威胁的太空垃圾——空天军太空侦察总中心。去年3月,俄新社记者安德烈·科茨获准进入该中心采访,亲眼目睹俄军官兵如何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揭开了这个机构的神秘面纱。


10.png

太空侦察总中心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可实时显示太空情况。

“发现外国航天器机动”
在莫斯科郊外的杜布罗沃,你可以看到以往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蝶形雷达天线指向天空,直直的天线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圆形的罩内安装了性能强大的望远镜。这是在俄空天军太空侦察总中心营地看到的一幕,但从外表上看,太空侦察总中心与普通军事部队几乎没有区别,同样的营房和广场,官兵穿梭在建筑物之间。
然而,第一印象是骗人的。该中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因为它汇集了来自全国和国外几十个地点的信息。正是在这里,高素质的官兵和专家每天都在监视关于轨道上发生的事情。
据报道,所有的信息都传到了指挥所——一个大厅,有两排桌子,墙上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有一张地面地图,它现在被一条斜线切割,这条线是“黎明”号飞船的轨道,从图像上看,它正在太平洋上空的某个地方飞行。值班人员:指挥官、助理和工程师。有三个小组24小时全天候监视,值班时间表是三班倒,这三个小组负责管理为空间情报服务的所有军事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大约有300人直接为空间情报服务。
报道称,安德烈·科茨亲眼目睹俄军官兵处理信息的全过程。
助手:“1号向12号报告:11时30分发现有外国航天器机动,国际编号15045001。报告完毕。”
值班长:“收到。12号转告1号:确定航天器机动目的和轨道参数改变情况。”
随后,值班长向太空侦察总中心主任维克托·苏奇科夫报告:“上校同志,12号于11时30分发现国际编号为15045001的外国航天器实施机动,机动目的已查清。”
苏奇科夫:“收到。准备并提交相关报告,召集分析小组开展机动目的查证工作,然后报告结果。”
情况很快查清,有颗外国卫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轨迹。


11.png

太空侦察总中心。

“首要任务是消除俄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
报道指出,目前,发达国家的军队越来越依赖太空,侦察、导航、气象、通信乃至武器不少都依赖运行在太空的卫星,大约有一千多个军用或军民两用的外国航天器在轨道上运行。值班军官会密切跟踪卫星的队形变换,在某地上空的聚集情况和临空周期。值班长介绍,通过分析在轨航天器的运动状况,可以掌握很多情况。比如,进攻行动中,可以准确预测敌人首波导弹的来袭时间。
苏奇科夫向俄新社介绍说,该中心主要承担3项重要任务。
首要的任务是消除俄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该中心负责跟踪监控各国卫星的运行轨迹和弹道导弹发射情况,分析它们改变轨迹或配置是否会对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第二个任务是保障俄空间站和航天器安全。该中心与俄飞行控制中心保持着固定联系,一旦发现国际空间站面临安全威胁,会立即向飞行控制中心进行通报。据介绍,2019年,通过设在塔吉克斯坦的“窗口”太空监视系统,该中心发现3起空间物体危险接近事件,预防了19起险情。


12.png

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俄罗斯“联盟”载人飞船。

第三个任务对太空目标目录进行常态化补充。目前,已登记目标近2万个,每个目标参数达1500个,中心专家每天需测量20多万次,据此勾勒出太空轨道完整图。
该中心选人标准非常严格,工作人员大多毕业于军事航天学院和空天防御军事学院,都是优中选优。据介绍,他们除具备过硬军政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需掌握最新科技、航天动力学和其他领域知识。
据报道,安德烈·科茨还发现,该中心与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会对后者发布的信息进行谨慎分析并作出判断。比如,美方曾向他们通报两起太空目标与国际空间站危险接近事件,有一次甚至紧急到要求疏散空间站工作人员,该中心专家分析后给出不同意见,事后证明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航天部门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紧密,因为每年轨道上的物体数量都在增加,年增加量10%左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㊹|军用通信卫星:俄版“星链”冷战期间就已诞生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雪松

2021-12-03 17:07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俄罗斯的通信卫星有了很大的发展。俄罗斯积极发展高性能的军用通信卫星,并部署在近地轨道、大椭圆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上,为俄军事力量提供战术战略层面的指挥通信服务,而且在叙利亚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jpeg

“箭”系列低轨道通信卫星。

比“星链”更早出现的通信卫星星座
目前,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是商业航天的大热门,SpaceX公司的“星链”已经开始测试,一网公司也起死回生继续开始组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要说低轨道通信卫星组网,苏联/俄罗斯的实践更早,这就是名为“箭”(Strela)/“泉”(Rodnik)及其民用版“信使”(Gonets)的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
苏联和俄罗斯曾经发射了超过500颗“箭”系列低轨道通信卫星,这是一种存储转发式通信卫星,不支持实时通信能力,主要用于传输军事情报,民用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俄罗斯今年仍在发射最新的“箭”-3M/“信使”-M卫星,“箭”-3M卫星设计寿命5年,运行在距离地面1500千米倾角82.6度的轨道上,而且开始定期进行轨道维持,自2005年以来“箭”-3M和民用版的“信使”-M卫星总计发射了40颗,“箭”-3M和民用的“信使”-M卫星只有名义上军用和民用的区别,从星座构型上看它们军民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成的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并已经完成星座组网,成为美国的铱星和全球星之后第三个固定构型的多轨道面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


4.jpeg

“箭”低轨道通信卫星支援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为其提供通信服务。

根据现有的“箭”-3M /“信使”-M卫星的轨道参数,“箭”-3M低轨道通信星座应该是8个均匀分布的轨道面组成的大型星座,它能为全球提供通信服务,当然82.5度的高倾角表明了它的设计服务对象,“箭”-3M系统主要为俄罗斯地广人稀交通通信不便的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服务,对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俄军介入叙利亚战争,据称“箭”-3M卫星系统为俄军的作战提供了部分军用保密通信服务。
虽然“箭”-3M卫星研制和定型太早,技术上也只是存储转发型卫星,其传输速率最高只有64kbit/s,但面对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逐渐融化,北极开发和北极航线成为日益热门的话题,俄罗斯还在继续发射“箭”-3M卫星,服务北极通信需求。俄罗斯也在研制新一代的“球体”(Sfera)低轨道通信卫星系统,从性能和用途上都属于应对美国的星链系统的多功能互联网星座,但目前尚未正式得到拨款,卫星发射也要2024年才能开始。


5.jpeg

“箭”和“信使”低轨道通信卫星由“联盟”火箭发射。

闪电轨道后继有人
苏联大部分国土的纬度都很高,传统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覆盖率和传输效果不佳,而“箭”/“泉”系列存储转发卫星的通信能力又弱,苏联又研制了独特的“闪电”(Molniya)通信卫星。“闪电”卫星运行在近地点数百公里远地点数万公里的大椭圆轨道上,这种轨道也因此得名闪电轨道。闪电号卫星位于苏联上空的时间长,一颗卫星能维持8-10小时的通信,3颗均匀分布的卫星能实现24小时通信,俄罗斯研制了“子午线”(Meridian)通信卫星取代“闪电”系列卫星,2020年2月20日俄罗斯成功将一颗“子午线”-M军用通信卫星送入闪电轨道。
“子午线”通信卫星是俄罗斯的新一代军事通信卫星,由列舍特涅夫(ISS-Reshetnev)信息卫星系统公司研制,它虽然还是密封增压结构,但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卫星重量约2吨,太阳翼发电功率约3千瓦,装有3路不同波段的转发器,卫星设计寿命7年,用于接替老旧的“闪电”系列通信卫星“子午线”卫星由俄罗斯空天军负责运行管理,主要为北极以及西伯利亚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尤其是对俄军部署在北极地区的船舶和飞机与陆上的通信联络,具勇于承担战略通信任务。自2006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发射了7颗“子午线”通信卫星,其中第一颗卫星被撞击失效,第五颗卫星未能进入轨道,俄罗斯军方只订购了7颗“子午线”卫星,最后一颗2014年发射,随后将用新型通信卫星取而代之。
2014年突如其来的乌克兰危机,严重恶化了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俄罗斯卫星研制工作大受影响,替代“子午线”的“球体”(Sfera)新一代通信卫星工作严重推迟。俄军不得不订购4颗小幅改进的“子午线”卫星,编号为“子午线”-M卫星。2019年和2020年俄罗斯先后发射2颗“子午线”-M卫星,随着球体卫星系统的推迟,俄军又订购了2颗子午线-M卫星,以维持和增强俄军在北极海域和西伯利亚的通信能力,作为新一代“球体”卫星系统组网完成前的过渡措施。


6.jpeg

“闪电”通信卫星。

静止轨道有“福音”
俄罗斯虽然国土纬度较高,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遍布全球,俄罗斯也仍在研制和使用静止轨道的军用通信卫星。俄罗斯部署在静止轨道的军用通信卫星包括“彩虹”(Raduga-1m)、“鱼叉”(Garpun)和“福音”(Blagovest)通信卫星,其中“彩虹”卫星还没寿终正寝,新一代的“福音”通信卫星4颗卫星的星座建设已经完成。
俄罗斯的军用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曾包括“彩虹”和“急流”(Potok)卫星。“彩虹”-1M卫星用于取代“彩虹”-1卫星,俄罗斯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发射了一颗彩虹-1M通信卫星,彩虹-1M作为战略通信卫星高度保密,目前没有任何照片,性能数据也全靠猜测,外界认为“彩虹”卫星可能基于“快讯”-2000(Express-2000)通信卫星平台,装有多个转发器提供高度保密的军事指挥和控制能力,据称俄军使用“彩虹”卫星为叙利亚作战提供了通信支持。“急流”卫星属于数据中继卫星,用于侦察卫星提供数据中继,而最后一颗“急流”卫星也是2000年发射的。俄罗斯第二代中继卫星是“鱼叉”卫星,“鱼叉”卫星也是列舍特涅夫公司研制的,使用该公司的“快讯”-2000通信卫星平台,俄罗斯已经于2011年和2015年先后发射了2颗“鱼叉”卫星,用于为“号角”(Persona)和“猎豹”(Bars-M)侦察卫星提供数据中继,俄军使用“鱼叉”卫星及时将低轨道侦察卫星获得的情报及时下行传输到国内,为战略判断和战术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7.png

“福音”(Blagovest)高轨道通信卫星。

俄罗斯军方还研制和发射了“福音”新一代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自2017年以来俄罗斯使用“质子”号火箭先后将4颗该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福音”卫星也是列舍特涅夫公司研制的,基于“快讯”-2000通信卫星平台,卫星设计寿命为15年,虽然发射质量才3吨多,但太阳翼发电功率可达15千瓦,最多可装载80台转发器。“福音”卫星是俄罗斯第一种装有Q波段转发器的通信卫星, 加上原有的C波段和Ka波段转发器,卫星的通信能力相当出色,将用于承担电话和视频会议、广播电视、互联网宽带接入等高速数据传输服务。俄罗斯新一代的“福音”通信卫星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和更强的通信能力,对俄军维持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是当之无愧的福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㊺|俄成像侦察卫星:一度落后,现正积极追赶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唐军

2021-12-05 18:44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0.jpeg

“宇宙”-2551卫星是一种小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

今年10月20日,一颗俄罗斯卫星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上方的大气层中烧毁。
该卫星的俄罗斯编号是宇宙-2551,在今年9月9日送入太空,发射一个多月就再入大气层烧毁,引发了航天界的关注。
分析认为,“宇宙”-2551卫星是俄罗斯“小型高分辨率航天器”项目的产物,具有重量轻、分辨率高的特点,全色模式下的最高分辨率为0.9米。该项目是俄罗斯提高成像侦察能力的重要举措,但发射不久后即失效,这也是俄罗斯成像侦察能力挣扎中发展的一个缩影。
重要的“角色”
1959年2月2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首颗侦察卫星——“发现者”-1号,3年后,1962年4月26日,苏联的首颗侦察卫星“天顶”-1号被送入太空,拉开苏联军事航天的序幕。“天顶”-1号是一种返回式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外观与苏联第一代载人飞船“东方”号相似,重约4.75吨,工作寿命3天,然后带着胶卷返回地球。“天顶”系列卫星共有4种主要型号,先后发射了645颗。
此后,苏联研制了“琥珀”系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在“琥珀”系列中,既有返回式成像侦察卫星,也有传输型成像侦察卫星,寿命和分辨率都有明显提高。返回式侦察卫星分辨率虽然比较高,但也有自己的缺点,一是携带的胶卷供应有限,导致卫星的寿命有限,第二个是无法及时向地面传回图像,只有等胶卷返回地面回收后才能对情报进行判读,时效性弱。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数字传输型成像侦察卫星的发展,一些军事航天强国的返回式侦察卫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jpeg

“琥珀”系列侦察卫星在2015年之前是俄罗斯侦察的主力。

最早发射数字传输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是美国,苏联紧随其后,在1982年发射了首颗数字传输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琥珀”-4KS1,可能是技术成熟度不高,直到苏联解体,仍持续发射返回式侦察卫星。苏联解体后,经济困难的俄罗斯在1990年代部署过“阿拉克斯”数字传输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但由于囊中羞涩,该型卫星发射两颗后停止部署。从2004年起,俄罗斯基本依靠每年发射1-2颗“琥珀”-M系列返回式卫星维持天基侦察能力,侦察图像从胶卷返回到交付使用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琥珀”-M最后一次发射部署是2015年6月5日,现已退役。这在航天大国或强国中都是比较罕见的现象,足见2015年之前俄天基侦察能力发展的窘迫。
由于数字传输型侦察卫星是发展趋势,所以即使经济困难,俄罗斯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启动了“角色”数字传输型侦察卫星的研制工作。卫星由进步中央特种设计局承担,采用“资源”DK1卫星平台,长约7米,质量约5吨-7吨,工作在高度约75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约7年。该卫星采用了与“阿拉克斯”卫星类似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主镜直径约为1.5米,焦距27米左右,最高分辨率0.3米,是俄罗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传输型成像卫星。


2.jpeg

“猎豹”-M测绘卫星。

“角色”系列卫星共发射了3颗,但工作状况并不理想。“角色”-1卫星(编号“宇宙”-2441)2008年入轨,但不久之后就由于空间辐射造成电路故障,整星失效。“角色”-2卫星(编号“宇宙”-2486,据称卫星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可靠性)于2013年6月7日发射入轨,但不久后出现星上存储器故障,有一半存储器失效,2014年8月上传新的软件修复存储缺陷,卫星开始重新工作,目前仍在工作。“角色”-3卫星(编号“宇宙”-2506)在2015年6月23日发射升空,至今仍在工作正常。“角色”卫星由“联盟”-2.1b运载火箭发射,该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约7.4吨。
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现在一些低轨道小型遥感卫星分辨率越来越高,亚米级的卫星重量可以做到500千克以下甚至几十千克,完全可以满足详细侦察的要求,而且成本还不高。以美国Planet公司的“天空卫星”系列为例,该卫星重量约100千克,全色波段最高分辨率可达0.8米,可以用商业小型火箭“一箭多星”发射,与那些动辄几亿或者十几亿美元造价的大型侦察卫星相比,其成本只要几百万美元。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也加强了微小卫星的发展。此次再入大气层烧毁的“宇宙”-2551卫星就是俄罗斯微小卫星发展的最新成果。该卫星是“小型高分辨率航天器”项目的产物,卫星由俄机电研究所(VNIIEM)研制,重约250千克,主载荷包括1台高分成像仪、2台宽视场成像仪,配备单组元肼推力器,三轴稳定,设计寿命大于5年,可用于高分全色和多光谱成像,具备视频拍摄和立体成像能力,最高分辨率0.9米,满足军用领域大部分详查的需求。由于该卫星并未获得完全成功,俄罗斯未来应该还会继续发射同类型卫星,提升侦察能力。
除了“角色”卫星,俄罗斯从2015年起还开始部署了名为“猎豹”-M的数字传输型测绘卫星,卫星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具备全球高时效性军用地图测绘能力。在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中,俄罗斯“口径”、Kh-555、Kh-101等远程巡航导弹能够精确打击目标,就是得益于测绘卫星提供的地形信息。“猎豹”-M卫星由进步火箭航天中心研制,配备了高分辨率相机,分辨率约1.2米。2015年2月,首颗“猎豹”-M1卫星(编号“宇宙”-2503)被送入太空,2016年3月24日成功第二颗“猎豹”卫星—— “猎豹”-M2卫星成功发射。第三颗“猎豹”卫星原计划在今年发射,但目前还未有发射的消息。


3.jpeg

“资源-P卫星的遥感信息也可以用于军用。

在民用遥感卫星方面,俄罗斯发射了多颗“资源”-P遥感卫星,该卫星据分析是“角色”卫星的民用型号,因此其必要时候也可以支援军事行动。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军事介入叙利亚行动中,俄罗斯动用了民用卫星,可能就包括“资源”-P遥感卫星。2016年,俄罗斯第三颗“资源-P”地球遥感卫星重5.92吨,由俄“进步-中央特种设计局”研制,最高分辨率可达1米左右,这颗“资源-P”地球遥感卫星将补充俄罗斯民用遥感卫星群。卫星群与地面接收站形成一套整体的观测系统,显著提高了遥感设备的观测效率。
差强人意的“秃鹰”
成像侦察卫星一般包括光学成像和雷达成像两种,光学侦察卫星一般配备了可见光相机等光学侦察设备,分辨率较高,但受光照、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天候侦察能力不足,而雷达侦察卫星通常配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基本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可全天候侦察,而且还可以识别伪装目标,缺点是分辨率普遍低于光学侦察卫星。这两种卫星可以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因此,不少大国都会发射两种类型的成像侦察卫星,俄罗斯也不例外,在发展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同时,也在积极部署雷达侦察卫星。


4.png

“秃鹰”雷达侦察卫星的表现差强人意。

苏联时期曾发展了用于监视水面目标的雷达侦察卫星。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开始研发用于对地侦察的雷达成像侦察卫星——“秃鹰”(Kondor)。“秃鹰”卫星由机械制造科研生产力联合体公司研制,重约1.15吨,采用S频段抛物面天线,具有聚束、条带、扫描三种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模式,最高分辨率约1米 。
然而,“秃鹰”卫星发展并不顺利,故障频发。“秃鹰”-1(编号“宇宙”-2487)在2013年6月发射,寿命3-5年,但“秃鹰”-1卫星雷达在2015年9月出现故障,后停止工作。“秃鹰”-E1是出口型号,南非购买了一颗,卫星在2014年12月19日发射入轨,但后来在轨道上出现异常,经检修才恢复工作。
结语
虽然俄罗斯近几年积极谋求提升天基成像侦察能力,但有多颗卫星发射出现异常,暴露出其新型侦察卫星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以出口南非的“秃鹰”-E1卫星为例,有分析认为,该卫星的异常与俄罗斯为埃及研制的埃及卫星-2(EgyptSat-2)失效相关,后者于2014年4月12日发生星上计算机故障,导致卫星失效。据分析,俄罗斯卫星在轨故障大多由于电子器件可靠性差导致,如果未来不加以解决,成像侦察能力不足仍会持续困扰空天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㊻|俄电子侦察卫星不断发展,车臣战争中立大功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庞之浩

2021-12-06 09:2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电子侦察卫星是侦察卫星家族中的一员,主要用途是通过自身携带的设备监视和跟踪敌方雷达、通信、导弹发射遥测等系统的信号,从而了解获得敌方军事部署、电子系统性质等情报。
如果说成像侦察卫星是太空中的“千里眼”,那么电子侦察卫星就是活动在太空的“顺风耳”,是信息化战争中的非常重要的装备,只有少数航天大国部署了这种卫星。
今年6月25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名为“芍药”(Pion)NKS-1的电子侦察卫星,编号 “宇宙”-2550。该卫星是新一代电子侦察卫星的首星,可为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支持俄罗斯远程反舰作战尤其是反航母作战。


10.jpeg

俄罗斯新型电子侦察卫星——“莲花”-S。

太空“处女地”
苏联电子侦察卫星于1967年3月进行了首次发射,在苏联解体前发射了近200颗,运行在低地球轨道,用于侦收电子设施电磁辐射信号,获取情报信息,但寿命较短。其代号为“处女地”,共发展了四代,重量一代比一代重,轨道一代比一代高,性能一代比一代强。
在1967年3月~1976年5月期间,苏联发射了第一代“处女地”O,这些卫星大多数运行于高度为540千米、倾角74度的轨道,主要用于截获雷达和通信信号,部分卫星兼有军事气象任务。
从1967年10月~1980年,苏联发射的第二代(“处女地”OM)由8颗卫星组网工作,用于侦听外国军事和政府部门的通信信号,搜集对方陆(海)上雷达信号,绘制周边环境雷达部署图,确定电子战斗序列的范围。
1970年12月18日,苏联发射了首颗第三代“处女地”(处女地D),它能大范围截获敌方雷达及通信信号,并兼有军事气象任务,还具备初步的星上处理能力。在1976年以前,平均每年发射2颗,1976年以后每年发射4颗,每颗卫星平均工作寿命18个月。“处女地”D卫星重2.5吨,运行于高度为630千米、倾角81°的轨道。


11.jpeg

“处女地”电子侦察卫星发展了四代。

根据相关资料,用6颗“处女地”D卫星就可组成1个星座,卫星轨道面间隔60°。1994年5月25日发射失败的1颗卫星是最后1颗“处女地”D卫星。星上有效载荷与第二代相似,主要有天线、机械式扫描多信道接收机(10部)、处理设备(1套)和磁记录器(2台),但增加了测向设备,磁记录器的存储量也扩大了。其接收电子信号(主要是雷达信号)的频率范围是100~3600兆赫。
第四代“处女地”(又叫“处女地”2号)是苏联/俄罗斯最复杂、最昂贵的几种卫星之一,重3.2吨(也有报道是5.9~6.8吨)。第一颗“处女地”2号卫星发射于1984年9月28日,轨道高度860千米,倾角71度,其由4颗轨道间隔45°的卫星组网工作。其每运行14圈可覆盖全球1遍,故每天均能飞跃美国的秘密要地。它的主要任务是截获通信和电子信号,跟踪美国和北约的舰船活动。卫星具有较强的星上处理能力,可将侦察数据实时地经过“急流”中继卫星传给国内地面站,而前三代均用“存储/重放”的方式传输数据。据称,它不但有防止反卫星武器袭击的能力,还能攻击其他卫星。
“处女地”系列卫星主体呈圆柱体,其下部安装了两个天线阵,一个是穿轨天线阵,一个是沿轨天线阵,共同组成交叉基线干涉仪。星体两侧对称安装了两副太阳电池翼。“处女地”2号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寿命初期功率350瓦,寿命末期功率约为315瓦。


12.png

“处女地”电子侦察卫星在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俄罗斯太空电子侦察的主力。

“莲花”盛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恶化,无法及时为星座发射补网卫星,因而“处女地”2号电子侦察卫星无法组成星座。
虽然苏联时期发射的电子侦察卫星种类较多,但到俄罗斯时期却只使用“处女地”D和“处女地”2号。这是因为前两代电子侦察卫星上没有装测向设备,而第三代星上存储能力比较大,并可对信号及波束方向进行分析,确定对方雷达位置。
这些卫星以组网工作的形式活跃在太空,进行全球范围的电子侦察。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6颗第三代和4颗第四代卫星截获的战区各类无线电信号为苏俄海湾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1996年,几乎全球各主要报纸都报道了车臣反政府首脑“杜达耶夫死了”这个惊人的消息。那么杜达耶夫是怎么死的?1996年的某一天,来自莫斯科的某位要人拨通了杜达耶夫的手机,开始与其长谈有关与俄罗斯联邦政府签订和约的事。此时此刻,狡诈的杜达耶夫万万没有想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地逼近。俄罗斯的电子侦察卫星正拉长耳朵,侦听每个可疑的通信信号。很快,俄罗斯电子侦察卫星就捕捉到杜达耶夫的手机信号,并快速确定了杜达耶夫的当前位置,将其报告给一直严阵以待的俄罗斯部队,最后击毙了杜达耶夫,终于去除了叶利钦的心腹大患。
尽管俄罗斯电子侦察卫星在消灭杜达耶夫事件上立了大功,但在2004年,俄罗斯只有1颗“处女地”2号卫星保持在轨。2007年,俄罗斯航天兵发射了最后一颗“处女地”2号卫星。


13.jpeg

相对于“莲花”卫星(左),“芍药”NKS-1(右)增加了合成孔径雷达。

2009年,俄罗斯开始部署新一代电子侦察卫星——“莲花”-S,该新型电子侦察卫星将用于监听全球无线电通信,电子侦察专家也可以利用截获的信号对各种设施和军用平台实施定位、特征分析和目标瞄准。它与俄罗斯新一代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介子-NKS卫星共同组成俄罗斯新一代的“蔓藤”电子侦察卫星综合系统,帮助俄罗斯海军对敌方舰只进行定位和目标瞄准。
南方设计局负责研制“处女地”系列卫星卫星平台。进步中央特别设计局责研制“莲花”-S卫星卫星平台。“莲花”系列卫星及此前发射的“处女地”2号系列卫星均已具备很强的星上数字信号处理能力。
“藤蔓”(Liana)系统包括主要面向地面的“莲花”卫星(Lotos)和面向海洋的“芍药”卫星(Pion)。2014年12月24日,第二颗“莲花”-S(编号“宇宙”-2502)发射入轨,从2009年至今,俄罗斯已经发射4颗“莲花”卫星。
“芍药”NKS-1在“莲花”卫星基础上研制而来,发射重量6.5吨,设计使用寿命4~5年。卫星拟采用高度500公里、倾角67度的轨道。为了更好适应海洋侦察监视任务,“芍药”NKS-1除了被动搜集电子情报的载荷,还增加了主动工作的合成孔径雷达,运行过程中通过电子情报载荷搜集舰船发出的雷达、通信等电子信号,大致确定舰船的位置,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进一步核实目标。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藤蔓”系统的定位精度比“神话”系统高100倍,可为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
据称,俄罗斯未来还将发射1颗“芍药”NKS-1卫星,届时,俄罗斯将拥有2颗“芍药”NKS-1卫星+2颗“莲花”卫星组成的卫星网,大幅提升电子侦察能力。
(作者系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㊼|俄军用气象卫星:“北极”卫星助力争夺北极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雪松

2021-12-07 07:08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今年2月28日,俄罗斯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使用“联盟”2-1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极”-M1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航天工业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成果之一,在战场上,其价值也非常大。苏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研制并发射了气象卫星,近些年来俄罗斯又在研制和发射新一代气象卫星,以满足俄军在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20.jpeg

“北极”-M1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青黄不接
气象卫星提供的天气情况,对于军事作战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成像侦察卫星的侦察能力就和天气息息相关,云雾等不良天气会严重影响成像效果。苏联和俄罗斯时期先后发展了四代“流星”系列气象卫星,目前俄罗斯使用的是最新的“流星”-M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苏联时代虽然发射了大批“流星”系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但“流星”-1到“流星”-3气象卫星都是极地轨道,而不是太阳同步轨道,只能提供低分辨率的模拟云图资料。俄罗斯时代研制了改进型“流星”-3M卫星,它使用轨道倾角99.6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载荷性能有了不小的提高,发布的数据格式也和美国NOAA气象卫星的高分辨率云图兼容。俄罗斯原计划采购4颗“流星”-3M卫星,组成完整的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网络,但由于财政困难最后只购买了一颗,2001年12月第一颗也是唯一一颗“流星”星-3M卫星发射升空,这可以说是俄罗斯气象卫星青黄不接的一个缩影。
随着经济的恢复,俄罗斯机电科学研究所又研制了新一代气象卫星“流星”-M系统,“流星”-M卫星发射质量约2.9吨其中载荷质量就有约1.25吨,它装有MSU-MR扫描辐射仪,KMSS可见光扫描成像仪,微波成像仪以及X波段侧视雷达等多种探测载荷,运行在轨道倾角98.8度轨道高度82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


21.jpeg

“流星”-M系列是一种极轨气象卫星。

目前已经有多颗“流星”-M系列卫星发射升空,但由于多种原因“流星”-M系统仍然处境艰难:2009年9月17日第一颗“流星”-M卫星发射升空,2014年底卫星气象观测主载荷失效。2014年7月8日,第二颗“流星”-M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它的设计寿命也是5年。2017年由于火箭故障“流星”-M N2-1卫星发射失败。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9年7月5日“流星”-M N2-2卫星发射成功,但同年12月这颗卫星的图像下行中止,俄罗斯航天局后来证实发生了微流星体撞击,卫星热控受损无法继续使用。俄罗斯原定2020年和2021年分别发射“流星”-M N2-3和N2-4卫星,但“流星”-M N2-3卫星并未按时发射,现在俄罗斯在极地轨道上只有一颗超期服役的“流星”-M N2气象卫星,气象观测能力随时可能中段。
俄罗斯计划中的“流星”-M系列卫星家族还包括“流星”-M N3卫星,它装有X波段相控阵多模雷达,主要用于海洋监测兼做气象观测,但发射已经推迟了多年,目前发射日期扔不确定。俄罗斯还在研制下一代气象卫星“流星”-MP系统,下一代气象卫星包括“流星”-MP N1和N2两种气象卫星,以及一颗海洋卫星“流星”-MP N3,然而现有“流星”-M卫星都没能及时发射,新一代“流星”-MP卫星的研制也不断延期。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目前严重青黄不接,低轨道气象观测能力对比中美欧大幅度落后,这对保障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22.png

“流星”-M系列气象卫星发展并不顺。

面向北极的“北极”卫星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大,可以进行实时性连续监测的优点,美国1975年开始发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GOES系列,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标杆,而苏联由于工业水平的不足,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迟迟未能投入使用。苏联时代研制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GOMS-N1卫星投入到解体都没有发射成功,该卫星直到俄罗斯时代才发射成功(1994年11月),而且发射后成像仪故障并没能获得可见光图像,实际上相当于任务失败。
俄罗斯并没有放弃这一领域,拉沃契金设计局研制了新一代气象卫星“电子”-L(Elektro-L)系列,第一颗卫星于2011年1月发射成功,这是俄罗斯第一颗在静止轨道上正常工作的气象卫星。“电子”-L卫星重量约1.62吨,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设计寿命10年,卫星载荷重量435千克,主要气象载荷是MSU-GS型10通道成像仪。“电子”-L卫星的成像仪总体性能和欧洲第二代气象卫星的自旋可见光红外成像仪相近,它每30分钟获取一张照片,特殊情况下可以缩短到10分钟,成像仪的3个可见光通道分辨率为1千米,7个红外通道分辨率为4千米。“电子”-L卫星使用X波段数传对地通信,数据传输速率为2.56-15.36 Mbits/s。
相比于命运多舛的“流星”-M系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电子”-L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组网相当顺利。2011年“电子”-L N1卫星发射并投入使用,2015年12月第二颗卫星“电子”-L N2又发射成功,2019年12月俄罗斯成功发射了“电子”-L N3卫星,组成了覆盖全球的静止轨道气象观测网络。
俄罗斯国土地处高纬度地区,传统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效果并不是太好,尤其是北极地区日益成为经济和军事上的热点,为了满足对俄罗斯政府尤其是军方对高纬度尤其是极区气象观测的需求,俄罗斯正在研制代号为“北极”(Arctica)大椭圆轨道气象卫星系统,“北极”卫星部署在近地点1000千米,远地点39000千米的闪电型大椭圆轨道上,轨道周期12小时轨道倾角63度,两颗北极卫星可以保证对高纬度地区的不间断气象监视。


23.jpeg

测试中的“北极”-M1气象卫星。

“北极”气象卫星系统分为“北极”-M、“北极”-MS1和“北极”-MS2卫星三个部分,其中“北极”-M实际上就是“电子”-L卫星的改进型,两种卫星的平台和载荷都基本相同,“北极”-M卫星增加了应急通信载荷,另外就是卫星位于静止轨道还是闪电轨道的差异。俄罗斯原计划发射两颗“北极”-M气象卫星,然而首次发射一直从2013年一路推迟到2020年,后来又推迟到2021年。“北极”-MS卫星载荷变化比较大,在“电子”-L卫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移动通信和导航增强能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㊽|俄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上天,监视全球导弹发射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林森

2021-12-08 06:51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11月25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新一代预警卫星“冻土”(Tundra)系列的第五颗卫星,即“冻土”15L,编号“宇宙”-2552。
随着“冻土”导弹预警卫星和新一代地基战略预警雷达“沃罗涅日”的部署,俄罗斯逐步打造了基本覆盖全球的导弹预警体系,战略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0.png

“冻土”导弹预警卫星

“上帝在外层空间开了个玩笑”
上世纪80年代,冷战到达高峰,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频频指责苏联,并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意识形态、国际舆论和军事等多个领域强化与苏联进行对抗。1983年9月韩国民航客机被苏联截击机击落事件发生后,美国在国际舆论、军事部署等多方面加紧围堵苏联,在欧洲部署新型“潘兴”中程弹道导弹和陆基“战斧”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可以在几分钟内打击苏联境内的目标,对苏联的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作为回应,苏联也加紧部署SS-20中程导弹和“弹弓”陆基巡航导弹,双方剑拔弩张。
全方位的对抗也让一线部队压力倍增,两个手握能够将地球上人类文明毁灭好几次的核大国,一旦误判后果不堪设想。1983年9月26日晚,苏联防空军中校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地下战略指挥所值班。彼得罗夫不是一名专职值班参谋,他是一名对弹道导弹预警情报进行深度分析的人员。
指挥室配备了大屏幕显示器,背景是一幅大比例尺的美国地图,地图上叠加的是导弹预警卫星和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发现的目标信息。彼得罗夫负责导弹预警卫星预警信息的监视与处置,该系统能及时发现从美国本土发射的弹道导弹,可以为苏联提供大约15分钟的预警时间。
拂晓时分,在彼得罗夫面前的控制终端上,红色的导弹发射告警灯突然开始闪烁起来,伴随着尖锐的告警声。数据显示,美国向苏联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这令指挥室里的人十分震惊,人们的目光全都投向彼得罗夫的值班席位,控制终端相继显示了第二枚、第三枚和第四枚的导弹发射,已经完全符合遭到弹道导弹攻击的定义。
情况万分紧急,彼得罗夫必须当机立断,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是一次虚警还是一次真的核打击?根据外媒的采访,多年后,彼得罗夫回忆道:“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你根本无法依靠理性做出分析判断,所能依赖的只能是基于经验的直觉和本能。”考虑到美国发射导弹数量只有个位数以及苏联战略预警系统稳定性有待提高。彼得罗夫判断是一次虚警。事后证明,彼得罗夫判断是准确的,避免了一次可能爆发的核战争。
经过调查,专家复盘分析,对可能形成的虚警原因包括:一种可能是“眼睛”导弹预警卫星的红外探测系统计算机将云层反射的太阳光,误判为弹道导弹发射尾焰;酿成一场虚警;另一种原因可能当卫星处于一定的轨道位置,其红外探测器处于一定角度时,因许多未知环境因素,触发了一场虚警。彼得罗夫将其称之为:“上帝在外层空间开了个玩笑。”


1.jpeg

目前,只有美俄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导弹预警卫星。

“天眼”一度失明
预警卫星,又称为导弹预警卫星,主要指用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电视摄像机等遥感装置感受导弹发射时尾部喷焰发出的红外辐射,发现敌方弹道导弹发射和飞行方向并发出告警情报的卫星。预警卫星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陆基、海基等战略预警雷达一同肩负着战略预警、太空监视等战略任务,地位非同一般。
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预警卫星,先后发展了“眼睛”系列和“预报”两种预警卫星,“眼睛”系列属于大椭圆轨道预警卫星,配备了红外探测器和白光电视等设备,该卫星计划采用9颗卫星组网工作,实际上多为6颗卫星在轨工作。“预报”系列则是地球同步轨道预警卫星,从1975年开始发射,卫星重约3吨,配备了大型红外探测系统,此外还有核爆炸探测器,红外探测系统每7分钟对地球表面扫描一次。“预报”卫星采用4星组网工作模式,与“眼睛”预警卫星相互补充,形成对美国洲际导弹发射井的全天候监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其中就包括导弹预警系统,但由于经济一落千丈,新预警卫星发射不能及时接替陆续退役的老旧卫星,太空预警能力大为削弱。2013年之前,在轨工作的“眼睛”系列卫星只有2颗,分别是“宇宙-2388”和“宇宙-2393”,这两颗卫星已经失效。


2.jpeg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发射了多颗“预报”导弹预警卫星。

而“预报”卫星也在2014年4月失效,该卫星是“预报”卫星的最后一颗,也是“冻土”卫星发射之前俄唯一的地球静止轨道预警卫星。直到2015年11月,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冻土”发射升空,俄罗斯才有限恢复了天基预警能力
缺少预警卫星的支持,俄罗斯只能依靠陆基战略预警雷达,预警时间从以往的30分钟左右缩短至约15分钟,要知道在危机时期,核大战都是以秒计算,预警时间的大幅降低必将严重影响空天防御部队的预警能力,因此在“眼睛”和“预报”卫星还未失效之前,俄罗斯就已经开始研制新一代预警卫星,恢复“天眼”。
“穹顶”逐渐成形
新的导弹预警系统称为“穹顶”(Kupol),由多颗“冻土”导弹预警卫星组成,“冻土”卫星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据称采用了重约1.2吨的“通用卫星平台”(USP),有效载荷由彗星中央科学研究所提供,包括新的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电视摄像机,灵敏度高于以往“眼睛”系列等预警卫星的探测仪器,具有更强的探测能力。据称星上还配备保密的核战用应急通信有效载荷。
2015年11月,“冻土”预警卫星的首颗卫星(代号宇宙-2510)发射,拉开了俄新一代预警卫星组网的序幕。2017年5月,第二颗“冻土”预警卫星(被命名为“宇宙-2518”)搭载联盟-2.1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9月和2020年5月又分别发射了第三和第四颗卫星。“冻土”卫星采用了所谓的周期为24小时的 “冻土”轨道。冻土轨道也能让卫星在北半球上空驻留较长时间,但需要用更多的卫星来实现连续覆盖,根据俄方公布的资料,“穹顶”系统还有一个静地轨道型号。


3.jpeg

目前工作在“冻土”轨道的卫星由“联盟“火箭发射,未来高轨道的预警卫星应该由”质子“或”安加拉“火箭发射。

按照该计划,“冻土”卫星系统将于2018~2020年初步建成,采用10星组网,由大椭圆轨道预警卫星和静止轨道预警卫星组成。“冻土”卫星的视场较宽,1颗“冻土”预警卫星就可以替代5~6颗老式的俄罗斯预警卫星。此外,“冻土”预警卫星还具备一定的战略通信能力,可将信息传输给反导部队或者将指令传输给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以对核打击做出反应。“冻土”预警卫星主地面控制中心位于莫斯科附近的索帕克夫市卡卢加地区的库里洛沃镇附近,备份任务中心位于俄罗斯远东的共青城。但从目前发射情况来看,正式完成组网可能会推后几年,一旦建成,将大幅提升俄军的战略预警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从2006年起,俄还开始对地基战略预警体系进行更新完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若干独联体国家继续共用地基预警雷达,但大部分预警功能都停止使用或者被毁坏。
“沃罗涅日”是系列俄新一代地基战略预警雷达,有“沃罗涅日-M”、“沃罗涅日-DM”、“沃罗涅日-VP”和“沃罗涅日-SM”等4种型号,前面三种雷达采用米波波段,“沃罗涅日-SM”采用厘米波波段。“沃罗涅日”雷达自2006年正式列装后,现已部署7部,初步实现了环状闭合布防、全境有效覆盖的陆基预警体系。该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过6000公里,可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卫星,以及各种气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和精确定位,与导弹预警卫星配合,监视全球导弹发射动态,可为俄反导拦截力量提供20~30分钟的预警时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1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㊾|俄提升卫星导航能力,欲与美国GPS试比高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唐军

2021-12-11 19:3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0.jpeg

“格洛纳斯”-K导航卫星。

俄罗斯正发射新一代“格洛纳斯”-K导航卫星,提升卫星导航能力,欲与美国GPS试比高。
导航卫星在军事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在战争中,导弹、制导炸弹、武器平台甚至单兵都需要导航卫星的支持,有了导航卫星的加持,精确制导弹药命中精度更高,平台或人员可以更好地知道自己在哪里。
起起伏伏的“格洛纳斯”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正式拉开了进军太空的序幕,也开启了人类依靠卫星进行导航的时代。在观测这颗卫星过程中,美国霍普斯金应用物理实验室科学家发现卫星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断言可以用来实现卫星导航。于是后来在60年代美国实施了“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并取得了成功。  
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都是你有我也要有,最好是我有你无。美国发射导航卫星后,作为回应,苏联在1963年启动了“齐克隆”(Tsiklon)低轨道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服务于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196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 “齐克隆”系统的第一颗卫星,至1978年苏联共发射了29颗试验导航卫星。从1974年起,苏联开始又发射“旋风”导航卫星系统。
“旋风”系统的卫星运行在10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能提供大约100米的精度。“旋风”系统最初是军用系统,但后来广泛用于苏联/俄罗斯民用船只的导航。苏联解体后,在2003年之前,俄罗斯每年发射一颗这类卫星,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无论是“齐克隆”还是“旋风”系统,都是依据多普勒原理,属于第一代导航系统(美国“子午仪”系统也是第一代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高,加上卫星数量较少,用户接收信号耗时很长,满足不了用户实时定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美苏都不约而同开始第二代导航系统,苏联研制了“格洛纳斯”(GLONASS),而美国组建了GPS系统。


1.jpeg

“格洛纳斯”-M卫星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

1982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开始组建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类似,该系统包括部署在19000千米的半同步轨道,由空间段、控制段和用户段组成。与GPS系统不同的是“格洛纳斯”系统包括24颗部署在3个轨道面上,而美国的GPS是4个轨道面。此外,“格洛纳斯”系统采用频分多址调制方式(即把相同的伪随机码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而美国GPS系统采用伪随机码来区分卫星码分多址的调制方式。
“格洛纳斯”系统的卫星从1982年开始部署,到1989年,苏联发射了35颗试验星和定型卫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格洛纳斯”系统遭遇了管理不善以及资金缺乏的问题,加上卫星寿命短,普遍只有3年,俄罗斯政府几次商业化尝试“格洛纳斯”系统也没有获得成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格洛纳斯”系统处于半瘫痪状态,虽然系统处于运转中,但工作卫星的数目很少高于10颗,系统提供导航信息精度的能力非常有限。
此外,“格洛纳斯”终端装备的发展也严重滞后,不仅技术落后而且数量也少,这使得俄罗斯军方以及民用客户难以有效利用“格洛纳斯”提供的数据。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国防部只能购买美国GPS设备,满足军方需求,甚至出现空军飞行员自费购买GPS设备的现象。
加紧构建新“格洛纳斯”系统
进入21世纪,政治强人普京上台,加上原材料国际价格的上涨,俄罗斯经济发展迅速,腰包渐鼓的俄罗斯也有了更多资金发展航天,重振“格洛纳斯”系统计划在2002年启动。
2004年起,俄罗斯开始发射改进型导航卫星“格洛纳斯”-M卫星,该卫星设计寿命从3年延长到7~8年,具有更好的信号特性,并且具备星间链路功能。第一颗“格洛纳斯”-M卫星于2004年12月发射。至2007年底,卫星星座中有14颗卫星是“格洛纳斯”-M卫星,到2011年10月,“格洛纳斯”系统已经拥有满足工作需求的24颗卫星。
但即使是2003年开始投入使用的“格洛纳斯”-M卫星,总体性能上还存在短板。  比如卫星采用密封式设计,卫星主体是个密封的舱体,这也是俄罗斯面对自己电子工业等诸多精密工业基础薄弱的应对之策,而新型导航国家卫星是非密封式的,所有载荷设备都在真空中工作,简化了卫星的总体设计,而且寿命等指标也都更为出色。 而且频分多址的设计导致导航终端兼容格洛纳斯信号代价更大,而新出现的“伽利略”和北斗系统都采用码分多址设计,这导致“格洛纳斯”在国际民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了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格洛纳斯”-M卫星研制成功后,俄罗斯又马不停蹄地研制“格洛纳斯”-K卫星,该卫星采用新的卫星平台——“快车”-1000,采用了新型原子钟,定位精度更高,并且增加了码分多址设计。此外,卫星的寿命更长(在轨寿命延长至10年),可靠性也更高。
2011年,“格洛纳斯”-K卫星首颗试验星发射升空,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批量发射,主要是因为西方制裁,部分此前从西方进口的零部件只能靠国内解决。2020年10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第三颗“格洛纳斯”-K卫星,计划2021至2023年继续发射8颗该系列卫星。同步研制“格洛纳斯”-K2卫星原计划2021年开始发射,2030完成新一代卫星部署。但受疫情和技术等原因的影响,发射也推迟。


2.jpeg

未来,随着”格洛纳”-K卫星数量的增加,俄罗斯卫星导航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去年11月,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来自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格洛纳斯”系统部的巴依吉尔金娜女士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在大会表示,俄罗斯新一代“格洛纳斯”-K卫星和“格洛纳斯”-K2卫星具有可发射的导航信道数量多(分别为5个、7个和9个)、使用寿命长(分别为7年、10年)的特点。同时“格洛纳斯”-K卫星在抗干扰和PNT(定位,导航,授时)技术上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新一代的“格洛纳斯”-K卫星还会在5G技术上做一些探索。巴依吉尔金娜还表示,他们更新一代的“格洛纳斯” -K2卫星预计在2023年择机发射。
为了提升“格洛纳斯”的导航能力,其开始构建混合星座,强化区域能力。计划增加IGSO和GEO卫星,实现双频多星座区域增强。据称,2025年前,俄罗斯计划发射6颗IGSO轨道的“格洛纳斯”-B卫星,播发3个频点民用CDMA信号,东半球服务性能提高25%,“格洛纳斯”-B卫星和“格洛纳斯”-K2卫星还将增加精密单点定位(PPP)服务能力。在地面段,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地面站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俄罗斯规划了未来10年接收机抗干扰/抗欺骗能力提升路线图,更加注重接收机的抗干扰/抗欺骗能力,以专用接收机为例,从2020年到2030年,抗干扰能力从40dB提升到90dB,抗欺骗成功率从0提升至100%。
目前,“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包含27颗卫星,其中包括“格洛纳斯 - M”24 颗,3“格洛纳斯”- K,可确保覆盖全球,特殊用户定位精度在1米左右,民用用户在5米左右。虽然与最新GPS卫星还有差距,但基本满足俄罗斯国内国防和民用的需求。由于定位精度提升,可靠性提高,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俄罗斯推出了多种卫星制导的炸弹,复合制导的导弹也开始增加卫星制导作为中继制导。
根据俄罗斯规划,为确保2030年后“格洛纳斯”系统导航精度、可用性和完整性水平的要求,“格洛纳斯”系统精度将在2030年后提高到0.1米的水平,与GPS相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㊿|俄打造太空监视系统,“北极熊”天眼日益敏锐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兰顺正

2021-12-12 12:27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俄罗斯进行反卫星试验在国际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美国等西方国家指责俄罗斯行为“不负责”,不但制造了大量太空垃圾,而且还可能对太空的空间站造成威胁。
俄方则声明称,有关试验没有带来危险,并公布了相关视频以表明国际空间站与卫星碎片在不同平面沿着不同的轨道移动。另外俄国防部还表示,俄罗斯的外层空间监控系统正对每个新出现的空间物体不间断地监控,并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进行预测。那么,俄罗斯太空监视能力如何?


0.jpeg

俄罗斯用于监视太空的“窗口”光学观测系统。

“经略太空感知先行”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各国在太空中的活动日益增多,在该领域的竞争和对抗趋势也正逐步显现。为了能在太空竞争中占得先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对于各个航天大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就是对太空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分类,确定其性质和其他重要参数的能力。有道是“经略太空感知先行”,如美军就认为保持太空优势的首要条件是太空态势感知,以随时掌握复杂的太空状况,其研发的新一代“太空篱笆”空间监视雷达场站采用大型单基地相控阵雷达体制和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拥有很高的空间探测分辨率,可探测低地轨道直径5厘米的空间目标。
同样作为航天强国的俄罗斯也拥有自己的太空监视系统。在冷战期间,为了实时掌握太空中的情况和防备美国弹道导弹的突然袭击,早在1963年初,苏联就提出要建立一套太空监视网络,以对在轨卫星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并将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备案。1972年,苏联“太空监视中心”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该中心隶属于苏联防空军部队,由若干个能够为军方提供观测服务的民用天文观测台及8部“德涅斯特”远程预警雷达为其提供原始数据。该中心可以获得在轨物体的高度、方位角和倾斜角,以及径向速度,并能够对太空在轨物体进行编目。
后来随着美国太空能力增强,苏联又进一步升级了此类设备,如研发“树冠”雷达光学系统、“窗口”地基光电跟踪系统等。但是在苏联解体后,部分预警设备不再属于俄罗斯,一些项目也被搁置或退役,导致俄罗斯的太空监视能力大幅削弱。不过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开始重新重视太空监视系统的发展,其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1.jpeg

每个圆球里面安装了光学望远镜。

光电并进,优势互补
目前俄罗斯太空监视系统的典型装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窗口”光学观测系统。该系统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在1992年停止工作,2004年,俄罗斯对其进行了部分恢复。“窗口”系统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海拔2216米高的桑格洛克山上,非常适合光学装备探测跟踪空间目标。整套系统由10部光电望远镜构成,按照口径可分为短距、普通及远距望远镜,可探测低轨、中轨和地球静止轨道目标,每一部望远镜都安装在一个可开合的银球形工作站内。
资料显示,“窗口”系统能探测距离地面2000~40000千米的航天器和自然天体,确定其坐标方位和轨道参数,识别性质、用途和国籍,并获取光学图像。2015年,俄罗斯将该系统升级为“窗口”M,使其在探测跟踪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目标识别能力、通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目前,俄罗斯还正在滨海边疆地区建设具备更强大深空监视能力的“窗口”S系统,可探测到10厘米以下的小目标。


2.jpeg

“树冠”地面太空监视系统可以探测到太空近地轨道飞行目标。

第二种是“树冠”雷达光学系统,该雷达规模最大且使用的天线形似树冠,整套系统也因此而得名。该系统同样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包括“树冠”1、“树冠”N、“树冠”V三个项目,但后来都因故停止建设,2013年,俄罗斯宣布重启“树冠”项目。“树冠”1系统部署于北高加索地区的泽连丘克斯卡亚地区,是空间目标雷达光学综合识别系统,由2部大型光学装备、1部激光定位雷达、1部厘米波特高频射频雷达以及1部分米波甚高频射频雷达组成。
“树冠”N系统构成与“树冠”系统相同,但进行了改造升级,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部署,主要用于对低轨目标进行捜索、跟踪。而“树冠-V”是“树冠-N”改进型的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探测位于地球高轨道上的卫星或航天器。
俄罗斯正在部署的“沃罗涅日”系列雷达主要用于导弹防御,但该雷达也具备探测空间目标能力,用于太空态势感知。“沃罗涅日”雷达由莫斯科远程通信科技研究所、米涅茨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研发,主要用于监视空域、防御弹道导弹袭击等任务。
该雷达不仅性能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在制造工艺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所安装的设备大为减少,能耗大幅降低,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沃罗涅日”雷达家族主要由米波的“沃罗涅日-M”和“沃罗涅日-VP”、分米波的“沃罗涅日-DM”、厘米波的“沃罗涅日-SM”等组成,其中分米波雷达探测距离最远超过6000千米,探测高度8000千米,可同时监测500个目标,而厘米波雷达尚在研制之中。目前已有7座“沃罗涅日”投入使用,另有2座在建,1座在筹划中。


3.jpeg

“沃罗涅日”系列雷达也可以用于监视太空目标。

偏向于民用的国际科学光学观测网也具备太空监视能力。国际科学光学观测网由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观测站组成,由俄罗斯科学院负责管理运行,包括80多部不同类型的光学望远镜,拥有对监测范围内地球静止轨道目标的全覆盖持续监测、以及对闪电轨道目标的定期观测等能力。
另外在天基太空态势感知方面,俄罗斯目前虽未公开宣称部署此类装备,但是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却不可忽视。如在2019年12月6日,俄罗斯进行了一项小型航天器与多功能标准太空平台分离实验,以测试新的太空技术,有俄罗斯媒体指出,这是一颗监视卫星,不仅可以搜集本国卫星的信息,也可以用于监视他国卫星,因此,未来俄罗斯也有可能效仿美国发射专用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进一步提升太空感知能力。
(作者系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1|俄大力发展反卫星武器,导弹、激光一起上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林森

2021-12-14 11:58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俄罗斯官方首次证实进行了反卫星试验,俄反卫星武器掀开神秘面纱的一角。
俄罗斯进行反卫星试验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进行了回应,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系统。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
俄罗斯此前进行了多次反卫星试验,但都不是实际打靶试验,因此官方层面都没有进行证实。此次官方首次证实进行反卫星试验,俄反卫星武器也成为外界讨论的热点。


0.jpeg

俄罗斯A-235反导系统进行试射,该系统具备反卫星能力。

地基反卫:反导系统一弹两用
根据美国军方公布的信息,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使用的是一枚地基直升式反卫星导弹。
根据毁伤效果,反卫星手段主要分为“软”和“硬”两种,“软”的方式就是通过电子干扰设备、无源污染干扰剂对卫星的传感器或通信设备进行破坏,又称为软杀伤,这种方式不会彻底摧毁卫星,只会让卫星暂时失效或工作性能降低。“硬”方式就是通过攻击性武器撞击敌方卫星,彻底摧毁卫星,包括共轨自杀式卫星、海陆空反卫星导弹、定向能武器、天基作战航天器等。
地基直升式反卫星导弹属于“硬杀伤”反卫星武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在“雷神”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了反卫星导弹,但使用的是核战斗部,这种“超杀”手段有可能殃及己方卫星,因此很快就被淘汰,之后美国开始重点发展直升式动能反卫星导弹。最先研制成功的是空基直升式动能反卫星导弹。1983年9月13日,美国空军F-15战斗机成功完成ASM-135动能反卫星试验,击落了一颗报废的军用卫星。
在地基直升式动能反卫星上,得益于反导反卫星技术一体化的发展,美国部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具备反卫星能力。“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和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部署了44枚GBI地基拦截弹。目前,美国正增加部署GBI拦截弹的数量,到2023年,美国将拥有64枚该型拦截弹。在海基动能反卫星导弹上,2008年,在美国海军代号“燃烧冰霜”行动中,“宙斯盾”战舰使用“标准-3”反导拦截弹击毁了失控的卫星,证明了其反卫星作战潜力。


1.jpeg

此前,外界猜测上图是俄罗斯研制的反卫星导弹,但该导弹属于A-235系统还是S-500系统,或者是一种全新导弹,争议比较多。

目前,俄罗斯反卫星武器库中,具备直升式反卫星能力的有A-235“努多尔”和S-500两种导弹系统,而S-500虽然具备攻击低轨道卫星的能力,但其主要任务还是防空和反导,因此,本次反卫星试验使用的可能是“努多尔”导弹。
A-235“努多利”(北约代号PL-19)是新一代中段反导系统,由“金刚石-安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研制,用于取代上一代的A-135“阿穆尔”反导系统,改进后的A-235“努多利”是一种多功能反导和反卫星系统,不仅可以拦截弹道导弹,还可以攻击卫星。A-235系统拥有三层拦截体系,包括改进型51T6(北约代号SH-08“蛇妖”)高层拦截弹和改进型53T6(PRS-1,北约代号SH-11“瞪羚”)低层拦截弹,据称使用了新的制导系统和战斗部,不再使用核战斗部,远程拦截弹还可能使用了动能战斗部(KKV)。A-235增加一个代号为58R6的中层拦截弹,射程介于51T6和53T6之间。


2.jpeg

A-235反导系统装填拦截弹。

除了地基直升式反卫星导弹,俄罗斯还发展了可以用于攻击卫星的战略激光武器。
在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了年度国情咨文中,在国情咨文中,普京介绍了俄罗斯正在研制的一些新型战略武器,其中包括“萨尔马特”液体重型洲际导弹、“匕首”和“先锋”高超声速导弹、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激光武器。对于激光武器,在普京国情咨文中没有公开其命名,也没有公开具体用途,引发外界对这款新型武器的热议。当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透露,这款激光武器命名为“佩列斯韦特”。
按照激光武器功率大小和作战任务的不同,激光武器主要可分为战略激光武器和战术激光武器两大类。战略激光武器主要用于摧毁敌方卫星、洲际导弹等武器,以抢夺制天权。分析认为,“佩列斯韦特”是一种战略激光武器,可以攻击卫星,攻击敌方光学的卫星的光学设备,让其致盲,若攻击对方卫星天线或者太阳能电池,则可以让卫星失效。
俄罗斯激光武器系统的主要技术储备来自苏联时代。早在1965年,苏联就开始了激光武器的研制工作,并于1973年成立了专门负责激光武器研制工作的设计局。根据相关资料,冷战时期,苏联至少进行了11次激光反卫星试验,美国在冷战时期也进行了激光反卫星试验。1997年,美国陆军也公开了一次反卫星地基激光武器试验。
俄武装力量机关报《红星报》2018年底报道称,“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于当年12月1日在俄军投入试验性战斗值班。消息指出,从2017年起,相关机构在国家武器计划框架内开始为俄军队装备该武器系统。激光武器列装部队后,组织了人员掌握使用和合练。据俄媒此前报道,该武器已经交付部队,首批学员已在莫扎伊斯基军事航天学院进行了操控该武器的培训,以掌握新武器的使用。这也证明“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与太空作战有很大的关系。


3.jpeg

“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

天基反卫:“自杀式卫星”或重生
提到反卫星武器,很多人都会想到冷战时期苏联研制的自杀式卫星——共轨式卫星。共轨式拦截卫星又被称为“卫星歼击机”,是指能够对敌方有威胁目标实施摧毁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地球卫星。
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拦截卫星,1963年,苏联开始研制共轨式拦截卫星,1964年苏联成立了国土防空军空间防御部。该计划最终的结果是代号为“背景1”和“背景2”两个相互衔接的计划。
“背景1”计划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研制阶段、拦截试验阶段和实用试验阶段。1968年10月,苏联发射了宇宙-248靶星,接着又发射了宇宙-249和宇宙-252拦截卫星,卫星分别在绕地球2~3圈后,在500千米高度的轨道上迅速接近宇宙-248靶星时自爆成功。苏联在1978年宣布拦截卫星达到实战水平,到1982年6月,苏联共进行了20次空间武器拦截目标卫星的试验。
苏联的拦截卫星其实就是安装了炸药或无控火箭的“自杀卫星”,卫星重量在3000千克左右,装有主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和轨道机动发动机,可在雷达或红外系统的引导下可攻击200千米~2000千米轨道的卫星(轨道面倾角差±5°~±10°)。进入上世纪80年代,由于快速发射、拦截和制导方式等技术方面的改进,苏联的共轨式拦截卫星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实战能力进一步增强,苏联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拥有实战型反卫星武器的国家。


4.jpeg

苏联研制的拦截卫星。

2014年8月,美国媒体多次报道俄罗斯宇宙-2504卫星频繁变轨并与微风上面级交会的消息,美国官方也公开表示了对俄罗斯发展反卫星武器的担忧。宇宙-2504在2014年3月31日在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卫星官方代号为宇宙-2504,也被称作14F153。其他3颗卫星是编号为21、22和23的“信使”-M卫星。西方雷达探测到五个目标(可能是4颗卫星和微风-KM上面级)进入1172千米×1506千米,倾角为82.5度的轨道。
大部分卫星进入太空之后为了进入预定轨道会进行变轨,进入预定轨道后行卫星一般不会在短期内进行频繁变轨,这是因为变轨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改变卫星轨道倾角的变轨)。但也有一些像宇宙-2504那样“不安分”的卫星,入轨后根据任务需要频繁变轨,这些卫星一般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据悉,宇宙-2504在2015年3~7月至少进行了11次轨道机动,并与发射该星入轨的微风上面级进行了在轨交会。分析认为,宇宙-2504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可以使用激光或小型动能武器破坏航天器,无需使用炸药或弹片摧毁目标,完成任务后可再攻击下一个目标。但也有分析认为,宇宙-2504是一颗太空态势感知卫星,频繁机动是为了验证机动技术,更好地靠近对手的航天器进行近距离侦察,近年来,美国发射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就多次靠近俄罗斯和中国的卫星。
不管是验证共轨式反卫星技术还是执行太空态势感知任务,这些都展示了俄罗斯卫星机动能力,在该技术基础上具备发展成共轨式反卫星武器的潜力。


5.jpeg

共轨式拦截卫星整个拦截任务耗时比较长。

空基反卫:截击机欲变“卫星杀手”
上文我们提到,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空基反卫星导弹,美国展示这一能力后也刺激了苏联,苏联之后也秘密上马了空基反卫星导弹系统的研制——30P6“接触”反卫星系统。
上世纪80年代,“金刚石”中央设计局开始研制30P6“接触”反卫星导弹系统。该系统由米格-31改进而来的反卫星导弹携带平台和火炬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的79M6反卫星导弹组成 米格-31D反卫星截击机在执行任务时,由部署在哈萨克斯坦萨雷沙甘靶场的太空监视系统提供目标卫星的信息,79M6反卫星导弹长10米,可攻击200千米以下的低轨道卫星。
1987年1月,米格-31D原型机挂载79M6反卫星导弹首飞成功,但没有进行实际打靶试验,这一时期正是苏联风雨飘摇的时期,动荡的局势让项目发展颇为不顺,于1991年暂停。


6.jpeg

米格-31截击机携带神秘黑色导弹进行试飞,外界推测该导弹主要用于反卫星。

2018年9月,茹科夫斯基航空城上空出现了一架机腹挂载大型黑色导弹的米格-31截击机。该机舷号“蓝色81”,其机腹挂载了一枚大型黑色导弹,但外形上与俄罗斯最新的空射型“匕首”高超声速导弹不同。分析认为,该导弹是俄罗斯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型反卫星导弹,这意味着俄罗斯可能已经重启苏联时代的米格-31反卫星截击机项目。
米格-31是苏联时期研制在米格-25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款截击机,采用串列双座,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可空中加油,作战半径超过1500千米,可携带R-33、R-77、R-37M等空空导弹,主要用于拦截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等目标。
米格-31截击机列装后,苏联/俄罗斯在改进服役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多次改进,改进出了米格-31B、米格-31BM等型号。根据相关资料,苏联/俄罗斯共生产了519架米格-31系列截击机,目前,俄军大概还有约140架米格-31系列截击机处于现役状态,装备于12个飞行中队,大部分已经被升级为最新版本米格-31BM。


7.jpeg

1983年9月13日,美国空军F-15战斗机成功完成ASM-135动能反卫星试验,击落了一颗报废的军用卫星。

现在俄罗斯正将一部分米格-31BM升级为多用途战机,除了发射“匕首”高超声速导弹,还可以发射反卫星导弹,成为一款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俄罗斯宣布研发成功的A-60机载激光反卫星武器。该项目以伊尔-76飞机的改进型A-60为平台,携带大功率激光器,可致盲侦察或导弹预警卫星。
其实,在冷战时期,苏联就已经研制了A-60机载战略激光武器。1981年,以拦截高空漂浮侦察探测气球为应用目的的机载激光武器项目研制正式展开,随后更名为“拉多加计划”,由金刚石设计局设计研发的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安装在伊尔-76运输机的货舱内。1984年4月27日,在一次试验中,A-60激光武器飞机在1万米飞行高度,成功击毁了位于莫斯科东南700千米的Volsk浮空器研究中心上方放置的气球靶标。1988年,A-60试验机在莫斯科附近的Chkalovsky试验机场意外自然烧毁。1991年,第二架实验飞机A-60 / 2(izdeliye 1A2)开始飞行,但后来由于缺乏资金停止试验。


8.jpeg

A-60机载战略激光武器,外形上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白色的“大鼻子”。

据称,俄罗斯在2012年重启了A-60机载战略激光武器项目,这个重启并非简单复制苏联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而是会采用新的搭载平台、更大功率的激光以及瞄准设备,综合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俄罗斯多管齐下,发展了地基、天基和空基多种反卫星武器系统,反卫星战力大幅提升,为其争夺制天权提供了武器上的保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2|俄火箭发展:新火箭不给力,老火箭苦支撑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1-12-17 17:25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编者按】
11月25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第五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导弹预警能力。这是俄继反卫星试验后提升军事航天能力的一个最新动作。
上个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确认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反卫星武器。绍伊古强调本次测试中产生的卫星碎片绝不会对人类太空活动构成威胁。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对于此次俄罗斯反卫星试验反应强烈。美国国防部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和加速发展,加上有“政治强人”普京的领导,一度陷入深度衰弱的俄罗斯军事航天开始重振旗鼓,组建空天军、持续发射新军用卫星、研制反卫星武器……从军队编制、装备、航天工业等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军事航天能力。《高边疆之谋》专题本期走进俄罗斯军事航天,通过系列文章尝试解析重振旗鼓的俄罗斯军事航天。

12月13日,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RSCC)的两颗“快讯”系列通信卫星。
这是“质子”系列火箭今年的第二次发射,此前在7月21日将国际空间站的“科学”号舱段送入太空。
过去10年,“质子”系列火箭共发射了75次,年均发射次数7.5次,但近几年,受美国SpaceX公司大幅降低发射价格、自身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质子”系列火箭发射次数减少至2.8次。
其实,这也反映了俄罗斯当下火箭发展的一个尴尬之处:新型火箭不给力,“安加拉”系列火箭迟迟无法正式上岗,只能靠“联盟”系列、“质子”-M等老火箭继续支撑。


0.jpeg

发射升空的“质子”-M火箭。

老火箭遇到新问题
“质子”运载火箭是苏联/俄罗斯研制的一种大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约23吨,基本型在1965年7月16日首飞,至今已经服役了近56年,进行了400余次发射,包括执行苏联/俄罗斯多个空间站、探月等发射任务,可谓劳苦功高。
“质子”-M运载火箭是“质子”系列运载火箭的最新改进型,增加了“微风”-M上面级,不但可以满足俄罗斯的发射需求,还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在美国SpaceX公司“猎鹰”9火箭成熟之前,其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商业发射任务占到了国际市场总任务量的近70%。
但近四年,14次发射,只进行了4次外国载荷发射,不仅发射次数大幅减少,而且国外载荷比例也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发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美国、印度、日本竞相开展新型号火箭的研制,尤其是SpaceX公司这条“鲇鱼”带来的冲击最大。此消彼长之下,“质子”-M火箭的发射竞争力逐渐下降。
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通过火箭芯一级、整流罩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成本已经低至5000万美元左右,而在该火箭成熟之前,同类型火箭报价动辄上亿美元。
“其实,‘猎鹰’9火箭使用可重复使用技术具体对降低成本贡献多少,SpaceX公司没有透露具体的信息,但SpaceX公司给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带来的‘鲇鱼效应’是实实在在的,这样也倒逼竞争对手降低发射成本。”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2019年3月25日,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总经理罗戈津称,“质子-”M火箭的发射费用将降至同“猎鹰”9火箭相当的水平,已采取措施来压缩地基航天基础设施中心的某些支出,节省发射准备费用,从而降低“质子”-M火箭的发射成本。罗戈津说:“我们将恢复‘质子’-M火箭同‘猎鹰’的竞争力。”


1.jpeg

“质子”-M火箭发射失败。

杨宇光指出,在国际商业市场,卫星运营商在选择发射服务提供商时除了会考虑发射成本,还有政治方面的影响以及发射成功率,比如某颗卫星用了美国的零部件,那发射可能就受到限制,而选择“猎鹰”9火箭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在2015年之前频繁发射事故,成功率相对低一些,即使近年来发射价格有所降低,但依然很难获得国际订单。
自2001年起,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已进行了“质子”-M火箭的112次发射,其中11次失败。此外,由于“质子”-M火箭使用的燃料含有毒物质,根据哈萨克斯坦的要求,“质子”-M火箭将在2025年退役,由 “安加拉”-A5大型运载火箭取代。
除了“质子”-M火箭,另一款老骥伏枥的老火箭是“联盟”系列火箭。“联盟”1966年11月28日进行了首次发射,由于“联盟”由R-7洲际导弹衍生而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联盟”火箭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发射次数最多的多用途运载火箭。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工业在管理体制、航天工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人才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在高强密度发射的背景下各种问题就会暴露,比如项目频繁拖延,发射成功率不高等。”杨宇光认为。


2.jpeg

“猎鹰”9火箭通过火箭芯一级、整流罩的可重复使用,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不给力的“安加拉”火箭
去年12月15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新一代火箭“安加拉”- A5,把模拟配重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这是该型火箭的第二次发射,而首次发射在2014年进行,并且首飞获得了成功,但两次飞行间隔时间如此之长,这在世界火箭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没有定型,导致‘安加拉’系列火箭迟迟无法正式上岗。”杨宇光表示。
“安加拉”火箭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制的第一款新型火箭,火箭从1994年开始研制,计划用其替代商业发射主力——“质子”-M火箭以及部分“联盟”系列火箭。
杨宇光介绍说,“安加拉”火箭是一个火箭家族,采用通用化和系列化设计。
“安加拉”系列火箭不仅能从本国发射目前俄现有的大部分航天器,降低对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依赖,而且采用无毒的推进剂,符合世界火箭发展潮流,因此俄航天部门对其寄予厚望,投资超过上千亿卢布。
但“安加拉”火箭从研发到试射可谓一波三折,首次试射原定于2000年,但随后因各种原因多次推迟,直到2014年才进行首飞。2014年7月,“安加拉”-1.2火箭发射成功,运载能力更大的“安加拉”-A5在2014年12月24日首飞成功。
根据俄方公布的信息,“安加拉”系列火箭的主动力是RD-191液氧煤油发动机,最大推力192吨,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的模块组合方案,“安加拉”系列火箭分为小型的“安加拉”-1.2、中型“安加拉”-A3、大型“安加拉”-A5,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3.8~25吨。


3.jpeg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主研制的最大运力火箭是“安加拉”-A5,但研制计划进展并不顺利。

“虽然‘安加拉’-A5两次试射都取得了成功,但还需要试射几次才能定型,因为样本太少了。”杨宇光指出。
罗戈津曾在2020年称,2021年俄罗斯计划进行两次‘安加拉’火箭发射,一次为轻型火箭的‘安加拉’-1.2,另一次为大型的‘安加拉’-A5,但目前来看,发射计划已经推迟,这无疑将导致项目进一步拖延。
“对比其他国家的新型火箭发展,‘安加拉’火箭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但赶了个晚集,”杨宇光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是资金、技术、人才和国际制裁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不只是火箭,其他航天项目也深受这些因素影响。”
除了“安加拉”系列火箭,俄罗斯还正研制“联盟”-5新型火箭。2015年8月,俄“进步”火箭航天中心向外界宣布启动“联盟-5”火箭研制项目。按计划,该火箭的组装和发射调试工作将在2020年至2021年实施,2022年至2025年进行数次试射。
罗戈津在2020年6月向外界介绍说,俄正在研制的“联盟-5”号火箭将分为载人和发射商业有效载荷的两种型号。“一种型号用于搭载新型的载人飞船,另一种则简化和降低成本用于发射商业有效载荷。”
据悉,“联盟-5”是两级运载火箭,其箭体最大直径为4.1米,发射重量约为530吨,其所用燃料及氧化剂分别为煤油和液氧,将用于发射俄正在研制的“联邦”载人飞船和商业卫星。由于发射飞船和卫星时运载火箭的配置不同,因此“飞船”版和“卫星”版“联盟-5”火箭的总长度分别为65.9米和61.7米,最大运载能力约15吨。
根据规划,预计2022年将使用“联盟5”号火箭进行首次载人发射,2023年使用该型火箭将新型“联邦”号飞船送入太空。
据俄航天集团介绍,一枚“联盟-5”火箭的发射费用预计为6000万美元左右,俄方准备每年发射6枚该型号火箭,希望其在中型运载火箭国际发射市场上占据18%的份额。


4.jpeg

“联盟”-2.1b火箭。

重型火箭项目停止或影响载人登月计划
重型运载火箭是航天强国的标志之一,并且仅有少数航天强国正在研制这种类型的火箭,目前,这个赛道上,只有中美俄是实力派选手,但俄罗斯今年宣布“退赛”。
据俄新社此前报道,俄罗斯能源火箭与航天集团进步国家设计中心的主管巴拉诺夫今年9月表示,俄罗斯已停止了“叶尼塞”重型火箭的技术设计工作。
为实现载人登陆月球等深空探测任务,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于2016年启动重型火箭的相关论证工作,2018年1月,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开始研制重型火箭。2019年1月,罗戈津正式将重型火箭命名为“叶尼塞”重型火箭。


5.jpeg

“叶尼塞”重型火箭设想图。

根据俄罗斯相关规划文件显示,“叶尼塞”重型火箭基本型的近地轨道能力应至少为80吨,后续型号可提升至100吨,极月轨道运输能力至少为20吨;可将俄“雄鹰”号下一代载人飞船送入月球轨道。
“冷战时期,苏联研制了N-1和‘能源’号重型火箭,为航天飞机研制的‘能源’号成功进行了两次发射,因此,俄罗斯研制新型重型火箭是有技术基础和经验的,只要经费足够,‘叶尼塞’火箭在2030年之前让俄罗斯圆载人登月梦不成问题。” 航天专家黄志澄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因此,“叶尼塞”火箭研制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这个“东风”——钱迟迟不来。在“叶尼塞”完成初始设计即将进入真正实施阶段之前,“叶尼塞”重型火箭接连遭遇经费与技术难题,导致从2019年10月之后,一直处于纸面阶段,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重大进展。
根据俄媒报道,重型火箭的研制费用从最初提出的2.5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161亿)减至1.2万亿卢布,再到7400亿卢布。但即便如此,该计划还是遭到俄罗斯政府的强烈反对,认为其造价高、经济拉动效果不明显,导致最终研制“叶尼塞”的联邦计划一直没有被批准。
其实,俄罗斯已经开始考虑在没有“叶尼塞”重型火箭的情况下实施载人登月。据俄罗斯塔斯社2021年2月报道,俄能源火箭与航天集团开始探讨利用4枚“安加拉”-A5火箭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的可能性,即发射4枚“安加拉”-A5V火箭,将载人飞船、月球着陆系统及空间拖船分别送入轨道,随后进行在轨对接后实施登月。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廖小刚认为,“安加拉”-A5V火箭方案涉及多次轨道对接,风险较大,而且后续在月球建立基地也需要“叶尼塞”这样的重型火箭,因此,该型火箭的停止研制或将影响俄罗斯2030年载人登月目标的实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3|逐渐模糊的界限:商业卫星深度介入俄乌冲突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兰顺正

2022-03-22 13:28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在这场冲突中,双方各种武器装备纷纷亮相,而作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装备,卫星也深度渗透此次冲突,而且不少民用和商业卫星也被用于战场。
《参考消息》3月21日援引德国《商报》网站的报道称,私人卫星被广泛用于而俄乌冲突,不仅用于追踪乌国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还可以用于追踪战况演变。德国《商报》网站在刊发的《紧盯敌人:新卫星技术如何影响乌克兰战争》一文指出,“随着技术的技术,数以千计的私人卫星现在也能提供侦察服务。这些卫星图像通常来自初创公司,它们能做的往往比拍照要多。”“乌克兰战争可能是这个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0.jpeg

美国MAXAR公司发布的俄军机场的卫星照片,可见该机场部署了苏-25攻击机和直升机,不仅可以看到军机的部署数量,还可以识别大部分机型,该卫星照片具有很高的军用价值。

商业遥感卫星开启“上帝视角”
此次冲突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全程直播”,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在各种社交平台随时关注冲突的进程和双方战况,其中各路商业遥感卫星功不可没。
自20世纪80年代起,商业遥感已经被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国防和军事领域,包括军事侦察、海洋监视、武器制导、毒剂侦察和气象观测等。与军事侦察卫星相比,商业遥感卫星多为星座布局,覆盖面广、成本低、重访周期短、系统弹性强,在目标侦察、战争潜力评估、攻击后毁伤评估及战时气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军事侦察卫星的有力补充。如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就与休斯公司合作,利用休斯公司旗下地球观测卫星公司的“陆地卫星-4号”拍摄和处理伊拉克地区的高清遥感图像,并以此与军用卫星图像数据相结合,制定空袭行动计划和打击路线。同时,美军还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民用气象卫星为作战过程中的气象预测和保障工作提供支撑。
在过去,在战争中调动和使用卫星资源是极少数国家的特权,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浪潮下催生了一批商业航天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竞争,商业航天已初具规模。而商业遥感作为商业航天的主力军之一,其产品更加在民间普及,对国计民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现在平民百姓在家中也能感受“上帝视角”。
此次的冲突中,各国商用卫星在对战事热点地区如基辅、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梅利托波尔、敖德萨等区域不断进行卫星成像,普通人只要在网上一搜就可以得到相关的资料。这其中,美国MAXAR公司是比较突出的典型。早在2月24日之前,该公司的卫星就把镜头对准了俄罗斯部队,拍摄了多张高清卫星照片。这些照片清晰地显示了地对空导弹、火箭炮、运输车辆、无人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野战医院等俄军装备,如果仔细一些话还可以发现俄军人的身影。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还在持续监测冲突过程并加以公布。


1.jpeg

WorldView-3卫星的分辨率已经超过不少国家的军用侦察卫星。

Maxar公司主要依靠的是其WorldView-3卫星和GeoEye-1卫星。WorldView-3是一颗2800千克的商业地球观测卫星,2014年8月13日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运行在高度为617千米的轨道上,主要用来观测云层、气溶胶、蒸汽、冰和雪的气象数据,也可用来进行军事观察。WorldView-3的商用全色图像的最高分辨率可达0.31米,是世界上清晰度最高的商业卫星。同时WorldView-3卫星还具有多光谱技术和短波红外线技术,能实现夜晚成像,其多光谱照片分辨率为1.24米,短波红外线相机分辨率为3.7米,可以发现军车、坦克和飞机等装备。
除拥有极强的观测能力外,WorldView-3还具有非常快的数据传输能力,可达到每秒1.2GB。GeoEye-1卫星净重1955千克,也是一颗高分辨率地球观测卫星。2008年9月6日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由Delta II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684千米的近地轨道上,该卫星的镜头直径为1.1米,可以拍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全色图像的最高分辨率0.41米,多光谱图像的最高分辨率1.65米,而且还能以3米的定位精度精确定目标位置。
中国的“海丝一号”卫星在此次冲突中同样表现不俗。“海丝一号”是长沙天仪空间研究院、中国电科38所以及厦门大学等联合研制的SAR遥感卫星,于2020年12月22日与“天光号”卫星一起,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与光学成像卫星不同,SAR卫星是通过星上的雷达发射C波段电磁波到物体(地球)表面,再通过卫星上的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形成图像。由于电磁波具备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SAR卫星可以穿透云雨雾,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遥感成像。
“海丝一号” 整星重量小于185千克,是中国首颗对标国际先进指标的、基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1米分辨率、C波段商业SAR遥感卫星,主要是面向海基和海岸带的遥感成像,可为海洋灾害监测、洪水监测和地表形变分析等提供支持。在2022年1月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后,“海丝一号”对火山喷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应急拍摄,获得了火山喷发灾区全球第一个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数据。在2月末国外互联网有消息称,为阻碍突入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俄军的前进步伐,乌克兰军方炸毁了位于哈尔科夫市东部的佩切尼吉水库大坝,随后又有国外网友称,这座水库的大坝其实是俄军炸毁的。而这个疑问随后就被中国“海丝一号”解开,根据2月26日“海丝一号”拍摄的照片显示,该处水库大坝依旧完好,水库下游也未见受水灾区域。


2.jpeg

“海丝一号”卫星拍摄的乌克兰水库的照片。

低轨道通信卫星上战场
除了遥感卫星,低轨道通信也被运用于俄乌冲突。据《环球时报》的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2月26日宣布,应乌克兰副总理米哈伊洛·费多罗夫的要求,“星链”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已经在乌克兰投入使用。乌方表示,“如果俄罗斯的攻击破坏了乌克兰互联网,这种不受地面基础设施限制的卫星通信网络可能会很有用”。
“星链”计划于2015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发射了2000 多颗卫星。随后有报道称乌克兰的一位用户对Dishy V1设备进行了速度测试——持续速度136Mbps,最高速度200Mbps,这几乎是当地平均速度的5倍。在3月17日,全球宽带网络速度测试网站Speedest.net运营商Ookla 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刚刚完成测试阶段,但其现在在15个国家的平均下载速度超过100Mbps。


3.jpeg

“星链”卫星。

有消息称,西方国家除了向乌克兰提供反坦克武器、便携式防空导弹等武器,还提供了一些卫星通信电话、卫星通信车等设备,方便乌军指挥以及和北约进行情报共享,部分通信电话可以利用运行在低轨道的“铱”星通信卫星进行通信。
“铱”星是低轨道通信网的代表,最早由通信巨头摩托罗拉公司提出,但因为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在1999年其运行商——铱”星公司破产,后来,美国国防部看到该卫星的军用潜力,让其起死回生。2019年9月,美国防部通过美空军太空司令部与铱星通信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7.385亿美元、为期7年的合同,选用其近地轨道星座提供无限制的卫星服务。该合同通过AFSPC的增强型移动卫星服务(EMSS)项目授予。据项目计划,铱星公司将通过66颗近地轨道卫星继续提供全球安全和非密话音、广播、网络或分布式战术通信系统(DTCS)的接入服务,并为不限数量的国防部和国防部批准的相关用户选择其他服务。
根据卫星所在轨道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低轨通信卫星(LEO)、中轨通信卫星(MEO)和高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GEO)。通常,LEO卫星轨道高度范围是500千米~ 2000千米,MEO卫星轨道高度2000千米~36000千米,GEO卫星轨道高度为36000千米。随着卫星技术和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低轨道通信卫星开始受到重视,因为卫星的轨道高度低使得传输延时短,路径损耗小,多个卫星组成的通讯系统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频率复用也更有效,再加上成熟的蜂窝通信、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也为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对于高轨道通信卫星,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具有相对成本较低、通信带宽大延时短的特点,可为地面部队、航空飞行器等装备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使其摆脱陆基通信系统的限制,不受地形的影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反劫持能力也将得到大大提高。在此次冲突中,俄军动用弹道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巡航导弹对乌军通信设施进行打击和干扰,战争初期,乌军的军用通信网络就处于瘫痪状态,但是依靠民用通信设备、卫星通信电话等设备保持着对部队的指挥。
此次冲突中,低轨道通信星座的表现将是各方研究跟踪的重点,推进低轨道通信卫星的发展。目前,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一网公司(OneWeb)、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为代表的典型商业航天企业陆续公布了各自的中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并快速推进星座部署进程。
除了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民用的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也深度介入俄乌冲突,可以预见,未来,民用或商业卫星将被广泛用于军事冲突或战争,这种趋势值得关注和研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4|世界号火箭首射成功,韩朝太空竞赛或加速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林森

2022-06-23 18:56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韩国“世界”号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11个独立使用国产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
6月21日下午,韩国国产火箭“世界”号(KSLV-Ⅱ)发射成功,将多个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韩国自主研制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世界”号火箭曾在去年10月进行了首次发射,但首飞以失败告终。因此,对于韩国来说,该火箭的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在朝鲜半岛这片热土上,朝鲜和韩国在军事科技上展开了几十年的竞赛,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具体到能够彰显国家高科技实力以及拥有巨大军用潜力的航天领域,两国更是铆足了劲,大力发展,展开了激烈的竞赛。


0.jpeg

“世界”号火箭第二次发射。

“世界”号火箭对韩国有何意义
2009年8月25日,一枚白色的火箭矗立在韩国罗老航天中心的发射塔架上,这枚命名为“罗老”的白色火箭寄托着韩国征服太空的梦想,也是韩国实现“大国梦”的必备能力之一。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不少韩国人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发射直播,火箭顺利点火升空,火箭分离也正常,不少韩国人甚至认为发射获得了成功,但最终结果是整流罩分离装置存在结构缺陷和电路设计有问题,导致火箭升空后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以失败告终。
2010年6月,“罗老”号火箭进行第二次发射,这次飞行更惨,升空两分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爆炸坠毁。经历两次失败后,2013年,“罗老”号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太空,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一个使用“国产”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这里的国产两字之所以加上引号,主要是因为“罗老”号火箭第一级由俄罗斯提供,第二级才是韩国研制的,因此只能算半国产,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号成功发射后韩国媒体会再次宣称,韩国是世界上第11个自主具备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而且,韩国媒体还强调,目前全球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日本和印度能通过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将1吨以上的实用卫星送入太空,韩国由此成为第七名。
“罗老”号是一型二级运载火箭,火箭长33.5米,火箭芯一级直径2.9米, 起飞质量140吨,芯一级火箭采用一台推力为1670千牛的RD-151液氧煤油发动机,火箭第二级由韩国航空航天研究制造,第二级长2米,直径1米,采用一台推力86.2千牛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58秒。“罗老”号火箭运载能力比较小,只能将重1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高度300千米的近地轨道,由于运力有限,实用性很低,更多是解决有无问题。


1.png

“罗老”号火箭只能算是韩国的半国产火箭。

根据韩国公布的资料,“世界”号一种三级运载火箭,一级配备了4台本国研制的75吨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二级是1台75吨级推力火箭发动机,三级则采用7吨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世界”号重达200吨,最大运载能力达到1.5吨,远超“罗老”号火箭。在此次发射之后,“世界”号到2027年还将进行4次发射,将 10颗以上的卫星送入太空。
相对于运力只有100多千克的“罗老”号火箭,运力达到1.5吨的“世界”号火箭显然更实用,尤其是在微小卫星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大部分低轨道应用卫星都可以由“世界”号火箭发射。比如重1吨的军民两用遥感卫星“阿里郎”-3A卫星就可以用该火箭发射,该卫星最高分辨率为0.7米,达到国际上许多国家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主流水平。
“世界”号火箭的成功将进一步提升韩国的军事航天能力。根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其高分辨率监视卫星“425项目”,以应对地区安全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425项目”是指确保韩国自主拥有5颗侦察卫星,包括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和一颗光学侦察卫星。雷达卫星在气象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侦察。
《日经亚洲》评论称,从国产火箭到潜射导弹,韩国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太空和军事大国。目前,韩国为了监视朝鲜导弹,正在从美国和日本接收卫星信息。在“世界”号发射成功后,韩国有望通过自主发射卫星培养侦察能力,在韩美日安全合作中建立更具战略意义的同盟关系。


2.png

运力大幅提升的“世界”号火箭可以发射重量更重的卫星。

韩国航天实力已经领先朝鲜
2012年12月,朝鲜在西海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用“银河”-3运载火箭发射了“光明星”-3号卫星,朝鲜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成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8年8月,朝鲜曾宣布使用“银河1号”火箭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光明星”-1号,但外界根据监测结果称发射未获得成功。2009年4月,朝鲜宣布“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升空,随后向地球播放了两首朝鲜革命歌曲《金日成将军之歌》和《金正日将军之歌》。不过,英国、美国、俄罗斯、比利时、韩国等研究机构的专家随后评价认为,朝鲜第二次发射活动也是失败的。直到2012年12月,“银河”-3号发射才获得成功。
“银河”-3是一型三级运载火箭,长30米,直径2.4米,发射重量为91吨。芯一级采用了4发并联设计,直径2.4米,每台发动机大约有30吨推力,并联实现了约120吨的起飞推力,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约500千克左右。
“光明星”-3号卫星重量只有100千克左右,很难搭载先进的观测设备。据朝鲜方面称,其安装有摄像头,能够向卫星控制综合指挥所传输照片等观测资料,卫星寿命为两年。


3.png

朝鲜展示的“银河”-2号和“银河”-3号火箭模型。

若与韩国“罗老”号火箭对比,“银河”-3号运力大不少,但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技术来源于放大版“火星”-7导弹,优势是实现了国产化,而“罗老”号技术依赖于俄罗斯。
“罗老”号发射成功后,韩国航天将精力放在运载能力更大的“世界”号火箭上,而朝鲜从2016年至今还未进行航天发射活动,随着“世界”号火箭的发射成功,是否意味着朝鲜火箭发展落后于韩国了呢?
笔者认为,朝鲜很可能受经费的限制,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弹道导弹上,提升核打击能力,先保证国家安全,而且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之间技术联系紧密,弹道导弹尤其是洲际导弹技术的突破未来也可以用于发展运载火箭。
2017年3月18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称视察大推力发动机(外界认为是80吨级)时表示,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和完成,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堪称“3·18革命”。2017年12月,朝鲜宣布成功发射“火星”-15洲际导弹。西方情报部门估计,“火星”-15洲际导弹一级配备了“318革命”发动机,射程超过1万千米,投掷重量约700-800千克。今年3月,朝鲜宣布成功试射“火星”-17导弹,该导弹比“火星”-15尺寸更大,普遍分析认为,该导弹射程超过1.3万千米,重量达到100吨级,起飞推力达到160吨左右,如果在“火星”-17导弹基础上发展运载火箭,其运载能力至少达到1吨。
因此,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朝鲜也在进步,但整体技术水平来说,韩国已经超过了朝鲜,得益于本国微电子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宽松的国际环境,韩国卫星技术水平也在朝鲜之上。
目前,朝鲜也在推进国产卫星技术的发展。2月27日,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和国防科学院按照侦察卫星研制计划进行了重要试验。报道称,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和国防科学院27日按照侦察卫星研制计划进行了重要试验。报道称,试验利用将搭载于侦察卫星的若干摄像头对地面特定地区进行了垂直和倾斜摄影,确认了其高分辨率拍摄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姿态控制装置的特性和动作的准确性。朝中社评价此次试验在研制侦察卫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韩媒称,推测该侦察摄像头研制完成后将被安装到正在研发的侦察卫星上,进而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随着朝鲜核威慑力的提高,提升航天能力可能是朝鲜未来国家战略目标之一,未来朝鲜半岛的航天竞赛也将愈演愈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5|美国谴责俄卫星危险靠近,只许州官放火?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林森
2022-08-17 19:12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美国军方谴责俄罗斯近期发射的一颗军用卫星跟踪美国侦察卫星,但对于自己之前频繁靠近跟踪中国卫星的举动却只字不提。

据美国媒体14日报道,美国强烈谴责了宇宙-2558卫星跟踪美国侦察卫星的举动,称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将‘冷战’从地面带上了太空”。虽然俄罗斯称宇宙-2558是一颗“探测卫星”,但是其却能够接近近距离轨道上的其他航天器。


0.jpeg

随着卫星的增多,不少大国积极构建卫星监视体系,提升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让美国生气的宇宙-2558

8月1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用一枚“联盟”-2.1v运载火箭将一颗编号为宇宙-2558(Kosmos-2558)卫星准确送入轨道,俄罗斯国防部证实,这颗卫星是一颗军用卫星,但没有透露其具体用途。

3天后,这颗卫星在太空中的行踪引起了美国航天爱好者和媒体高度关注,因为该卫星靠近今年2月发射入轨的1颗美国绝密军用卫星,代号USA-326,不仅轨道平面吻合,最近距离大约80千米。美国媒体认为,这又是一颗俄军“检查员”卫星,实际上是潜在的反卫星武器。

USA-326卫星在今年2月发射升空,是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今年发射的第一颗侦察卫星。美国国家侦察局(NRO)隶属于美国国防部,是美国重要情报机构之一,卫星是该机构获得各种情报的主要工具,它的职责是研发、部署和运行各种侦察卫星,比如各种类型的侦察卫星、海洋监视等,比如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锁眼”侦察卫星。由于是军用卫星,美国方面也没有向外界透露USA-326卫星的具体用途,因此非常神秘。

根据发射活动划出的禁航区推算,任务指向是一条倾角97.4度,高512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NRO给本次任务分配的徽章是一只警惕观察领地的羱羊,可能暗示了NROL-87具备宽视场(居高临下)、低亮度(羱羊在夜空之下)、轨道高机动能力(羱羊可在陡峭高耸的山体上跳跃运动,卫星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有分析认为,NROL-87是美国“锁眼”系列的最新一代成像侦察卫星。目前美国在轨服役的光学侦察卫星主力是“锁眼-12”,采用太阳同步椭圆轨道,分辨率最高达到0.1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侦察卫星。


1.jpeg

宇宙-2558卫星发射升空。

不管NROL-87是什么类型卫星,从美国官方的反应来看,该卫星价值高、作用大,才会对俄罗斯卫星的靠近这么敏感,反应激烈。

宇宙-2558内部代号叫“级别”(Нивелир),俄联邦国防部代号14F150,是由著名的航天器生产商——拉沃契金联合体研发,美国专家称这颗卫星可能配备了一个用于观察其他航天器的传感器系统,而不是用于拍摄地面照片的典型观测卫星。

其实,俄罗斯之前就发射过这种卫星。2014年8月,美国媒体多次报道俄罗斯宇宙-2504卫星频繁变轨并与微风上面级交会的消息,美国官方也公开表示了对俄罗斯发展反卫星武器的担忧。宇宙-2504在2014年3月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卫星官方代号为宇宙-2504,也被称作14F153。其他3颗卫星是编号为21、22和23的“信使”-M卫星。西方雷达探测到五个目标(可能是4颗卫星和微风-KM上面级)进入1172千米×1506千米,倾角为82.5度的轨道。

据悉,宇宙-2504在2015年3~7月至少进行了11次轨道机动,并与发射该星入轨的微风上面级进行了在轨交会。有分析认为,宇宙-2504是一颗太空态势感知卫星,配备了专用侦察设备,主要用于近距离监视和侦察别国高价值卫星,具备发展成“自杀式”卫星的潜力。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宇宙-2504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可以使用激光或小型动能武器破坏航天器,无需使用炸药或弹片摧毁目标,完成任务后可再攻击下一个目标。

2020年2月,美国就曾指责俄罗斯卫星“危险靠近”美国卫星。当时美国航天司令部司令兼美国天军空间作战部长雷蒙德上将指责俄卫星“跟踪”美秘密军用卫星,威胁美太空资产安全。雷蒙德所指的这颗俄罗斯卫星的编号为宇宙-2542,被“骚扰”的是美国编号为USA-245的一颗秘密军用卫星。俄罗斯外交部之后进行回应:俄方注意到不久前美官员发表的俄宇宙-2542卫星靠近跟踪了美国USA-245间谍卫星的声明。俄方对此强调,俄卫星的运动不对美方空间物体构成任何威胁,更不违反任何国际法的规范和原则。


2.jpeg

美国用于太空监视的GSSAP卫星设想图。

美国频繁靠近中国卫星

对于美国指责俄罗斯卫星靠近美国卫星一事,经常看新闻的读者可能会想到去年10月媒体热议的关于美国卫星靠近中国卫星的事情。

去年11月,《环球时报》援引美媒报道称,去年7月,美国一颗卫星秘密靠近一颗中国卫星,10月28日的这篇报道详细描述了一场据称是发生在2021年7月的中美太空遭遇事件。报道称,一颗由美国空军和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联合秘密研发的,代号为USA-271的卫星,试图接近中国迄今为止重量最重,也是最为先进的卫星——实践-20卫星。这颗卫星与实践-20卫星平行“伴飞”,但随后中方清楚地发现了USA- 271卫星,并迅速地将实践-20卫星移走。美媒称这颗尝试抵近监视实践-20卫星的USA-271卫星,是美国“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的组成部分。

实践-20卫星是中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技术含量最高的高轨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首飞试验星。该卫星采用了多项中国国内先进的技术,比如采用了中国目前卫星上使用的面积最大、展开方式最复杂的太阳翼,双翼展开比波音737飞机的翼展还要宽10米。此外还采用了电推进、激光通信等前沿科学技术。据称,其可满足未来20年的大容量卫星的应用需求,因此,可以说该卫星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美国对其感兴趣也在意料之内。


3.jpeg

GSSAP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满足抵近侦察的需求。

GSSAP 的全称是 Geosynchronous 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Program,中文翻译为“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旨在监视地球同步轨道高度及其附近的常驻空间目标。GSSAP系列卫星由美国轨道ATK公司研制,重约650千克,携带的光电传感器专用于空间监视,收集特定目标卫星或物体的情报,该计划中的卫星数量是6颗。GSSAP系列卫星于2014年首发,今年1月,最后两颗卫星发射成功。1月21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天军站发射了美国天军(USSF)“地球同步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5和6空间监视卫星。

俄罗斯方面的空间监测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GSSAP系列卫星进行了数百次机动,并对地球静止轨道上十几颗运行中的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抵近。2016年GSSAP系统的卫星就曾靠近中国的通信技术一号试验卫星,并在2017年接近了由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发的PakSat-1R通信卫星和中国为尼日利亚发射的Nigcomsat-1R通信卫星。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航天器造成了极大威胁。据统计,美国卫星抵近中国卫星的次数约占美国卫星抵近所有国家卫星总次数的19%,甚至都高于俄罗斯。

行文至此,大家对美国指责俄罗斯卫星靠近行为应该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就是说美国为了监视别国的卫星,确保自己的太空优势,打造出了的天地一体的太空监视体系,其发射的卫星也频繁靠近别国卫星,进行近距离侦察监视。所以美国一方面炒作指责他国卫星的近距离靠近行为,对自己同样的行为却只字不提,可以说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笔者看来,这种相互监视的行为是大国太空博弈的一部分,秉持“你有,我也要有”的原则,尽量维持太空的军事平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4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6|北约强化联盟太空监视能力,提升太空战力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林森
2023-02-23 16:41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北约为提升太空战力提出新计划,将开展“联盟太空持续监视”计划。

据外媒日前报道,来自北约16个成员国以及芬兰和瑞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LOI),参与“联盟太空持续监视”计划(APSS)。该意向书于2月14日至1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联盟年度国防部长会议期间签署,一旦颁布,将允许北约总部更快更及时地使用天基系统收集的数据。

随着太空技术的进步以及军事化运用的进一步推广,北约认为太空领域对其安全至关重要,启动了太空军事化进程。俄乌冲突和商业卫星的大范围使用促使北约强化联盟太空监视能力,北约太空军事化走向更深层次。

5.png

作为北约重要成员国,法国发射了多颗“太阳神”系列侦察卫星。

APSS计划: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从现有信息来看,“联盟太空持续监视”计划(APSS)并不是以部署太空资产为主的计划,而是整合成员国现有的国家以及商业的太空系统的数据信息,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整理、分析和分发,避免重复和浪费,从而达到提升监视能力的目的。这个计划不仅集成商业太空系统在地理情报方面的最新进展,还将整合空间系统、数据收集技术和联盟成员中已有的其他资源来节省成本。最终将建立一个由国家和商业空间资产组成的“虚拟星座”,统称为“天鹰座”(Aquila)。据北约称,“Aquila”在拉丁语中是 “鹰”的意思,象征眼光敏锐、目光高远,反映了太空卫星系统的持续监视的能力。

北约官员称,一些成员可能会选择用本国的天基传感器和系统来支持这一倡议,而没有星座的国家可能会贡献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或者出资资助北约购买卫星数据情报。卢森堡已同意出资1650万欧元(1770万美元)启动APSS,资助创建一个“专家团队”来开展该项目,并开始整合当前的联盟空间系统和数据。APSS的谅解备忘录(MOU)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签署。APSS计划目前的参与者包括: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法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芬兰以及瑞典。

北约通信和信息局(NCIA)总经理Ludwig Decamps表示,北约已经收集了天基ISR数据,但APSS倡议的践行者——APSS机构能够更好地整合这些数据。“我们正在采取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这与其说是将系统相互连接起来,不如说是将数据带入系统,使这些数据以可用的格式提供给联盟。”

俄乌冲突中,北约与俄罗斯都动用了大量太空资产为各自服务,深刻影响了冲突的进程,尤其是商业卫星的表现尤为抢眼。美国太空军负责人杰伊·雷蒙德曾将俄乌冲突形容为“第一场商业太空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战争”。 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负责人说,在战争开始前,他们向乌克兰提供的商业卫星图片数量比以往增加了两倍多。

在冲突之前,多个西方国家的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持续公布俄军动态的高清卫星照片,包括兵力集结地、空军基地、防空导弹阵地等,而且不少卫星照片分辨率是亚米级,完全满足军用需求。比如“黑色天空”(BlackSky)是一家美国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拥有0.85米到1.3米分辨率的共计14颗遥感小卫星,可提供全球任何位置每天拍摄亚米级影像的采集能力;另一家知名的商业遥感卫星公司“行星”公司则在2020年6月发布了0.5米SkySat卫星影像,具备快速重访,一天可以对特定位置监控12次,而且“行星”(Planet)公司是拥有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公司,其“鸽群”(Flock)星座已完成系统部署,星座规模拥有170多颗在轨卫星。

商业遥感卫星的军事价值的凸显已经引起了各国军队和情报机构的高度重视, 2022年5月,美国国家侦察局(NRO)向三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授出历史性大单,总金额至少超过40亿美元。北约预计2022年至2031年期间将至少有24000次卫星发射,比前十年的5500次发射大幅增加,被送入太空的大部分是活跃在低轨道的遥感卫星、通信卫星。

6.png

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商业遥感卫星也具备很大的军用潜力。

北约加速提升太空能力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军用卫星和部分的商业卫星,支援美军和联军作战,为其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太空军事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场战争中,多个北约成员国下场参战,深刻感受太空装备的重要性。

虽然北约成员国中有多个航天大国,也拥有大量太空军事资产,但北约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拥有专门的太空军事力量,更多是依靠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信息支援,存在协调不够,反应能力不足等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缺陷不断被放大。2015年以后,北约对太空领域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共识,开始推进太空军事化,抛弃了北约曾提出的“太空军事化”的承诺。

在2018年在布鲁塞尔峰会上,北约领导人认识到太空是一个高度动态和快速发展的领域,对北约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决定制定一项北约总体太空政策。当年6月,北约还发布史上首份《联合空中力量战略》,提出要以“平衡且创新”的方式发展联合空中力量,尤其是不断强化天基军事设施的抗打击能力,勾勒出北约太空力量未来发展的基本蓝图。

北约在2019年6月签署了总体太空政策的框架性文件,但未公开任何细节。2019年12月,北约宣布太空为一个作战领域,是与陆地、海洋、空中和网络空间并列的“第五个作战领域”,并将太空领域融入到北约的整体威慑和防御体系,这是北约太空军事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

2020年10月,北约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的盟军空军司令部建立了北约太空中心,主要任务是提高北约的太空态势感知能力(SDA),帮助协调盟军的太空活动,从而对北约各类行动提供支持,并通过共享潜在威胁信息保护盟军太空系统。2021年2月,法国武装部队宣布,盟军已经接受法国提议,计划在图卢兹设立太空卓越中心,其任务是通过协助制定条令、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高互操作能力及获取相关经验教训来支持北约太空战备工作。

2021年6月,北约布鲁塞尔峰会上,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就集体应对“太空威胁”达成共识:任何企图攻击北约单一成员国卫星或其他航天设施的行为,将被视为对北约全体成员的攻击,进而通过行使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即《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作出集体回应。这表明北约各成员国对太空威胁和太空军事化达成了重要共识,将牵引北约太空军事能力建设进程从一般性政策宣示,加速向公开化、体系化、实战化的方向演进。

2022年1月17日,北约在其网站公布了“总体太空政策”,该政策指导北约的太空行动,并为联盟在通信、导航和情报等领域的行动和任务提供支持。文件表达了不打算以北约为主体发展任何太空军事能力,但希望能够对各国的太空系统进行整合,并对其作战提供支持。文件列出了北约在太空中的四个关键角色:一是将太空任务融入北约的核心任务;

二是作为关于太空防务开发的政治军事磋商论坛和信息共享论坛;三是确保为联盟的作战、任务和其他活动提供有效的太空支持;四是促进盟军太空服务、产品和能力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发展。

在该政策中,北约明确表示,在全球向军事化太空领域竞赛的过程中不打算以北约为行为主体发展任何太空能力,而是旨在寻求补充和增加盟国工作的价值,并酌情与国际组织合作,避免重复工作。

从上述北约对太空军事化认识和提出的举措来看,“联盟太空持续监视”计划就是整合相关太空能力的一个措施,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北约是否会提出以专门的太空军事作战力量值得高度关注,毕竟“总体太空政策”的制定发生在冲突之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7|土耳其发射探空火箭,欲跻身太空强国之列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兰顺正
2023-08-15 20:10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土耳其航天局宣布,当地时间8月12日,该国在西北部克尔克拉雷利省伊格内达发射了一枚国产探空火箭SR-1,发射获得成功。

对此土耳其国防工业主席戈尔古恩发表声明说:“我们已经跨越了国内火箭技术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得益于成功发射的火箭,我们的太空研究将获得巨大的进步。”

该火箭的发射引起了各界对于土耳其航天的关注,目前,在中东地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土耳其,正通过多种举措推进太空力量建设,欲跻身太空强国之列。

0.png

土耳其发射探空火箭

争当太空新秀的土耳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航天国家也开始进军太空,在这股大潮中,致力于再现奥斯曼帝国辉煌的土耳其不甘落后,积极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政策方面,2021年土耳其成立航天局,负责协调土耳其空天研究活动,并制定空间和航天技术的基本政策和战略,保证土耳其在不依赖外国技术的情况下壮大本国航天工业,基本工作集中在卫星技术、卫星发射系统、空间站以及深空研究,而且该机构在财务和行政方面拥有自主权。

也是在2021年,土耳其公布了“十年太空计划”, 希望通过发展航天工业提升全球竞争力,让土耳其成为国际太空竞赛中的佼佼者,其首个目标就是在2023年,即纪念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建立“与月球的第一次接触”,该任务的第一阶段将进行国际合作,第二阶段则将使用土耳其本土制造的火箭。

同时土耳其还不断加强与国际伙伴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目前,土耳其航天局已与阿塞拜疆、匈牙利、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日本和墨西哥官方机构签署多项空间合作协议。此外,土耳其正与私营公司进行密切接触,如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空中客车公司和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等进行谈判。

1.png

土耳其的Gokturk-1卫星分辨率为0.8米,其拍摄的卫星图像具备军用价值。

初具规模的土耳其航天

目前,土耳其在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以及探月等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卫星方面,1994年8月TURKSAT-1B发射成功,土耳其进入拥有卫星国家行列。其后又与欧空局、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合作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包括Turksat-1C、Turksat-2A、Turksat-3A、Turksat-4A、Gokturk-1等,这些卫星大大提高了其情报采集、军事通信和早期预警能力。2022年1月,土耳其首颗袖珍卫星“瓦斯”号搭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由土耳其高校太空团队研发,重量为250克。土耳其媒体评论称,这颗微小的卫星足以在地球和太空之间建立“健康通信”并产生高附加值技术。据悉,2033年之前,土耳其还将发射包括军用和民用在内的多达25颗卫星。

在运载火箭领域,2023年5月土耳其宣布其Roketsan公司研制的微型卫星运载火箭MUFA将在2024年实现轨道级首飞,届时火箭将从土耳其克尔克拉雷利省伊内阿达自建的发射场起飞,首飞任务目标是把1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300千米高度的轨道。首飞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是将1.5吨重的卫星送入700千米高度的轨道。此次发射的探空火箭同样由Roketsan 研发生产,有效载荷为100千克,火箭目标高度为550千米(目前还不清楚此次发射达到了多少公里的高度)。有资料表明,Roketsan于2020年凭借ŞıMŞEK探测火箭达到了135千米的高度。 在SR-1探测火箭之后,Roketsan公司将继续致力于“ŞıMŞEK运载火箭”的研制。ŞıMŞEK-1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为400千克,目标是在2027年达到550千米的高度,后续还有更先进的 ŞıMŞEK-2运载火箭。

载人航天是彰显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航天项目之一。2023年4月2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土耳其已选定阿尔佩尔·盖泽拉奇和图瓦·吉汉吉尔·阿塔塞弗为该国首批航天员,他们中的一个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被送入太空。按计划,盖泽拉奇(阿塔塞弗为备份)将通过公理太空公司的“公理3号”(Ax-3)商业载人飞行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任务期间,盖泽拉奇将在空间站停留约14天时间,在轨进行由土耳其科学和技术研究委员会选定的13项实验。在升空之前,两名航天员将接受大量的地面训练和培训,他们需要在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航天中心进行训练,并前往德国、日本和美国亚拉巴马州接受关于国际空间站的子系统和各种模块的熟悉培训。

在深空探测方面,2023年7月21日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发布了名为《土耳其登月航天器设计接近尾声,生产即将开始》的文章,介绍了土耳其登月航天器的研制进展。土耳其航天局局长塞尔达尔·侯赛因·耶尔德勒姆表示,土耳其用于月球任务的航天器设计工作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生产阶段。耶尔德勒姆称,在第一次探月之后,土耳其航天局计划在2029-2030年期间实现土耳其探测器首次月球软着陆。

2.png

由于本国运载火箭还未研制成功,土耳其的卫星靠国外火箭进行发射。

依旧漫长的登天之路

无疑,发展航天产业能让土耳其各方面都受益匪浅。有土方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高科技武器及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对于国防工业来说至关重要,以技术为基础的竞赛每天都在将创造力和创新的极限推向新高度,而土耳其在太空领域取得的每项成功通常都会为一个国家赢得声誉和重大威慑力。未来伴随土耳其太空能力的提升,相关技术和服务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将常态化。如土耳其可以利用通信卫星为其国产TB-2察打一体无人机提供战场信息服务,而运载火箭技术的进步也同样能够帮助土耳其提升弹道导弹的性能。

土耳其具备一定的自主发展航天技术的基础,作为一个制造业小强国,土耳其拥有钢铁、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军工企业的技术支撑,而且相对世俗的土耳其拥有教学质量良好的大学和大量高素质毕业生,这为航天技术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航天工程历来都是高投入、高风险,很多大国在摸索过程中都走过不少弯路,起步较晚的土耳其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之前就有观点指出土耳其的航天计划存在好高骛远的问题:如早在2004年,土耳其官方青年学术组织土耳其航空协会就表示,土耳其已具备生产太空火箭的技术,将在2010年完成发射火箭进入太空的计划,火箭的规模则将媲美法国制造的亚利安(ARIANE)火箭,但是到现在土耳其的运载火箭也只是初具雏形;同时土耳其制定的“十年太空计划”也被认为是要在10年内取得其他国家20年的成果,脱离实际情况;另外探月项目已经让不少国家折戟,未来作为新手的土耳其一旦受挫,对于土方的容错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因此,土耳其要想在太空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8|美发射监视别国卫星的卫星,欲巩固太空优势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3-09-12 07:07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美国“天军”发射一颗用于监视别国卫星的高轨道卫星。

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天军”使用“宇宙神-5”大型运载火箭将一颗名为“沉默巴克”的卫星送入太空,任务代号NROL-107。

在航天专家看来,美国“天军”发射一颗用于监视别国卫星的卫星目的是提高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欲进一步巩固在太空的军事优势。

382.jpg

搭载“沉默巴克”卫星的“宇宙神-5”大型运载火箭。

“沉默巴克”上天做什么?

此次发射原定于8月29日进行,但由于飓风“伊达利亚”而推迟,之后又因为在发射前检查中发现技术问题,9月9日的第二次发射再次被取消。这是美国“宇宙神-5”火箭今年第一次发射,也是该型火箭倒数第二个发射任务,最后一个发射任务将在2024年进行,之后,该火箭将退出历史舞台,由新一代火箭“火神”接任。

由于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发射任务,执行发射任务的“联合发射联盟”(ULA)在发射后约三分半钟结束了发射直播,无法观看火箭整流罩分离、卫星入轨等画面。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主任斯科莱斯(Scoles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NROL-107卫星成功进入轨道,将有助于“满足国防部和情报界的太空保护需求”。

据称,“沉默巴克”卫星是美国国家侦察局(NRO)和美国“天军”合作开发的一个卫星星座,由多颗卫星组成,该卫星的第二次发射将在2026年进行。斯科莱斯透露称,“它不会看地面,而是看太空”,但没有具体透露“沉默巴克”卫星星座具体有多少颗卫星。

根据美军公布的有限信息,“沉默巴克”卫星是一种太空态势感知卫星。航天专家黄志澄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说,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好比太空中的“监视员”,其他卫星主要监视地球上的目标,而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则是监视其他卫星。因此,虽然“低调”,但却有重要的作用,地位也非常高。

太空态势感知卫星根据轨道高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运行在低轨道;另外一种运行在高轨道,“沉默巴克”是一种高轨道太空态势感知卫星。据悉,该卫星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美国官员表示,该卫星的能力提供了针对美国太空系统威胁的珍贵警告信号,将“提供从太空搜索、探测和跟踪空间目标以及时发现威胁的能力”。

黄志澄表示,相对于地基太空监视系统来说,太空态势感知卫星有明显的优势。天基系统能提供不受天气影响的、适应性较强的太空监视能力,并能对位于静地轨道上的高度关注的物体,进行更及时的重访。这是美国重视发展太空态势感知卫星的主要原因。

在“沉默巴克”卫星之前,美国此前已经发射多颗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包括“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项目”(GSSAP)等,SBSS卫星主要针对GEO(地球同步轨道)轨道进行探测,其先进的转台跟踪能力,不仅能对高轨目标探测跟踪,而且具备对低轨及机动目标探测能力。GSSAP主要也是针对GEO轨道。SBSS系统将使美国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跟踪能力提高50%,同时美国空间目标编目信息更新周期由5天左右缩短为2天,信息的更新频率大幅缩短。

曾主导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太空监测项目的莎拉·米内罗(Sarah Mineiro强调,新的星座“将大大提高太空军跟踪在轨对手卫星的能力,这些卫星可能在我们的卫星周围或附近机动,‘沉默巴克’将弥补地面或近地轨道监视系统的不足,使美国能够真正弄清楚太空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381.jpg

“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项目” (GSSAP)主要用于监视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

太空态势感知竞赛日趋激烈

随着军事航天竞赛日趋激烈,太空态势感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美国军事航天机构明确了太空态势感知是优先发展事务,积极构建以地基太空监视系统和天基态势感知系统组成的太空态势感知,提升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随着美国太空态势感知卫星的增多,这种卫星在太空中的活动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2022年11月《环球时报》援引美媒报道称,2021年7月,美国一颗代号为USA-271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试图接近中国的实践-20卫星,但随后中方发现了USA-271卫星,并迅速地将实践-20卫星移走。美媒称这颗尝试抵近监视实践-20卫星的USA-271卫星,是美国“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的组成部分。

根据官方公开的信息,实践-20卫星是中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技术含量最高的高轨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首飞试验星。该卫星采用了多项中国国内先进的技术,比如采用了中国目前卫星上使用的面积最大、展开方式最复杂的太阳翼,可以说高科技满满。

美国太空态势感知卫星靠近中国卫星显然是为了刺探卫星的相关情报。

“太空态势感知卫星除了为美国太空监视进行卫星编目,了解各国太空卫星情况,还具备通过机动近距离监视别国卫星,刺探相关技术情报。”军事专家韩东认为,“未来还要关注美国这种卫星近距离监视是否会做一些小动作,比如将爆炸物埋设在别国卫星上,一旦需要就会引爆,摧毁别国卫星。”

“如同一些潜伏在电脑的木马病毒,关键时刻激活木马病毒,偷窃电脑信息或者让电脑失效。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使用的一些电脑就被美国情报部门提前植入了病毒,战争爆发后电脑失效,影响了军队的指挥。”韩东补充说。

目前,太空中的监视与反监视行动不断上演。2022年8月,美国指责俄罗斯宇宙-2558卫星跟踪美国侦察卫星的举动,称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将‘冷战’从地面带上了太空”。 这颗卫星靠近的是一颗美军代号USA-326的军用卫星,据称最近距离只有80千米。

2020年2月,美国也曾指责俄罗斯一颗编号为宇宙-2542的卫星“危险靠近”美国卫星(美国编号为USA-245,一颗秘密军用卫星,具体用途未公布)。当时美国航天司令部司令兼美国“天军”空间作战部长雷蒙德上将指责俄卫星“跟踪”美秘密军用卫星,威胁美太空资产安全。

俄罗斯外交部之后进行回应:俄方注意到不久前美官员发表的俄宇宙-2542卫星靠近跟踪了美国USA-245间谍卫星的声明。俄方对此强调,俄卫星的运动不对美方空间物体构成任何威胁,更不违反任何国际法的规范和原则。

“太空态势感知已经成为军事大国或强国争相发展的一种能力,美国发射‘沉默巴克’卫星将推高这种竞赛。”韩东认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59|韩国发射首颗侦察卫星,半岛军事航天竞赛或加剧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3-12-03 07:07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在朝鲜成功发射首颗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十天后,韩国宣布首颗侦察卫星被成功送入轨道。

据央视新闻12月2日报道,韩国自主研发的首颗军事侦察卫星于北京时间2日凌晨2时在美国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该军事侦察卫星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报道称,该卫星在发射升空后约四分钟进入轨道,并于美国当地时间1日11时37分成功与地面站进行通信,这表明卫星运行正常。

0.png

韩国“侦察卫星-1”号发射任务标识。

韩国首颗侦察卫星发射成功

这颗名为“侦察卫星-1”号的韩国侦察卫星是一颗低轨卫星,在400~600千米高度环绕地球运行,搭载了电子光学(EO)和红外线(IR)侦察设备。据称,该卫星拍摄的影像分辨率达到0.3米。

根据韩国国防部公布的计划,这颗卫星在内,韩国防部计划到2025年共将5颗侦察卫星送入太空,届时韩军可以2小时的周期对朝鲜的特定地点进行监视和侦察。

韩国国防部和防卫事业厅当天发布消息稿称,韩国成功发射了首颗军事侦察卫星,从而确保了军方的自主情报监侦能力。这颗侦察卫星将成为韩国型三轴体系的核心战力,为加强“杀伤链”系统(Kill Chain)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韩军还正在研发超小型卫星体系,以及时监视和预警朝方动向。军方将通过侦察卫星和超小型卫星体系的互补运行增强自主监侦资产能力,并在同朝鲜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优势。

从韩国国防部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发射的“侦察卫星-1”号是一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成像侦察卫星一般包括光学成像和雷达成像两种,光学侦察卫星一般配备了可见光相机等光学侦察设备,分辨率较高,但受光照、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天候侦察能力不足,而雷达侦察卫星通常配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基本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可全天候侦察,而且还可以识别伪装目标,缺点是分辨率普遍低于光学侦察卫星。

“两种卫星可以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因此,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发射两种类型的成像侦察卫星。”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澎湃新闻介绍说。

2022年,韩国全面启动其高分辨率监视卫星“425项目”,以应对地区安全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425项目”是指确保韩国自主拥有5颗侦察卫星,包括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和一颗光学侦察卫星。雷达卫星在气象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侦察。

在航天专家黄志澄看来,有了“425”项目的5颗卫星加上现役的“阿里郎”遥感卫星,韩国的对地侦察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阿里郎”系列卫星是韩国发射的对地遥感卫星,由于分辨率较高,具备一定的军用潜力。以“阿里郎”系列卫星为例,该系列卫星表面用于对地观测,服务于社会领域,其实,该卫星还是韩国军队获取天基情报信息的主要平台。

“韩国多用途对地观测卫星”项目规划了7颗卫星,包括“阿里郎-1”“阿里郎-2”“阿里郎-3”“阿里郎-3A”和“阿里郎-5”等。根据有效载荷性能,“韩国多用途对地观测卫星”分为光学成像和雷达成像两种不同的观测卫星,其中“阿里郎-5”和“阿里郎-6”是雷达成像卫星,其余的都是光学成像卫星。

光学成像卫星的分辨率已经从“阿里郎-1”的6.6米提高到“阿里郎-3A”的0.7米,达到国际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主流水平。2012年发射的“阿里郎-5”雷达成像卫星分辨率为1米,该卫星使韩国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能力。

1.png

韩国首颗军用通信卫星“Anasis-II”。

韩国加快构建军事航天能力

韩国发射“侦察卫星-1”号是其近年来强化军事航天能力计划的一部分。2020年7月,韩国首颗军用通信卫星“Anasis-II”被送入太空。报道称,此次成功发射卫星让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专门军用通信卫星的国家。

去年6月,韩国国产火箭“世界”号(KSLV-Ⅱ)发射成功,将多个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韩国自主研制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十一个独立使用国产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

相对于运载能力只有100多千克的“罗老”号运载火箭,“世界”号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到1500千克,远超“罗老”号,可将更重的卫星送入太空。“世界”火箭号首飞成功后,一名韩国官员在当时向媒体表示,拥有自己的运载火箭将使韩国能够自主灵活地安排发射任务,并能保护间谍卫星等机密载荷。

除了在太空装备方面发力,韩国还制定相关文件以及对军队进行改革。去年12月韩国首次出台太空强军指导性文件——《国防太空战略》,该文件是韩军首次编制的最高指导性文件,旨在发展韩军太空军事力量。文件设立分别截至2030年和2050年实现的中长期目标,并规定基本原则和战略方针。联合参谋本部(联参)、各军种、海军陆战队和相关部门将基于《国防太空战略》携手发展太空军事战略和作战理念,并增强太空军力。

2.png

韩国“世界”号运载火箭在去年6月发射成功。

时任韩国防部长官李钟燮表示,各大军事强国已将国防太空力量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并抢先推动发展,“韩军也需从多方面努力加强使用尖端科学技术的太空战力,以发展国防太空力量”。

韩国在朝鲜成功发射首颗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十天后将首颗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引起了外界对朝鲜半岛军事航天竞赛的关注。分析认为,随着朝韩分别发射首颗侦察卫星,朝鲜半岛未来军事航天竞赛有可能向公开化、激烈化的趋势转变。

据新华社报道,12月21日,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使用“千里马-1”型新型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将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发射升空。“千里马-1”型新型卫星运载火箭沿预定飞行轨道正常飞行,顺利将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送入轨道。

报道称,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将在短期内追加发射几颗侦察卫星。

《参考消息》22日援引外媒报道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22日察看了由“万里镜-1”号卫星拍摄的美军设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普拉港等美军主要军事基地区域的照片。

《参考消息》报道称,金正恩11月27日上午和28日凌晨接到了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平壤综合管制所关于自11月25日至28日进行侦察卫星运用准备情况的汇报。金正恩具体了解了所拍摄的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以及机场地域的图像资料和华盛顿的白宫、五角大楼等多个项目的资料。

根据拍摄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地域的图像资料,四艘美海军核动力航母和一艘英国航母被侦察卫星捕捉到。

报道指出,金正恩就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顺利进行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的运用准备工作表示极大的满意,并以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对总局再次予以高度评价。

对于朝鲜半岛形势,中国外交部进行了多次回应。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毛宁表示,朝鲜半岛形势发展至今事出有因,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符合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按照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开展有意义的对话,均衡解决各自合理关切。中方将继续为推动政治解决半岛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60|日本新通信卫星欲增监视功能,监视别国卫星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3-12-25 19:20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日本为强化太空监视能力,计划耗资2亿研发增加监视功能的下一代通信卫星。

据《参考消息》援引日媒24日报道,日本政府为加强对太空的监视,开始研究在拟于2030年代发射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上增加监视功能。从明年开始,日本将着手开发搭载于卫星上的小型监视设备。

0.png

日本“煌”军用通信卫星。

日本发展太空态势感知卫星

通信卫星是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装备之一,在军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自卫队很长一段时间都使用民用通信卫星,2017年开始发射专用的军用通信卫星。2017年,日本成功发射“煌-2”军用通信卫星,2018年4月,日本防卫省宣布,“煌-1”军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编者注:“煌-1”卫星运输过程中损坏天线,后运回维修,发射时间晚于“煌-2”),第三颗卫星原计划在2022年发射,目前还未有发射的消息。

“煌”采用X波段,这一波段较为稳定且不易受恶劣气象条件等影响,而且还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等优势,可用于日本陆海空自卫队间的直接通信。“煌”系列军用通信卫星全部发射成功之后,日本自卫队的卫星通信的格局从“借助民星”转变为“以军为主,民星为辅”,大幅增强自卫队的卫星通信能力,可为日本自卫队提供24小时的全球通信服务。

除了运行在高轨道的“煌”系列军用通信卫星,日本自卫队开始测试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可圈可点的“星链”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今年7月,日本媒体报道称,未透露姓名的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日本自卫队正在测试美国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着眼于下一财年采用该技术。日本防卫省今年3月与提供该公司服务的代理商签约,将天线等通信器材配备到陆海空自卫队。除十余处基地和驻扎地以外,还在训练中使用,以验证是否存在使用问题。

“通信卫星的主要载荷是各种用于通信的设备,以往一般很少集成其他功能的载荷,比如用于太空监视的光学载荷,但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始在通信卫星集成其他功能的载荷,比如导弹预警或太空态势感知或导航,成为一种多用途卫星。”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太空安全战略的学者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以往两种功能卫星需要发射两颗,现在只需要一颗卫星就可满足要求。”

据报道,通信卫星是日本自卫队各部队之间进行高隐蔽性通信的卫星,在高度36000千米左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报道称,在太空中不仅有针对通信卫星的“反卫星航天器”在活动,卫星破坏实验等还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空间碎片),为了避免太空碰撞等事态,加强太空监视成为课题。

日本自卫队根据运行三颗通信卫星的体制,认为至少也需要三颗卫星来负责进行太空监视。日本政府虽然计划在2026年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太空监视的“太空感知(SDA)卫星”,但发射这颗SDA卫星大约需要花费1000亿日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因此其余两颗卫星的发射事宜还没有确定。

因此,日本政府将力争在通信卫星上增加监视功能,让其取代SDA卫星。日本自卫队目前正在运行中的两颗通信卫星使用年限将在2030年至2031年届满,因此计划在后续的卫星上安装监视传感器等。日本研究在安装监视设备的同时,也安装防止电波干扰的装置。

报道指出,由于要搭载于卫星上,因此需要将监视设备做得较小。日本防卫省已在2024年度最初预算案中列入了2亿日元相关费用,计划从2024年度开始利用3年时间进行开发,对发射SDA卫星和开发小型监视设备并搭载于通信卫星上这两个选项进行成本比较,谨慎加以推进。

在通信卫星运行的轨道上,还有用于监视他国导弹发射等情况的美军预警卫星,因此日本政府计划尽快完善本国的太空监视体制,并与美国开展紧密合作。报道称,围绕强化太空监视,日本政府在去年年底通过的《防卫力整备计划》中明确规定,将部署数颗负责进行太空监视的卫星。

1.png

多个军事大国均明确了太空态势感知是优先发展事务,积极提升相关能力。图为美国发射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运行设想图。

日本加快太空军事布局

无论是在通信卫星上集成太空监视载荷还是发射专门的“太空感知”(SDA)卫星,日本的目的就是增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各国在太空中的活动日益增多,在该领域的竞争和对抗趋势也逐渐增多。在航天领域有一句话:“经略太空,感知先行。”为了能在太空竞争中占得先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非常重要。所谓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就是对太空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分类,确定其性质和其他重要参数的能力。

航天专家黄志澄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目前,多个军事大国均明确了太空态势感知是优先发展事务,均在积极构建以地基太空监视系统和天基态势感知系统组成的太空态势感知装备体系,提升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以美国为例,地基打造了以新一代“太空篱笆”系统为主的监视系统,天基则发射了多颗低轨道和高轨道太空态势感知卫星。今年9月,美国“天军”使用“宇宙神-5”大型运载火箭将一颗名为“沉默巴克”的卫星送入太空,分析认为,“沉默巴克”卫星是一种运行在高轨道的太空态势感知卫星,用于监视别国卫星。

近年来,日本加快了太空军事布局,大力发展太空军事能力。日本政府2018年制定的《防卫计划大纲》中提到的太空、网络等新领域增加投入,其中50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用于组建“宇宙作战部队”及购买监视宇宙空间的卫星设备等,25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用于陆海空联合网络防卫队人员相关费用及相关设备购置。

2020年5月,日本防卫省在航空自卫队位于东京都的府中基地和山口县的防府北基地,分别成立第1、第2“宇宙作战队”,每支作战队约20人,主要承担研究性质的任务。2022年3月,日本防卫省依托两支“宇宙作战队”,组建“宇宙作战群”,指挥所设在府中基地内,初始兵力约70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预计作战人员已扩充至百人左右规模,计划在2023年开始运转。

组建“宇宙作战群”只是日本自卫队在结构和编制上增强太空军事能力的第一步,日本还计划在2027年前把航空自卫队更名为航空宇宙自卫队。若该计划实现,将是自1954年日本自卫队成立以来首次军种级别的更名。

“宇宙作战群”主要负责日本“太空感知系统”投入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太空感知系统”是由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为了准确掌握其他可疑卫星和太空垃圾信息,对100千米-200千米的低轨道进行监视的专门系统。为此,“宇宙作战群”将首先在日本山口县山阳小野田市装设大型空天监视雷达。同时,其还将与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美国太空总署合作,建立“太空态势监视系统”。建成后,“太空作战群”将与美国太空军密切合作,执行军事等级的监视与情报搜集任务。

“从日本自卫队公布的信息来看,未来自卫队太空态势感知的装备体系向大国看齐,也是由地基和天基组成,这种组合可以让自卫队具备较强的态势感知能力。”上述研究太空安全战略的学者表示。

据悉,日本“宇宙作战群”已常态化参与美太空军的“太空旗”演习,观摩太空情报处理和导弹预警等课目演练。

在分析人士看来,日本太空军事能力建设已步入体系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无疑将对太空的和平利用造成一定影响,相关国家应保持关注和警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边疆之谋·61|韩国发射新侦察卫星,欲在太空竞赛中抢占优势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4-04-08 19:17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韩国发射第二颗侦察卫星,韩国军方称,这是韩国为更好地对抗朝鲜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据央视新闻报道,韩国当地时间4月8日上午,搭载有韩国军事侦察卫星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韩国国防部最新通报称,韩国第二颗军事侦察卫星进入轨道后已与地面通信成功。

522.png

“猎鹰”9火箭搭载韩国雷达侦察卫星等多颗卫星发射升空。图片来源: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直播视频截图。

韩国发射首颗雷达侦察卫星

此次发射任务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韩国军事侦察卫星顺利进入轨道后进行了首次地面通信尝试,但未能成功进行,第二次通信尝试才获得成功。

据韩联社报道,与去年12月发射的韩国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不同,第二颗卫星配备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不受气象条件影响进行全天候拍摄。

从韩国公布的信息看,此次发射的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这种卫星通常配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基本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可全天候侦察,而且还可以识别伪装目标,缺点是分辨率普遍低于光学侦察卫星。光学侦察卫星一般配备了可见光相机等光学侦察设备,分辨率较高,但受光照、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天候侦察能力不足。

“两种卫星可以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因此,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发射两种类型的成像侦察卫星。”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此前向澎湃新闻介绍说。

韩国军方目前未公布首颗雷达侦察卫星的分辨率,考虑到此前韩国发射的民用雷达遥感卫星“阿里郎”5号卫星最高分辨率已经达到1米,与光学侦察卫星搭配使用的雷达侦察卫星分辨率应该是亚米级,具备较高的分辨能力。

去年12月2日,韩国首颗侦察卫星“侦察卫星-1”号在美国发射成功。据称,该卫星在400~600千米高度环绕地球运行,搭载了电子光学(EO)和红外线(IR)侦察设备,卫星拍摄的影像分辨率达到0.3米。

根据韩国国防部公布的计划,包括这颗卫星在内,韩国防部计划到2025年共将5颗侦察卫星送入太空,届时韩军可以2小时的周期对朝鲜的特定地点进行监视和侦察。

韩国国防部和防卫事业厅当时发布消息稿称,韩国成功发射了首颗军事侦察卫星,从而确保了军方的自主情报监侦能力。这颗侦察卫星将成为韩国版三轴体系的核心战力,为加强“杀伤链”系统(Kill Chain)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韩军还正在研发超小型卫星体系,以及时监视和预警朝方动向。军方将通过侦察卫星和超小型卫星体系的互补运行增强自主监侦资产能力,并在同朝鲜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优势。

2022年,韩国全面启动其高分辨率监视卫星“425项目”,以应对地区安全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425项目”是指确保韩国自主拥有5颗侦察卫星,包括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和一颗光学侦察卫星,项目总价值高达9.3亿美元。

523.png

韩国“侦察卫星-1”号发射任务标识。

韩国谋求太空侦察优势

在朝鲜和韩国先后发射首款侦察卫星后,朝鲜半岛军事航天竞赛呈现出向公开化、激烈化的趋势转变。在此轮竞赛中,朝鲜拔得头筹,先于韩国成功发射首颗卫星,而且朝鲜卫星由本国火箭发射,韩国卫星由美国火箭发射。从自主性和振奋国民国家自豪感的角度来看,朝鲜显然“得分更高”。

为了在军事航天竞赛中获得优势,韩国开始借助便利的外部环境和本国中小型火箭的发展,在完成“425项目”的同时,大力推进低轨道侦察卫星星座,进一步增强太空侦察能力。

据《参考消息》3月28日报道,据韩军多名消息人士27日透露,军方正在推进在2030年前研制发射50至60颗小型和微型侦察卫星的计划。

据消息,韩军计划通过“425项目”争取在2025年前成功研发5颗中型侦察卫星,之后再研制发射10至20颗小卫星和40多颗微卫星,从而把侦察卫星重访周期缩到30分钟以内。中型侦察卫星(重量800到1000千克)将由美国“猎鹰”9运载火箭携带发射,小卫星(重量500千克以下)和微卫星(重量100千克以下)则将由韩国自研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携带发射。

524.jpg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4日,韩国济州岛,韩军自主研发的固体燃料火箭第三次试射成功,图为试射现场。 IC 图

据悉,小型和微型侦察卫星分别于2026年至2028年和2028年至2030年发射升空,并将执行对朝鲜特定地点进行监视和侦察任务。

去年12月4日,韩国军方在济州岛附近海域进行第三次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试射。发射后不久,韩国国防部宣布本次火箭试射成功,这也是该火箭首次发射实体卫星,此前两次发射搭载的模拟卫星。

该运载火箭在距离济州道中文海岸4公里外的驳船上搭载韩华Systems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将在入轨后与地面站通信,以执行对地球的观测任务。

军事专家韩东分析认为,固体火箭发射准备时间短,海上发射在快速反应、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有优势,在低轨道微小卫星发射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韩国此前通过本国和美国火箭多次将具有军用潜力的试验小卫星送入太空。去年6月,“新一代小型卫星2号”由韩国国产火箭KSLV-2送入太空。该卫星由韩国高级科学技术研究院卫星技术研究中心(KAIST SaTRec)研制,是一颗重180千克的遥感试验卫星,主要载荷是一台X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其验证的技术未来可用于研制小型雷达成像侦察卫星。

“目前,不少高分辨率商业光学遥感卫星重量已经做到几十千克的水平,分辨率低于1米,完全可以用于军用领域进行详细侦察,”韩东告诉澎湃新闻,“韩国未来低轨道卫星星座可能也由光学侦察卫星和雷达卫星组成,满足全天候侦察的需求。”

朝韩两国航天竞赛还在舆论领域发酵。今年2月,韩国军方称,根据研判朝鲜去年11月发射的军事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并未正常工作。朝鲜对此说法未进行回应。在朝鲜发射成功侦察卫星后不久,韩国军方也曾发布贬低朝鲜卫星的言论。韩国军方认为,“万里镜-1”号拍摄的图像的分辨率为3米,没有军事效用。

朝鲜则用“有图有真相”的形式“回击”韩国军方的言论。去年12月3日,朝鲜《劳动新闻》报道称,“万里镜-1”号已经开始执行侦察任务,并公布了多个美军基地的卫星照片。《劳动新闻》称,国家航空宇宙技术总局平壤综合管制所下属“侦察卫星运用室”12月2日起正式执行任务。报道还称,获取到的情报直接传送至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相关常设执行部门,并按照指示提供给国家战争遏制力的重要部队和朝鲜人民军侦察总局。

另外,对于美国等国针对“万里镜-1”号的牵制性言论,朝方表示强烈抗议。去年12月29日美国太空军司令部官员表示可使用多种方法消减对手在太空领域的运用能力。12月2日,朝鲜以国防省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称,对朝鲜太空资产的任何形式的侵犯都将被视为宣战行为。该谈话就美国太空军司令部官员的发言表示,将根据自卫权考虑采取应对措施。当天,朝鲜通过外务部发言人谈话主张,无论任何人说什么,朝鲜都将堂堂正正地、不留遗憾地行使包括卫星发射在内的主权权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5:01 AM , Processed in 0.1216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