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1

[哲史艺丛] 一个人的晚唐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的晚唐往事

最爱历史 2020-06-06



8FE08495-8593-45D1-ACE2-3A7383C3F9BD.jpeg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以一物得见一人,以一人得窥那时晚唐。


杜十三



杜十三死于一个寒冷的冬天。


人到了这时候总能联想起从前的种种过往。

他想起了自己显赫的家族,京兆杜氏出身,不知羡煞多少旁人。

他想起了自己的年少壮志,曾也想成为一个握有实权的节度使,雄韬伟略,岂不快哉?

他想起了前宰相李德裕,想起了朝廷下发的接连五次的贬官圣旨,不知一向骄傲的他是否能承受住这样的羞辱。

他又想起了很多人,光耀门楣的堂兄,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上司,一生错过的心爱之人……还有最重要的——气象渐衰的晚唐。

 

杜十三,字牧之,号樊川。因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三,旁人也就这样叫习惯了。十几岁的时候,他献计李德裕,被后者采用,有人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彼时的他心里一定在想:等我弱冠后,一定能平藩镇,安大唐,像祖父杜佑那样拜相封侯,成一代政治楷模!


可惜,盛唐已去,气象再难重振,时代之于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他的满腔热血尚未能喷洒在疆土战场上,就已经凝结在心中,郁郁不能消。

难道不参加牛李之争,就不能平步青云吗?

难道不依附藩镇,就不能在军事上有一番作为吗?

难道不讨好宦官,就不能得天家另眼相待吗?


这个世道让杜牧迷茫,这么多年的小小官职他干够了,时间磨平了他对年少有为的渴望,他对建功立业的梦想,但没能磨去他骨子里的那份天纵英才,那份意气风发,那份人如其文的赤子之心。

好一个杜牧!

没有了政坛,还有文坛。

没有了刀剑,还有一支笔。

即使不能成为高适、岑参那样的边塞诗人,他也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七言绝句。

 

七绝第一


唐朝诗派众多,有名的诗人也多。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所著《诗薮》中极力推荐称赞两位诗人七绝最佳,他们一个是李白,一个是王昌龄。

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

——胡应麟《诗薮》


王昌龄“七绝圣手”的称号由此句而来,足见此评语之影响深远。但七绝创作上还有不可超越、与太白、江宁足以媲美的一位,他就是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穿一身圆领宽袖的袍子,在窗明几净的一天,驾车远游。去爬山,看秋日枫叶,看白云飘摇,也看炊烟袅袅。山静、花红、石子摸起来光滑冰凉,想象着温暖的人间烟火的美好,却不必承受世俗生活的挣扎与纠葛,虽在人间却好似路过,谁还能比此时的杜牧更悠然自得呢?不必有发现桃花源的惊喜,心有宁静与慈悲,处处皆是世外桃源。这样的心性几人能有?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十里春风吹拂,带着它所路过的人间万象,带着它所经历的花草清香,奔向你,有没有一刹那,你好像触手可及了那个你所不能看到不能接触的世界。目光的局限与身处偏隅的常态,往往会使你在读到杜牧的七绝时,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情怀。


放眼望去,江南的千里春景很美,百姓的生活一如既往的朴实祥和,然而就在这平静之中,却隐藏着历尽沧桑的过往。物比人坚硬,比人厚重,比人有力量。能流传百年的都是古物。不管是天工造物还是人力使成,终要接受风雨的洗礼与拍打,谁也逃不过,再广阔,再宏伟又如何,同为沧海桑田的浮萍,谁也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十里扬州梦醒时



扬州自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繁华。


在那里,杜牧从来没有身为异乡人的自觉和领悟,那份漂泊感、孤独感从不属于他。去烟花地遍寻美人,携一两个好友把酒言欢,美酒美人美景,似乎能让他把那些不痛快的事忘得一干二净。那个叫韩绰的判官在否?听一听那曼妙的歌声吧,自古青楼多性情。


杜牧从不哀怨,也不故作神秘,那不是他的风格。他一向坦荡,从不避讳自己的风流韵事。别人的看法,他从不放在心上,自顾自去耍,自顾自去过自己的生活。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遣怀》


你看,不用别人讨伐,他自己就写好了忏悔录。十年啊,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等到十里扬州梦醒时,他还是要面对现实。


宣宗大中四年,他47岁,终于被升为吏部员外郎,这已经是他迄今为止做过的最大的官了。处于人生巅峰之际,杜牧却干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请求外放——去湖州。


为什么人人都想做京官,他却想外调?因为那早已不是他梦中的大唐了。那个为少主排忧解难、能飞出高垣的昆仑奴不见了,那些士大夫的理想抱负都没有了,一个个唯唯诺诺,相互拉拢,不知情的只有圣上罢了。


“甘露之变”之后,人人都风声鹤唳,夹着尾巴做人,看不到在腥风血雨中被无辜牵连的卢仝吗?被宦官用钉子生生钉入脑后而死,堂堂卢照邻之孙,结局何至于悲惨到如此地步!


并不是世事无常,命如草芥,而是生不逢时、无力回天。


386D03E1-3C64-4426-A3F8-6E414F4AAF18.jpeg

清 邹一桂 杜牧诗意图

来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谁从绛蜡银筝底,别识谈兵杜牧之”是后人对杜牧的戏谑之辞,也是杜牧一生自己的选择与愿景。

可是,不做谈兵杜牧之,他又是谁呢?他又想成为谁呢?又能成为谁呢?


一个风流才子?

一个杜氏后人?

一个诗坛大家?


不,如果不做谈兵杜牧之,那一切也没有意义了。于是在临终前他焚烧掉了自己生平的大半诗稿,难得的和黛玉焚稿一样的做派,罕见的毁灭式的偏激和决绝。他控诉的不是某一个薄情郎,而是这个气数已尽的晚唐。既然这个世间对他薄情苛刻,那他还是风过不留痕地离开红尘比较好。

 

公元852年,“吾休矣”的预感就在此时反复敲打着杜牧。他躺在病床上,思绪在飘,不真实的梦境像海浪一样曾曾拍打着他。他一时梦到年少时诵读过的《诗经》:“皎皎白驹,在彼空谷”,一时梦到神人赐名,“你就叫杜完好了!”他惊醒,于病中惊坐起,不顾一身冷汗,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


未知天命,已累人生。


此生休矣,愿来生逢盛世,再赠千古留名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2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喜欢李商隐,大学喜欢李白,现在越来越喜欢杜牧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7 01:53 PM , Processed in 0.0949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