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0

[杂谈] 非洲的“精神法国人”是如何炼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0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洲的“精神法国人”是如何炼成的?

 林弘毅​ 奥特快谈  2020-09-03
20.jpg

作者:林弘毅

编辑:张纬杰




1. 请法国接管黎巴嫩!



8月4日,贝鲁特港的一间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177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这个离中国人很远的地中海国家,在几天内聚集着全球的目光。
 
然而,黎巴嫩政府在爆炸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几乎全体宕机了,给民众带来信心的却是两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到访。踩在爆炸留下的瓦砾上,马克龙和现场的每个黎巴嫩人握手,拥抱了满眼是泪水的妇女,而现场的民众们高喊着“法国万岁!革命万岁”。
 
陪伴在马克龙身后的黎巴嫩总统脸上却闪过一丝尴尬,毕竟,民众喊出的革命口号,革命的对象是黎巴嫩当局。在马克龙到访的那一天,有近六万人发起请愿,要求“法国接管黎巴嫩,遏制黎巴嫩政府的严重腐败”。
 
21.png
法国总统马克龙“视察”黎巴嫩
 
并入法国,几乎是黎巴嫩人民持之以恒的愿望。
 
早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在穆斯林的汪洋大海中,黎巴嫩就反常地有大量基督教马龙派信徒,而马龙派几乎是法国天主教在中东的派出。1943年独立后,在法国主导下,黎巴嫩一直是一个由基督徒当盟主的松散联盟,这让黎巴嫩民众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是个黎巴嫩人,而先认为自己是个基督徒或者穆斯林,或者更加直接的,我应该是个“法国人”。至今,仍有极高比例的民众希望重新回到1943年以前法国“托管”的状态。
 
法国在黎巴嫩独立后不长历史中,也始终扮演着一个类似于“家长”的角色。
 
199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上台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黎巴嫩。2006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法国在援助黎巴嫩的国际会议上据理力争,力推对黎巴嫩进行国际援助。2017年黎巴嫩时任总理小哈里里在出访沙特时突然宣布辞职,外界风传其遭沙特软禁。马克龙闻讯后,立即出访沙特进行调停,最终使得哈里里顺利回到贝鲁特。
 
不过法国却不是黎巴嫩一家的家长,上个月,西非地区的马里又迎来了一次军事政变,这是马里自2012年以来爆发的第五次军事政变了。在这五次政变中,每次政变后最先前往马里维持秩序的西方国家永远都是法国,这也使得媒体送给了它“非洲宪兵”的称号。
 
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到突尼斯,再从索马里到尼日尔,法国的干儿子遍布西非和北非,这些国家也普遍“精法”。为什么非洲诸多国家希望法国扮演“家长”?为什么法国也乐意扮演“家长”这一角色呢?这得从法国特殊的殖民方式说起。
 
 

2. 法国人是怎么搞殖民的?


 
法国的殖民史,相比于英国,显得更加暴力和急不可耐。
 
如果说英国的殖民统治方式是一种和殖民地地方“酋长”、地区“领导人”签订契约,维持原有的政治格局和社会运作方式的话,法国的殖民统治方式更像是冲进瓷器店的牛一样,把殖民地原有的政治社会运作方式打散,然后由法国人或者是接受过法国精英教育的人们进行直接统治。
 
如果你是一个英国殖民者,你最喜欢的殖民方式可能是带着一大堆英国的工业产品,穿过非洲或者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在经历过几场关键战争或者用工业品吸引了足够的目光之后,和当地的王公或者酋长沏上一杯大吉岭,边喝边谈,最后的结果是大英帝国收获了市场和原材料,当地王公获得了英国的军事保护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会改变,唯一改变的可能是今后每个星期一都要升米字旗,村里的丘八们要开始学英语了。
 
但如果你是一名法国的殖民者,你的殖民方式就很中世纪了,用大炮打开这些国家的大门,然后从向这些国家开展大规模移民,当地土著敢反抗,就杀,杀到没人反抗为止。法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于英国,他很难利用商品和工业制成品来取得殖民地的忠诚,在殖民地建立商业和工业部门的需求,法国比英国的需求更加迫切。
 
于是,在移民的过程中,法国移民在殖民地建立了庞大的种植园经济,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阿尔及利亚,单一的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制造业使阿尔及利亚成为了法国的葡萄酒产地,也包括将塞内加尔作为棉花生产地。
 
殖民地作物单一化给法国构建殖民中心-外围高度一体化创造了经济前提。这种“中心-外围“结构,在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成为了这些国家发展的最大桎梏
 
法国在的殖民体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金字塔型结构。以法国在西非殖民地的结构为例,金字塔结构的最顶端是法国的总统和各部部长,其下便是法属西非大总督,代表法国在殖民地颁布法令和公告;再下面一层是其他各行政地方的总督,比如驻圣路易的塞内加尔总督,他们负责下属法国官员和地方酋长的任免;第四层行政结构是各领地的省和郡两级官员,这些官员也均来自法国,他们负责领导和指挥下属的土著官员;最底层的行政管理者,就是诸多的土著官员,这些官员由法国殖民当局任命,一般担任各领地的郡和村两级的官员和地方酋长。
 
这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国进行殖民地统治的代表性方式,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期,整个法属西非共有法国行政长官 118 名,省长或大区区长 32 名,区长或部落首领 2206 名,非洲人村长 48049 名,这个冗杂而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成为了法国对法属西非殖民地实施统治的工具。这种统治方式,也与法国殖民地扩张过程中的血腥方式有关。
 
同时,由于移民数量的巨大,致使法国需要一种管理方式,管理这些移民,以让其在殖民地为大法兰西创造价值。将法国国内的政策直接移植过来,无疑是一个省时省力的选择。而要让他们接受法国国内的政策,首先需要将殖民地人民变成“法国人“,因此,对殖民地的”文化“同化,法国人几乎是做的最到位的。这种到位,也确实曾经救法兰西人民于水火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改变了殖民地的统治策略,增加了殖民地当地人员的决策地位。在西非法属殖民地,从 1920 年起,法属非洲的政府议事会中已经包括了地方酋长,每个殖民地一个名额,1925 年增加到两名。同时,行政议事会和贵族议事会也开始吸收非洲当地人。
 
这种转变,看起来是法国开始依赖于各个殖民地中的原有上层贵族和土著酋长,但“保护国“和”委任统治“只是将法国人的权力部分转移到了各个殖民地接受过法国精英化的地方贵族手中,甚至这种权力也是受到法国人所左右的。
 
以突尼斯为例,侯赛因王朝的贝伊政权被保留下来,不像在法属西非,当地政权被彻底的肢解和重组。二战之前,贝伊作为国家元首,通过内阁管理国家。但本质上,贝伊只是发布法国人制定好的法规和行政命令的工具,并不参与决策。而内阁的组成中,只有三名突尼斯人担任部长,剩下的高官都是法国人。
 
法国驻突尼斯总督担任突尼斯外交大臣兼武装部队司令,控制外交和军事大权。而在行政地方,法国的“民政督察”负责管理突尼斯北部的 19 个专区,在人民反抗较为激烈的南部,法国直接实施军事管制。
 
但无论如何,法国人在殖民地的“法国化“还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殖民地的人民们纷纷向自己的母国伸出了援手,整个二战中,有超过十七万的非洲青年为了法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战。这可能是非洲“精神法国人“的最高潮了。
 
法国为了获取这些殖民地的支持,也确实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例如在1943年,推动黎巴嫩独立。但很快,二战结束之后,戴高乐在这些有独立倾向的殖民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血腥镇压。
 
22.png
二战中来自塞内加尔等地的法军黑人士兵
 
二战之后,法国殖民体系瓦解,但它并没有完全退出广大的非洲殖民地,而是换了一种身份,有时是家长,有时是“非洲宪兵”,法国的触角几乎蔓延在法属非洲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蔓延的触角,对于非洲诸国来说,更像是一根根浸满了病菌的藤条,紧紧绑住了他们干枯古老的身体,并将名为贫困、动荡、落后的病菌注射进他们体内。
 
 

3. 非洲病人与法国庸医:为什么法属非洲殖民地经济发展不行?
 


从中东到北非,这些精法国家除了精法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都不发达,非洲国家尤其如此,这在与英属非洲殖民地(南非、肯尼亚)做对比时更加突出。这一系列的“非洲病”,究竟是为什么?
 
非洲病人们的病,感染于法国的殖民体系。单一的经济结构侵占了他们国家的血管,在独立之后,原本应该构成现代化工业国家肌肉组织的基础经济部门企业、基础设施等,都被法国人或者法国支持的精英们所侵占了。
 
虽然现在非洲出了什么事法国都第一时间表示关心,但现在的法国更像是一个庸医,他对于非洲殖民地的援助和支持,更多的还是为了维持自己法国——殖民地的中心——边缘政治经济关系。法国对非洲的经济和政治支持,就像是一针针打在非洲国家身上的强心针,目的是不让这些国家彻底死去,也不能让这些国家走向完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但为什么法国一定要吊着这些几乎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巨大的经济和资源利益。
 
一直以来,非洲都是法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原材料特别是石油、铀等战略性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地。如1952年,法国44%的出口商品销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在非洲去殖民化的后二十年里,法国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原材料和能源进口依赖非洲,这种依赖从1950年的30%上升到1988年代80% ,其中包括100%铀需要从加蓬和尼日尔进口,非洲的资源支撑着法国的核能等技术走向世界顶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国凭借对外援助几乎垄断了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直到2000年,在援助非洲的每100法郎中,就有61法郎以订货的形式返回法国。道达尔等法国大企业长期在非洲保持着龙头乃至垄断地位,掌握着有关国家的经济命脉。
 
如下图所示,在2000-2008年期间,法国与整个非洲地区(包括北部、撒哈拉以南、东部和南部,以及非洲金融共同体地区)之间的贸易水平一直保持在数十亿欧元的水平,并且呈现的是上升趋势。
 
23.png

但无论如何,法国的殖民地,始终是法国资本主义全球帝国中的边缘部分。破碎的和孤立的经济部门规划,使得这些边缘地区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这也使得众多非洲国家只能依赖于在法国全球化的经济部门中,充当原材料和市场提供者。
 
缺乏稳定的国内环境,又长期被前宗主国在幕后操盘默默地沦为产业链中最低端的原料提供者,这让非洲病久治不愈。爆炸案发生之后的黎巴嫩,可能会再次面临一场非洲病的发作,而这种症候的真正疗愈,药方绝对不在法国人手里,最大的可能是在非洲人民自己的手里。
 
 
参考资料:
1. 阿莱克斯·汤普森,周玉渊、马政 译:《非洲政治导论》,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年 1月版。
2. 珍妮弗·皮茨:《转向帝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年 1 月版。
3. Benjamin N.Lawrance, Intermediaries, Interpreters, and Clerks: African Employees in the Making of Colonial Africa, Madison Wisconsin, 2006.
4. P.Duigun and L.H.Gam, Colonialism in Africa, 1870-1960, Vol.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5. IJ Benneyworth,The Ongo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nce and its Former African Colonies.
6. Tuğba Korkmaz ‘La Françafrique’: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nce and Its Former Colonies in Africa.
https://insamer.com/en/la-francafrique-the-special-relationship-between-france-and-its-former-colonies-in-africa_2307.html
7. Can Lebanon’s Fires Be Put Out?
https://carnegie-mec.org/2020/08/06/can-lebanon-s-fires-be-put-out-pub-824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12:44 AM , Processed in 0.0550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