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知识] 穿越千年回到宋朝,一场宴席到底有多别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7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穿越千年回到宋朝,一场宴席到底有多别致?

 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1-04-23

0.jpeg

▲ 青梅手绘图。 图/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穿越宋朝指南

玩家与吃货请勿过嗨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宋宫词》,凭借自带倍速的无厘头剧情和“投胎式”剪辑,一跃成为观众心目中“最失望的大宋”,反而带热了二十年前的《大明宫词》。


如果说有一种办法,可以稍稍挽救下这部“神剧”,大概也只能用风物纪录片的打开方式,引人感受一场雅致的宋朝生活了。


1.jpeg

▲ 开封,今日的清明上河园。摄影/焦潇翔


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一道圣旨,宵禁制度就此画上句号。坊市合一,栅栏不再,临街店铺接踵而至。北宋汴梁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宋人生活的丰富多姿远超想象。

 

正如《东京梦华录》里描写的:“所谓花阵酒地,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


2.jpeg

▲ 曲院风荷作为宋朝的酿酒基地,也让青梅酒染上了几分荷花的风雅。 摄影/青简

这些不同于现代“钢铁森林”的风雅乐趣,对于久居城市的“战士”而言,又何止是“不欲繁碎”,忙里偷闲时,或许也有泠泠繁响,不绝于耳

 

那么,宋朝人的悠然生活,究竟有多极致呢?



01

三千佳肴,烹饪有道,

宋朝人吃得到底有多绝?


事实上,与明清相比,宋朝的作物种类,实在算不得全面。譬如,红艳艳的大辣椒,蔬菜界的硬汉主食土豆,翘个二郎腿就能嗑上的瓜子儿,这些在宋朝都不见踪影。

 

然而,“集四海之珍奇,会寰区之异味”的宋人将所能见的食材,收纳于每个时令的行囊中,借佐料最大程度地激发出菜肴的鲜美。

 

以宋朝郡王张俊宴请宋高宗的酒席来说,单论餐前小吃名下的鲜果盘,便有甘蔗、石榴、椰子、红柿子、切绿橘、花木瓜、番葡萄、鹅梨饼子等坐镇。

 

3.jpeg

▲ 蜜饯李子雪花糕。 图/《清平乐》


在宴席正式开始前,正是风雅趣谈的时刻。此时,摆一盘生津润喉的蜜饯最合适不过了。


宋人对蜜饯的喜爱,尤以梅子为先。


无论是《清平乐》中宋仁宗引发的“梅子效应”,还是后来的文学作品《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偏爱的姜丝梅儿,御宴上玲珑秀美的雕花梅球,这一场关于青梅全城热恋,着实值得津津乐道。


4.jpeg
▲ 梅子”蜜煎“。图/梅见


品过开胃的蜜饯后,宋朝的吃货们终于迎来了最硬的下酒菜南宋时期的都府位于临安(今杭州),地处水系发达,海洋贸易兴盛的江南,河鲜海味可以说是取之不竭。

 

餐桌上光是以蟹为原料的菜品就包括了蟹羹、炸蟹、醉蟹、蟹生、蟹酿橙等。作为嗜爱海鲜刺身的代表宋高宗更是将一道洗手蟹推向了美食的金字塔尖

 

5.gif

6.gif

▲ 宋朝的洗手蟹与蒸蟹。图/风味人间


所谓洗手蟹,便是在饭前洗手的空档里,由厨人端上螃蟹拆件,混着盐梅子、花椒末的橙子肉与之拌匀了,莹白蟹膏里的鲜爽,一传就是流芳百世!

 

另一道珍馐贡品,则来自沿海特供的梅童鱼,乍眼望去,这一“大头娃娃”通体鲜黄,滑润锃亮,去骨切作细丝后,加以姜、醋、豉、盐,吃到嘴里的鱼肉爽嫩鲜甜,活像是将餐桌搬到了深海乐园

 

7.gif

▲ 生腌鱼鲜。图/风味人间


宋朝能拿下“舌尖上的帝国”这一称号,除了所用食材丰富精致,一群兼具吃货身份的皇族墨客更是功不可没。每每提及各路珍馐,总能找到相关的人物头衔,譬如宋高宗的蟹,再者苏东坡的肉

 

宋人把牛羊列为上上品,唯独猪肉处在不尴不尬的位置。然而,在苏轼菜谱“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yǎn)焰烟不起”的细炖之下,一道东坡扣肉应运而生。


肥瘦相间的五花色泽红亮,入口即,一跃成了大江南北人的心尖尖。如今,浙江的梅菜扣肉,云南的雕梅扣肉等都离不开苏东坡的启蒙。
 

8.jpeg

▲ 梅菜扣肉。 影/杨卷 图/汇图网


然而,若是回到下酒菜的主题,最硬的名号仍非主食莫属。从炒饭肉饼水饭(煮熟的米饭入井水浸凉),绿豆粉,宋人“无主食不酒席”,每喝一杯酒,至少要换一道菜,中原地区还传着一句“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民谚。

 

而这一习俗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刚刚吃完一堆下酒硬菜的宋人,又被“困”在了装满砌香果子“劝酒小食”里。

 

9.jpeg

▲ “劝酒小食”蜜饯。图/梅见

别看宋朝在美食的疆域上尽显豪迈,诸如“没有一只羊可以活着走出宋朝”的话题屡屡上榜。在另一层面,宋人饮食,多以浅盘小碟陈列,每日连正餐也只有两顿《东京梦华录》里曾描写饭店“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打烊)”

 

不过,这说法可不包括早晚间的“点心”(非正式饭菜)以及加班批奏折时的“泛索”(其余时间吃的饭)。



02

琴棋书画诗酒茶,
宋人的雅趣有多别致?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一幅《宋人人物图》,其中最值得寻味的莫过于一张挂于屏风上的主人肖像画。要知道,在西方,自画像也不过是文艺复兴之后才出现的概念。

 

相比绘画本身的文雅之气,这种肯定自我存在价值的意识,或许更加难能可贵。毕竟,所谓风雅,并非脱离世俗的束缚,而是深入市井烟火的历练。

 

10.jpeg
▲ 极致的风雅,是迈出园子,步入市井的修炼。 摄影/青简


在宋朝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的推动下,宋人的雅趣变得更加丰富。作为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每逢花季,以牡丹闻名的洛阳便兴办起“万花会”,整座城市目之所及,鲜花锦簇仿若斑斓仙境。

在现今日本流行的茶道、花道、香道,最早也都源自中国。譬如当下的拜佛烧香,起初并非全与祭拜有关,而是宋人在读书写诗,闲居宴客之时的小情调

 

11.jpeg
▲ 文人的闲雅居所。摄影/青简


在饮茶的精致程度上,宋朝更是堪称空前绝后。一如王安石所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从工序严谨的点茶,到杯中作画的分茶与不分阶层的斗茶,可以说,宋人无茶不欢,也把饮茶玩出了门道。

 

12.jpeg
▲ 宋人饮茶,饮的是一份闲雅。摄影/青简

不过,要论文人仕途上的抒怀良药,酒必然是排在第一的。除了常见的以粮食作物酿造的白酒、黄酒,宋人也以新鲜水果加工,研发出了清爽甜美的果酒

 

13.jpeg

▲ 青梅果酒。 图/视觉中国


早在《三国演义》中,就有曹操、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然而在宋朝,这指的是用腌渍过的青梅果子荐(佐)酒,诗人陆游也在文中提及“青梅小蘸盐,酒尽更须添”。其实,这种清新的搭配也源自时令上的契合


14.jpeg

▲ 入酒前的青梅图/视觉中国


因着梅花“凌寒独自开”的性子,青梅成为了早春里唯一可以采集的果实。


在之后的杏桃枇杷纷纷上市时,那绿油油的果子已经陪着文人食客轮过好几壶酒盅。待到初夏,以冰水为底,加糖渍梅子雪泡青梅酒沁人心脾,洋溢着清鲜的时令风味。

 

脆生的青梅果初尝时,虽以酸涩为主,入酒后却馨香无比,好似潦困的生活,经过一番“事在人为”,也终有苦尽甘来的美好韵味。


  15.jpeg
▲ 已成熟转黄的青梅。图/梅见


在宋代的许多诗文中,青梅都被用来比喻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陆游将“搓罢青梅指爪香”作为“一杯聊复答光年”的铺陈,李清照更以“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盛赞这一天作之合。

 

这对凭借天时地利交会的风物搭档,在往后江南的饮食风习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苏轼的一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不仅道出了江南人偏爱青梅酿酒的心思,也暗指了梅雨季的取名,恰恰因为这一时节亦是梅子成熟转黄的日子

 

16.jpeg
▲ 江南烟雨。 摄影/青简


所谓江南烟雨的空濛清雅,大抵也藏着几分宋人饮梅的雅趣吧。



03

梅见青梅酒,藏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在《中国饮食文化史记》中,宋朝饮食代表了昌盛时代的开端。这不仅是对于一千多年前丰富多彩的食俗的赞美,更是对宋朝饮食文化在现代影响力的肯定。

 

基于此,一场“穿越千年的宋宴”梅见森林酒馆拉开序幕。


17.jpeg

▲ 梅见森林酒馆。 图/梅见


宴席不仅有各路顶级美食家组成的品鉴团队,更邀请了米其林神仙名厨野外就地取材复刻宋朝御宴的丰盛与鲜美。其中,最瞩目的则属以金梅见青梅酒作为浇汁的炭烧大响螺

 

18.jpeg

▲ 炭烤大响螺。 图/梅见


从大众熟悉的酒酿汤圆、米酒馒头到江湖菜身边的二锅头,如果说,这类“家常酒”象征着各民族记忆与情愫的交融物,那么,以青梅酒为代表的果酒正在悄悄崛起,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19.jpeg

▲ 梅见的两款青梅酒 图/梅见


梅见青梅酒便诞生在这样一个节点上。


采自东南山海边的青梅,个头大,身板厚,经糖渍工艺处理得到鲜口的青梅汁,配以同为中国血脉单纯高粱酒,口感酸甜清爽,让人在酒意半酣间,如临一场山花烂漫的清梦。

 

20.jpeg

▲ 琥珀色的梅见青梅酒,酸甜可人 图/梅见


梦中的酒宴上,绵长柔和青梅酒既与凉菜天作之合,也是生猛海鲜红颜知己,火花碰撞间总能令鲜味更进一竿。再遇上热情豪迈火锅,它又秒变宛约柔美的小清新

 

从古时的青梅煮酒到当下的海纳百川,青梅酒代表的是藏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情结。


而从都市“钢铁森林”到千里之外的梅见森林酒馆,与其说这是一场风雅的文友聚会,不如说是当代人在忙碌更迭间,借青山梅林重拾了融于血脉的中国文明。

 

21.jpeg

▲ 梅见森林酒馆 图/梅见


2021年的春天已近尾声,《大宋宫词》虽然“败了”,但是源于宋朝美学的初夏时令才刚刚开始。


- END - 

文 | 玥戈

图片编辑 | 朱梦菲

封图 | 梅见


📖

参考资料

《食在宋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06:05 AM , Processed in 0.0912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