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影乐之声] 火爆20年,陪伴两代人,这档治愈过上亿人的节目,不该就此消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6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火爆20年,陪伴两代人,这档治愈过上亿人的节目,不该就此消失

 宅少 宅总有理  2022-01-26 19:30


IMG_3740.JPG



在这个世界上,

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中,

却又得孤独地生活,

更可怕的事了。”

——作家·茨威格

逝于1942年2月22日

出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01.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天夜里,一个女工给北京交通台的《人在旅途》栏目打电话“求救”。起因是她男友跟工厂里另一个女孩有暧昧,女工哭诉说又是给他洗衣服又是给他做饭,怎么能这么对自己。主持人就问:

 

“那你觉得你自己爱他哪里呢?”

 

女工说,我每天花时间照顾他难道还不够爱他?主持人紧接着来了句,你这不是爱他,你这只是在爱你对他的那份爱,只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说这话的电台主持,名叫何炅。

 

当时何炅在北京读大二,又是班干部又是学生会主席,还去电台兼职。《人在旅途》是一档“倾听栏目”,给人解决现实困惑。读大二的何炅说出“你只是爱你给他的那份爱”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心说我怎么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

 

电台不但锻炼了何炅的哲思,还锻炼了他的临场反应。有天直播,领导突然推门进来,说今天绝对不许聊北京市政问题。结果一男的打电话,跟何炅倾诉夫妻矛盾,聊了两句就说,我下面要聊聊北京市政,被导播迅速切断。

 

何炅当场反应道:

 

“喂?喂喂?…看来这位朋友断线了。”


IMG_3741.JPG

「大学时期的何炅」

 

何老师日后在主持人舞台上的种种巧言妙思,全是90年代初他干电台时练出来的。后来他去《大风车》演毛毛虫,又被滚石看中,做了音乐电台《非常流行》的男主持。女主持秋微是黄磊的粉丝,恰好黄磊发行了《边走边唱》。何炅就负责去邀请黄磊做节目,说要请黄磊喝一杯。两人就认识了。

 

万万没想到,不久,黄磊受唱片公司委托,在北京做了私人电台《黄磊时间》。也就在那年,何炅回湖南,做了《快本》的临时主持。

 

白云苍狗,岁月如梭。当年的何炅、黄磊没想到,十几年后,对方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又是一起演话剧,又是一起创业,还一起做了慢生活综艺《向往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向往》都是很多人的下饭节目,还挑起本土一阵“慢生活综艺热”,帮城市里忙碌的年轻人解压。

 

而后来,何炅又单独做了一档节目,叫《朋友请听好》。节目基础,正是电台。何炅带着谢娜和嘉宾,经营广播小站。全国观众可以打电话给他们,倾诉情感、工作上的各种困惑,寻求开解、安慰。


IMG_3742.JPG

「这个评分在国综里很高了

 

《向往》断更后,我才发现这神仙节目,豆瓣上竟有12万人标记看过,给出了8.2的高分。追了几集,那感觉,太亲切了。对于经历过电台岁月的人而言,那些充满人生困惑的电话,还有主持人开解的语气,不但温暖、治愈,还让人有种回到中学时代听电台节目的错觉。

 

估计年轻人无法相信,电台这玩意儿,对曾经的中国人有多重要。在电视和互联网还没将日常生活吞噬殆尽的年代里,它曾是流量之王。

 

那也是个诞生都市传奇的地方。

 



02.

 



1987年春晚,相声演员笑林表演了一个《学播音》。靠模仿电台上的音乐联唱,笑林从此被誉为“行走的电台”。在那个节目里,笑林还特意模仿过一个叫夏青的人。对老一辈国人而言,这个声音非常熟悉。

 

就算没听过夏青本人的声音,大部分中国人,也知道他徒弟,赵忠祥。

 

夏青老师被称为广播界的“一座高山”。他的声音,庄重雄浑,激动人心。赵忠祥去《锵锵三人行》做客时说,那时他的声音,代表了中国向上的力量和气质。也因为这点,很多人将其誉为“祖国的声音”。

 

70年代前,他的声音曾通过电波传入千家万户,陪伴了无数国人生活。国家的重要信息,都由他来播报。50年代,他宣读了我国第一部《宪法》全文,60年代,他播送了著名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70年代末期,毛主席逝世时,是他播送了《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

 

等到80年代,除了夏老师的重大新闻播报,在改开之风和文化苏醒大背景下,国人又多了一些其他声音陪伴。1980年,为弘扬传统文化,央广电台请来评书大家袁阔成录《三国演义》。袁阔成当时50岁,正处在评书黄金年龄。为了录书,央广电台特意在招待所里搭了个临时工作室。


IMG_3743.PNG

「袁阔成讲《三国演义》

 

为打造经典,央广电台和袁阔成不计投入,把全书分成三部,录了整整6年,分成365集来播出。录音整理出来的文稿,长达180多万字。播出后,《三国演义》成了无数国人午间休息必备节目。好多中学生一放学就往家里跑,12点半准时拧开收音机,听完才肯去学校。

 

就因为袁老爷子的声音,1985年的好多中国人,几乎没怎么睡午觉。

 

而在他之前,另一个评书栏目,更是把国人听得神魂颠倒。评书大家刘兰芳因此被誉为“净街刘”。由于电台每晚六点半播她录的《岳飞传》,街上流氓、小偷都变少了。相关部门还给她评了个治安模范,奖了个暖壶。

 

那是1979年,鞍山地区广播开播《岳飞传》,全国63家电台转播。刘兰芳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入其他城市,一到饭点儿,每家每户传出她一个人的声音。数以亿计的人守着她。刘兰芳光信都收了几千封。

 

《岳飞传》和《三国演义》的火爆,主要依赖于80年代内地娱乐的贫乏。广大群众确实没啥看的,电视还没普及,广播成为了数亿国人的精神食粮。大家通过声音,来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而除了讲故事,有些广播,还能改变命运。


IMG_3744.PNG

「刘兰芳当年被称为“净街刘”

 



03.

 



80年代央广电台最具影响力的广播节目,莫过于《长篇连载》。

 

1982年,它播了一部叫《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广播剧。最后108家电台转播,每天30分钟剧情,牢牢吸引着至少3亿听众的注意力。说书人王刚,只用一个人的声音,就演绎了书中众多人物、场景,令3亿人如痴如醉。

 

王刚每天下午感到最幸福的瞬间,就是骑着自行车在沈阳的大街上,随便在哪家窗户下停下,听自己讲书的声音。那是他人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也因为这部广播剧,王刚2年后得以参与电视剧版《哈尔滨》的拍摄。

 

然后,他就成为了春晚的主持人。

 

可以说,那个时代,王刚的走红,全拜广播的巨大威力。


IMG_3745.JPG

「电视剧版《夜幕》里的王刚

 

类似的事情,1987年又发生了一次。

 

那年,准备去西德访问的路遥在北京电车上偶遇了《长篇连载》的编辑叶咏梅。路遥已经写出名作《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声名鹊起。叶编辑问他有没有新作,路遥说有一个。这部小说,就是《平凡的世界》。

 

只是叶咏梅不知道,当时《平凡》收到的文坛反馈并不好。

 

路遥写完第一部后,带着书稿到北京开研讨会,不但有评论家指出“失败”,更有甚者说,这是他写作上“巨大的倒退”。《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野心巨作,从1982年起,路遥就开始准备,列了100多部书单,翻阅了近10年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延安报》和《榆林报》,笔记做了几十本,就为了写一部浩荡长篇。然而,80年代末,“魔幻现实主义”等后现代文学技法流行,他的现实主义手法,被认为过时了。

 

遭到巨大打击后,路遥曾跪倒在陕西前辈作家柳青墓前,嚎啕大哭。

 

结果叶咏梅看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立即引入《长篇连载》播出。广播受众高达3亿,收到的读者来信创节目数量之最。当时广播是无可抵挡的流量之王,《平凡的世界》激起巨大社会反响。路遥本人也因此信心倍增,听着广播写完了第三部。正因为《平凡》在一代人心中激起了巨浪,最终它拿到了茅盾文学奖。路遥这个名字,永远被镌刻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IMG_3746.JPG

「路遥与吴天明

 

不过,广播这种巨大的流量优势,很快被90年代电视兴起给压住。再难有哪一部广播剧,达到《夜幕下的哈尔滨》那么大的社会效应。

 

不过没关系,到了90年代,广播节目,又迎来了崭新的形式。等到那时,当初在80年代听广播的那些小朋友,命运也被广播改变了。

 

其中有一个,就是何炅。

 



04.

 



何炅生于1974年。他爸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研究员。他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广播。想必他就是听着《小喇叭》《岳飞传》《三国演义》和《夜幕下的哈尔滨》长大的。

 

读高中时,他是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的忠实听众。第一次给经广电台的《迷你娱乐宫》打电话,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当时,电台直播刚兴起,何炅心向往之,就跟在校一起说过相声的龙丹妮跑去毛遂自荐,找到了经广《青苹果乐园》的主持人尹洋,当众表演了一段,讲同学的笑话。

 

尹洋觉得他俩有点意思,就给留下了。当天就上了电台直播节目。

 

此后,何炅上了经广好多节目。从《青苹果乐园》到《迷你娱乐宫》再到《相依相伴900》,涉及新闻、娱乐、民生、金融…啥都干过。

 

那之前,何炅是个非常腼腆的孩子。去了电台,可以不露脸,用声音控场,他迅速发掘了自己的表达天赋和临场应变能力,一下子变得自信起来。

 

他自己都说过:

 

“如果说今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算不错的话,我想,那一定得益于我当年在电台做节目所培养的语言素质。”


IMG_3747.PNG

「何炅:一切都是从电台开始的

 

所以去北京读大学后,他还是割舍不下电台,去北京交通台兼职。每周下午6点上节目,要聊3个小时。其中一半是谈话节目《人在旅途》,失恋的、下岗的、离婚的、负债的,都跟他诉苦。读大二的何炅,一个个安慰。这段时期,帮他锻炼了语言逻辑和思考能力。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就让何炅学会了共情。

 

通过倾听那些诉苦人的烦恼,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忧愁。这让何炅能真心理解他人,站在别人角度上想问题。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何老师在娱乐圈人缘这么好了?

 

尤其他明白,这人世间啊,总有些困惑、痛苦,你没办法向身边人诉说。每个人都有隐痛,想给心灵找到一个出口,被陪伴、被抚慰。想必也是因为这一点,何炅才想着要做《朋友请听好》。一来是他自己对广播情缘太深,二来是他还是希望有这么一档栏目,可以给那些孤独的人以疗愈。


IMG_3748.PNG

「青葱时期的何老师

 

在《朋友请听好》里,何炅与广播小站的成员,每期都会接听一个多小时的听众来电,面对听众们爱情、工作、生活上的小烦恼,分析一下心态,指点一下方向。当了20多年主持人,比起当年做《人在旅途》,他阅历更深,对人生的百般难处,也更有体谅。

 

而说到底,《朋友请听好》的雏形,就是90年代广播电台里最流行的“午夜倾听”。《人在旅途》只是其一,还不是最有名的。

 

当年最有名的,应该是上海的《相伴到黎明》和深圳的《夜空不寂寞》。

 

长达十几年时间里,成千上万困在滚滚红尘的痴情男女,和漂流在现代都市荒原上的孤独灵魂,都是靠这类“夜话广播”,度过了人生不眠夜。

 

甚至有听众,是去“找骂”的。

 



05.

 



1992年前后,电视开始普及,广大老百姓不再守候收音机听评书了。同时,北上广深开始崛起,经济飞升和现代化加速,带来了无数人生问题。婚恋、择业各方面的现实困惑,冲入都市人的生活。

 

一种“午夜倾听”广播节目悄然兴起。

 

那年,上海东方电台推出《夜鹰热线》,关注婚恋、社会问题,夜夜电话爆满。有个叫叶沙的姑娘,本是听众,结果语言能力突出,冷静又富于雄辩。电台见状,赶紧把她挖去做了主持人。

 

此后,每当夜深人静,在《相伴到黎明》》里,上海听众就会听到叶沙的声音。听她帮忙解决各种疑问。叶沙温暖又刻薄,温柔又直率。

 

夜间谈话,涉及暗恋、痴恋、畸恋等等,很多人在情感旋涡中欺骗自我。对此,叶沙总会用狠话拆穿他们的自私、懦弱和假坚强。因此被称为“上海夜空的怒目天使”。她的声音,陪伴了上海人整整13年。


IMG_3749.PNG

「“怒目天使”叶沙

 

无独有偶,远在经济崛起的深圳,无数打工人涌入这片宝地。胡晓梅就是其中一员。她怀揣450元,孤身闯深圳,做了工厂油品检测员。

 

迷惘中,她给《夜空不寂寞》打电话,诉说梦想和挫败,引来听众鼓励。不久,胡跑去电台自荐,建议电台多关注打工人内心的苦闷。随后,她成功成为《夜空不寂寞》的主持人,一做15年。

 

那时,深圳正从小渔村变成现代都市,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务工人。时代巨变中,人们婚恋、事业、金钱等各方面的观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务工人在生存压力和情感孤独中,全靠电台寻求人生慰藉。

 

当年,深圳每晚至少有两百万人在听她的节目。

 

胡晓梅和叶沙一样,性格直率,一针见血,甚至会“骂听众”。当年在上海、深圳,无数观众打电话,别无所求,就是“求骂醒”。


IMG_3750.JPG

「深圳夜空的灵魂人物,胡晓梅

 

正因为胡晓梅抚慰那么多孤独患者,1996年,她登上《东方时空》。后来又被瑞典《世界周刊》做了长达9页的采访,被《泰晤士报》深度报道。最后,还被深圳大型记录片《辉煌十五年》给予官方肯定。

 

“夜话节目”从90年代初,直到2010年代其实一直存在。这种节目里,不知承载了中国人多少秘密,多少心事,撕下过他们白天多少坚强的伪装。

 

也有人,是在通过听它,发现自身困境并不孤单。从别人身上,为自己疗伤。


IMG_3751.JPG

「大家还记得万峰老师吗?

 

2005年,央广电台推出过一个《神州夜航》,因19岁误杀致死在逃的通缉犯辜海军,就因为一直听这个节目,被主持人打动,最后主动联系电台,说出心中隐秘,说出长达十几年的痛苦,选择了到北京自首。

 

很快,又有两名通缉犯听到辜海军的故事,联系女主播向菲,通过节目自首。

 

可见当年“夜话栏目”,何等深入人心。

 

又帮助多少人,度过了人生至暗时刻。

 



06.

 



这几年,电台受到的冲击不小。

 

人们的消遣选择多元了,娱乐方式多元了,听音乐、小说啥的,不再通过广播。据索福瑞统计,2004年,中国城市人均每天收听电台广播时间为58分钟。而2017年,这一数字降到12分钟。人们的时间,被手机切得稀碎。

 

很难有人会像90、00年代一样,深夜守着收音机,静静地听上一两个小时。

 

而与之相对的,近年来,复杂现实的冲击和人们内心的焦虑、迷惘,比90、00、10年代更加严重。在经济高速崛起、新旧价值观碰撞更剧烈的当下,很多人内心芜杂,生活紧张,又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缓冲。

 

实际上,很多人依然怀念着那个“夜话栏目时代”。当年有个《北京夜未眠》栏目,关停后,好多粉丝自发在豆瓣、天涯上建立“基地”,分享当年感动。《北京不眠夜》的听众,大部分都是单身的北漂。他们曾经从深夜电台获得慰藉,那是他们在北京安置心绪的唯一场所。

 

估计何炅也是看到这一点,才考虑重启电台,做了《朋友请听好》。虽然电台是个老旧的事物,写信也是太古典的方式,但他依然想通过阅读观众来信,接听听众电话,重现当初电台的光彩和功用。

 

只不过何炅做《朋友》,用的不是叶沙、胡晓梅那么直率的“粗暴路线”,不是把观众骂醒,是他最擅长的温情,以此达成陪伴。


IMG_3752.JPG

「何炅做节目的心态

 

每一季,何老师和谢娜会与常驻伙伴(第一季是易烊千玺,第二季是井柏然、董子健)组成主播团,然后每一期请来嘉宾,帮有困惑的人拆解难题,分析他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焦虑。节目里,声音串场由他们自己制作,还会写一些温暖的话,送给每个打电话的人,还会阅读听众的来信。

 

帮观众解答困惑的同时,何炅、谢娜和在场嘉宾,还会分享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坎坷、领悟,袒露自己的脆弱。读到催泪的观众来信时,大家对情绪毫不掩饰。这份温暖、真诚,在现在遍地流量的综艺里,实属少见。

 

节目里的读信环节,瞬间能产生心与心的交流。袒露直白的文字,能让直观感受到不同生命的悲欢。而面对打来的电话,嘉宾们各抒己见,有些问题大家意见统一,有些问题则“唇枪舌剑”,不管哪种,其实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听众对我们生活处境的思考。每个问题,都颇具代入感。

 

如今人们在金钱、婚恋、道德上的观念摩擦,代际间的沟通鸿沟,比起他做《人在旅途》时,不知深了多少倍。但这样的出口,却很少,有必要构筑这样一个出口,让当下的我们,看清这个时代的困惑。


IMG_3753.PNG

「读信环节

 

第一季看下来,有些案例,颇具代表性。

 

比如有考中戏2年的复读生,迷茫还要不要坚持,有节俭过度的老爸,居然用破布当厕纸,还有人因为同事上班摸鱼,影响自己工作效率,困惑要不要向领导反映,甚至有个恋爱十年的男友,突然说没了激情,对此,女孩十分无助…

 

《朋友请听好》第一季,主要是陪伴孤独,疗愈烦忧。所以来信和来电里,都是平凡人的“痛苦”。而在今年新开播的第二季里,节目把主题定在了“发现美好,分享美好”上,想多接收一些美好的人生故事,以此感染大家。

 

结果第一期节目一出来,就有一通令人心疼的来电。一对夫妇被电信诈骗,不得不变卖婚房去还债,因怕父母担心,不敢坦白,这才打了电话。

 

节目结尾,何炅自己也承认,寻找美好,并不简单,因为太多人生活中,都有难以启齿的烦忧。所以他在那一期最后说:

 

“我们说的都是要发现美好,其实很多人还像第一季一样,在向我们倾吐烦恼,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在烦恼中,发现美好的一面。”

 

确实,发现美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之一。在疲惫与芜杂中,我们需要有人,带着大家去挖掘生活中的小确幸。


IMG_3754.PNG

「万家灯火中的广播小站

 

其实不光是打电话给《朋友》的人,那些收听《朋友》的人,看综艺的人,那些去豆瓣给节目打高分的人,都是如此。他们和当年在深圳守候着胡晓梅声音的听众一样,希望从节目里,排解孤独,寻找同类,驱散黑暗。

 

村上以前有个比喻,将我们的心灵喻做一口井,每个人都可以顺着井壁往下走,而你一旦走到最深处,就会发现,其实井与井之间,有着连通处。但问题在于,光能下到井里还不行,还得有绳索,拉我们上去,回到地面。

 

某种程度上,90年代的夜话栏目,就是这样一条绳索。

 

那些主持人,就是摆渡人。

 

多少孤独的心灵,曾被他们安放;多少白天不得不坚强的人,在深夜卸下铠甲。


IMG_3755.JPG

「曾有多少人,被它抚慰

 

近十年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中,中国人越活越累,人与人之间,却越发疏离。他们太需要这样一个树洞,来帮他们在纷乱的现实里找到缓冲。否则终有一天,我们会迷失在这片森林里。

 

看得出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朋友请听好》难能可贵。我们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我们的感动如此之少。《朋友请听好》是一个容纳孤独、分发美好的小站,也是连接一颗又一颗彷徨心灵的居所。


在手机碎片化越发严重的当下,我们需要这样一间小屋,让我们驱逐喧嚣,安放心灵,抵御琐碎。

 

有了这些疗愈,人们才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重拾对生活和人生的信心。

 

就像节目主题曲唱的那样:

 

“只想陪你说话,呢喃到沙哑…这里整夜有光,如果你也会怕黑的话。”


朋友请听好


「全文完,下次再会」



部分参考资料:

[1]《夏青,被历史凝固的声音》,三联

[2]《回望路遥》,三联

[3]《向经典致敬—长篇连载》,中国文艺

[4]《再遇胡晓梅》,南周

[5]《叶沙-情感热线13年》,新闻会客厅

[6]《我是这样长大的》,何炅



-

EN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6:36 PM , Processed in 0.1446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