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中华脊梁] 敌后抗战怎么拉队伍?李云龙的独立团可能有8个营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9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敌后抗战怎么拉队伍?李云龙的独立团可能有8个营吗?

 郭歆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2-16 22:00 Posted on 北京


2.jpeg

本 文 约 5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多达8个营7000人,楚云飞的358团有5000人……这个数据颇令人疑惑,在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下,国共两党部队是如何做到既能应对日军“扫荡”,又能快速扩张队伍的呢?


3.png
电视剧中的楚云飞(左二)。来源/电视剧《亮剑》截图


敌后抗战的“团”


首先,我们不能被电视剧误导。抗日战争中,极少出现李云龙独立团或楚云飞晋绥军358团这样的超大型团级单位。国共双方确实在敌后战场有很多精彩表现,也会在战争过程中竭尽全力的“拉队伍”,但如果一个团级单位兵力达到一定规模,一般会进行单位升级或扩编新单位。这是基于军事上的考虑,任何一个超大型作战单位必然导致指挥困难,甚至混乱,后勤上的压力也将节节高升。另外,更多的作战单位也更容易部署,在战略上更加便利,便于执行更多任务。所以,一般情况下,当一支团级单位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要么升级,要么分编。


正常情况下,八路军一个主力团下辖3个营,共计12个步兵连和3个机枪连,及2到3个直属连,每个团大约有十七八个连队,兵力在2000到3000人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亮剑》中的第129师第386旅,根本不存在一个独立团的编制,而是下辖两个步兵团——771团和772团。最接近剧中李云龙独立团情况的是1937年8月由红1师改编的第115师独立团,下辖三个营,包括1营(原红1团)、2营(原红13团)、3营(原红3团),总计兵力1700余人。


在八路军扩编的过程中,独立团成为晋察冀军区唯一完整的红军团,在1937年11月发展到7000余人。达到这个规模后,独立团立刻升级为八路军独立一师,并兼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下面的1营、2营和3营分别升级为一团、二团和三团。同年12月,整编为军区第1支队兼第1军分区。由此可见,115师独立团保留团级编制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当兵力扩充后立刻升级为独立师,下辖部队也随之升级成团。


4.png

1937年,山西灵丘,八路军挺进敌后。来源/《辛亥百年图志》


1940年,八路军总兵力已经达到40万左右,全军拥有的步兵团已经从一开始的16个发展到170多个。根据《八路军第一纵队关于第三期整训计划致各支队、各军分区并报中央军委等电》要求,整训补充后,主力团要达到2500-3000人,普通团1500人。


与八路军类似,国民党在敌后建立了大量的所谓“游击区”。根据白崇禧回忆:“民国二十七年,国府迁都武汉,曾召开军事委员会议,研讨对敌战法,于战略上国军采取消耗持久战,于战术上,我曾于大会中提议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战,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效……


蒋介石采纳了白崇禧的建议,1938年11月25日,在湖南衡山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决定派出相当于60个师的部队转入敌后作战,并划分了部分地区为游击区。当时,蒋介石命令:“各战区要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于敌后扰袭敌人,于本战区内担任游击作战任务。”事实上,蒋介石下达这个命令时,已经有包括中央军、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川军等数十个国民党师级部队在敌后作战。值得一提的是,国共两党还在南岳成立了两党合作的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为主任,白崇禧、陈诚为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叶剑英为副教育长。据记载,当时叶剑英在主讲“游击战概论”时,前来听讲的多达两三千人,最后因为人数太多,只能在操场上讲课。南岳培训班为国民党培养了7期共5659名游击战学员,这些人深入敌后,成了国民党敌后作战的骨干。


5.png

汤恩伯在视察士兵使用大炮的情况。来源/《辛亥百年图志》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在敌后均进行了游击作战,但兵强马壮的日军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军队发展,为了消灭位于沦陷区的中国军队,日军无所不用其极,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打击。但部队不能越打越少,肯定要想办法招兵买马,而在“拉队伍”的方式上,国共两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思路。


自力更生,八路越打越轻松


八路军一方最大的困难是“穷”,敌后作战吃饭是首要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八路军军饷总被国民政府“卡脖子”。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初,国民党方面同意给予三个师,4.5万人的军饷和补助,具体为每月发给军饷法币63万元。1937年4月,国民党政府给陕北提供粮食和被服,同年8月发了第一批军饷30万银元,这些金钱和物资令八路军情况有所改善。但以国民党政府的一贯作风,拖欠军饷和物资是家常便饭。八路军收到的物资军饷时断时续。太原被日军攻占后,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和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指出:“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应照每师再扩大3个团之方针,不靠国民党发饷,自己筹集供给之。”很快,八路军就开始了扩编。


6.png

八路军武器装备比较落后。来源/网络


与国民党拉壮丁式的扩编不同,八路军是用实际行动向人民宣告,我们是坚决抗战的队伍。以1939年1月贺龙的120师东渡黄河挺进冀中为例,120师刚到冀中一个月就四战四捷,随后又在河间县的齐会地区歼灭号称华北日军“精锐之旅”的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200余支。当地百姓早已对日军的暴行恨之入骨,八路军大捷消息传开后,当地青壮年闻讯纷纷前来参军。到了9月底,120师已经从出发时的8227人,扩张到了47991人。


在如此快的扩编下,八路军的战斗力依旧十分强劲。一般情况下,部队如果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扩充,会由于新兵较多的缘故而出现战斗力下降的现象,但八路军有红军时期自带的独特优势,即当部队扩张到一定规模,便从老部队中抽调营连级部队骨干组建新的单位,再用新兵补上老单位建制。这样一来,既可以让部队快速翻倍,还能保证战斗力。除此之外,在收编地方武装后,还会派遣军事干部和政治干部对地方武装进行改造和整训,快速将地方武装转变为八路军自身单位。


7.png

百团大战八路军阵地。来源/网络


共产党武装发展迅速,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刁难,比如根据国共协议,国民党政府每月应发放18万军饷,实际上只发放8万。1940年,国民党政府拖欠军饷有半年多的时间。同年年底,由于国民政府国防部长何应钦先后宣布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饷,再加上日军加紧了对根据地的“大扫荡”,八路军和新四军一度面临极大困境。八路军不是“等靠要”的旧军阀,他们很快在根据地展开大生产活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详情见:抗战时期的延安,为何让美国人大吃一惊?


为了减少根据地的经济压力,1943年,根据地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严格控制军队正规编制。此时,八路军团级部队共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甲种团(主力团)总共有34个,乙种团有74个,丙种团有91个,总兵力约为22万人。大部分团的兵力都在1000-2000人之间,显然这一时期的八路军不可能存在《亮剑》中李云龙一个团7000多人的情况。


1944年底,八路军总兵力已回升至507620人,1945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28893人。日本军国主义已经穷途末路,八路军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此时,八路军的后勤供应不断优化,武器装备和物质条件已大大改善,战斗力大幅提高,如之前一直困扰八路军的弹药问题已经大为改善。1944年11月,太行军区的子弹月产量已达到60000发,太岳军区的子弹月产量也达到20000发。相对困难的冀鲁豫地区,子弹月产量也有3000发以上。到了1945年,太行军区的子弹生产已经达到710682发。在根据地越来越强的后勤供应下,八路军的火力和装备情况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根据地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的人口越来越多,大批青壮年积极参加八路军。如果加入不了八路军正规部队,还可以加入不脱产的民兵部队。到1944年底,根据地的民兵数量已经高达227万之多。


两面领钱,被迫的曲线救国


相比之下,国民党方面只能说差强人意。在国民党政府决定组织敌后抗战后,1939年10月,白崇禧编成《游击战纲要》一书,分发至各战区及军事学校作为开展游击战之教材。在战略上,他们以组建游击区为主进行分片作战。据统计,国民党军在敌后战场的主要游击区包括:豫东游击区、山西游击区、浙西游击区、鲁中游击区和海南游击区;主要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山东南部根据地、中条山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五台山根据地、恒山根据地、鲁东南与沂蒙山、日照山根据地、大别山根据地、浙西根据地、皖东、皖北、鄂东根据地以及海南五指山根据地。


国民党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游击战运动,且据国民党统计,他们的敌后部队数量最高时多达160万之众。国民党的敌后作战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对日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思路。与八路军、新四军相比,国民党军在扩张部队中,采用旧军队式的“征兵靠抓,练兵靠打”的野蛮手法。除此之外,国民党军还沿袭了之前收编土匪无赖黑社会的老套路,结果此类国民党的敌后部队经常是“游安全之区,击无辜之民”“以游击为名,抢劫为实”“抗敌不足,殃民有余”。同时,国民党军工无法理解“官兵一致”的原则,在听叶剑英讲述这一概念时纷纷感叹,别说师长团长,国军中的连长都做不到跟士兵待遇一致。


8.png

敌后战场的成员。来源/《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抗日战争图册》


军令部部长的徐永昌观察了国民党的敌后作战,坚持认为“游击战有害”,他认为“伤兵、交通、游击队为今之三害”,多次抨击国军游击组织的害民行径。虽然观点略有偏激,但他确实是目睹了国民党军游击队的种种丑行后的肺腑之言。所以,国民党军敌后的作战战果十分有限,还出现大批动摇分子。1939年,大量国军部队留在敌后,就地转化为游击部队,当日军将注意力放在前线时,他们打着中央的旗号,收编了不少地方武装急速扩张到160万,但等日军回过神来对他们进行大规模进攻时,这些所谓的国军游击队很快溃败,锐减至73万。这些部队在生存压力下,与日军达成同盟,一边领着重庆军饷,一边领着日伪军饷,专门攻打八路军和新四军。


除了战斗力堪忧,国军敌后部队的补充也是个巨大的难题。在《亮剑》中的楚云飞358团,吃喝不愁,发展迅速,在真实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1941年,晋绥军总计只有12万人左右,共编为4个集团军、8个军、24个师及直属和特种部队。所以晋绥军的师级兵力大概5000人左右。楚云飞的358团还有炮营部队,简直是一个加强师。另外,在敌后作战时,国民党游击队别说主动出击,往往连自保都困难。太原失守后,晋绥军进入了长期的“蛰伏状态”,军饷物资难以保证,扩张队伍更是困难。楚云飞的顶头上司阎锡山在1940年3月向蒋介石反映,第二战区领到的军饷不足标准的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剧中358团扩编到5000人基本是不可能的。


除了实际困难,还有一个头大的问题。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令国军敌后作战雪上加霜。国军多个游击区很少在战斗中相互配合,反而是相互拆台。以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游击司令范筑先率领的山东省第六区游击队为例,1938年,他们两次收复范县,建立起30多个抗日县级政权,发展了6万多人的抗日武装。6月,他受命阻击济南方面日军,7月指挥部队一度攻入济南市区重创日军,范筑先的次子范树民身先士卒,在与日军激战时以身殉国。如此抗日模范,却遭到国民党内部妒忌,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不支持范筑先抗战,处心积虑想分化瓦解吞并他的武装力量,先是扣押军饷和后勤物资,还派人收买范筑先手下,企图削弱其力量。1938年11月,在日军全面进攻之际,沈鸿烈调走范筑先辛苦组建的主力部队,派他独自留在聊城困守孤城。聊城被日军包围后,范筑先率部奋战数日后寡不敌众,自杀殉国。范筑先死后,沈鸿烈使出各种手段希望收编原范部人马,但范筑先手下心灰意冷,战斗力大不如前,最终由于接手部队的王金标贪生怕死而率部投敌。至此,曾在敌后坚持一年多的国民党山东省第六游击区全军覆没。这只是国民党敌后作战的冰山一角,现实中的“楚云飞”们很难做到剧中那样既从容不迫地发展出5000兵马,还能和日军打得有来有回,反倒需要时时担心自己的身后,不被友军暗算,甚至一口吃掉。所以,国民党军在敌后处境艰难,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不像钱伯钧(楚云飞部下一营营长)那样叛变投日,已经算不错了。


参考资料:

《八路军表册》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解放军出版社

《八路军回忆史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解放军出版社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 中央档案馆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抗战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研究(1937-1945)》 洪小夏 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07年4月

《中国抗日战争史》    张宪文 南京大学出版社



a.png
END
作者 | 郭歆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苗祎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12:47 AM , Processed in 0.0361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