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0|回复: 1

你想发起真如三昧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0 04: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想发起真如三昧吗?
吕真观 2015/11/24
讲于 YY 实证佛教交流小组

211623zmzrrerer1oorog7.jpg


      《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是真观最重视的经典之一。 它讲的是大乘了义法,只要反复地阅读它,很快就能闻思成熟,发起修所成慧。经中还有不少线索,可以让人破参见道,唐朝的永嘉玄觉禅师即是因阅读此经而悟道的。

      因为这部经特别有价值,所以真观为破参的学员开设的华严班便选了它作为教材,好让破参的学员以经印心,并且能够深入真如三昧而不退转。如今,此经已大略讲授完毕,遂由予乐整理成文,分享予大众,但愿大家都能够契入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

      由于真观的提倡,真如三昧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点,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只作语言文字上的讨论,而没有实际上修习,不免流于纸上谈兵。还没有发起真如三昧的人,应该反复精读此经,只要闻思成熟,融会贯通大乘了义法,自然就可以发起真如三昧。

      大乘见道的要件是证解阿赖耶识,并且能够转依阿赖耶识的真如性。只要能够转依真如,不久之后必定发起真如三昧。如果破参之后,一直没办法发起真如三昧,很可能是一直没有转依真如。破参属于见地,只要在密室口说手呈,很容易勘验;转依则是心行,很不容易勘验。

      破参的人若不能转依真如,基本上与凡夫无异。要是他的烦恼习很重,便有可能在道场里面自赞毁他、争夺权位,丰富的佛学知识没有用于修行,反而让他拿来建构自欺欺人的藉口。甚至会有一些崇拜权威的徒众跟着他,一起不择手段地毁谤正当的修行人。

      烦恼习比较轻的,也会因为未能转依,仍然以自身五蕴为重,没有办法生起勇猛的菩萨性,即便看到直道而行的人遭到恶意毁谤,为了避免被连累,他们选择默不作声,以求自保。

      真如三昧的发起,可以证明已能持续转依于真如,因此真如三昧的修证非常重要。依照闻、思、修、证的次第,它应该在闻思成熟的时候开始修。真如三昧与大乘「修所成慧」的修习方法非常相似,都是缘于正见而发起定境。但真如三昧所缘的正见为现量,修所成慧所缘的正见是正教量,这是二者的区别。

      因为二者非常相似,所以修所成慧的定境可称为相似的真如三昧,只要随后破参,证解阿赖耶识,立刻会转为真正的真如三昧。所以相似的真如三昧也可以称为因地的真如三昧,或者(因中说果)直接称为真如三昧也没有什么过失。有的修行人会跳过修所成慧的阶段,直接大乘见道,这样的人必须补修真如三昧,免得退转了。

      另外有一种人,他们一直没办法区分了义法与不了义法,只是知道大乘法的密意而已,却被别人印证为明心、大乘见道,自己也居之不疑。这样的人必须放下「自认为悟道」的增上慢,熟读《维摩诘经》《央掘魔罗经》等了义经,以求转依真如,否则有堕入三恶道的危险。

      有一个修行人破戒,去找一位老师忏悔,这位老师教他修取相忏,要求他必须每天痛哭流涕直到见好相为止。实际上他已知道密意,只是还不能承担,也不能转依真如。他修取相忏,几年下来都见不到好相,烦恼越来越重,甚至想跳楼自杀。据说,这位老师一向让人家修取相忏,即使对方已经明心见性也不例外。 此外,他专门劝阻别人修真如三昧,而不是教人修。

      《金刚经》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义法一定是跟「空、无相、无作」相应。只要取相分别,一定是不了义法。一个修行人如果已经通达了义法,怎么还会去修不了义法呢?

      所以已经开悟的人还去修取相忏,说明他的转依是失败的;劝已经大乘见道的人去修取相忏,更是错误的教导,不堪作为一名菩萨法师。要是他能够转依真如,却老是教人修习不了义法,乃至用不了义法来抵制了义法, 这是毫无道理的!

      (有人问: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可不可以修取相忏呢?)还没有明心的人不管用什么方法忏悔,一定会取相分别,但真观会劝他尽量缘文字般若或观照般若修因地的实相忏悔,这好过取相忏百千万亿倍。

      真观在实证佛教研究中心讲《大般涅槃经》,有一次午间休息,两位学员想把沙发床摊平,他们没有找到隐藏的脚架,便取了两叠包好的书垫在底下。那两叠书是《菩萨道入门经论》,包括《心经》《大乘起信论》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他们知道以后,很不好意思,问我要怎么忏悔。我说:「如果你们承认自己是真正的如来,知道下面这两叠书只是假名的法,懂得这个道理就是忏悔;如果你们没办法承担,就每天痛哭流涕直到见好相为止吧!」这两个人很聪明,都选了第一种方法把自己的过失忏除。

      要知道,若是不取相分别,众生即是佛,这是真正的佛。两尊真正的佛,下面摆两叠假名的法,哪有什么承担不起的!除非自己自甘下贱,不承认自己是真佛,才会承担不了。我们的一切烦恼都从取相分别而来,没有取相分别就不会有「故意」和「过失」。

      只要没有取相分别,所有的法都与解脱相应,这是本来解脱、一向解脱,从来都是解脱。只要不取相分别,三界万法皆是一心,整个打成一片,统统都是一真法界,根本没有内、外,彼、此,凡、圣,法、非法,乃至种种的差别相统统不可得,能够这样安住,还有什么罪、不罪,持戒、犯戒的问题?

      用这种方式,一举将烦恼灭掉,不正是「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吗?这正是般若波罗蜜,诸佛菩萨最赞许的法门。

      大家不要以为必须破参才能修真如三昧。真观在破参之前就在修习真如三昧,当时我经常思维忆念《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看日常事物、亲朋好友……看整个三界万法,全部都是如梦如幻。

      那时我虽然不知道第八识是什么,却用这种方式修成定境。这是因地的真如三昧, 一旦知道密意,它立刻就变成真正的真如三昧。因地的(相似)真如三昧,所缘的义理是正教量。正教量也是一种正见,忆念正见即是正念,正念相续即是正定。

      三昧是缘智慧境而出生的定,是定慧等持,和其他的定不同。三量都是正见,但只有现量才能称为智慧。从正见修成正定,操作程序很简单,并不复杂。最困难的部分是正见,主要是初学者没有办法区别了义法和不了义法。

      区别了义法和不了义法的口诀很简单,但我如果不讲,大家想破头也不一定想得出来。要是不会,就只能修习外门的法,例如供养舍利、礼拜佛像、放生、称名念佛等等,而没有办法进入佛法的堂奥。乃至已经破参知道密意的人,还是有很多人不会区别了义法和不了义法。

      老是修习不了义法,就没有办法转依真如。有一个出家人,专门供奉舍利,他供奉的舍利不是佛陀肉身火化留下来的,而是在佛像前或者其他舍利旁边突然出现的舍利。他把这种舍利称为「法颂舍利」,以便和「身骨舍利」有所区别。

      其实这种舍利仍然是身骨舍利,经教才是法颂舍利。他们主要的修行,就是供养礼拜这种舍利,然后让它越来越大,还出生一些小舍利。这种修行方法,只是在修集福德资粮而已,跟佛教的核心义理无关,没有办法解脱三界的烦恼。

      佛菩提道的核心义理是般若波罗蜜,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而究竟成佛,身骨舍利只是佛陀施设的方便法门,如果大家都懂得般若波罗蜜,就不需要有身骨舍利了。我们要懂得抉择,般若波罗蜜才是了义法,而不是供养身骨舍利和佛像这种法门。

      区别了义法和不了义法的口诀很简单:「会让你落入相、名、分别的就是不了义法,能让你离开相、名、分别的才是了义法。」(请多读几遍,免得忘了。) 这个判别标准只要你的思辨能力在中等以上,就能听得懂。懂得之后,全心投入,把自己浸泡在了义法当中,也许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发起真如三昧。

      先前有人到实证佛教研究中心听课,再把《实证佛教入门》带回去看,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发起真如三昧。还有那位修取相忏差点自杀的学员,他听真观解释《心经》,马上扫除破戒的阴影,立刻发起真如三昧,能够经常住在轻安境界。

      这些学员都可以证明,真如三昧有非常殊胜的功德,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法门。口诀虽然简单,但在实修当中,仍然会遭遇困难,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都落在相、名、分别里面,这种思维和认知的模式很难转变。

      真观虽然一直跟大家讲了义法,有些人还是会被不了义法所系缚。有一位破参的学员看到《菩萨璎珞本业经》:「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失发心住,乃至二住,三位、十地一切皆失。」 他很紧张,跑来问我:「老师,这个很严重啊!」

      我问他:「这里有没有落入相、名、分别?」他说:「好像有。」我又问他:「这样是了义法还是不了义法?」他说:「应该是不了义法。」但这是佛说的经典啊!你有没有胆识,可以不理会呢? 如果你可以,就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用多久就能发起真如三昧。

      有的人个性胆怯,就会说:「这怎么可以?佛说的经典一定要遵循到底啊!」真观答:「佛也讲《心经》《金刚经》等等了义法,又教我们要主修了义法,你怎么不遵循呢?」不能主修了义法,要发起真如三昧就很困难了。

      (有人问:这样会不会落入狂禅?)我们已经发起普贤行愿,至少有世俗菩提心,有些人还有胜义菩提心,怎么可能落入狂禅?所以不用紧张,只要同时注重三个修学纲领(普贤行愿、真如三昧和四依三量),绝对不会落入狂禅。

      《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但其实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一切的法相,有真实心第八识、一真法界。这个义理可以让你离开相、名、分别,缘于胜义谛而安住,是真正的了义法。它绝对超过刚刚讲的「若破十戒……三位、十地一切皆失」。

      (有人说:本来就没有法相,哪里来的三位、十地?)是的!如果认为自己有三位、十地,你就着相了,现在有人帮你把三位、十地的法相断掉,高兴还来不及,有什么好担心的?菩萨的心行和别人不同,能够远离一切法相是菩萨最高兴的事,他不会想: 「好歹我现在也是初住位菩萨,已经进入三贤位,丢了三贤位,便要去三恶道打滚,这怎么得了!」

      (有人说:能够丢掉一切法相才是好事!)是的。因为涅槃没有一切的相、名、分别,如果还有相、名、分别就不是解脱了。《菩萨璎珞本业经》也说:「三贤十地之名,亦无名无相,但以应化故,古佛道法有十地之名。佛子!汝应受持一切佛法等无有异。」由此可知,三贤十地仍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施设的不了义法,真正的了义法是「一切佛法等无有异」。

      《维摩诘所说经》记载,他方国土的菩萨问:「释迦牟尼佛是怎样开示佛法的?」维摩诘居士说:「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讲了很多「是什么」,都离不开相、名、分别。他方国土的菩萨听到以后说:「啊?这里的佛竟然是这样开示的啊!」祂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和祂们所知道的佛法是不一样的。

      维摩诘居士解释道:「你们不要惊讶,这是我们的世尊为了教育新学菩萨而施设的法门。」他没有讲世尊为久学菩萨讲了什么法,但是聪明人知道:一定是说离开相、名、分别的法。 所以,只要讲「是什么」,就是不了义法;讲「什么都不是」,才是了义法。

      了义法和不了义法都要用语言文字宣说,所以都属于世俗谛。胜义谛是出世间智者所缘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语言文字的境界。但是了义法可以让你离开相、名、分别,缘于胜义谛而安住。

      请大家好好思维。想想自己所担心、烦恼的是什么?一定是你认为它「是什么」才会去担心,对不对?比如一个人担心破戒,一定心里面认定某种法「实有」「是破戒」,离不开「破戒」和「恶报」的法相。要是你已经明白「不是句」(一切有为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若离业力与妄想,它们什么都不是),你就知道讲破戒、守戒、善报、恶报都是不了义法。

      因为我们过去执着蕴处界的法相,所以才会破戒,如果我们不执着法相、不取相分别,一定会恒顺众生:别人不希望的事情,我们不会加在他身上;人家希望我们做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就会主动给他。 真观此世施设的「不是句」,可以让你离开相、名、分别,是真正的了义法, 非常契合现代人的根器,请大家经常思维它的义理,它可以让你很快地闻思成熟,发起真如三昧。

      按照《大般涅槃经》的记载,佛陀禁止出家人吃肉,而没有禁止在家居士。你认为食肉戒是了义法还是不了义法?「食肉」有没有守戒和破戒的分别?有没有五蕴身和吃肉的法相?如果有,食肉这个戒律就是取相戒,它就不是了义法。

      修真如三昧不适合守不了义戒,但是要守了义戒。了义戒只有一条──取相分别。轻微的取相分别称为「犯戒」,比如心想:「我现在想要吃肉,肉很好吃,我就吃肉吧!」严重的取相分别称为「破戒」。

      比如别人批评他,他气得不得了,但是又辩不过人家,于是给别人扣个帽子,诬以逆罪「破和合僧」。这么大的事,又必须给自己足够的理由:「我是宣说正法的菩萨法师,这个人竟然敢冒犯我, 我怎么对付他,他都是活该!」这是严重的取相分别,因此毁破菩萨戒体,叫做 「破戒」。

      (有人问:为什么了义戒也有守戒、犯戒、破戒的分别?)语言文字只是假名而已,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能够解脱,不知道的人自生系缚。闻思成熟的人必须专修了义法,要是杂修不了义法,真如三昧就不容易发起。 更糟糕的是以不了义法为主修,这样真如三昧肯定不能发起。

      杂修不了义法,真如三昧若有若无;如果能够整个投入了义法,真如三昧一旦现起就不会退失,二者差别很大。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我不能守五戒吗?」真观不会这么说。一旦你懂得了义法之后,你再去修习不了义法也等于是在修习了义法。王安石《梦》 诗写得好: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重点是知道有为法(包括取相戒)如梦幻泡影,不可取着,由此而随顺世俗,修习一切善法,成就如梦如幻的功德。用这种知见和心态随学世间一切善法,就全部都是了义法,不落相、名、分别。 如果你想发起真如三昧,真观推荐你精读《维摩诘所说经》,它的解释从《实证佛教通讯》第 19 期开始连载,请千万不要错过。(编按,目前已集结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可在网上下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如三昧的口诀

211621orrr15ctaah11apr.jpg


      问:我想要明心见性,应该怎么修?

      答:您应该依循闻、思、修、证的次第,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一般人学佛都停留在闻思慧,无法进入修证。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修习真如三昧,所以没有办法发起修所成慧,更没有办法大乘见道。修习真如三昧的知见和方法,请参阅真观讲述的〈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和〈大乘起信论导读〉。

      问:除了〈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大乘起信论导读〉之外,修习真如三昧有没有什么口诀?

      诸法空相

      答:第一个口诀是「诸法空相」。

      真观诠释为:「一切有为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学人必须知道,如同电脑游戏所显示的山河大地、人 物、怪兽等等的图像和声音,对电脑来说只是数据而已;对于第八识来说,一切有为法只是种子而已,因为我们有业力的缘故,便会把种子当成某种事物,《楞严经》称为「循业发现」。要是没有业力,它们什么都不是。

      大多数人误认物理世界是真实的存在,实际上物理世界也是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在共业有情之间,看到一样的事物,就好像一群人一起玩网络游戏,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世界,没有共业的人是看不到的。

      因为物理世界只是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而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有神通的人可以跨越事物的性质,例如在空中行住坐卧,或者穿墙入地等;乃至佛经记载大菩萨可以将他方国土整个搬到娑婆世界来。

      物理世界至少是依他起性,在共业有情之间,有一定的性质和规律。世间有很多分别,其实没什么道理,只是遍计所执性而已,我们不必为了这些莫名其妙的分别而挂怀。

      以前有人问棒球主审裁判,到底是如何判定好球与坏球。第一位说:「是好球就判好球,是坏球就判坏球。」第二位说:「我觉得是好球就判好球,觉得是坏球就判坏球。」第三位说:「在我裁判以前,它什么都不是。」

      这三种答案层次不一样,第一位是自性见者,误以为好球和坏球是绝对的。第二位是相对论者,他知道好球和坏球并非绝对,但是仍然认为有相对的好球、坏球。第三位是知道真相的人,他知道棒球规则,好球或坏球是以主审裁判的宣判为准,在他宣判以前, 确实什么都不是。

      有的人很受别人的影响,别人觉得他「很有潜力」,他会表现得特别好;别人觉得他「没有出息」,他就意志消沉。事实上,你什么都不是,正因为什么都不是,所以才会有无限的可能,乃至将来可以究竟成佛。


      你认为哪里不空,那里便是渗漏处

      第二个口诀:「你认为哪里不空,那里便是渗漏处。」

      这里的「空」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第八识,例如若你认为四大极微是常住法,这就表示四大极微无法被第八识所出生,这样就不能说四大极微是第八识所显相,四大极微便不是空相,这是见地上的渗漏。

      「空」的第二个意思是没有挂碍,例如若你认为过去某种恶业会障碍修道,这便是挂碍。修行人难免会犯戒,犯戒之后,应尽速改过迁善,然后就应该将它放下,不然便会让你无法转依于真如。


      于相而离相,于念而离念

      第三个口诀:「于相而离相,于念而离念。」

      站在胜义谛的立场,说三界唯是一心,无相、无心、无事,不可分别,亦无妄念可得。站在世俗谛的立场,则有万法,森然罗列。胜义谛的不分别,与世俗谛的分别,并非矛盾,只是观察角度 不同。例如波浪起伏,似有生灭,海水则不增不减;又如电视画面纷然,屏幕却不曾动摇。

      日常生活,大部分的时候,胜义谛的不分别与世俗谛的分别同时存在,不会互相妨碍。又如同电脑玩家在分别游戏所显的事物时,也知道它实际上什么都不是。


      应分别而不分别是愚痴,不应分别而分别是烦恼

      第四个口诀:「应分别而不分别是愚痴,不应分别而分别是烦恼。」

      这是真观从《瑜伽师地论》归纳出来的法义。有的人学了胜义谛的佛法,但是无法通达,便拿来做奇怪的论证,看到人家吃素、守戒,或者分别法与非法、真悟与错悟,就说:「不要分别,有分别就不是佛法。」其实当他这么说时,正是分别。

      人活在世间,没有人能不分别,即使是出世间的圣贤,也必须随顺世俗而分别,何况是未悟的凡夫。所以说,应分别而不分别是愚痴。世间万象,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种子而已,不明白这个道理,便落入遍计所执性,徒然自生烦恼。

      所以说,不应分别而分别是烦恼。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只在维持生活和履行责任义务的范围之内,随顺世俗谛去分别,其他的便尽量不去分别。修行人应该学习儒家「守分」的原则,不要干预别人的事务和权限。即使是弘法度生的事业,也只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去做,随缘不勉强。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第五个口诀:《中论》「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世俗谛观行成就,才能安住于胜义谛,修习真正的真如三昧。依靠正教量而修的真如三昧,其实不离心想,不是真正的胜义谛。必须观察到第八识如何圆成三界万法,才能缘于现量,安住于胜义谛中。观行,必定有相、名、分别,所以是世俗谛,而不是胜义谛。

      想要省略世俗谛的观行,直接安住于胜义谛是不可能的事。少分观察到第八识如何圆成三界万法,便能少分安住于真如三昧,这样的观察必须到成佛时,才能究竟圆满,所以只有究竟佛才能够圆满真如三昧。

      问:可是,我还是着相,经常在取相分别,这样还可以修真如三昧吗?

      答:只要闻思成熟,相信《大乘起信论》「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涅槃故」,便可以修习真如三昧。其实「取相分别」也是诸法当中的一法,它也是「诸法空相」,当您察觉自己正在取相分别时,只要立刻思维「诸法空相」,便不会造成真正的障碍。要是您认为取相分别很糟糕,便应了先前讲的「你认为哪里不空,那里便是渗漏处」。

      问:既然「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涅槃故」,做坏事应该没有关系?

      答:胜义谛和世俗谛互不妨害,做坏事不会破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不会妨害果报的现起。所以,做坏事还是会有恶果,不是没有关系。再者,若您真的信解「诸法空相」的义理,三界万法都是平等,没有法相可得,既然如此,又何必起贪嗔去做坏事呢?

      所以会起贪嗔,便是执着法相实有。做了坏事,才用胜义谛来安慰自己,这叫恶取空相。真正解脱的人,心中并无持戒与犯戒的法相,他所以不做坏事,只是随顺世俗而已──自己虽然不在意,但是别人在意,所以随顺世俗而为。

      问:如果不修习真如三昧,便没有办法开悟吗?

      答:不修习真如三昧,还是可能开悟(了解第八识的具体作用),但是开悟之后,如果没有善知识摄受,自己又没有深入经教,往往不能转依于第八识的真如性,所以这样的悟,没有办法发起般若慧,不具足大乘见道的功德。

      修习真如三昧已发起修所成慧的人,因为在悟前已经能够安住于相似的胜义谛中,所以一旦开悟,便可以立刻转依于第八识的真如性,具足大乘见道的功德。这是二者之间的差别。

      再者,觅道(禅宗称为参禅)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好几年,甚至数十年。疑情发起之后,如鲠在喉,吞不下、吐不出,如果没有修所成慧,往往无法忍受这种煎熬。所以,最好还是先发起修所成慧,再来参禅,才符合修证的次第。

      问:疑情一旦发起,便不会丢失,这也是定慧等持,为什么不能拿来参禅?

      答:不错!疑情是定慧等持,所以也是一种三昧,但不一定是真如三昧,这看参究的人是否懂得真如的理趣。因为疑情是针对第八识的了别性与集起性而生起的,这两种心有生有灭,仍是妄心。

      如果不懂得「开悟」「凡夫」「见道者」「菩萨」等法相,也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便会着在法相上面,产生焦虑的心情,这样虽然也能开悟,却冤枉受了许多苦。而且,开悟之后仍然要学习真如的理趣,才能够具足大乘见道的功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参禅之前先修习真如三昧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7:39 AM , Processed in 0.0376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