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0

[哲史艺丛] 少年强则中国强,近代少年中国意象的提出,至今依旧发挥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5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强则中国强,近代少年中国意象的提出,至今依旧发挥重要作用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4-01-14 17:31 
0.jpeg

梁启超


毛泽东曾将青少年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也曾说出“世界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这样的话语。毫无疑问,人们习惯于将少年人比作希望与未来,并在少年人身上寄托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在和平年代,我们大多赋予青年人更多选择更多机会,以让他创造各种各样的具有独特性的未来。但在一百前年,在国家饱受西方侵略的时代,人们将少年比作未来的中国,发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呐喊。


一、流亡日本的梁启超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刚刚开展百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变法者梁启超与康有为出逃海外,其中梁启超前往日本躲避清政府的追捕。这是梁启超第一次以被通缉者的身份前往海外,在此之前他将全部精力用于改良自己的国家,没想到却落得如此下场。


1.jpeg

戊戌变法失败


来到日本后的梁启超在一开始并没有放弃变法的决心,他还希望借助已经变法成功的日本政府来逼迫慈禧释放光绪,进而重启变法。在他看来,日本自古以来便受中国文化影响,在文化、语言层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同受西方侵略的情况下,日本却能率先完成变法。中日两国同种同文,且此时的日本受到来自北方沙俄的严重威胁,日本一定会帮助中国继续变法事业的。


2.png

影视剧中的慈禧


事实证明,梁启超在日本的政治行动没有取得成功,日本也没有帮助梁启超营救光绪帝并重启变法。政治上虽然失意,但梁启超在日本期间,却前所未有地获得了一段安宁的读书与思考时间。尤其是此时的日本已经完成变法,相较于中国而言,有大量先进的西方书籍被翻译过来,对于梁启超而言,这就是无价之宝。在日本,梁启超不但自己读书学习,他还在日本积极筹办学校,用以收留来自中国的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他之前在时务学堂内教过的学生。梁启超在日本的大部分时间都与青年学生朝夕相处,这批学生在几年后便参加了国内的自立军起义,梁启超还在日本为他们征募粮饷与武器。正是这批少年人使梁启超开始思考少年之于一个国家,尤其是积重难返的老旧中国,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3.png

梁启超与家人在日本


二、“少年日本”与明治维新


梁启超在日本期间,尽管认为日本处处充满朝气,走向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道路。但他在日本还是感受到日本对中国存在的种种“鄙视”。从称呼上来看,日本将中国称之为“老大帝国”,中国既“老”又是封建落后的“帝国”,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甚至认为中国将会在不久之后被西方各国瓜分,有亡国灭种的趋势。


梁启超不接受这种说法,他认为目前的中国虽然是陈腐老旧,但中国国内有千千万万有思想、有知识的青年,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换言之,梁启超要为中国正名,而青少年是最有力的证据,“少年中国”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中国迟早会如同“少年日本”那样充满朝气与活力。其实将少年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做法在日本已经出现,1887年,日本真之家尾崎行雄曾撰写《少年论》,书中详细描述了日本青少年在明治维新中发挥的作用,尾崎行雄认为正是一群英勇果敢的青少年造就了如今的日本,而日本今后要实现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代代的革新,年轻人必须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4.jpeg

富有朝气的维新后的日本


尾崎行雄提出少年之于日本的意义后,另一位学者德富苏峰也提出类似概念。他以简单的“新旧日本”、“青年、老年”等具有二元对立的概念提出来,将少年与新日本、老年与旧日本相结合。换句话说,德富苏峰将国家人格化,将维新后的日本比作年轻人,之前的陈腐日本比作老年人。以上这些学者的理念都对梁启超产生重要影响,他在日本学习日语并阅读大量日本书籍,对这些学者的观点十分清楚,他希望借助类似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论述,以从思想文化层面革新中国。


5.png

德富苏峰


三、“少年中国”论的提出


在日本学习、思考一年之后,梁启超开始将自己的想法撰写出来。他在前往夏威夷的路上完成了脍炙人口的《少年中国说》,文章中的“少年强则中国强”等话语直至今日都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对日本学者提出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的回应,同时也是梁启超作为中国思想界领军人物对自己强烈民族情感的一种回应。


6.jpeg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提出的“少年中国”概念看似有仿效日本的意思,但里面蕴含的情感却完全不同。日本学者提出这一概念的时候,是日本已经顺利完成维新,整个国家蒸蒸日上的时候,而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论的时候,正值中国戊戌维新失败,改革派被赶尽杀绝的“至暗时刻”。如果说日本学者是对过往的总结,那么“少年中国”则是梁启超对未来的期望。


梁启超在创造“少年中国”说的时候,有效使用了近代传入中国的进化论理念,他将老与少对立起来,认为“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永旧”而少年人“日新”。中国之所以落后,都是由于掌控权力的都是些“老后、老臣、老将、老吏”,他们已经不再有变革激情,只想维持现状以保住手中的权力,这样的中国是没有前途的。唯有“少年中国”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7.jpeg

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青年人


文史君说


“少年中国”学说出现之后,短时间内便迅速在国内发酵,五四时期“少年中国”说再度散发出强大魅力,“少年中国学会”与《少年中国》期刊应声而起,无数年轻人以“少年中国”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并身体力行。直至今天,少年中国论依旧发挥着作用,激励着年轻人接续奋斗。


8.jpeg


参考文献


王康:《梁启超流亡日本与“少年中国”意象的生成》,《史学月刊》2021年第7期。


俞祖华:《“少年中国”“睡狮猛醒”“老根新芽”: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文化意象》,《东岳论丛》2016年第9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10:12 PM , Processed in 0.0302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