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转贴] 米开朗基罗:扶弟魔,不靠谱的甲方,57岁找到真爱,却是个男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7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米开朗基罗:扶弟魔,不靠谱的甲方,57岁找到真爱,却是个男人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4-01-16 17:31 
0.jpeg


提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想起诸多闪耀在人类艺术史上的明星,人们将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视作天才。然而后世人眼中的天才,在当时也不过是个平凡人,在生活上也会遇到诸多无奈。就让我们以这些天才中最耀眼者——米开朗基罗为例,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褪去天才光环后的生活吧。


一、家庭的烦恼


时至今日,家庭依旧是对每个人成长最为重要的社交圈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更是如此。文艺复兴时期,家庭的平均规模随着社会总人口的增长而扩大,两三代人都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家庭中最年长的男性便是绝对权威。在这种情形下,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摩擦。米开朗基罗也是如此,他对自己亲人的情感无疑是十分复杂的。


1.jpeg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佛罗伦萨


米开朗基罗至少有五个兄弟姐妹——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尽管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但他的父亲始终操持着这个大家庭。父亲洛多维科无疑是这个家庭中的绝对权威,从法律上看,如果洛多维科在物质上给予了米开朗基罗帮助,他就可以合法享有儿子的一半收入。而且如果没有父亲的允许,米开朗基罗就不能签订任何合同,甚至无权立遗嘱。从名义上讲,米开朗基罗直到31岁时才摆脱了父亲的控制,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2.jpeg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庭


洛多维科将这位儿子视作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希望他可以多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米开朗基罗也确实乐于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回归家庭的怀抱,他为了家庭努力工作。然而有时候米开朗基罗也会抱怨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这对父子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对职业生涯的看法。洛多维科对儿子的职业并不满意,尽管他收下米开朗基罗的钱时很开心,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从事金融行业或法律行业等收入更稳定的职业。除父亲以外,米开朗基罗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他与弟弟博纳罗托关系很好,但和另一个弟弟乔万西莫内曾因为钱而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二、工作上的烦恼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米开朗基罗的工作并不让父亲感到满意,事实上这并不能完全怪父亲的偏见,尽管今天大家将米开朗基罗视为天才,但在同时代的人眼中,他不过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匠,地位并不高。因此米开朗基罗的确时常会因工作而苦恼。


他在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时常会因接不到委托而失去收入。在1500年末洛多维科给米开朗基罗的信中,洛多维科对儿子的财政状况感到担忧。事实上,米开朗基罗在几年前失去了稳定的赞助人,不得不周游意大利诸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尽管他取得了诸如《圣母怜子像》这样的成功,但依旧有许多项目严重失败,因此遇到了经济上的麻烦。米开朗基罗的传世名作——《大卫》雕像,就是在他极度缺乏现金的时候接下的工作,而且起初这项工作的报酬并不算高,直到后来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工程非常顺利才提高了报酬。


3.jpeg

圣母怜子像


其次,米开朗基罗在工作中还要与赞助人打交道,这些赞助人不仅会在报酬上讨价还价,还会对他的工作提出各种要求,而米开朗基罗在面对这些赞助人时不得不委曲求全,答应他们的要求。当米开朗基罗对大卫的雕像进行最后的调整时,赞助人索代里尼来到现场,提出雕像的鼻子需要修改。米开朗基罗只好爬下梯子进行查看,然后再次爬上梯子假装对作品进行了修改。索代里尼对“修改后”的作品十分满意。


4.jpeg

大卫像


最后,米开朗基罗在工作中还会和“同事”产生矛盾。在学徒期间,他就曾遭到了一个名为彼得罗·托里贾诺的人的毒打。二人同为雕塑家贝托尔多·乔瓦尼的学生,他们都被视为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米开朗基罗无疑是更天才的那一位。大三岁的彼得罗由于受到米开朗基罗无意中的嘲笑,加上对后者的嫉妒,便直接挥拳朝米开朗基罗的脸打去。米开朗基罗当时便昏倒在地上,鼻梁骨都被打碎了,血流不止。另外,米开朗基罗的麻烦还可能来自他的助手。这些助手中有一些人懒惰、无能,因此米开朗基罗时常会与他们发生冲突,甚至不得不解雇其中一些人。


5.jpeg

贝托尔多·乔瓦尼的作品


三、情感上的烦恼


除了家庭和工作之外,米开朗基罗也会遇到情感上的烦恼。1532年,57岁的米开朗基罗在老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名为托马索·卡瓦列里的年轻人,刚一见面他就迷上这位英俊的年轻人。但与米开朗基罗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托马索时而会用冷淡的态度来面对米开朗基罗。


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开朗基罗的内心受到了煎熬,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情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一样,米开朗基罗起初试图将自己心爱的人塑造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意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情感是那么热烈,以至于自己很难抑制住希望陪伴在心爱的人身边的欲望,由此他萌生出了一种罪恶感。正是在这种痛苦与欢乐交织的时光中,米开朗基罗逐渐找到了调和感情中的理性和欲望的方式,实现了自我心灵上的救赎。


6.jpeg

但丁


文史君说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们的一个缩影,这被视作天才的人物,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他们会为生计发愁,会面对来自家庭的质疑,还会在情感中迷失自我,然而历史的长河洗去了他们的缺点,留下的只有他们的光辉。时至今日,没有人还会记得那个被同事打晕的米开朗基罗,人们只会记得那个将大卫从大理石中拯救出来的米开朗基罗。


参考文献


[英]亚历山大·李:《丑陋的文艺复兴》,唐建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作者:浩然文史·ABC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3:33 PM , Processed in 0.0631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