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时评] 方济各之后,谁将是下一任教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8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济各之后,谁将是下一任教皇?

 美联社 财富FORTUNE
 2025年04月27日 08:03


1.jpg

方济各去世,红衣主教团将在西斯廷大教堂召开闭门会议,选举下一任教皇。图片来源:Lisa Maree Williams/Getty Images


教皇方济各死后,人们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下一任教皇的人选上。据悉,下一任教皇将通过红衣主教团的闭门会议选出。

根据教廷的仪轨,红衣主教团的成员们将在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举行闭门会议,投票选举新教皇。(西斯廷大教堂最出名的就是米开朗基罗画的壁画。)红衣主教又称枢机主教,是教廷的高级干部,身着红衣红帽以标示其身份。红衣主教是由每一任教皇选出来的,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选举新的教皇。一名红衣主教的年龄必须在80岁以下,才有资格在闭门会议中投票选举新教皇。目前在主教团的252名成员中,有138人有资格参与新教皇的投票选举。

作为一名研究全球天主教的学者,我尤其感兴趣的是,此次闭门选举很有可能将成为天主教会历史上最有多元代表性的一次。

数百年来,红衣主教团一直由欧洲人主导,尤其是意大利人。直到20世纪,才有非欧洲籍的红衣主教首次在闭门会议中参加投票。在1903年的教皇选举中,来自巴尔的摩的红衣主教詹姆斯·吉本斯参加了教廷的闭门投票。而现在,红衣主教团的成员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而接受过方济各任命的主教已接近其中的80%。

以闭门会议秘密选举教皇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274年。最早这么搞的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世,他之所以要这么干,是为了解决围绕他自己上台而产生的混乱。当时,各方围绕教皇人选产生了激烈纷争,闹了整整三年都没有定下来。虽然闭门会议选教皇的传统已经建立差不多八百年了,但是选举结果时不时也会出人意料。比如2013年当选的方济各,他就是教廷近1300年历史上的第一个非欧洲籍的教皇,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出身耶稣会的教皇。


闭门会议的程序


在闭门选举开始前,红衣主教团首先会举行所谓的“全体大会”,以讨论教廷面临的各种问题。全体大会也给了新任红衣主教和平时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主教们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进行政治运作的好时机。教廷也是江湖,历来不乏拉票贿选的传闻,比如1492年当选的亚历山大六世,传闻就是通过贿选上台的。现如今,主教团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谁给自己拉票,谁就被针对,谁就会倒霉。花钱贿选,或者给好处收买选票的做法更是被定性为“买卖圣职罪”,是一种违反教廷法的行为。

在教皇葬礼后的两到三周内,闭门选举便会举行。红衣主教们会列队前往西斯廷教堂,届时教堂内会安装电子干扰设备,以防止窃听,同时主教们也不得在教堂里使用手机或WiFi。进入教堂后,他们会用拉丁语吟唱赞美诗《圣灵降临》。然后,他们要对着《福音书》起誓,保证对秘密选举的过程严格保密。

在完成这些仪式后,主持人会用拉丁语宣布“闲人退场”。随后,西斯廷礼拜堂的大门将会被锁上,秘密选举会议就此开始。

选举流程


在礼拜堂内,参加选举的主教们将按品级高低依次就座。

通常情况下,坐在主位的是红衣主教团的团长。但由于现任主教团团长乔瓦尼·巴蒂斯塔·雷已经超过了80岁的年龄门槛,所以他已经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了。所以这次会议预计将由梵蒂冈国务卿得罗·帕罗林主教来主持。

当红衣主教们全部入座后,会议将选出9位主教来负责此次选举事务,其中3位担任“监票员”,他们主要负责监督选票和唱票。

在选票上写下候选人的名字后,红衣主教们将依次把选票放在监票员面前的一个盘子上,然后再端着这个盘子将选票投入一个瓮中。在这个过种中,他们还要说:“我以我主基督为我的见证,他将是我的审判者,我今在上帝面前,将此票投给我认为应当当选的那个人。”

新教皇需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方能当选。如果在第一轮投票中,无人能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则选票将在一个炉子中被销毁。外人只要看到西斯廷教堂的炉子里冒出了黑烟,就能知道选举还没结束。这个传统始于1914年本笃十五世的选举。为了确保冒出的是黑烟,炉子里还会使用特制的化学添加剂。这是因为在若望・保禄二世的选举过程中,就曾因为烟的颜色而引发过混乱。

闭门会议可能会耗时好几天,在此期间,每天最多可进行四轮投票。本笃十六世和方济各都是仅用了几轮投票便当选了(本笃十六世4轮,方济各5轮)。根据本笃十六世制定的规则,如果过了13天,仍未选出新教皇,则会安排一天用于祈祷和反思。然后,选举将在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之间进行,其中一人必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才能当选。

不过也有评论人士指出,这项规定很可能导致闭门会议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陷入僵局。因为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局面,大家似乎不太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候选人。

流泪室


当然,闭门选举会议通常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比如1939年那次选举,只用3轮投票就选出了庇护十二世。但是历史上也不乏特例——最长的一次选举是1740年,主教们花了整整181天的时间,才选出了本笃十四世。

但是无论耗时多久,新教皇总归是会被选出来的。一旦某位候选人迈过了票数门槛,主持人就会问他:“你是否接受你被选举为最高教皇这一结果?”当他说出“我接受”时,他就成了天主教廷的新一任领袖。然后,选票就会被全部销毁——这时西斯廷大教堂的烟囱里冒出来的将是白烟,它宣告着闭门会议已经结束,而且新教皇已经被选出。

新教皇一经当选,就要立刻决定自己的新名字——比如方济各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方济各”是他当选后才用的教宗名。教宗名往往预示着新教皇就任后的重点工作方向。还是以方济各为例,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13世纪的著名传教士圣方济各——他因生活简朴和热爱自然而闻名。

随后,新当选的教皇会被带到一间叫做“流泪室”的屋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总得允许情绪激动的新教皇哭一会儿先吧?这就是“流泪室”的由来。在这间屋子里,他除了思考人生和理想,还要脱下代表红衣主教的红衣红帽,穿上代表教皇的白衣白帽。他当选的消息将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阳台上宣布。

然后,新教皇会在这个阳台上向下方的人群致意,并向全世界发表他的首次祝福。一个新的教皇任期就此拉开帷幕。(财富中文网)

译者:朴成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29 10:00 PM , Processed in 0.0361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