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在日外国人人数激增,外国人政策也破天荒成为舆论焦点之一。 早在6月,石破政府就启动了“违法外国人清零”计划。7月15日,“与外国人有序共生社会推进室”挂牌成立。石破在成立仪式上说,“部分外国人的犯罪和出格行为、对各种制度的不恰当利用等,令民众感到担忧和不公”。 主张“日本人优先”的参政党被认为是此次参议院选举的“大赢家之一”。该党倡导“反对过多接纳外国人”“创建一个不屈服于全球化的日本”,在选举中迅速崛起。 7月13日晚,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在千叶县柏市的演讲现场高声呐喊:“我不是说多元文化共存不好,而是说依赖外资和移民来建设国家是错误的。”他的发言引来台下支持者的欢呼雀跃。 具有极右翼色彩的参政党成立于2020年4月,在去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赢得3个席位。今年6月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该党同样赢得3个席位。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广涛将参政党视为民粹型政党。他向《凤凰周刊》评价说:“参政党的执政理念并无内核,但善于抓住舆论热点,具有典型的大众迎合主义倾向。其提出的反全球化、日本优先等主张类似于特朗普倡导的美国优先。” 选举期间,神谷宗币的那句“高龄女性不能生育”一度引发轩然大波。48岁的日本女歌手柴田淳为此在X平台上写道,“女性不是为了国家才生育的。希望你们记住这一点。”针对外界批评,神谷宗币狡辩说:“生育的最佳时期有着特定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无法生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神谷宗币1977年出生于福井县高滨町一个普通家庭。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大阪府吹田市,曾于2007年当选吹田市议会议员,并连任两届副议长。他在2012年的众议院选举中曾代表自民党参选,但最终落选。 2013年,他开设YouTube频道“CGS”,以通俗的方式解读政经议题,积累了一批固定粉丝。2020年他参与创建参政党,2022年首度当选国会议员,2023年8月出任该党党首。此次选举中,他并未提出实质性的政策建议,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争取支持,尤其吸引到那些对自民党不满的支持者。 王广涛提到,自民党作为传统建制派,其政策鲜少具有排外倾向,但自民党的支持者中存在部分保守和极端人士。“他们不仅反对外国人在日本获取更多权益,甚至主张驱逐外国人。这些选民极可能转而支持参政党。”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对此批评说:“这可能会导致仇外情绪。”日本共产党书记局长小池晃亦表达担忧道:“连自民党和公明党都加入进来了。我不知道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和他们的子女会是什么感受。” 小池政就向《凤凰周刊》分析说,参政党之所以迅速崛起,首先是因为选民对现有政党的不信任感。其次,参政党通过展现右倾意识形态,吸引了来自无党派保守人士的选票,以及自民党内不支持石破的保守派选民,其中很多是过去支持安倍的人。此外,该党很好利用了社交媒体通俗性、激进倾向、娱乐化等特质,吸引到对现状不满的选民。 从选举结果来看,最极端的排外主义候选人其实都落选了。但由于参政党“日本优先”的口号与特朗普“美国优先”高度相似,依然引发外界对日本右翼民粹主义浪潮的担忧。 ◆参政党提出了“日本优先”的口号,引发外界对日本右翼民粹主义浪潮的担忧。彭博社认为,这种想法或许有些过度担忧了。“即便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选民始终对民粹主义反应冷淡。究其根源在于,日本政客通过维持就业、医疗、基建和养老金等基础福利,消解了民粹的土壤。因此参政党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因为其缺乏实质的政策制定能力,人们对它的好感会逐渐消退。” 今年11月,日本自民党将迎来建党7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到来前,这次参议院选举被视为对自民党的大考。日本《东洋经济》评论称,“此次败选给战后自民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格局画上句号,日本政坛由此进入新阶段。” 王广涛直言,当前的困境并非全因石破所致——从岸田内阁开始,自民党颓势已现。即便是自民党的传统铁杆支持者(如因米价调控政策利益受损的农协),此次也未必会将选票悉数投给自民党。此外,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公明党创始人池田大作2023年去世后,公明党的支持率也持续下滑。本次选举中公明党议席大幅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执政联盟的危机。 “即使自民党消失,也会出现一个类似的政党,因为它是整个保守派的代言人。如果自民党不团结起来,日本政坛将乱成一团。”曾任自民党事务局长、被誉为“永田町选举之神”的政治家久米晃如此评价。 他呼吁道,自民党需要回归本源,问问国民想要什么,问问自己想把日本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进而提出一个清晰的愿景,否则不会得到国民的认同。“现在的自民党需要卧薪尝胆,唯一办法是循序渐进地重建信任。” 对于接下来的政治走向,王广涛分析道,以石破为首的自民党必将寻求与公明党之外的第三党合作,否则由于其在参议院议席不足,将导致执政处于弱势,重要政策法案恐难推进。因此,自民党不仅需要进行内部调整,还需要重构跨党派合作策略。 毕竟,眼下的在野党极为分散,看不到夺权的野心。麻生太郎在7月17日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可以推翻自民党政权,但无法确定由谁来组成什么样的内阁。在野党是分散的。” 从保守的参政党到自由主义色彩浓厚的令和新选组,各个党派在宪法、国家安全保障、能源等关乎国家根本的政策上存在分歧。因此,由在野党组成联合政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一直呼吁以下届众议院选举实现政权更迭为目标。但在众议院,立宪民主党距离议席过半还缺80多个席位,很难单独掌权。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在7月20日的一档节目中谈到在野党实现政权更迭时表示,“打算观望一下最大在野党会做出何种判断”。 ◆野田佳彦一直呼吁以下届众议院选举实现政权更迭为目标。面对选举惨败的结果,自民党内出现大量要求石破茂辞职的声音。朝日电视台引述相关人士的话称,“(在石破茂的带领下)众议院、参议院选举连败,这已体现出民意,他应该辞职”。 但眼下,石破并没有辞职的打算。石破的一名亲信透露,“考虑到美国8月1日可能实施的关税,石破认为仓促辞职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但自民党内部的确出现了反对石破留任的声音”。 小池政就认为,虽然石破将被问责,但除非他主动辞职,否则难以改变现状。“如今,自民党的派系势力已经弱化,过去那样的内部斗争恐怕很难发生。加上在野党也不团结,对内阁的不信任动议能否通过尚不明朗。立宪民主党也没有积极寻求立刻解散国会、举行大选。” 王广涛认为,日本政治正变得日益碎片化:独立选民的政治认同趋于分散——可能认同A政党的某项政策,同时支持B政党或C政党的其他主张。“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参政党擅长选取特定议题进行放大,形成一种持续存在的政治现象。其影响力不仅贯穿本次参议院选举,更将延续至选后很长一段时期。”(廖婧雯对本文亦有贡献) |